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大膽探索的實踐精神。

在我國解剖學上,漢朝、宋朝都有大規模解剖活動。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大膽探索的實踐精神。

在我國解剖學上,漢朝、宋朝都有大規模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6年,王莽捕獲了一個由翟義領導的反對黨黨徒,名王孫慶。王莽對他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殺戮,“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莛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他們把竹扦子通到王孫慶的經脈中去,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由殺戮而製得的早期解剖學史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了。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大膽探索的實踐精神。

在我國解剖學上,漢朝、宋朝都有大規模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6年,王莽捕獲了一個由翟義領導的反對黨黨徒,名王孫慶。王莽對他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殺戮,“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莛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他們把竹扦子通到王孫慶的經脈中去,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由殺戮而製得的早期解剖學史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了。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041~1048年,廣西起義領袖歐希範、蒙乾等人,由於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犒賞義軍首領的宴會上酒醉如泥,於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斬首於市。宜州推官吳簡進行了解剖,並與畫工將所見繪成圖譜,名之曰《歐希範五臟圖》。這幅圖雖然失傳,但從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窺見它的大概。當時,吳簡還作了文字記錄“喉中有竅三,一食、一水、一氣,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則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下有大腸。小腸皆瑩潔無物,大腸則為滓穢,大腸之傍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長者,斜者,直者,有竅者,無竅者,了無相類。唯希範之心,則紅而石垂,如所繪焉。肝則有獨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腎則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則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幹多病嗽,則肺且膽黑。歐詮少得目疾,肝有白點。……其中黃漫者,脂也。”這段記錄與現代觀察比較有部分錯誤,但是肝、腎、脾、心、大網膜等內臟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確的。特別可貴的是,圖中有病理解剖的記載:如蒙幹常咳嗽,肺是皺而黑的;歐希範少年時得過眼疾,肝上有白點。這是歷史上一次規模較大的解剖活動。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大膽探索的實踐精神。

在我國解剖學上,漢朝、宋朝都有大規模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6年,王莽捕獲了一個由翟義領導的反對黨黨徒,名王孫慶。王莽對他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殺戮,“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莛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他們把竹扦子通到王孫慶的經脈中去,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由殺戮而製得的早期解剖學史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了。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041~1048年,廣西起義領袖歐希範、蒙乾等人,由於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犒賞義軍首領的宴會上酒醉如泥,於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斬首於市。宜州推官吳簡進行了解剖,並與畫工將所見繪成圖譜,名之曰《歐希範五臟圖》。這幅圖雖然失傳,但從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窺見它的大概。當時,吳簡還作了文字記錄“喉中有竅三,一食、一水、一氣,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則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下有大腸。小腸皆瑩潔無物,大腸則為滓穢,大腸之傍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長者,斜者,直者,有竅者,無竅者,了無相類。唯希範之心,則紅而石垂,如所繪焉。肝則有獨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腎則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則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幹多病嗽,則肺且膽黑。歐詮少得目疾,肝有白點。……其中黃漫者,脂也。”這段記錄與現代觀察比較有部分錯誤,但是肝、腎、脾、心、大網膜等內臟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確的。特別可貴的是,圖中有病理解剖的記載:如蒙幹常咳嗽,肺是皺而黑的;歐希範少年時得過眼疾,肝上有白點。這是歷史上一次規模較大的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宋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學家楊介根據泗州處死的犯人屍體解剖材料繪成《存真圖》。此圖對人體胸、腹、脘內臟的前面與背面,右側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關係,橫膈膜及在其上穿過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都有更為科學的材料。可惜此圖已亡佚。然而它對後代醫學影響很大,明代鍼灸學家高武的《鍼灸聚英》,以及楊繼洲《鍼灸大成》裡都引用《存真圖》內容。元代學者孫煥在1273年重刊《玄門脈內照圖》一書中,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圖》中的珍貴資料。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大膽探索的實踐精神。

