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種」飲食宜清補

中醫 芒種 冷飲 養生 天津中醫一附院 2017-06-07
「今日芒種」飲食宜清補

芒種,農曆書記載:“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就是說,芒種節氣是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種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由於天氣炎熱,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氣溫升高,空氣中的溼度增加,體內的汗液無法通暢地發散出來,即熱蒸溼動,溼熱瀰漫空氣,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離溼熱之氣。所以,暑令溼盛必多兼感,使人感到四肢睏倦,萎靡不振。因此,在芒種節氣裡要注意增強體質,避免季節性疾病和傳染病的發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今日芒種」飲食宜清補

芒種的養生重點要根據季節的氣候特徵,在精神調養上應該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惱怒憂鬱不可有,這樣氣機得以宣暢,通洩得以自如。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鬆,“陽熱”易於發洩。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

愛運動的孩子需要“芒種補鹽”

1

-芒種時節,大量出汗的人群一味喝白開水可能導致低血鈉症。

-“芒種補鹽”並非是指“抱著鹽罐子多吃鹽”,真正要補的是鉀離子。

芒種意味著炎夏來臨,出汗會成為常事。汗液中主要的電解質是鈉和氯離子,此外,還有少量鉀和鈣等。因此對於大量出汗的人群來講,光補充水分恐怕不足以應付電解質的流失,且一味喝太多的白開水,還會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嚴重的還會導致低血鈉症。

「今日芒種」飲食宜清補

夏季衣物穿得少便於活動,很多學生喜歡利用午休時間或在放學後,成群結隊地在學校操場上打球,但在進行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後,容易大汗淋漓或流汗不止,甚至出現頭暈、脫水等狀況。李桂偉建議孩子們進行劇烈戶外運動時儘量避開中午日頭正勁的時段,如果在運動期間大量出汗,可以在超市買些含有電解質鹽水等成分的運動型飲料或電解質液、電解質泡騰片等。喝運動型飲料時注意要少量多次地飲用,以免大口喝水反而促進身體流汗。

此外,汗腺比較發達等愛出汗的人群,當室外溫度高於35℃、溼度大於60%的時候,大量出汗造成體內鹽分的流失後,會感到渾身沒勁兒,這類人群也應該適當喝些含電解質鹽水的飲料進行鹽分補充。

辦公一族最好還是吃得淡一些

2

-辦公室人群等輕體力勞動者芒種時應飲食清淡,過食生冷油膩容易消化不良。

在芒種時節很容易出現脾虛溼盛、溼熱困脾的情況,因為脾主中焦運化,吃的東西都是通過脾的運化生成水谷精微被人體吸收,所以此時的飲食儘量清淡,如果過食生冷油膩,會導致溼邪困脾,脾不能正常運化,進而出現噯氣、泛酸、消化不良等症狀,以至於有些人會在芒種時總覺得渾身發沉、倦怠、乏力,尤其是辦公室人群等輕體力勞動者、老人和不愛運動的孩子等,如果不太愛出汗也沒有劇烈運動的話,這些人群應清補而非鹽補。

「今日芒種」飲食宜清補

清補即飲食清淡些,避免飲食過於辛辣、油膩,注意吃些應季蔬果,保證膳食均衡。比如,多吃些苦瓜、黃瓜等瓜類,應季的西紅柿營養很豐富,可以清熱解毒、平肝去火;鮮嫩多汁、酸甜適口的梨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是最佳的補水食物。

補“鹽”其實補的應是鉀

3

-汗多人群如果缺鉀嚴重,可能出現心臟驟停,非常危險。

有些人認為身上出的汗是鹹的,所以流汗過多就應該多吃鹽。但事實上,大汗之後補充鹽分並不是要讓大家多吃鹽。

「今日芒種」飲食宜清補

食用鹽中雖然含有大量的鈉,但其中的鉀含量非常少。人體大量出汗時,流失的不僅僅是鈉離子,鉀離子等各類微量元素也會隨之排出,如果不及時補充同樣會影響健康,且補鉀更應受到重視。這是因為從食物攝取的角度講,當食物中缺乏食鹽時,由腎小球濾出的鈉離子幾乎全部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這樣排出的尿液中沒有鈉離子,所以人體有一種“保鈉機制”,而鉀離子則不同。由腎小球濾出的鉀離子幾乎全部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回到血液,而腎小管(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又能將部分鉀離子分泌到小管中,形成終尿,排出體外。因此,出汗多、小便多、腹瀉等都是丟鉀的途徑,如果鉀低了,人會感覺軟癱、肢體沒勁兒,如果影響到心臟,就會出現心臟驟停,非常危險。所以,如果覺得大量出汗後渾身沒勁兒、發軟,要進行含鉀食物的補充並及時就醫。

芒種時節飲食以清補為主

4

芒種時節來臨,夏季的溼熱氣愈發讓人難以忍受,此時吃些酸甜冰涼的食物就再好不過了。但中醫講究順應時節,在飲食上也要做到“看天吃飯”,那麼芒種時節我們該吃些什麼好呢?

芒種時節飲食調養宜減酸增苦、以清補為主。

清補是指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但也並非是一點肉都不可以食用。夏季是多種新鮮瓜類及果蔬上市的季節,大家可以多食用如苦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等,或莧菜、西紅柿等蔬菜,以達到補腎助肺、調理胃氣的目的。

對於清補蛋白質能量,大家可以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溼開胃、利水消腫。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

鴨肉也是不錯的選擇,民間有說法“防苦夏吃吃鴨”。鴨肉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

在日常飲食中,橙子、香蕉、葡萄乾、乳製品、蔬菜、瘦肉、動物內臟中都含有豐富的鉀,萵筍的鉀離子含量比鈉鹽多20多倍,可使體內鹽分趨於平衡,因而在芒種這個節氣裡,萵筍是最適合吃的食物之一。

「今日芒種」飲食宜清補

另外,炎炎酷暑之際,不少人都會有過度依賴空調貪吃冷食冷飲等習慣,這些看似可以快速消暑的方式,其實存在不少健康隱患。也是不少人為什麼容易患夏季感冒熱傷風的原因,因此夏季不可過度貪涼,在飲食上還要忌過度食用冷飲,最好不食冷飲。而在生病時,也不要過補,像人蔘及冬蟲夏草、羊肉等溫熱性藥材食材少吃為妙。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