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2go宣佈退出中國,共享行業的未來將往何處走?

作者: 格隆匯 糖鈺阿寶

近日,全球最大汽車共享品牌car2go宣佈,將於2019年6月30日正式結束在中國的汽車分時租賃運營,並已提前啟動押金和賬戶餘額的退還程序。car2go微信公眾號地圖顯示,重慶全城已無車可用,打開其APP界面也是一片空白。

Car2go宣佈退出中國,共享行業的未來將往何處走?

car2go是2016年進入中國的,是國際知名豪車製造商戴姆勒旗下的一個項目,三年時間,其運營車輛在投放800輛後就再無增長。

其主要採用奔馳smart組成單程、自由流動式汽車即時共享體系,租車人無需在指定地點租車和還車,主打“租車用車更為便捷、靈活”的理念。2018年3月28日,寶馬和戴姆勒宣佈,將把各自下屬的共享汽車品牌DriveNow和Car2Go等共享出行業務進行整合。

2015年初,重慶兩江新區成功引入德國戴姆勒“car2go”項目,令重慶成為“car2go”登陸的首個亞洲城市。

2019年,對於共享行業而言是“危”與“機”並存的一年。近幾年的時候,四個輪子的共享汽車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反觀兩個輪子的共享單車一直高溫不斷,以哈羅單車為例,目前也已經進擊線上出行,版圖不斷擴張,反觀ofo和摩拜單車,日薄西山,面臨著生存危機。

如今新一輪的洗牌也輪到了共享汽車,曾經業務區域一度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杭州7大城市的共享汽車霸主car2go決定退出中國市場,究竟是行業困境還是水土不服?這是否意味著共享汽車的困境和出路將要到來?

那麼,這家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車品牌,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首先,投放量少和價格高,是car2go的一個硬傷,這也是其與中國本土的品牌競爭中逐漸喪失競爭力的一個最大的原因。

2019年4月,car2go落戶中國重慶,重慶成為亞洲的首個試點,而早在之前car2go已在華盛頓、柏林、多倫多等29個城市運營,約投入12.5萬輛車。

在國內,盼達用車、長安出行、EVCARD、途歌等中國本土的品牌都先後加入了共享汽車的角逐,Car2go是其中覆蓋城市最少的,瞄準重慶無非是因為重慶的產業鏈以及龐大的人流市場。

但是在租價上,Car2go的租用單價為1.2元/公里+0.28元/分鐘,長安逸動EV200車型5分鐘2.5元。長安新奔奔則是按0.3元/分鐘+0.6元/公里來計算。盼達用車按照租借時長計費,力帆330EV車型9.9元/半小時,光在價格上car2go就不佔優勢了,而重慶有至少9家共享汽車品牌,數量達到5000以上規模的就有三家,Car2go使用的是奔馳Smart車型,車型的佈局無法滿足用戶的更多需求,在保養、運營方面投入的資金都比其它共享汽車高出很多,加之投放量少和眾多中國本土共享汽車企業的圍攻,car2go德優勢是極小的。

其次,就是整個行業的問題了,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汽車,押金都是一個限制用戶增長的大問題,據統計的情況顯示,使用長安出行和和盼達的用戶都需要交1000元押金,這點上盼達用車和長安出行是一樣的,不同的是用戶在盼達只需要芝麻信用達到650分就可免押金用車,但長安出行對用戶的免押使用要求更高,只有用戶的芝麻信用達700分以上才可在長安出行免押金用車。

而Car2go需先付費99元註冊費,再繳納500元押金,並且沒有其他可減免押金的途徑。如今共享汽車行業的押金難退是最受人詬病的一點,前有前“車”之鑑,用戶在一點上的考慮也更為細緻。

共享行業的大部分企業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融資,可稍有不慎,就可能面臨破產,這種融資方式附帶的極大的隱患性增加了人們的顧慮,但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和有限的路權資源下出行供給的佈局,讓共享成為了眾人的一種追求,如何更好地改善人們的出行服務現狀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問題。

Car2go已經成為了過去,拋去它身上“全球最大汽車共享品牌”的光環,實際上能夠提供給我們的參考價值,更是對整個行業的思考。

就如2018年底撲街的途歌,就輸在了成本的高昂上,離譜的是押金竟然多達1500元,從投入上來看,這已經是一個十分重資產的項目了。

這個行業,在國內面臨著許多的問題。

其一,汽車和自行車本身在成本上差距巨大,都說共享經濟是市民素質的照妖鏡,若是單車損壞了還是“輕鬆”應對,但如果把樣本換成汽車,這個難度就會增加數十倍之多,根據之前的測試,幾萬歷程的車子就出現了大量的問題,例如中控臺開裂、儲物格菸灰、汙漬甚至是一些已經晒乾的不明嘔吐物等等,而作為運營方,目前的管理和制度還不夠完善,很多問題車型依舊在正常的使用當中。

其二,共享汽車還是很大程度的依賴著政府的各項補貼,但是隨著今年新能源補貼的調整,一些低續航車型遭受重創,低於300km歷程的車型幾乎已經和補貼揮手說再見,根據調查,目前絕大多數共享汽車的續航里程都在200km左右,如果遇到大批量的汽車更新,將是一筆巨資的投入。

其三,目前共享汽車的用戶體驗非常糟糕,除了上述講到的衛生質量問題,停車難、充電難以及消費者保險等等都是難上加難,至今都沒有一個完善的合理的制度。

一個行業的起伏總是一浪又一浪,推搡著向前進的,共享汽車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也許,無人駕駛汽車將會打開行業的新格局。

在共享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之時,另一種新型汽車模式也在快速解鎖著市場。無人駕駛汽車將或許成為行業的新風向,傳統共享汽車受人詬病的押金問題,在通過與其他平臺合作為用戶減免押金這一行為後減少了用戶的反感度,但傳統的共享汽車針對的使用人群是有限的,而無人駕駛汽車所帶來的服務也許會從另一方面改變當前共享汽車的現狀,當服務進一步上升,這或許意味著共享汽車行業新格局的出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