在我國解剖學上,漢朝、宋朝都有大規模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6年,王莽捕獲了一個由翟義領導的反對黨黨徒,名王孫慶。王莽對他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殺戮,“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莛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他們把竹扦子通到王孫慶的經脈中去,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由殺戮而製得的早期解剖學史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了。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041~1048年,廣西起義領袖歐希範、蒙乾等人,由於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犒賞義軍首領的宴會上酒醉如泥,於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斬首於市。宜州推官吳簡進行了解剖,並與畫工將所見繪成圖譜,名之曰《歐希範五臟圖》。這幅圖雖然失傳,但從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窺見它的大概。當時,吳簡還作了文字記錄“喉中有竅三,一食、一水、一氣,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則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下有大腸。小腸皆瑩潔無物,大腸則為滓穢,大腸之傍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長者,斜者,直者,有竅者,無竅者,了無相類。唯希範之心,則紅而石垂,如所繪焉。肝則有獨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腎則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則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幹多病嗽,則肺且膽黑。歐詮少得目疾,肝有白點。……其中黃漫者,脂也。”這段記錄與現代觀察比較有部分錯誤,但是肝、腎、脾、心、大網膜等內臟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確的。特別可貴的是,圖中有病理解剖的記載:如蒙幹常咳嗽,肺是皺而黑的;歐希範少年時得過眼疾,肝上有白點。這是歷史上一次規模較大的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宋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學家楊介根據泗州處死的犯人屍體解剖材料繪成《存真圖》。此圖對人體胸、腹、脘內臟的前面與背面,右側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關係,橫膈膜及在其上穿過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都有更為科學的材料。可惜此圖已亡佚。然而它對後代醫學影響很大,明代鍼灸學家高武的《鍼灸聚英》,以及楊繼洲《鍼灸大成》裡都引用《存真圖》內容。元代學者孫煥在1273年重刊《玄門脈內照圖》一書中,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圖》中的珍貴資料。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此外,尚有一些解剖學資料,散存於《難經》、《甲乙經》、《千金方》、《東齋記事》、《夢溪筆談》、《巖下放言》、《內外二景圖》和《洗冤錄》等歷代著作中。

在我國醫學解剖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當推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王清任精於醫術,在北京一帶頗負盛名。在行醫的過程中,深感解剖知識的重要,“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否則“本源一錯,萬慮皆失”。他在研究古代有關臟腑的書籍和圖形後,發現裡面存在某些錯誤,於是感慨地說:“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於是他致力於人體臟腑的研究長達42年。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大膽探索的實踐精神。

在我國解剖學上,漢朝、宋朝都有大規模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6年,王莽捕獲了一個由翟義領導的反對黨黨徒,名王孫慶。王莽對他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殺戮,“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莛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他們把竹扦子通到王孫慶的經脈中去,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由殺戮而製得的早期解剖學史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了。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041~1048年,廣西起義領袖歐希範、蒙乾等人,由於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犒賞義軍首領的宴會上酒醉如泥,於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斬首於市。宜州推官吳簡進行了解剖,並與畫工將所見繪成圖譜,名之曰《歐希範五臟圖》。這幅圖雖然失傳,但從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窺見它的大概。當時,吳簡還作了文字記錄“喉中有竅三,一食、一水、一氣,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則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下有大腸。小腸皆瑩潔無物,大腸則為滓穢,大腸之傍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長者,斜者,直者,有竅者,無竅者,了無相類。唯希範之心,則紅而石垂,如所繪焉。肝則有獨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腎則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則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幹多病嗽,則肺且膽黑。歐詮少得目疾,肝有白點。……其中黃漫者,脂也。”這段記錄與現代觀察比較有部分錯誤,但是肝、腎、脾、心、大網膜等內臟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確的。特別可貴的是,圖中有病理解剖的記載:如蒙幹常咳嗽,肺是皺而黑的;歐希範少年時得過眼疾,肝上有白點。這是歷史上一次規模較大的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宋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學家楊介根據泗州處死的犯人屍體解剖材料繪成《存真圖》。此圖對人體胸、腹、脘內臟的前面與背面,右側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關係,橫膈膜及在其上穿過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都有更為科學的材料。可惜此圖已亡佚。然而它對後代醫學影響很大,明代鍼灸學家高武的《鍼灸聚英》,以及楊繼洲《鍼灸大成》裡都引用《存真圖》內容。元代學者孫煥在1273年重刊《玄門脈內照圖》一書中,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圖》中的珍貴資料。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此外,尚有一些解剖學資料,散存於《難經》、《甲乙經》、《千金方》、《東齋記事》、《夢溪筆談》、《巖下放言》、《內外二景圖》和《洗冤錄》等歷代著作中。

