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過節,過節對有的人來說其實充滿著傷感'

"

現在終於明白人們為什麼要過節了:尋著契機,互致問候;找到託詞,把酒言歡;抽出時間,緬懷先人等等。

七、八、九月為農曆年的秋季,八月之中即為中秋。古人春季祭日,秋季祭月,祈禱蒼生平安,五穀豐登。因而中秋懷月、思月之情亙古不變。每逢佳節思鄉的情緒更是引人傷感,催人奮發。

兒時印象中的中秋,是忙碌在田間勞作收穫,晚上吃上一塊甜甜的月餅;現在的中秋,是吃著甜甜的月餅想著兒時的中秋,靠著回憶來增添中秋的喜慶。忘記了從那一年開始,真正體會了的杜甫的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含義,雖然沒有刻意模仿古人舉頭望明月,但卻禁不住凝視了很久,心中的明月已然升起,對遊子而言思鄉是幹年不變的主題。

"

現在終於明白人們為什麼要過節了:尋著契機,互致問候;找到託詞,把酒言歡;抽出時間,緬懷先人等等。

七、八、九月為農曆年的秋季,八月之中即為中秋。古人春季祭日,秋季祭月,祈禱蒼生平安,五穀豐登。因而中秋懷月、思月之情亙古不變。每逢佳節思鄉的情緒更是引人傷感,催人奮發。

兒時印象中的中秋,是忙碌在田間勞作收穫,晚上吃上一塊甜甜的月餅;現在的中秋,是吃著甜甜的月餅想著兒時的中秋,靠著回憶來增添中秋的喜慶。忘記了從那一年開始,真正體會了的杜甫的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含義,雖然沒有刻意模仿古人舉頭望明月,但卻禁不住凝視了很久,心中的明月已然升起,對遊子而言思鄉是幹年不變的主題。

我們為什麼要過節,過節對有的人來說其實充滿著傷感

備受思鄉之苦,不遊了不行嗎?灑脫地丟下行囊,安然地固守家鄉的一片熱土不行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行!心裡默默許下承諾,揹負著行囊和夢想,走向外面的世界,行囊越背越重,夢想越背越輕!行囊重的背不動了,便開始安家落戶,夢想輕的飄忽不定,便安於固守。突然有一天過節了,哦,原來這裡不是我的家!過上幾十年,兒孫們會以同樣的虔誠來思念不是你的家的家。難以突破的人生悖論,演繹著千年的思鄉情節,不知賺取了多少眼淚和詩情才義。

安土重遷並非固守,而是心裡有份難捨的牽掛,而思鄉不還,也並非薄情寡義,而是心中的夢尚不足以承載歸家的行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