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三篇與湖南有關的古文最有名?你猜猜

9月下旬的一個黃昏,我和鄰縣的同年陸群兄(御史在途),徜徉在常德剛剛修好的桃花源古鎮。漫無邊際地閒聊。我突然問他:

你說說與我們湘湖有關聯的古文中,哪三篇最有名?

他沉吟未答。我接著自問自答:

《桃花源記》《岳陽樓記》《愛蓮說》,這三篇選入中學課本的古文,我以為是最有名的。

陸群兄以為然,他也認為能夠選入中學課本的古文,一定是經過歷史的考驗,千百年來被人吟誦。不但文字美,而且一定立意符合這個民族的價值觀。歷代與湖湘有關的文章多如牛毛,但論影響之大,確實沒有超過這三篇。

為什麼是這三篇?我當時講了一番不成熟的想法。我以為這三篇古文,文辭之美,當然是歷代文章中的翹楚,更為重要的是它們所傳達的審美、情感、價值觀代表著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士人的人格培育的三個方面,若鼎之三足,三足皆具,則人能立於天地之間而不墮。完備的中國士人之人格,三者缺一不可。且這三者是相互依存,互為支撐的。

哪三篇與湖南有關的古文最有名?你猜猜

《桃花源記》:充滿詩意的田園夢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將聽說的一段故事演繹而成文,他本人並沒有來過沅水流域的武陵郡。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曾任荊、江二州刺史,武陵郡是其治下。祖、父兩代都做過太守。家族的故舊親戚,和武陵郡有聯繫的應當不少。武陵漁夫闖進到一個世外桃源應當是真事。但詳情如何,那些避秦時之亂的桃源人是否真的過得“怡然自樂”,陶淵明自然無法考證,只能展現一個詩人的想象,並借這個故事來講述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園,自己的田園夢。

這其實是失意的陶淵明一種不甘心,不甘心放棄對夢想的追尋。

今人熟知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大多數人能背誦他的田園詩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未必知道,靖節先生告別“誤落塵網中”而去追求隱逸,其實是不得已,是相當的無奈。

陶侃出身寒微,雖然做到兼二州刺史、督八州軍事的高位,替東晉守衛首都建康上游的根本重地荊州、江州,並立下了數次敉平大亂的功勳。但在門閥政治盛行的東晉,他依然為王、謝等世家大族瞧不起。王敦在發動叛亂前就很嫉恨陶侃。

到了曾孫陶淵明這一代,已敗落至此,這樣有才華的子孫,只能做一個摧眉折腰事權貴卻俸祿低微的彭澤令。由陶淵明,我想到了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王羲之在現實中即有《蘭亭集序》中那樣歡快愜意的貴族郊遊,而陶淵明只能想象桃花源,生活中則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還不是因為出身不同嘛。

陶淵明想象的桃源,成了1700餘年來中國人田園夢的經典範式。雖現實中不可得,但永不言放棄。

中華是文教之國,讀書人多半有治國安邦的理想。但人生往往不如意,在蹉跎蹭蹬中,在漂泊的羈旅中,想象中的桃花源,是他自己的一種慰藉。

宋代秦少游貶謫郴州時,暮春時節,獨坐孤館,感嘆“桃源望斷無尋處”。而他的老師蘇軾,垂老投荒,一再被貶,而有“人心安處即故鄉”的達觀。“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他把貶到天涯海角,亦看作像武陵漁夫那樣無意中進入到風景奇絕的桃花源。

2014年,馬英九的母親秦厚修女士以92歲高齡仙逝,馬英九發表了一篇飽含深情的悼文。其中寫道:

數十年來,每次回憶當時媽媽燈下課子的溫馨畫面,就感動不已。這次媽媽在加護病房的初期,意識清楚。探病時,我背《桃花源記》給她聽,背對了,她點頭;背錯了,她搖頭。我們重溫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樂時光。現在媽媽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記》,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年幼的馬英九隨著父母來到臺島,遠離故土,而且當時臺島的前途迷茫。她的母親用《桃花源記》為其啟蒙,不僅僅是因為其父母都是湖南人,《桃花源記》寄託著對故土的思念。更因為桃花源是中國人永遠的靈魂之鄉,精神家園,雖時空變易,卻從未放棄。如禪家言: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哪三篇與湖南有關的古文最有名?你猜猜

《岳陽樓記》:超越物喜己悲的家國情懷

如果《桃花源記》中避秦之人,能走出洞口去看外面的世界。他順著溪水進入沅江,然後從武陵城的南面經過,由沅江入洞庭湖,再坐船往東航行一段時間,便可到岳陽樓下,望見巴陵城。

與桃花源這個想象的夢境相比,岳陽樓則是另一種文化地標,它代表著出世,代表著中國士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逃避,不沉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永遠保有一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

范仲淹沒去過岳陽,沒有見到八百里洞庭的壯況,但他在太湖之濱長大,那種“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清朗和“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暴雨,也曾目睹過。他對洞庭湖遼闊浩大的現象是那樣逼真,我以為是出於他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使然。

宋代迎來了中國文化和科技最為繁榮的時期,中國士人的自主意識集體覺醒,這是和政治黑暗、亂象叢生的東晉——即陶淵明生活的時代大不相同。

作為名將之後,陶淵明何嘗沒有給濟世的雄心?如《雜詩》所言: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這才是他平生志向真實的寫照。桃花源只在想象中,現實裡總如他文中所言“不復得路”。他在《自祭文》中承認追求顯達榮耀是人之常情: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歿亦見思。