在我國醫學解剖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當推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王清任精於醫術,在北京一帶頗負盛名。在行醫的過程中,深感解剖知識的重要,“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否則“本源一錯,萬慮皆失”。他在研究古代有關臟腑的書籍和圖形後,發現裡面存在某些錯誤,於是感慨地說:“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於是他致力於人體臟腑的研究長達42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據王清任自述,在他30歲那年,正在河北灤洲稻地鎮行醫,當時小兒溫疫流行,每天有孩被奪去生命。在窮人以席代棺的義冢墓地,王清任每天清晨都去觀看犬食之餘的小兒屍體,十天之中,約看了二、三十具完整的兒屍,可惜他始終沒有見到橫膈膜。以後在奉天和北京,他又3次去刑場察看屍體。在沒有屍體供解剖研究用時,他就用家畜做比較解剖實驗,是我國解剖史上第一個做動物解剖實驗的醫學家。然而,他仍沒有看到人的膈膜形態、位置。但他從不放過任何求教學習的機會,終於偶遇一個親眼見過橫膈膜的人,在他的指點下,王清任終於弄清了橫膈膜的位置。公元1830年,王清任根據多年屍體觀察及臨床心得編寫了繪有臟腑圖譜的《醫林改錯》一書刊行於世,在當時的醫學界引起了較大影響。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大膽探索的實踐精神。

在我國解剖學上,漢朝、宋朝都有大規模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6年,王莽捕獲了一個由翟義領導的反對黨黨徒,名王孫慶。王莽對他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殺戮,“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莛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他們把竹扦子通到王孫慶的經脈中去,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由殺戮而製得的早期解剖學史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了。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041~1048年,廣西起義領袖歐希範、蒙乾等人,由於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犒賞義軍首領的宴會上酒醉如泥,於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斬首於市。宜州推官吳簡進行了解剖,並與畫工將所見繪成圖譜,名之曰《歐希範五臟圖》。這幅圖雖然失傳,但從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窺見它的大概。當時,吳簡還作了文字記錄“喉中有竅三,一食、一水、一氣,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則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下有大腸。小腸皆瑩潔無物,大腸則為滓穢,大腸之傍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長者,斜者,直者,有竅者,無竅者,了無相類。唯希範之心,則紅而石垂,如所繪焉。肝則有獨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腎則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則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幹多病嗽,則肺且膽黑。歐詮少得目疾,肝有白點。……其中黃漫者,脂也。”這段記錄與現代觀察比較有部分錯誤,但是肝、腎、脾、心、大網膜等內臟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確的。特別可貴的是,圖中有病理解剖的記載:如蒙幹常咳嗽,肺是皺而黑的;歐希範少年時得過眼疾,肝上有白點。這是歷史上一次規模較大的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宋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學家楊介根據泗州處死的犯人屍體解剖材料繪成《存真圖》。此圖對人體胸、腹、脘內臟的前面與背面,右側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關係,橫膈膜及在其上穿過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都有更為科學的材料。可惜此圖已亡佚。然而它對後代醫學影響很大,明代鍼灸學家高武的《鍼灸聚英》,以及楊繼洲《鍼灸大成》裡都引用《存真圖》內容。元代學者孫煥在1273年重刊《玄門脈內照圖》一書中,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圖》中的珍貴資料。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此外,尚有一些解剖學資料,散存於《難經》、《甲乙經》、《千金方》、《東齋記事》、《夢溪筆談》、《巖下放言》、《內外二景圖》和《洗冤錄》等歷代著作中。

