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期間,以華為為首的雙攝陣營和以三星為首的單攝陣營相互角力,互有勝負。華為拍攝水平趕上主流水準的標誌就是華為P9的發佈,P9搭載了兩顆1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一顆負責色彩,一顆負責黑白輪廓,二者結合既能增加進光量又能保證清晰度,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萊卡”標籤的buff。由此,雙攝的春潮到來。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期間,以華為為首的雙攝陣營和以三星為首的單攝陣營相互角力,互有勝負。華為拍攝水平趕上主流水準的標誌就是華為P9的發佈,P9搭載了兩顆1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一顆負責色彩,一顆負責黑白輪廓,二者結合既能增加進光量又能保證清晰度,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萊卡”標籤的buff。由此,雙攝的春潮到來。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然而,在2016年iPhone7plus跟進雙攝後,這波春潮的目的就不再是單純地提升手機拍照性能,而是一場關乎流量、品牌、商譽、銷量的爭鬥。各家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隨之而出,在大眾腦海深刻地烙下了雙攝更比單攝好的印象。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期間,以華為為首的雙攝陣營和以三星為首的單攝陣營相互角力,互有勝負。華為拍攝水平趕上主流水準的標誌就是華為P9的發佈,P9搭載了兩顆1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一顆負責色彩,一顆負責黑白輪廓,二者結合既能增加進光量又能保證清晰度,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萊卡”標籤的buff。由此,雙攝的春潮到來。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然而,在2016年iPhone7plus跟進雙攝後,這波春潮的目的就不再是單純地提升手機拍照性能,而是一場關乎流量、品牌、商譽、銷量的爭鬥。各家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隨之而出,在大眾腦海深刻地烙下了雙攝更比單攝好的印象。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時代,這樣的印象是有直觀感受印證的。因為雙攝通常有著更好的虛化效果,有的甚至能達到更純淨的畫面、更高的清晰度。但這樣的技術門檻主要在軟件調教方面,硬件都是上游產業鏈設計製造。

所以,從2000元到6000元的手機都具備了雙攝,這使得旗艦機的地位很尷尬。畢竟你無法詳細地向消費者解釋你的雙攝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兒。噪點、白平衡、色準這些名字在大眾腦海就是雲霧,分不清。

3. 更多攝像頭的出現,多攝成為主流

解決辦法是什麼?不夠再加。既然你雙攝,那我就三攝。別人做可能還會面臨噱頭自控,但第一款三攝華為P20PRO霸榜dxo給業界打了一針強心劑。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期間,以華為為首的雙攝陣營和以三星為首的單攝陣營相互角力,互有勝負。華為拍攝水平趕上主流水準的標誌就是華為P9的發佈,P9搭載了兩顆1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一顆負責色彩,一顆負責黑白輪廓,二者結合既能增加進光量又能保證清晰度,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萊卡”標籤的buff。由此,雙攝的春潮到來。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然而,在2016年iPhone7plus跟進雙攝後,這波春潮的目的就不再是單純地提升手機拍照性能,而是一場關乎流量、品牌、商譽、銷量的爭鬥。各家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隨之而出,在大眾腦海深刻地烙下了雙攝更比單攝好的印象。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時代,這樣的印象是有直觀感受印證的。因為雙攝通常有著更好的虛化效果,有的甚至能達到更純淨的畫面、更高的清晰度。但這樣的技術門檻主要在軟件調教方面,硬件都是上游產業鏈設計製造。

所以,從2000元到6000元的手機都具備了雙攝,這使得旗艦機的地位很尷尬。畢竟你無法詳細地向消費者解釋你的雙攝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兒。噪點、白平衡、色準這些名字在大眾腦海就是雲霧,分不清。

