國醫大師賀普仁解讀:大椎穴

中醫 穴位 鍼灸 瘧疾 中醫出版 中醫出版 2017-09-23

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為手足三陽經的陽氣及督脈的陽氣匯聚之處,穴內的陽氣充盛如椎般堅實,故名大椎,是振奮、宣通陽氣的要穴。中醫鍼灸大椎穴在臨床上可治療多種疾病。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讀國醫大師賀普仁鍼灸大椎穴的的兩則經典驗案,咱們一起看下文吧!

國醫大師賀普仁解讀:大椎穴

基礎知識JICHUZHISHI

【穴名釋義】穴在第7頸椎棘突下,因其椎骨最大,故名大椎。

【定 位】 在脊柱區,第 7 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後正中線上。

【主 治】 ①項強,脊痛;②惡寒發熱,咳嗽,氣喘,骨蒸潮熱,熱病,瘧疾;③胸痛;④癲狂癇,小兒驚風;⑤風疹,痤瘡。

【操 作】 向上斜刺 0.5 ~ 1 寸。可灸。

【古代文獻摘錄】

《肘後歌》: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間使宜透支溝中,大椎七壯合聖治;連日頻頻發不休,金門刺深七分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骨熱不可治,前板齒乾燥,當灸百會、大椎。

醫案舉隅YIANJUYU

賀普仁醫案一:

王某,男, 17 歲。

主訴:高熱 3 天。

3 天前出現周身冷,肌膚髮熱,頭痛,在外院診斷為“上感”,曾服用複方阿司匹林等藥物,發熱不退。伴有倦怠乏力,納差,小便黃,大便幹。

望診:面赤,咽部充血。舌紅,苔薄白。

切診:脈浮數。

辨證:風寒束表,入裡化熱。

取穴:大椎(拔罐放血)、攢竹(點刺放血)。——《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賀普仁》

【按 語】

督脈為陽脈之海,統攝全身陽氣。大椎位於督脈之上,該穴又為手足三陽經所會之處,陽氣最盛,功擅洩熱。攢竹為足太陽膀胱經腧穴,太陽主表,取之放血可以疏風洩熱解表。

賀普仁醫案二:

王某,女, 32 歲。

午後低熱 3 個月,體溫 37.5℃。

3 個月來,午後低熱,顴紅,體倦,心悸,夜不成寐,不思飲食,面色無華,月經不調,帶下、二便正常。舌體胖,苔薄白,脈細弦。

辨證:思慮勞倦傷脾,氣血無生化之源,以致陰虛發熱。

治則:健脾胃,退勞熱。

取穴:大椎、膽俞、膈俞、脾俞。

刺法:以 1 寸毫針,刺入穴位 5 ~ 6 分深,均用補法。

針後飲食稍增,體溫由 37.5℃降至 37℃,繼用前穴治療,共針刺 10 次,低燒退至 36.5℃,飲食正常,心悸除,體倦消失,痊癒,恢復工作。——《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賀普仁》

【按 語】

大椎不僅可以疏風解表,治表熱,還可以清陰虛內熱,治療骨蒸潮熱。《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骨熱不可治,前板齒乾燥,當灸百會、大椎。”本案為陰虛發熱,故除用大椎穴退熱之外,配伍善清虛熱之四花穴,佐用脾俞健脾益氣、扶助正氣。

版權聲明

shengming

本文選自《鍼灸名家取穴驗案精講》(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殷振瑾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中醫出版推薦發表。圖片來源於網絡。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有內容合作,請後臺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