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四國開懟卡塔爾就能拯救油價?別天真了!

中東局勢 油價 石油 科威特 匯通網 2017-06-06

中東局勢就如六月天孩兒臉,一日三變。原本親密無間,猶如“同志加兄弟”的海灣國家之間,也可能說翻臉就翻臉。北京時間週一(6月5日)一大早,沙特、巴林、阿聯酋和埃及這四個中東國家就突然間宣佈集體與卡塔爾斷交,全然不顧他們之前還剛剛在也門戰場並肩與胡塞武裝作戰。

中東四國開懟卡塔爾就能拯救油價?別天真了!

甚至,沙特等國宣佈,將斷絕與卡塔爾的一切陸上與海上往來,並立刻將其逐出在也門作戰的聯軍陣營,這可真是翻臉翻到一點面子都不留了。表面上,各國的理由冠冕堂皇:卡塔爾涉嫌“煽動顛覆”鄰國巴林的政權,且暗中與“恐怖分子”有染……

但上述檯面上的理由在很大程度上卻也像是“莫須有”,真正的原因是該國埃米爾(相當於國王)此前在私下裡給沙特的死對頭伊朗點了“贊”,然後表示支持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正式擁有合法政府身份……而這段視頻被該國國家電視臺“不小心”錄下並播出了。於是,友邦驚詫,舉世譁然,友誼的小船也就只好說翻就翻了。

令人感到吃驚的是,沙特牽頭中東四國與卡塔爾斷交之際,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派剛剛完成了對沙特的國事訪問,並且伊朗大選也剛剛塵埃落定,中東政治力量面臨新一輪分化重組之際。而在過去數年間,卡塔爾高調介入利比亞、敘利亞和也門等國的戰事,意欲在中東乃至全球範圍內扮演與其體量和實力不相稱的角色的狀況,也使得海灣派遜尼派穆斯林國家的傳統盟主沙特感到提防和不安。

因為在現實的利益面前,什麼“兄弟”或者“夥伴”之類的關係並不值得一提。對於沙特來說,還有額外的歷史教訓,那就是當年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舉起“大家都是兄弟”的旗幟,換取了沙特和科威特等國的資金和武器援助,與伊朗進行了長達8年的熱戰無甚收穫之後,旋即就調轉槍口,先是併吞了科威特,然後又劍指沙特,幸虧美國及時出兵,才打斷了老薩一統阿拉伯世界的妄念。而今,沙特方面自然擔心,年輕氣盛的卡塔爾埃米爾,會不會又變成另一個薩達姆,於是只好先下手為強。

而矛盾的導火線便是巴林這個波斯灣小島國。該國遜尼派的王室統治著90%的什葉派人口,因而成為中東火藥桶的關鍵引線之一。在2011年巴林發生局勢動盪時,沙特、科威特和卡塔爾三國便聯合出兵鎮壓了該國人民起義。所以,如果現在卡塔爾投奔“敵營”,暗助伊朗顛覆巴林王室,那麼這個狀況是讓要沙特國王吃了安眠藥也睡不著了……

於是,在海灣合作組織的“群主”沙特慌忙將卡塔爾踢走,同時帶領一眾小跟班高呼:我們中出了一個叛徒之後,國際原油價格也在短時間內錄得膝跳反應式的上漲,短時間內上跳1.5%,原因在於大家一開始都不知道中東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麼,到底會鬧多大?而在認清這一狀況可能將又是一場“嘴炮戰爭”之後,油價即不客氣的回吐了日內全部漲幅。

澳洲國民銀行的經濟專家齊貝爾(Phin Ziebell)就指出,從當前的事態發展狀況來看,中東多國之間發生的新一輪口角尚不會影響石油的生產和出口狀況。在伊朗方面不配合狀況下,其他海灣國家無力阻止卡塔爾石油外運,雖然,在埃及也加入了斷交陣營後,該國如果禁止卡塔爾油輪通過蘇伊士運河,那麼可能確實會對石油運輸造成影響,但實際上由於“方便旗幟”的存在,攔截來自特定國家的商船在技術上也並無可行性。所以,油價的短時上漲料只是一次性的心理反應事件。

而更加對原油多頭不利的狀況是,歷來的經驗表明,只要中東原油主產區不發生像1991年海灣戰爭那樣的“熱戰”從而切實影響到產油產量,否則,各國之間的“嘴炮”戰,或許會在短線拉高油價,但放在中長線都是令油價進一步下跌的契機。因為在直接動武不切實際的狀況下,各國撕毀產量協議“以油代兵”競爭性地增產石油,便成了最好的賭氣手段。

之前,OPEC好不容易才將去年底達成的協議延續9個月,到2018年3月。而作為一個體量較小的產油國,卡塔爾被分配到了3萬桶/日的減產額度,照理說,如果該國就此退出減產陣營,對國際油市的直接影響也將微乎其微。然而,作為一個核心中東產油國,該國與一眾同根同宗的鄰國關係發生惡化的潛在市場心理影響,遠非之前沙特和伊朗之間的口水仗可比。

歷來,沙特、科威特、卡塔爾和阿聯酋這四個海灣OPEC國家,再加上未加入OPEC和巴林和阿曼,合稱海灣六國,一直在石油政策上採取鐵板一塊同進退的姿態,無論是在之前執行“價格換市場”策略時,還是在當今這個“限產保價”時代都是如此,但是,卡塔爾被“拉黑”的狀況,卻顯示這一陣營內部也出現了分歧,這對本來就內憂外患,如履薄冰的OPEC而言,是加倍的不利消息。

中東四國開懟卡塔爾就能拯救油價?別天真了!

實際上,油價走勢前景確實本來就已不容樂觀……

此前OPEC達成延續減產協議的狀況並未對油價起到有效的提振,在WTI原油價格近期始終無法收復50美元關口之後,對衝基金對原油的多頭押注水平降至了自2016年11月以來最低,因為大家都不指望OPEC的區區行動能夠有效緩解市場供給過剩的狀況,尤其是在美國頁岩油產能穩步上升,令全美產油水平有望在年底企及1000萬/桶日這一里程碑的狀況下。

而參與了減產協議的最大非OPEC產油國俄羅斯的油長也被迫承認,OPEC牽頭減產的效果或許只是減緩了油價的跌勢,而不是推動油價上漲,而從這一點來看,減產還是起到了效果的,雖然相比此前的高點,油價依舊下跌了8%,但是如果OPEC沒有延續減產,那麼油價跌幅就可能達到50%。而他因而也表示,OPEC繼續減產的目的,是旨在減輕全球市場庫存過剩的狀況,而價格本身,並不是OPEC減產過程中的指引調控目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