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這輩子值了:見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

提起商務印書館,想必大家對這個名字相當耳熟,因為在我們平常讀的書籍裡面,絕大部分是由它印刷出版發行的。商務印書館也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

大名鼎鼎的除了商務印書館,還有它的創始人張元濟。張元濟可是個了不起的人,他是中國近代史上少有的數次跨時代的偉大人物,還曾先後見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等5位中國第一號人物。

此人這輩子值了:見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

1867年,張元濟出生於浙江海鹽的名門望族,書香世家。1884年步入科舉之路,1892年後金榜題名,入選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又任刑部主事與總理衙門章京。1898年6月,“戊戌變法”後,變法運動中的穩健派張元濟因受人舉薦,得以受到光緒皇帝的召見。

6月16日,在頤和園勤政殿,光緒向張元濟詢問了通藝學堂的許多事宜,又提及印度鐵路已開至我國西藏邊界及變法受到頑固派阻撓之事,張元濟向他建議開鐵路要培養人才:“皇上現在勵精圖治,力求改革,國家總有希望……請堅定立志、延見群臣、設館儲才。”

此人這輩子值了:見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

此次破格接見令張元濟對於光緒皇帝產生了知遇之恩,感激之餘也令他隱約察覺到變法前途堪憂,認為光緒帝“有心變法,但力似未足”。“戊戌變法”失敗後,原本等著坐牢殺頭的張元濟,因李鴻章相助而倖免於難。

1905年7月,浙江紳商在滬集中商議拒絕英美借款而民間集資自建鐵路,創立了浙江鐵路公司,作為鄉紳的張元濟成為董事會成員之一。1907年,張元濟等11人代表浙江鐵路公司赴北京請願談判,一同謁見了外務部尚書袁世凱,向他陳述人民希望朝廷拒絕借款。

袁回答“國勢積弱,外交棘手,民間亦應仰體”。次年1月,張元濟再次與袁商討“部借部還”方案,袁提出“邦交、民心兩面兼顧”、“將此款改為郵部承借,別籌顧全商辦之法”。後來因浙江鐵路公司擅自同意英方方案,張憤而辭去了在鐵路公司的一切職務。

此人這輩子值了:見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

辛亥革命成功後,張元濟沒有選擇做清朝遺老,而是表達了中華民國極大的支持。1916年7月15日,張元濟接待了前來商務考察的“國父”孫中山、胡漢民等人,並與他們有過密切交談。後來孫託人將自己的《孫文學說》手稿的一部分交由張元濟的印書館,希望予以出版。

但張元濟考慮到孫是一個十分敏感的政治人物,於是退回了他的手稿。後來,孫對張元濟不能為自己的著作出版一事一直耿耿於懷,並指責他為保皇黨餘孽。就這樣,當時的人們長期將張元濟作為“保皇黨餘孽”來看待,使他長期蒙受不白之冤。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元濟於1932年9月在廬山拜見了蔣介石,參加了廬山各界賢達會議。會上,張元濟希望蔣能夠過問國民政府對於自己創辦的《生活週刊》多方責難一事,蔣也答應立即調查,二人還談及公路建設與小學生用注音字母之事。

此人這輩子值了:見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

​1948年9月,南京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會召開,張元濟對蔣說:“我們要保全我們的國家,要和平;我們要復興我們的民族,要和平;我們為國家為民族要研究種種的學術,更要和平!”——三喊“和平”,不要內戰。這是他最後一次見到蔣。

1949年8月,德高望重的張元濟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即將舉行的新中國第一屆人民政協會議,在其子張樹年的陪同下離滬北上。9月19日,張元濟與毛主席、陳毅、劉伯承、粟裕等人同遊天壇。10月1日,張元濟參加了開國大典,此時已82歲,是唯一健在的戊戌老人。

後來,張元濟對張樹年說:“光緒皇帝想把中國治理好,但太懦弱了;袁世凱是個奸雄;孫中山空有偉大的理想,不切實際;蔣介石志大才疏,能力不足;唯獨毛主席的學問和氣魄,才讓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此人這輩子值了:見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

作為唯一見過光緒皇帝、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的跨時代偉人,張元濟這輩子值了。換句話說,通過張元濟,我們可以把光緒、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和毛主席5人聯繫起來

1959年,8月張元濟病逝於上海,享年92歲,這位近代史上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與愛國實業家光榮而偉大的傳奇一生就此結束。(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