3. 更多攝像頭的出現,多攝成為主流

解決辦法是什麼?不夠再加。既然你雙攝,那我就三攝。別人做可能還會面臨噱頭自控,但第一款三攝華為P20PRO霸榜dxo給業界打了一針強心劑。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事情發展到這,就有點偏離原來的方向了。要知道雙攝的副攝像頭是為了強化主攝的功能,但三攝呢?往往是增加一項功能,有的長焦,有的是微距。是的,它們有著切切實實的提升。但是,這是在佔據了一整顆攝像頭尺寸的情況下。用寸土寸金的位置換僅僅某項的提升,值得嗎?不僅如此,三攝運行方式通常是1+1,而非1+1+1,也就是說拍照或錄像只有兩個攝像頭搭配完成工作,形成了冗餘。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期間,以華為為首的雙攝陣營和以三星為首的單攝陣營相互角力,互有勝負。華為拍攝水平趕上主流水準的標誌就是華為P9的發佈,P9搭載了兩顆1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一顆負責色彩,一顆負責黑白輪廓,二者結合既能增加進光量又能保證清晰度,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萊卡”標籤的buff。由此,雙攝的春潮到來。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然而,在2016年iPhone7plus跟進雙攝後,這波春潮的目的就不再是單純地提升手機拍照性能,而是一場關乎流量、品牌、商譽、銷量的爭鬥。各家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隨之而出,在大眾腦海深刻地烙下了雙攝更比單攝好的印象。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時代,這樣的印象是有直觀感受印證的。因為雙攝通常有著更好的虛化效果,有的甚至能達到更純淨的畫面、更高的清晰度。但這樣的技術門檻主要在軟件調教方面,硬件都是上游產業鏈設計製造。

所以,從2000元到6000元的手機都具備了雙攝,這使得旗艦機的地位很尷尬。畢竟你無法詳細地向消費者解釋你的雙攝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兒。噪點、白平衡、色準這些名字在大眾腦海就是雲霧,分不清。

3. 更多攝像頭的出現,多攝成為主流

解決辦法是什麼?不夠再加。既然你雙攝,那我就三攝。別人做可能還會面臨噱頭自控,但第一款三攝華為P20PRO霸榜dxo給業界打了一針強心劑。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事情發展到這,就有點偏離原來的方向了。要知道雙攝的副攝像頭是為了強化主攝的功能,但三攝呢?往往是增加一項功能,有的長焦,有的是微距。是的,它們有著切切實實的提升。但是,這是在佔據了一整顆攝像頭尺寸的情況下。用寸土寸金的位置換僅僅某項的提升,值得嗎?不僅如此,三攝運行方式通常是1+1,而非1+1+1,也就是說拍照或錄像只有兩個攝像頭搭配完成工作,形成了冗餘。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不管實際效果如果,攝像頭數量隨著dxo評分水漲船高。消費者的觀念也根深蒂固。噱頭之拼也走向白熱化。第四個攝像頭應運而生,就現在來看,一般是TOF攝像頭。它是一顆記錄深度信息的攝像頭。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期間,以華為為首的雙攝陣營和以三星為首的單攝陣營相互角力,互有勝負。華為拍攝水平趕上主流水準的標誌就是華為P9的發佈,P9搭載了兩顆1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一顆負責色彩,一顆負責黑白輪廓,二者結合既能增加進光量又能保證清晰度,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萊卡”標籤的buff。由此,雙攝的春潮到來。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然而,在2016年iPhone7plus跟進雙攝後,這波春潮的目的就不再是單純地提升手機拍照性能,而是一場關乎流量、品牌、商譽、銷量的爭鬥。各家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隨之而出,在大眾腦海深刻地烙下了雙攝更比單攝好的印象。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時代,這樣的印象是有直觀感受印證的。因為雙攝通常有著更好的虛化效果,有的甚至能達到更純淨的畫面、更高的清晰度。但這樣的技術門檻主要在軟件調教方面,硬件都是上游產業鏈設計製造。

所以,從2000元到6000元的手機都具備了雙攝,這使得旗艦機的地位很尷尬。畢竟你無法詳細地向消費者解釋你的雙攝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兒。噪點、白平衡、色準這些名字在大眾腦海就是雲霧,分不清。

