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作者畢星星、王西蘭,攝影孫立功、姚小勇等。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十年前我在《大音絕唱》一書中,曾經專寫一章武俊英,題目是《動聽,從武俊英開始》,又是10年過去了,我發現越來越多的戲曲圈人士和晉南同鄉認可了我的這個評價。不但認可了我這個看法,也認可了我這個表達。認可了我這個想法,也認可了我這個說法。網上好多談論蒲劇的文章,說到蒲劇動聽,喜歡引用“動聽,從武俊英開始”,也有平時談論,說到蒲劇好聽不好聽,會認真地強調,蒲劇好聽從武俊英開始的嘛!所有這些,都說明一點,由武俊英開闢一個蒲劇好聽的時代已經成為共識。也說明了當時的表達很精準到位。這個發現,讓我有些驚喜。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對於俊英的好聽,我們好多人曾經想採用技術的方式來破解。武俊英說到西安一班專家組織起來,面對俊英的唱腔,記了譜仔細分析,你說這個人怎麼唱得這麼好聽?到底竅門在什麼地方?我把這個唱法叫做武俊英密碼,類似祖傳祕方,祕門絕技一類。怎樣破譯這個密碼,解開這個謎,只要掌握了這個密碼,誰想唱得像武俊英一樣好聽,不用發愁,密碼鎖一開,誰都能唱成俊英腔。演員一個一個唱的都像俊英一樣好聽,人人都是武俊英。到這一天,俊英腔的普及就成為一件隨心所欲的事情。蒲劇的好聽段子張口就來,出口就是俊英腔,會唱的都能唱。起碼說,想當一個武俊英不那麼困難,武俊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範本。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10年過去了,好多人想象的這個好風景沒有成為現實。

我在思考為什麼。

應該說,關於武俊英唱腔的學習推廣發揚光大,在這個問題上,我那時還是傾向於技術派。我覺得用技術解析的方法,解剖俊英的每一個唱段,精細分析,發聲部位的脣、舌、齒、喉、顎,聲氣關係的轉,回,收,放等技術問題,復原一個武俊英的唱法是可行的。運城這麼多技術人才,作為一個項目下功夫,解構俊英的唱段,分解成零碎部件,拆裝再組合,重建一個武俊英是可能的。

技術派是工業化社會的產物。技術派認為,社會進步就是技術進步。人類所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技術問題,所有的社會問題,都可以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得到解決,包括藝術問題。科學技術的進步,也確實解決了人類面臨的許多難題,包括藝術難題。就比方說蒲劇吧。在以前,想聽一個演員的演唱,只有在他生前。再好的演員,他死了就沒有辦法學唱。這給傳承發展帶來了很大不便。沒關係,人類發明了留聲技術。自從有了留聲機,留下一個演員的聲音,複製一個演員的聲音,不再是難事。1908年吧,百代公司給蒲劇郭寶臣錄了音。這個有爭議,估計說山陝梆子蒲劇的前身沒有問題。1937年,錄製了筱九娃,楊老六等人。讓我們一直到現在,都可以欣賞這些前輩大師的風采。那些沒有錄音的大師就可惜了。比如孫廣勝,都說他唱得好,怎麼個好法,沒有實體演示。臨汾張峰先生曾經根據民間記憶留下了一段《少華山》簡譜,我問過前輩藝術家王秀蘭,她說這不是孫廣勝的。她聽不見,我要給他學,用筆談對話。錄音技術在不斷進步,民國時代是唱片,膠木唱片到塑料唱片。再到磁帶,再到現在的數碼錄放技術。現在的音頻視頻技術,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掌握。武俊英就是走進一個普通農家,那一家人也能把她的唱段留下來。播放技術也在進步,高音喇叭,擴大,音箱高保真,讓演員的聲音原聲原唱十倍百倍強烈地傳播。傳播器械的微型化,小型化,讓傳播大為普及。記得以前看戲,人們誇一個演員,總喜歡說,他唱得最後一排都能聽真真的。在撂天地裡的鄉村戲臺,誰誰一出臺聲音能傳到黑影裡。這讓每一個演員發聲都得練氣壯。我覺得蒲劇的假嗓子,鑼鼓震響,都和過去在野地裡搭臺子演唱有關。現在用不著了,一個胸麥一戴,擴大一裝,你哼一聲全臺都聽得見。這個,讓那些氣壯如牛,聲嘶力竭的表演,立刻沒有一點價值。我們已經很少想起當年的那些聲音洪亮的演員。使那麼大勁幹啥?你根本不用發愁臺下聽不到你的聲音。這一點,對於武俊英也很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演員不再追求震耳,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於錘鍊如何唱得好聽,動人。