然而詩人總結自己的一生,對壯年就歸隱也非真的沒有遺憾。在其內心深處,仍有幾分悲愴和苦澀。在結束時做了一聲長嘆: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

憂患意識和家國情懷是中國士人的傳統,或隱或顯地存在於其身,在陶淵明是“隱”,於杜甫、范仲淹等唐宋士人則是“顯”。

杜甫這位儒家成色最足的詩人在衰朽之年流落湖湘,登上了岳陽樓。在飢寒交迫的困窘時期,他仍然牽掛著國家大事。在《登岳陽樓》中先悲嘆身世之苦,“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即便如此,筆鋒一轉,“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惦記的仍是北部邊關的戰事。

杜甫落魄時難卻憂國憂民之心,而在他壯年忙於政事時,又想著桃花源來排遣著俗世的痛苦與重負。

757年(至德二年)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二月,肅宗自彭原(今甘肅寧縣)遷鳳翔。四月,杜甫逃出長安,奔赴鳳翔行在,五月十六日受任左拾遺。八月,肅宗下“墨制”(皇帝用黑筆親書的詔令)準他回鄜州探家。他以這段經歷寫下了敘事長詩《北征》。國事是“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家境為“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他“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而那些有機會建功立業的士大夫,要想不流俗,在憂患天下時,依然心中得有一個桃花源。

范仲淹仕途雖有坎坷,但總體而言在歷代文人中是較為順遂的。他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諡“文正”。當年以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之銜任鄜延路都部署、經略安撫招討使,統兵數萬在西北防禦西夏,贏得“軍中有一範 西賊聞之驚破膽”之威名。但他骨子裡是一個詩人,心底裡有詩意的棲息地。他有“濁酒一杯家萬里”的思鄉之情,也寫過“浦映蘆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的詞句。

岳陽樓對湖湘士人而言更有著特別的意義。數百年來,湖南人物能走出家鄉,到外面做一番事業,便可稱“出得湖”。湖南三面環山,北部的洞庭湖是外出主要通道,故有此說。大概是前賢留下的《岳陽樓記》感染了歷代湖南士人,近世湖南士人敢為天下先,有擔當意識,為天下矚目,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積極踐行者。

曾國藩自28歲中進士、入翰林後,為大清朝廷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論身處何境地,他心底裡有一個桃花源式的故鄉。他在京師十年內做到了侍郎,春風得意。但他在繁忙的政務之餘,勤於詩文,而且那格調完全不是誇耀功德的“老幹部體”。他曾寫過《歲暮雜感十首》,其一曰:

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鬥物華。

老柏有情還憶我,天桃無語自開花。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浣碧紗。

最是故園難忘處,待等亭畔路三叉。

晚年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總督兩江。他仍然在政事之餘,勤讀《詩經》《杜詩》,同治七年的日記載,他讀杜甫《哀王孫》,“如欲墮淚”。那一刻,他只是個詩人。

附:岳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哪三篇與湖南有關的古文最有名?你猜猜

《愛蓮說》:不為利慾薰心的君子人格

《岳陽樓記》,激勵人不畏艱險去做事,去盡一份對家國的責任;《桃花源記》引導人去呵護心靈的故鄉,走得再遠莫忘來時路。可做到這兩全殊為不易,“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事在許多人身上重演。遇到挫折時不墮落,人生得意時不忘形,是很難的。

《愛蓮說》所論,便是要解決這個難題,讓人如何在塵世的利慾和得失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做一個品行高潔的君子。

周敦頤出生在一箇中下級官僚之家,,生前並不為人們所推崇,他不像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那些人物,或身為重臣,或文名遠播。周敦頤多數時候在縣主簿、州判官等中低級職位上蹭蹬,最高做過知軍(約相當於一個地級市的行政長官)。可以說,周敦頤和陶淵明一樣是官場的不得志者。但作為典型的宋代士大夫,周敦頤有治國平天下之志,以天下蒼生為念而不僅僅獨善其身。

相對於官職的卑微,周敦頤的眼光與追求超越了歷史的侷限,成為理學之祖,影響了一千年。而在官場這天下第一名利場內,必須要有嚴格的道德自律,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黃宗羲在《宋元學案》評價道:

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餘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

周敦頤的一生,克服了理想與現實的巨大沖突,做到了政事、道德、學問三者的高度統一。後世儒學名臣,如明代的王守仁、清代的曾國藩,無不推崇濂溪先生。曾國藩在政治舞臺上機遇比濂溪先生好得多,晚年大權在握。他的處事如濂溪先生一樣,“出淤泥而不染”,嚴於律己,是大清朝最為清廉的總督;但又不像海瑞那樣偏執,他承認社會現實,對同僚與下屬寬容。如此,方能成就大事業。

《愛蓮說》讀進去,才有立身之本,無論身處高位還是困苦之中,能保持品行的高潔。如此,方能行路千萬,心中有桃花源,寵辱皆忘,不捨家國情懷。

流經周敦頤故鄉道縣的瀟水是湘江的東源,湘江北上入洞庭。而桃花源的秦溪入沅水,沅水亦入洞庭,它們在岳陽樓下匯聚為一體。

《桃花源記》的田園夢,《岳陽樓記》的家國情懷,《愛蓮說》的君子人格,千年來澆灌著中國人的品格。即使在今天,我以為把這三篇古文讀進去,便可成為中華好兒女。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