3. 更多攝像頭的出現,多攝成為主流

解決辦法是什麼?不夠再加。既然你雙攝,那我就三攝。別人做可能還會面臨噱頭自控,但第一款三攝華為P20PRO霸榜dxo給業界打了一針強心劑。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事情發展到這,就有點偏離原來的方向了。要知道雙攝的副攝像頭是為了強化主攝的功能,但三攝呢?往往是增加一項功能,有的長焦,有的是微距。是的,它們有著切切實實的提升。但是,這是在佔據了一整顆攝像頭尺寸的情況下。用寸土寸金的位置換僅僅某項的提升,值得嗎?不僅如此,三攝運行方式通常是1+1,而非1+1+1,也就是說拍照或錄像只有兩個攝像頭搭配完成工作,形成了冗餘。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不管實際效果如果,攝像頭數量隨著dxo評分水漲船高。消費者的觀念也根深蒂固。噱頭之拼也走向白熱化。第四個攝像頭應運而生,就現在來看,一般是TOF攝像頭。它是一顆記錄深度信息的攝像頭。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發展初期,有一個重要概念就是3D成像,3D成像就是利用雙攝的位差來計算距離,合成3D圖像。TOF攝像頭區別在於它是一個專用攝像頭,通過測算光線反射時間來計算距離,記錄景深信息,適用距離和準確度較高。這樣的區別,理論很美好,但放在當下無用武之地。原因在於3D攝像,虛擬現實的生態發展仍很不成熟。開發者進入較少,開發出的應用覆蓋場景較小。

4. 這一切都如你所需嗎?

今天我們看手機內部,三/四攝能佔據將近1/3的主板空間,催生除了雙層主板,3D封裝等設計。然而它能給你帶來的體驗提升肯定沒有1/3,哪怕1/30都值得質疑。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期間,以華為為首的雙攝陣營和以三星為首的單攝陣營相互角力,互有勝負。華為拍攝水平趕上主流水準的標誌就是華為P9的發佈,P9搭載了兩顆1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一顆負責色彩,一顆負責黑白輪廓,二者結合既能增加進光量又能保證清晰度,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萊卡”標籤的buff。由此,雙攝的春潮到來。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然而,在2016年iPhone7plus跟進雙攝後,這波春潮的目的就不再是單純地提升手機拍照性能,而是一場關乎流量、品牌、商譽、銷量的爭鬥。各家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隨之而出,在大眾腦海深刻地烙下了雙攝更比單攝好的印象。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時代,這樣的印象是有直觀感受印證的。因為雙攝通常有著更好的虛化效果,有的甚至能達到更純淨的畫面、更高的清晰度。但這樣的技術門檻主要在軟件調教方面,硬件都是上游產業鏈設計製造。

所以,從2000元到6000元的手機都具備了雙攝,這使得旗艦機的地位很尷尬。畢竟你無法詳細地向消費者解釋你的雙攝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兒。噪點、白平衡、色準這些名字在大眾腦海就是雲霧,分不清。

3. 更多攝像頭的出現,多攝成為主流

解決辦法是什麼?不夠再加。既然你雙攝,那我就三攝。別人做可能還會面臨噱頭自控,但第一款三攝華為P20PRO霸榜dxo給業界打了一針強心劑。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事情發展到這,就有點偏離原來的方向了。要知道雙攝的副攝像頭是為了強化主攝的功能,但三攝呢?往往是增加一項功能,有的長焦,有的是微距。是的,它們有著切切實實的提升。但是,這是在佔據了一整顆攝像頭尺寸的情況下。用寸土寸金的位置換僅僅某項的提升,值得嗎?不僅如此,三攝運行方式通常是1+1,而非1+1+1,也就是說拍照或錄像只有兩個攝像頭搭配完成工作,形成了冗餘。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不管實際效果如果,攝像頭數量隨著dxo評分水漲船高。消費者的觀念也根深蒂固。噱頭之拼也走向白熱化。第四個攝像頭應運而生,就現在來看,一般是TOF攝像頭。它是一顆記錄深度信息的攝像頭。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發展初期,有一個重要概念就是3D成像,3D成像就是利用雙攝的位差來計算距離,合成3D圖像。TOF攝像頭區別在於它是一個專用攝像頭,通過測算光線反射時間來計算距離,記錄景深信息,適用距離和準確度較高。這樣的區別,理論很美好,但放在當下無用武之地。原因在於3D攝像,虛擬現實的生態發展仍很不成熟。開發者進入較少,開發出的應用覆蓋場景較小。

