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九局發[2017]075號

文藝九局·司機小馬


流行文化往往和文化價值的變遷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這個角度講,正在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蜘蛛俠·英雄歸來》或許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為什麼是蜘蛛俠電影?因為它很特別:新千年以來,蜘蛛俠真人電影已經拍攝了三個系列、六部作品,經歷了兩次整體上的“推倒重來”,橫跨15年的時間(目前上映的是第三個系列的第一部)。如此“折騰”的原因是因為身為漫威公司漫畫角色的蜘蛛俠,電影版權卻因一系列資本運作的陰差陽錯,而為索尼影業所有。脫離了漫畫原作的蜘蛛俠真人電影只能另闢蹊徑,兩次三番的“系列重啟”則是難以避免的代價。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而誕生於1962年的蜘蛛俠,是美漫中首個青少年主角,這對於美漫本身的發展來說,都是有特殊意義的一步。蜘蛛俠在美國眾多超級英雄形象中擁有最頂尖的人氣,而作為“國民英雄”“公眾人物”的蜘蛛俠,其真人電影形象的變遷,和美國新千年來社會文化的變遷對應來看,就很值得玩味了。

2002年,真人電影《蜘蛛俠》問世,這也是後來被影迷稱為“蜘蛛俠三部曲”的第一部(所謂的《蜘蛛俠1》),託比·馬奎爾主演,導演山姆·雷米。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在蜘蛛俠三部曲之前,山姆·雷米的代表作是恐怖電影“鬼玩人”系列。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以青春、活潑乃至聒噪為賣點的蜘蛛俠,在山姆·雷米手裡卻變成了一個有些陰鬱和自閉的青年。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蜘蛛俠三部曲”中的蜘蛛俠彼得·帕克,是一個工作生活處處失意的“廢柴”,在獲得力量化身蜘蛛俠後,依舊在“展示力量”與“保密身份”之間掙扎,這樣的人物設定使整個故事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壓抑基調,這顯然是山姆·雷米刻意為之的,甚至連原作中噴射蛛絲的高科技小裝置,在影片中都替換為“從手腕處噴射蛛絲”這樣有些獵奇的設定。

然而,正是山姆·雷米這樣的構思,卻讓蜘蛛俠一下從一個漫威大家庭裡的少年諧星,變成一個頗具深度和張力的“成人化”英雄人物。《蜘蛛俠1》上映後好評如潮,雖然漫改超級英雄電影已經在2000年由首部《X戰警》捷足先登,但還是有不少影迷認定《蜘蛛俠1》才是超級英雄電影的開山始祖:這樣的劇情深度,才配得上美漫的底蘊。

而回顧歷史,2002年,正是美國社會動盪的一年,2001年剛剛經歷“911”的鉅變——《蜘蛛俠1》早期的宣傳物料中還有世貿中心雙子塔出鏡,但“911”之後火線刪除——而《蜘蛛俠1》中反派“綠魔”襲擊城市,建築毀塌,蜘蛛俠挺身而出的戲碼,無疑因此更為撼動人心。而那句著名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世界第一強國美國舉起反恐大旗之後,也顯得意味深長起來。

某些程度上講,藉由911後美國社會的群體心態,這個在高樓大廈間拯救危難的“小蟲”(漫威粉絲對蜘蛛俠的暱稱),經由山姆·雷米的手,一下具有了某種崇高性,和隔壁DC家另一位以美國國旗紅藍配色加身的超級英雄——超人一樣,成為了美國“家國精神”的一個化身。於是蜘蛛俠不僅在《蜘蛛俠1》裡繼承了超人大哥“撕襯衫變身”的絕活: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到了2007年的《蜘蛛俠3》的高潮部分,更是直接躍上房頂和星條旗肩並肩了。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蜘蛛俠三部曲”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和票房,《蜘蛛俠2》更是斬獲當年奧斯卡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獎。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特效的進步,曾經的獲獎視效也不再能吸引新觀眾,手握版權的索尼影業決定再一次搖動這課搖錢樹。於是,2012年,將一切推倒重來的新系列蜘蛛俠電影——《超凡蜘蛛俠》上映。2014年又推出了《超凡蜘蛛俠2》。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與當年山姆·雷米的大膽改編不同,《超凡蜘蛛俠》走的是迴歸漫畫劇情的老路,雖然版權所限,還不能讓蜘蛛俠迴歸老東家漫威的電影世界之中,但還原蜘蛛俠原本“喋喋不休的毛頭小子”的人設,還是可以做到的。