在我國醫學解剖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當推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王清任精於醫術,在北京一帶頗負盛名。在行醫的過程中,深感解剖知識的重要,“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否則“本源一錯,萬慮皆失”。他在研究古代有關臟腑的書籍和圖形後,發現裡面存在某些錯誤,於是感慨地說:“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於是他致力於人體臟腑的研究長達42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據王清任自述,在他30歲那年,正在河北灤洲稻地鎮行醫,當時小兒溫疫流行,每天有孩被奪去生命。在窮人以席代棺的義冢墓地,王清任每天清晨都去觀看犬食之餘的小兒屍體,十天之中,約看了二、三十具完整的兒屍,可惜他始終沒有見到橫膈膜。以後在奉天和北京,他又3次去刑場察看屍體。在沒有屍體供解剖研究用時,他就用家畜做比較解剖實驗,是我國解剖史上第一個做動物解剖實驗的醫學家。然而,他仍沒有看到人的膈膜形態、位置。但他從不放過任何求教學習的機會,終於偶遇一個親眼見過橫膈膜的人,在他的指點下,王清任終於弄清了橫膈膜的位置。公元1830年,王清任根據多年屍體觀察及臨床心得編寫了繪有臟腑圖譜的《醫林改錯》一書刊行於世,在當時的醫學界引起了較大影響。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醫林改錯》中共有25幅圖譜。王清任把古人畫錯的和他自己改正的,作了對照。糾正了古人認為肝有7葉,肺下有24行氣孔和氣管直入心臟的錯誤說法。發現了氣管有2個分支和小支氣管,同時還發現了許多過去書上從來沒有提到過的重要器官,如腹主動脈(王稱其為總管或氣管)、上腔靜脈(榮管即血管)、頸總動脈(左右氣管)、腎動脈、腸動脈、幽門括約肌(遮食)、總膽管(津管)、胰臟、十二指腸的入口(津門)等。此外,還發現了視神經,並指出視神經與腦的關係,從而敘述了對腦功能的看法。

"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在眾多的古典醫籍和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有大量關於人體形態結構的內容。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司馬遷在《扁鵲倉公列傳》中曾雲:“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醴酒,讒石,撟引,案沅,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藏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藏。”看來俞跗是一個手術高明的解剖者,只是傳記的神奇性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份記載卻是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先是割開皮肉,疏通經筋,按摩神經,接著拉開胸腹膜,提起大網膜,最後洗浣腸胃,漱滌五臟,使人懷疑作者在寫作時加進了西漢時期的解剖知識。說明漢代時,我國的解剖學知識已相當豐富。這一點從當時金屬刀具的大量使用也可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公元前500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已有關於人體解剖學知識的豐富記載。“解剖”兩字最先在《靈樞·經水篇》中出現,“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皆有大數。”二千多年前的中國醫人,開創瞭解剖屍體的先例。《內經》中《腸胃篇》、《經筋篇》、《骨度篇》、《脈度篇》等,都是記述解剖學的專章。其中對人體骨胳、部位、臟腑、血管等,均有長度、重量、體積、容量的詳細記載。書中一些解剖學的名稱,主要臟腑的命名,到現代還在運用。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靈樞·腸胃》篇,敘述了消化道中各個器官“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經五寸,大容三鬥五升。”這裡說明古人已注意到口、脣、齒也是消化道的重要部分。同時,該書對胃腸道的形狀,描繪得也十分細緻。“小腸(指十二指腸和空腸)後附脊,左環回迭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其中包括結腸上段)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迴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指乙狀結腸和直腸),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書中消化道長度的記載,和現代解剖學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些資料說明,我們的祖先從事過實地解剖、測量和研究。根據目前所知的資料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古人對血液與心臟的關係已有所認識,“諸血者,皆屬於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臟控制的。“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這段記載表明當時人們已意識到血液的流動是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事實上已經包含有血液循環的概念。