4. 這一切都如你所需嗎?

今天我們看手機內部,三/四攝能佔據將近1/3的主板空間,催生除了雙層主板,3D封裝等設計。然而它能給你帶來的體驗提升肯定沒有1/3,哪怕1/30都值得質疑。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我想,攝像頭數量增長是該懸崖勒馬了。將有限的攝像頭髮揮最大的潛能才是當務之急。而不是徒增數量,挖坑填樹。另外,這拍照這樣一個極具主觀色彩的判別領域,dxo評分已經事實上“綁架”了民意,人們評判手機拍攝好壞的唯一標準成了dxo評分數值。但數值也會騙人,只要稍改權重,高低就立馬變了。之前因為是否默認拍攝4k視頻,dxo能給出十幾分的差距。可想這裡面操作空間有多大。

所以,大家在挑選手機的時候,勿盲目看廠商給出的參數,實際拍攝效果才更具參考意義,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

這年頭,似乎手機沒個四攝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旗艦機。然而,攝像頭的數量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1. 智能手機攝像頭初期發展

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攝像頭的規格非常之簡陋,相比於功能機沒什麼差別,甚至由於機身厚度關係,大幅度閹割了防抖、變焦功能。但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廠商們開始重視起手機拍照。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初期的翹楚就是諾基亞和蘋果。這兩有著不同的發展理念,諾基亞旗艦機的定位就是影像旗艦,即將影像功能作為主打功能;而蘋果將iPhone視為全功能協調發展的水桶機,即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要求體驗良好。

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兩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Nokia選擇死磕影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堆硬件規格,比如920上光學防抖,1020上4100w像素。這樣的代價就是手機過於厚重,強大的硬件規格對處理性能造成嚴重負累。而iPhone的情況要好得多,多年的調教積累,使得其白平衡一直是最出色的那個,做好了基本功,其它的看臨場發揮。雖然影像功能並不突出,但整體體驗流暢舒服。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2013年諾基亞手機行將就木,行業意識到了單攝暴力堆規格的道路行不通,雖然有一定提升,但對手機整體體驗影響較大,換句話說就是邊際效益極低。一些廠商就此嘗試突破原有思路,既然單個攝像頭效能不足,那麼兩個呢?(其實早在2017年便有雙攝手機三星SCH-B710,不過這些早期雙攝多用於3D拍攝,和現在的雙攝概念不同,大家不要亂認祖宗)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2. 智能手機雙攝走上舞臺中央

