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死後的埋葬地,如今變成景點,被評為4A級景區!

太平天國覆滅後,清廷燒燬了洪秀全的屍體,之後將骨灰放入大炮中哄散。然而,若干年後,洪秀全的埋屍地已經變成了景點,如今被評為4A級景區。

洪秀全死後的埋葬地,如今變成景點,被評為4A級景區!

(金田起義)

洪秀全是一個屢應科舉不中的落寞書生,之後產生了推翻清廷腐朽制度的想法。

在洪秀全的心中,清廷的科舉制度不公平,然而他建立的政權也一樣是等級森嚴,封王的可以做任何事,而普通的士兵卻只能住在男營女營中,連普通的夫妻生活都不能過。後期,過分的享樂,註定太平天國一定要滅亡。

1861年(咸豐十一年)間,英國海軍提督何伯與參贊巴夏禮到天京,向洪秀全提出以事成後平分中國為條件,協助太平天國打敗清朝。洪秀全態度堅決,斷然拒絕英國人的建議,在維護國土完整和主權方面,態度明確和堅定。英國人見無法從太平天國那裡獲得利益便轉而支持清朝。清朝為鎮壓太平軍於是勾結洋人,出賣國家利益。

1862年(咸豐十二年),陳玉成英勇就義後,曾國荃率湘軍又進逼雨花臺圍困南京城,形勢急轉直下,天京附近據點逐一陷落。

洪秀全晚年,思想保守,陷入了宗教迷信。李秀成知道天京難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議放棄天京,轉戰中原,被洪秀全拒絕。面對困境,洪秀全沒有采取適當的對策,卻向將士宣稱將有天兵下凡,驅走清兵。其後太平天國的蘇、浙基地均被湘軍和淮軍攻克,南京城外營壘亦盡陷敵手。洪秀全其時已患重病,他拒絕了李秀成的棄城出走建議,期望上帝降奇蹟賜福於太平天國從而戰勝清軍,但隨著天京的防務日漸危急,洪秀全的幻想終告破滅。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死,終年五十一歲.

洪秀全死後的埋葬地,如今變成景點,被評為4A級景區!

(洪秀全)

洪秀全去世後,兒子洪天貴福繼承其位。臣屬用錦繡綢緞包裹洪秀全的遺體,藏在宮內,祕不發喪,十餘日後方宣之於眾,開始下葬。然而,洪秀全死後還沒有2月,7月19日,天京城破,太平天國首都被攻入,太平天國滅亡。

清廷抓獲了洪天貴福,他很快就交代了父親洪秀全的埋葬地。

據《幼天王新供詞》載:“…遣女官來葬,葬在新天門外御林苑東山邊上.…屍身未用棺,以隨身黃服葬於宮內御林苑山上.”

清廷攻破天京後,大肆搜尋天王墓.有“攻破天京第一軍功”之稱的湘軍提督李臣典,捕獲天王府宮人道州黃氏,她就是親手埋葬天王屍體的女官。在其指點下,李臣典在天王府御苑,挖開洪秀全的墳墓,掘出屍體,扛至營中。

據載:“屍遵耶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繡龍黃緞包裹,纏腳亦系龍緞,頭禿無發,須尚存,已間白,左股右膀肉猶未脫.乃戮屍,舉烈火焚之.”“取屍焚灰,和以火藥,入炮轟散。”

天王洪秀全就這樣被焚屍滅跡了。

洪秀全死後的埋葬地,如今變成景點,被評為4A級景區!

(南京總統府)

洪秀全死後是埋在了天王府御苑,而這座天王府依然存在,就是今日南京的總統府。

洪秀全的奢靡生活是在天王府中進行的。而這座天王府的歷史也很悠久,明朝的時候,是兩個王爺的王府,也就是德侯府和漢王府。清軍入關後,明漢王府舊址被闢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清康熙、乾隆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居住在當年的江寧織造府,因此就把江寧織造府所在地稱為大行宮,並沿用至今。

清咸豐三年(1853年)3月29日,太平軍佔領南京,定都天京,建立太平天國政權,暫住藩習衙署,不久後開始修繕兩江總督署,5月開始在原兩江總督署的基礎上修建天王宮(今天王府),隨即以原兩江總督署為中心,擴建為天王府。洪秀全死後,天王府又稱為兩江總督署,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劉坤一、沈葆楨、左宗棠、張之洞、端方等均任過兩江總督,在這裡辦公。

辛亥革命後,江浙聯軍克復南京,商議將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天王府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組建中華民國,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併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同年4月,臨時政府結束,在這裡成立了以黃興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

此後,天王府就更名為總統府。

洪秀全死後的埋葬地,如今變成景點,被評為4A級景區!

(南京總統府)

洪秀全留下的遺物不多,但是更名為南京總統府的天王府卻成為旅遊景點。

南京總統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 自近代以來,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裡發生,或與這裡密切相關,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動過,現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現已闢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門票40元一張。

(每日漢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