綜上看來,祖國醫學的理論在奠基時期就有解剖實踐的基礎,雖然這種解剖在今天看來是粗淺的,簡單的,但卻可以看出古代醫學家對科學事業大膽探索的實踐精神。

在我國解剖學上,漢朝、宋朝都有大規模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6年,王莽捕獲了一個由翟義領導的反對黨黨徒,名王孫慶。王莽對他進行了極其殘酷的殺戮,“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度量五臟,以竹莛導其脈,知所終始,雲可以治病。”他們把竹扦子通到王孫慶的經脈中去,搞清了血管的來龍去脈。這份由殺戮而製得的早期解剖學史料,因年代久遠而佚失了。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公元1041~1048年,廣西起義領袖歐希範、蒙乾等人,由於中了宋官吏杜杞的圈套,在假意犒賞義軍首領的宴會上酒醉如泥,於是束手就擒,2天中有56人斬首於市。宜州推官吳簡進行了解剖,並與畫工將所見繪成圖譜,名之曰《歐希範五臟圖》。這幅圖雖然失傳,但從尚存的一些著作中,仍可窺見它的大概。當時,吳簡還作了文字記錄“喉中有竅三,一食、一水、一氣,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肺之下,則有心、肝、膽、脾。胃之下,有小腸,小腸下有大腸。小腸皆瑩潔無物,大腸則為滓穢,大腸之傍有膀胱。若心有大者,小者,方者,長者,斜者,直者,有竅者,無竅者,了無相類。唯希範之心,則紅而石垂,如所繪焉。肝則有獨片者,有二片者,有三片者。腎則有一在肝之右微下,一在脾之左微上。脾則有在心之左。至若蒙幹多病嗽,則肺且膽黑。歐詮少得目疾,肝有白點。……其中黃漫者,脂也。”這段記錄與現代觀察比較有部分錯誤,但是肝、腎、脾、心、大網膜等內臟器官位置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確的。特別可貴的是,圖中有病理解剖的記載:如蒙幹常咳嗽,肺是皺而黑的;歐希範少年時得過眼疾,肝上有白點。這是歷史上一次規模較大的解剖活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宋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解剖學家楊介根據泗州處死的犯人屍體解剖材料繪成《存真圖》。此圖對人體胸、腹、脘內臟的前面與背面,右側胸、腹腔及其主要血管關係,橫膈膜及在其上穿過的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都有更為科學的材料。可惜此圖已亡佚。然而它對後代醫學影響很大,明代鍼灸學家高武的《鍼灸聚英》,以及楊繼洲《鍼灸大成》裡都引用《存真圖》內容。元代學者孫煥在1273年重刊《玄門脈內照圖》一書中,也保存了不少《存真圖》中的珍貴資料。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此外,尚有一些解剖學資料,散存於《難經》、《甲乙經》、《千金方》、《東齋記事》、《夢溪筆談》、《巖下放言》、《內外二景圖》和《洗冤錄》等歷代著作中。

在我國醫學解剖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當推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公元1768~1831年)。王清任精於醫術,在北京一帶頗負盛名。在行醫的過程中,深感解剖知識的重要,“業醫診病,當先明臟腑”,否則“本源一錯,萬慮皆失”。他在研究古代有關臟腑的書籍和圖形後,發現裡面存在某些錯誤,於是感慨地說:“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於是他致力於人體臟腑的研究長達42年。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據王清任自述,在他30歲那年,正在河北灤洲稻地鎮行醫,當時小兒溫疫流行,每天有孩被奪去生命。在窮人以席代棺的義冢墓地,王清任每天清晨都去觀看犬食之餘的小兒屍體,十天之中,約看了二、三十具完整的兒屍,可惜他始終沒有見到橫膈膜。以後在奉天和北京,他又3次去刑場察看屍體。在沒有屍體供解剖研究用時,他就用家畜做比較解剖實驗,是我國解剖史上第一個做動物解剖實驗的醫學家。然而,他仍沒有看到人的膈膜形態、位置。但他從不放過任何求教學習的機會,終於偶遇一個親眼見過橫膈膜的人,在他的指點下,王清任終於弄清了橫膈膜的位置。公元1830年,王清任根據多年屍體觀察及臨床心得編寫了繪有臟腑圖譜的《醫林改錯》一書刊行於世,在當時的醫學界引起了較大影響。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醫林改錯》中共有25幅圖譜。王清任把古人畫錯的和他自己改正的,作了對照。糾正了古人認為肝有7葉,肺下有24行氣孔和氣管直入心臟的錯誤說法。發現了氣管有2個分支和小支氣管,同時還發現了許多過去書上從來沒有提到過的重要器官,如腹主動脈(王稱其為總管或氣管)、上腔靜脈(榮管即血管)、頸總動脈(左右氣管)、腎動脈、腸動脈、幽門括約肌(遮食)、總膽管(津管)、胰臟、十二指腸的入口(津門)等。此外,還發現了視神經,並指出視神經與腦的關係,從而敘述了對腦功能的看法。

中醫不是隻有鍼灸中藥 古代解剖也很先進

王清任在觀察內臟的過程中發現屍體內瘀血頗多,由此聯想到治療瘀血的重要性。結合臨床經驗,自創新方31個,化裁古人婦產科方劑2個,對於治療冠心病、中風後遺症均有相當好的療效,是祖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值得進一步研究總結和提高。

這些都說明我們的祖先在解剖上積累了不少經驗和知識。但長期封建禮教的束縛,使解剖學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