因此,《超凡蜘蛛俠》啟用了富於青春氣質的男主角安德魯·加菲爾德和女主角“石頭姐”艾瑪·斯通,加上最新技術打造的視覺效果,可以說是既養眼又炫酷。同時,加菲爾德演繹的話癆蜘蛛俠,也被影迷們笑稱為“超煩蜘蛛俠”,被原作粉絲們贊為“最忠於原著的蜘蛛俠”。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然而,也有評論者認為,《超凡蜘蛛俠》系列失去了老版“三部曲”的人物深度,淪為純粹的爆米花影片。

而反觀21世紀第一個十年後的美國,也逐漸從911之後的震驚、陣痛與自我反思中“走了出來”,2011年兩個標誌性的事件,一是本·拉登被擊斃,二是美軍從伊拉克撤軍,表面上看前者是大仇得報後者是收拾爛攤子,但本質上講都是美國全球影響力的一個標誌性節點。在這樣的大形勢下,好萊塢也是一派歡聲笑語喜氣洋洋,各種商業片套路茁壯成長,樂觀自信的心態成為了文娛市場的主流。

當然,2012年的蜘蛛俠也不會錯過和星條旗互動的機會。在《超凡蜘蛛俠》的劇情後段,建築工人用吊車幫助蜘蛛俠的劇情中,就有大幅星條旗突然搶鏡。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但是與《蜘蛛俠3》中蜘蛛俠在星條旗下找回了自我、完成了心靈救贖的意味相比,《超凡蜘蛛俠》裡的星條旗,就更像是“咱們美國工人有力量”“蜘蛛俠和美國人民魚水情”這樣高歌猛進的號角聲了

而到了2017年,這一次,在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紅爆半邊天之後,索尼終於同意與漫威攜手,讓蜘蛛俠迴歸漫威旗下的“復仇者聯盟”,成為所謂“漫威電影宇宙”的一部分。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而這一次的蜘蛛俠,無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最還原原作”的一版:不僅還原了“喋喋不休的高中生”身份,原作中和漫威其他超級英雄的互動也首次在大銀幕上呈現。而同時,善於橫向串聯眾多超級英雄角色的漫威,也在劇情中埋下了眾多“彩蛋”,讓漫威粉絲們流連忘返。

然而,這位由95後小鮮肉“荷蘭弟”湯姆·赫蘭德飾演的蜘蛛俠,或許也是有史以來“格局最小”的蜘蛛俠,不再像前作那樣動輒拯救城市,而是更多地迴歸了所謂“鄰家英雄蜘蛛俠”的定位。

三代蜘蛛俠,折射美國十五年

這也是當然的:對於手握一眾超級英雄的漫威而言,各大英雄早已“各有分工”:美國隊長負責“美國精神”的主旋律,鋼鐵俠代表科技和資本的力量,雷神索爾代表人類之外的神祕,綠巨人象徵著人類情感的原始力量……各種“內涵”早已瓜分殆盡,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可以讓“小蟲”深挖的空間已經不多了。娛樂與資本的高效率結合,如今已經代替了過往的反思主義和樂觀主義,宏大的“漫威電影宇宙”的超級英雄聯盟,成為了一種對當代“娛樂托拉斯”的隱喻,“蜘蛛俠”或者“美國精神”都只是一顆螺絲釘而已。

但也正是這種“精細分工”下符號性極強的角色,才更容易作為流行文化為大眾所認知和喜愛,進而也更容易吸金。所以這一代蜘蛛俠單薄又如何?中國票房5天5億了。讓蜘蛛俠迴歸漫威,說到底還是資本的力量,那麼這種“迴歸”的最終歸宿,恐怕也難以再做他想了。

至於這一次蜘蛛俠還有沒有和星條旗同框?——當然有,還不止一處,去影院看的不妨去找找看。不過這一次還有沒有什麼深刻蘊意?我只能說,看到那些鏡頭的時候,我是真的笑了。


文章版權所有 圖片選自網絡

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