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北魏一朝,在中國北方的版圖上興盛發展了近兩個世紀(171年)。這個帝國,是由今天的黑龍江、嫩江流域的遊牧民族、鮮卑族拓跋部建立起來的。

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這個帝國的崛起堪稱神奇:在曹魏、西晉時期鮮卑族還處於氏族的鬆散聯盟階段,人口稀少,以遊牧為生。在這個部族聯盟的周邊諸強環飼:五胡,匈奴、柔然、南北燕、前後秦、西涼、夏。但是北魏的幾任首領和皇帝皆是雄才大略的領袖,拓跋珪、拓跋燾英武善戰、治國有方,在他們的帶領下,北魏採取了各個擊破的靈活戰略,在一眾列強中縱橫捭闔,最終統一了整個北方地區,甚至將北方和中原地區原來的齊國軍民硬生生的逼退到了南方。

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淝水之戰後,一片混亂。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國後定都牛川(內蒙境內),為了讓自己率領的鮮卑向擁有先進文明的中原腹地挺近,拓跋珪放棄了偏遠的牛川,遷往盛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旁)。在拓跋珪的心目中,遷都和改革是對遊牧民族進行“漢化”的唯一途徑。

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398年,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更便捷的學習中原文明,在距離第一次遷都僅僅12年後,拓跋珪又下令將都城從盛樂遷至平城(山西大同)。第二次遷都後,拓跋珪力排眾議,大量招納漢人進入朝廷和軍隊的高層,借用漢人帶動朝廷中鮮卑部族的全盤漢化。

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近100年過去,到了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為了擺脫鮮卑舊勢力對改革強國的羈絆和阻撓,打著南下伐齊的名義,組織了二十萬大軍從平城開拔揮師南下,幾乎沒有遇到有效的阻礙就佔領了洛陽。在洛陽休整時,拓跋宏放出風聲,宣稱補充糧草和兵員後,將繼續向南進發。拓跋宏知道,那些居安不思危的鮮卑貴族們,肯定不願意放棄過慣了的好日子,會跳出來陳情阻撓。果然,鮮卑貴族階級得知後,紛紛聲淚俱下的勸阻拓跋宏,拓跋宏便順水推舟賣了個“人情”,假意和王公貴族們妥協了:不再南下,但也不回平城了。於是,北魏第三次遷都,定都洛陽。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經過三次具有戰略眼光和長久謀劃的遷都,北魏逐漸擺脫了鮮卑部族舊勢力的影響, 延續了改革的一慣性,摒棄了遊牧民族鬆散的治國思維和生活方式,全面向漢文化靠攏。北魏逐漸吸納了漢文化的管理架構和制度:從推行班祿制、三長制、均田制,到穿漢服、講漢話(“斷諸北語,一從正音”)、改漢姓(皇族改姓元)。

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除此之外,拓跋宏還親自安排鮮卑皇族與漢族通婚,自己的六個弟弟中,五個都娶了漢族大士族的妻子。可以說,北魏的改革是十分徹底的,皇帝還下詔讓所有隨遷的臣民修改籍貫,一律改為所在地洛陽,死後就地埋葬,不得回舊都歸葬。

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孝文帝本人更是身體力行學習漢文化,《魏書·高祖紀》中記載他“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讀莊老,尤精釋義。才藻富贍,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

北魏幾任皇帝都是改革派,但是“孝文帝改革”最為徹底和堅決,北魏與宋南北對峙的過程,實際上也成為了兩朝互相融合的過程。這種大融合,讓北魏徹底擺脫了遊牧民族的思維方式和統治理念。在歷史上,這場改革與“商鞅變法”一道位列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改革之列。

這個朝代的崛起堪稱奇蹟,曾三次遷都,為後世中華大統打下了基礎

漢胡混血和南北融合的延續,為其後的隋朝、唐朝建立一統南北的中國大帝國築牢了根基,南北混同甚至重新定義了中國南北的基線。有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北魏和齊南北分治的“奇觀”,就不會有隋唐大帝國建立過程中水到渠成的文化認同。

奇蹟般的北魏,造就了日後中華帝國上千年的大一統格局。

(敬請關注頭條號:青蕪,歷史視角每天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