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青海平叛後,蒙古人20萬銳減10萬,分編為29旗,杜絕戰亂

中國古代史 年羹堯 羅卜藏丹津 蒙古 清朝 小白楊文化傳媒 2018-11-29

雍正時期,西藏內亂未平,青海戰火又起,青藏高原依然動盪不安。

清初,蒙古族落首領顧實汗歸順清朝中央政府的領導。他去世後,他的子孫爭位,四年沒有結果,最後只能將青藏劃分開,子孫們各管一處。

隨後,西藏這一支,到了固始汗的曾孫這一代,被入侵的準噶爾軍消滅政權。

青海這一支,缺乏統一領導,大體上各部獨立為政,但都接受清朝的冊封,其中顧實汗的孫子羅卜藏丹津的勢力最大,他承襲親王爵位後曾隨同清軍進藏,驅逐準噶爾勢力。

年羹堯青海平叛後,蒙古人20萬銳減10萬,分編為29旗,杜絕戰亂

從地位來說,顧實汗的孫子羅卜藏丹津算是青海地區的一把手,但他不滿清朝將青海地區的政治權力分散給各部,他企圖在其集中領導下恢復他的爺爺——顧實汗曾經一統青藏的輝煌。

1722年,康熙去世,鎮守西部邊疆的皇十四子回京奔喪,也有與親哥哥雍正爭奪帝位的意思,這讓羅卜藏丹津看到了造反的機會。

年羹堯青海平叛後,蒙古人20萬銳減10萬,分編為29旗,杜絕戰亂

他先聯繫策妄阿拉布坦,希望一起出兵反清,但策妄阿拉布坦不敢輕舉妄動,只是慫恿羅卜藏丹津叛清。於是他召集青海、蒙古各部,公開發動武裝叛亂,企圖將青海從清朝的管轄下獨立出去。

羅卜藏丹津下令各部恢復原來的稱號,不再稱清朝冊封的王、貝勒、貝子、公等爵號,不受清王朝導,並集結兵力進攻西寧。雖然沒有把西寧攻下,但中原通往西藏的道路卻被切斷,沿邊震動。

年羹堯青海平叛後,蒙古人20萬銳減10萬,分編為29旗,杜絕戰亂

雍正做出迅速而強烈的反應,任命年羹堯當總司令(撫遠大將軍),嶽鍾琪當副總司令(奮威將軍),從陝甘調兵往青海平定反叛。青海地區的各部蒙古首領本就不情願鬧獨立,只是受羅卜藏丹津的脅迫,聽說清軍將至,紛紛投降。

年羹堯青海平叛後,蒙古人20萬銳減10萬,分編為29旗,杜絕戰亂

1724年,年羹堯根據有利形勢,下令“分道深入,搗其巢穴”。嶽鍾琪抓住春草未長、叛軍人畜乏糧、分散屯駐牧養的時機,長驅直入,奇兵奔襲叛軍總部。率五千精兵,均是一人兩騎,換馬不換人,冒雪晝夜兼進,直撲羅卜藏丹津營帳。叛軍遭遇突如其來的猛攻,頓時潰不成軍。羅卜藏丹津見大勢已去,趁亂換上蒙古婦女的衣飾,帶了二百多人投奔準噶爾。其母、弟、妹、妹夫一併被俘。嶽鍾琪率軍乘勝追擊,一晝夜馳三百里,直到見不著敵人才還師。

年羹堯青海平叛後,蒙古人20萬銳減10萬,分編為29旗,杜絕戰亂

平叛事件青海地區的蒙古族人帶來了厄運,人口由康熙時期的20多萬減至10多萬。而清將嶽鍾琪兵不過萬,只用了15天時間,平定青海叛亂,創造了歷史上著名的成功戰例。大將軍年羹堯也憑藉此役名揚朝野,震懾西陲。

至於羅卜藏丹津,後來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軍在平定準噶爾、攻佔伊犁時將其俘獲。但乾隆對他寬大處理,免去死罪,軟禁北京,後來和他的親屬一起,被安置到內蒙古監視居住。

年羹堯青海平叛後,蒙古人20萬銳減10萬,分編為29旗,杜絕戰亂

平定叛亂後,清朝採納了年羹堯的建議,對青海行政建制進行重大改革,青海地區完全置於清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之下。例如根據“宜分別遊牧居住”原則,將青海蒙古族仿照內蒙古分編為29旗,各旗劃定遊牧界限,規定不得強佔牧地,不得互相統屬,不得互相往來,這就從制度上杜絕了青海出現挑戰中央的政治強人的可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