劇團的設置也一樣。有導演,有作曲,專司唱腔設計,會記譜,拿出譜子來,按照路徑,亦步亦趨,好聲腔出來了。這一切,都根源於一個思想:一個好聲音,可以通過技術,複製出來,再現出來。從而,其他演員照本宣科成為很輕易的事情。

但事實很明顯,這個技術複製,到了具體的演員那裡往往行不通。武俊英這裡就是如此。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西安那撥專家的研究,最後不了了之。去年在北京,關於山西戲曲流派的研討會上,北京的專家也多有高論。在運城,王思恭等人也全面論述過俊英腔的形成發展。音協主席宗國昌詳細探討過武俊英的聲腔特色。他談到有些地方的發聲,起了個名字叫嗩吶腔。這是不是類似評劇新鳳霞的疙瘩腔?我看到關於俊英腔的最精細的解析,大概要數暢元發先生的俊英腔論述。暢元發從特性音調,特徵拖腔,字位節奏,甩腔音域,諸方面做了研究,還有發聲吐字潤腔等技能,暢先生也做出種種解析,暢元發先生有論述,也有圖譜,好像按照一個作曲家的指點,我們完全可以把握武俊英唱腔的種種口訣,拿到打開眾妙之門的一把鑰匙。高中秋先生作曲,和武俊英多年合作,俊英腔裡有高中秋的心血。但是你把高中秋的譜交給另外一個人唱,立刻覺得不是俊英腔了。武俊英的唱,劇團都有記譜。但是你只要親自聽一下武俊英的演唱,就知道二者相去甚遠。前一段也是回運城和俊英座談,席間聽她親自演示自己的幾個唱段,對照暢元發先生的記譜,一下子感到,儘管記譜十分精細,和俊英的演唱比較,距離依然很遠。記譜,依然是隻能記其大略。具體演唱的精妙,細如毫髮,聲如遊絲,那些迴旋升降,那些特性音色,如何記錄,如何轉述,實難做到。看來面對藝術難題,技術派,顯示出了短板。不那麼靈驗。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這就回到我們今天的話題,師承,拜師收徒,口傳心授。

