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巖姜:中藥名叫骨碎補,長在山間岩石上!補腎壯骨主治骨傷
巴巖姜:中藥名叫骨碎補,長在山間岩石上!補腎壯骨主治骨傷
巴巖姜:中藥名叫骨碎補,長在山間岩石上!補腎壯骨主治骨傷
巴巖姜:中藥名叫骨碎補,長在山間岩石上!補腎壯骨主治骨傷
巴巖姜:中藥名叫骨碎補,長在山間岩石上!補腎壯骨主治骨傷
巴巖姜:中藥名叫骨碎補,長在山間岩石上!補腎壯骨主治骨傷
巴巖姜:中藥名叫骨碎補,長在山間岩石上!補腎壯骨主治骨傷
君鳳鏡頭
1/6 2017年10月6日,湖北宜昌市夷陵區三峽大瀑布太山廟村,鄉村山間岩石上的綠色中藥材植物巴巖姜(骨碎補)長勢旺盛。 在農村,農民常採收巴巖姜出售給中藥材收購商,以賺取一些“外快”。
2/6 巴巖姜,又名:骨碎補、崖姜、爬巖姜、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飛蛾草。 巴巖姜因其生長環境及其形狀似姜,而被坊間老百姓取“接地氣”的名字。巴巖姜的中藥名為骨碎補。 ​骨碎補,蕨類植物,生於山間岩石上或者樹幹上,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再燎去茸毛。
3/6 據中醫藥典載,骨碎補【性味】苦,溫。【歸經】腎、肝經。【功能主治】補腎強骨,續傷止痛。用於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鬆動,跌撲閃挫,筋骨折傷;外治斑禿,白癜風。
4/6 【用法用量】10-20g。骨碎補入藥一般需要炮製。現代大多采用砂炒骨碎補:先將砂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至燙手時,投入骨碎補,不斷翻動,炒至鼓起,取出,篩去砂,放涼,入煎劑時打碎。
5/6 【附方】(1)治腰腳疼痛不止:骨碎補15克,桂心2克,川牛膝15克,檳榔10克,補骨脂15克,元胡10克。水煎服,2日一劑。 (2)治腎虛耳鳴耳聾、齒牙鬆動,疼痛難忍:骨碎補15克,熟地3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5克,牡丹皮10克,澤瀉10克。水煎服,2日一劑。 (3)治金瘡,打撲傷損、傷筋斷骨,疼痛難忍:骨碎補20克、煅自然銅15克、炙龜板15克,沒藥10克。水煎服,2日一劑。
6/6 (4)治闌尾炎:骨碎補20克,大血藤20克,大紅棗2枚。水煎服,2日一劑。 (5)治骨質增生:骨碎補20克、威靈仙15克、雞血藤30克、狗脊15克、 熟地黃30克、黃精20克、秦艽15克、桑枝20克、甘草5克。水煎服,2日一劑。
2017-10-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