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鄒城市容

鄒城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誕生地,總面積1616平方公里,總人口116萬。鄒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31位。

一、歷史沿革

1、西周時此地置邾國(又名邾婁國、鄒國)(前1046-前256),戰國中期,“邾”改稱為“鄒”。

2、秦、漢朝: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邾國故地設鄒縣,隸薛郡。

3、三國、晉、南北朝:鄒縣先後分別屬魏、魯、劉宋等。

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鄒縣與魯郡治所由嶧山之陽的故治遷至崗山之陽的今鄒城市治。

4、隋、唐時期:隋朝時屬魯郡;唐朝時屬兗州魯郡上都督府。

5、宋、元、明、清時期:北宋時屬京東西路襲慶府;金朝屬山東西路滕州;元朝時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滕州;明朝初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清朝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兗州府。

6、民國時期:1912年,鄒縣屬岱南道;1914年,屬濟寧道;1925年屬兗濟道;1927年廢道後直屬山東省。

7、1949年,屬滕縣專區。1953年改屬濟寧。

8、1983年10月,撤濟寧地區設濟寧市,鄒縣屬濟寧市。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鄒城市景

9、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鄒縣,改設鄒城市,為山東省直轄,濟寧市代管的縣級市。

二、名勝古蹟

鄒城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甲類對外開放地區和旅遊勝地。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孟廟亞聖殿

1、孟廟:又稱亞聖廟,位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亞聖府街44號,為歷代祭祀戰國思想家孟子之所。孟廟呈長方形,五進院落,院院不同,格局迥異,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和古建築的特點,是國內宋元至明清時期的古建築代表作品。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孟林

2、孟林:宋代兗州知府孔道輔建造孟林享殿3楹,數百年後蕩然無存;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青陽章翁又建孟林享殿5楹,左右廂房各3楹,二門3楹,奠置有案、出入有階、啟閉有戶、周衛有垣、備極堅緻,視前制益為廣闊。後因失修,現僅存享殿,其它建築僅存遺址。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孟府

3、孟府,是孟子嫡系後裔居住的宅第。因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孟軻被封為“鄒國亞聖公”,孟府因此被稱為亞聖府。孟府是國內規模宏大、保存較為完整、較為典型的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古建築群和封建地主莊園之一。1988年元月,孟府與孟廟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崗山摩崖石刻

4、鐵山、崗山摩崖石刻:在縣城西北 1公里處。鐵山在南,崗山在北,相距 0.5公里。自清乾隆末年被金石家黃易發現後,屢見著錄。鐵山、崗山摩崖石刻與雲峰山石刻、龍門造像題記並稱為北朝書法藝術的傑出代表,為書法家所喜愛,尤其是鐵山摩崖,氣勢磅礴,被康有為譽為“榜書之宗”。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嶧山摩崖石刻

5、嶧山地質公園及摩崖石刻。嶧山又名鄒嶧山、東山,海拔545米。《孟子 盡心上》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東山,即指嶧山。山之上、下摩崖刻石約300餘處,碑碣120餘方,石造像10餘處。地質公園配上文化名山,相得益彰。

6、明魯王墓:魯王朱檀系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他信奉道教,終日焚香誦經、燒煉“仙丹”求不老之藥,結果僅活了19歲,朱元璋視其行為荒唐,諡封“荒王”。陵區規模宏偉、莊嚴,建築典雅富麗,主要建有:御橋、陵門、二門、享殿和明樓等。

山東省的一縣級市,兩千年不更名,亞聖故里,全國百強縣!

孟母三遷祠

7、孟母三遷祠,位於鄒城市城西廟戶營村內。座北向南,有正房3間,東、西配房各3間。正房即“孟母祠”,祠內正中神龕供奉孟子父母像,東側置孟子像龕。祠前回廊東、西兩側壁上鑲碑刻2塊;大門外原立有“孟母三遷祠”碑1塊,現移至孟廟內保存。該祠是紀念孟母和孟子的建築之一,2006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歷史名人

1、孟子(前372-前289),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城(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輯錄成《孟子》一書。

2、龔遂,字少卿,生卒年不詳,山陽郡南平陽縣(今山東省鄒城市)人,西漢官員。初為昌邑國郎中令,漢宣帝繼位後,龔遂擔任渤海太守。龔遂平定盜賊叛亂、鼓勵農桑,很有政績。後升任水衡都尉。

3、戚忠義,明洪武年間,他以優異成績進入國子監太學,朱元璋見他丰采凝重,英俊灑脫,大為讚許,便當廷策試,發現其才華橫溢,即旨封為。他身居官場幾十年,官至兵部尚書,儘管位高權重,但他始終保持公正、廉潔的品質。

4、董乾儒、宋繼鵬:清末文賢教起義首領。清咸豐十年(1860年),在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影響下,他們發動了大規模的文賢教農民“起義”。曾一度包圍了縣城,直驅兗郡城下。文賢教起於鄒縣白蓮池,俗稱白蓮教起義。文賢教起義在鄒城具有很大的影響,鄒城至今流傳著關於這次起義的民謠“嶧山八寨賽北京,董乾儒坐朝廷”。

5、靳雲鵬(1877—1951年),字翼青,1877年生於山東省鄒縣。北洋軍閥、陸軍上將、政客、商人。歷任北洋軍第五師師長、中華民國參戰督辦事務處參謀處長, 他也擁有豐富的實業和資產,是民國年間政界、商界的一名風雲人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