早年間,拜師曾經是戲曲劇種唯一的傳承方式,要學會唱戲,只有拜師。靠師傅一招一式,一句一句教授。演出呢,是班社制度,傳承在班社之內進行。解放後,這些都作為舊風俗舊習慣改掉了。新政府推行戲改,將戲班子改造成了劇團。新一代的演員培養,主要靠戲校。名演員也有到戲校講課的,但是畢竟他們不再為某一個演員的成長負責。和拜師學藝,一對一耳提面命,差多了。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劇團,戲校,導演,作曲,專業化製作,專業化育人,這些都是工業化思維。我看到劇協老主席任國成主張在戲校教學中,總結武俊英的發聲方法用於練功教學,也近於技術決定論。實話說,專家們多是技術派。任主席,宗國昌,暢元發,都是專家。工業化的一個原理就是技術改革,批量生產,成批覆制。演出成批覆制,演員成批覆制。自以為上了流水線,自動化,前臺輸入教材講解,技術加工,後臺人才就可以一批一批生產出來。一個年級一個年級畢業,不都是新派演員?什麼閻逢春張慶奎王秀蘭,都不在話下。完全否定了舊時代的戲班培養,古老的師承方式。拜師學藝,成為過時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人吧它說成封建社會拜把子拜碼頭,譴責批評它是封建社會的人身依附。他們振振有詞:人是國家的人,學藝是為了報國,怎麼能跟到某個人名下,做他的徒弟?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近幾年大力繼承傳統文化,挖掘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了香餑餑,發揚光大傳統戲曲,舊時代的拜師學藝又一次推到了演出團體面前。好多人重新開始思考地方戲這種古老的師承方式,拜師學藝。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結成師徒關係,傳承更多的在師徒之間進行。不似公開講授帶功那樣透明,卻是多了更親近更私密的切磋和體驗。這個有利於揭開潛伏很深的藝術密碼,或許有可能將武俊英聲腔藝術的核心技術傳達出來,接受過來,在另一群更年輕的演員群落實現了高保真式的轉手接力。這樣的話,僅僅屬於武俊英一個人的蒲劇密碼,或許有望揭開,在一個群體裡,為更多的人掌握。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拜師收徒,當然不一定非要換唐裝,行跪拜大禮。武俊英曾經帶過幾個徒弟,著名的八徒弟現在運城各團都已經是藝術骨幹。這個群體,我把他叫做八加一,加上段虹,她們都是深受武俊英藝術風格的影響脫穎而出,走的是武門一派的路子。賈菊蘭幾次到太原北京參加演出大賽,表演已經很成熟。段虹前些年唱武俊英的的段子,參加過大賽,評委們當場大叫幾可亂真。我聽過蘇鵬的馬嵬坡楊玉環,武俊英沒有唱過這段,高中秋多年和武俊英合作,唱腔的設計,自覺不自覺,面前總是站著一個武俊英。聲腔不由自主就陷進了武俊英的氣場裡。弟子蘇鵬展演。開場的緊打慢唱,中間的悲情死離,和俊英擅演悲劇是很相像的。你看那個“看一看玉環”和“怨鶯鶯言而無信是個無義人”,前者不是從後者脫出來的?這段唱最有說服力的是俊英自己並沒有唱過,蘇鵬唱起來,一派俊英腔的味道。這說明其弟子在一定程度上開始掌握俊英腔發生創造的一般規律,已經可以行之有效地運用於創腔。

如果說科學表達要求精細準確,藝術表達的一個特點就是模糊。王存才開口就是出門來嗷嗷嗷,有什麼道理?我們村裡1952年吧,村劇團演出《劉胡蘭》,那個看廟的一出場就是雞叫了嗷嗷嗷,小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那是做什麼,大了才知道那就是學王存才,那就是1950年代的藝術時尚。師承,就是把師傅的東西,一股腦兒打包先接受過來。模仿照搬再談創造。謝濤曾經說過一件事,他剛剛改學鬚生的時候,師傅教給她發音,要發“腦後音”,他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腦後音是什麼。就是糊里糊塗摸索一個發音的位置。以後多年,才慢慢體會出腦後音在哪兒。武俊英的演唱,現在發聲技術層面解釋不了的東西也還很多。模糊,就是願意面對一個永遠探索不盡的未知的藝術世界,這些全靠師徒之間的潛移默化。武俊英的師傅筱蘭香是個老藝人,你要他講出很多道理,做不到。那個年代,還是傳承的那麼完美。武俊英現在的帶徒弟也一樣,純粹講授原理,不是她的長處。徒弟們要學會她那一套,還是要靠耳濡目染。看來師徒制的傳承,在當前戲曲傳承仍然是頗為有效的途徑。對於技術派的傳承,這是一種反撥,當下值得我們注意。

回望蒲劇師徒制--武俊英唱腔傳播的感想

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技術派和感悟派,永遠是一對矛盾。二者不可偏廢,應該互為補充,相剋相長才對。引進新技術元素,就堵住了古老的師徒制度,過去我們這麼做過,事實證明不好。對於俊英腔,一方面加大科學解析,同時引進古老的師徒制傳承,這個更加符合藝術規律,效果也會更加突出。技術派也需要時時回望,向師徒制求助。這個現象,希望更多的人關注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