率先在主流機型上開始這項“實驗的”是曾經安卓機領頭羊HTC,它與2014年發佈了HTC one M8,通過拍攝時偵測場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從參數上看400w像素的主攝像是遠古庫存。但實際上,HTC憑藉著雙攝算法,達到了匹敵甚至超出800w像素的效果。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後來華為也發佈了雙攝手機——honor 6plus,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波浪。因為手機單攝迎來了一波返潮。這波潮流以三星s7系列為標誌。它搭載了1200w像素的攝像頭,1.4μ大像素,f/1.7大光圈。這樣的規格搭配堪稱完美單攝,即限制了攝像頭尺寸,又保證了良好的性能基礎。這套方案後來在一眾旗艦機上普及開來,雖然具體參數有所不同,但大致一樣。就這樣,1200w的本被各家啃了兩三年。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期間,以華為為首的雙攝陣營和以三星為首的單攝陣營相互角力,互有勝負。華為拍攝水平趕上主流水準的標誌就是華為P9的發佈,P9搭載了兩顆1200萬像素的後置鏡頭,一顆負責色彩,一顆負責黑白輪廓,二者結合既能增加進光量又能保證清晰度,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萊卡”標籤的buff。由此,雙攝的春潮到來。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然而,在2016年iPhone7plus跟進雙攝後,這波春潮的目的就不再是單純地提升手機拍照性能,而是一場關乎流量、品牌、商譽、銷量的爭鬥。各家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隨之而出,在大眾腦海深刻地烙下了雙攝更比單攝好的印象。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時代,這樣的印象是有直觀感受印證的。因為雙攝通常有著更好的虛化效果,有的甚至能達到更純淨的畫面、更高的清晰度。但這樣的技術門檻主要在軟件調教方面,硬件都是上游產業鏈設計製造。

所以,從2000元到6000元的手機都具備了雙攝,這使得旗艦機的地位很尷尬。畢竟你無法詳細地向消費者解釋你的雙攝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兒。噪點、白平衡、色準這些名字在大眾腦海就是雲霧,分不清。

3. 更多攝像頭的出現,多攝成為主流

解決辦法是什麼?不夠再加。既然你雙攝,那我就三攝。別人做可能還會面臨噱頭自控,但第一款三攝華為P20PRO霸榜dxo給業界打了一針強心劑。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事情發展到這,就有點偏離原來的方向了。要知道雙攝的副攝像頭是為了強化主攝的功能,但三攝呢?往往是增加一項功能,有的長焦,有的是微距。是的,它們有著切切實實的提升。但是,這是在佔據了一整顆攝像頭尺寸的情況下。用寸土寸金的位置換僅僅某項的提升,值得嗎?不僅如此,三攝運行方式通常是1+1,而非1+1+1,也就是說拍照或錄像只有兩個攝像頭搭配完成工作,形成了冗餘。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不管實際效果如果,攝像頭數量隨著dxo評分水漲船高。消費者的觀念也根深蒂固。噱頭之拼也走向白熱化。第四個攝像頭應運而生,就現在來看,一般是TOF攝像頭。它是一顆記錄深度信息的攝像頭。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在雙攝發展初期,有一個重要概念就是3D成像,3D成像就是利用雙攝的位差來計算距離,合成3D圖像。TOF攝像頭區別在於它是一個專用攝像頭,通過測算光線反射時間來計算距離,記錄景深信息,適用距離和準確度較高。這樣的區別,理論很美好,但放在當下無用武之地。原因在於3D攝像,虛擬現實的生態發展仍很不成熟。開發者進入較少,開發出的應用覆蓋場景較小。

4. 這一切都如你所需嗎?

今天我們看手機內部,三/四攝能佔據將近1/3的主板空間,催生除了雙層主板,3D封裝等設計。然而它能給你帶來的體驗提升肯定沒有1/3,哪怕1/30都值得質疑。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我想,攝像頭數量增長是該懸崖勒馬了。將有限的攝像頭髮揮最大的潛能才是當務之急。而不是徒增數量,挖坑填樹。另外,這拍照這樣一個極具主觀色彩的判別領域,dxo評分已經事實上“綁架”了民意,人們評判手機拍攝好壞的唯一標準成了dxo評分數值。但數值也會騙人,只要稍改權重,高低就立馬變了。之前因為是否默認拍攝4k視頻,dxo能給出十幾分的差距。可想這裡面操作空間有多大。

所以,大家在挑選手機的時候,勿盲目看廠商給出的參數,實際拍攝效果才更具參考意義,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三攝、四攝,浴霸不能——你的手機需要更多攝像頭嗎?

看著現在手機內部的緊湊,再看看攝像頭體積,感覺十分浪費。你們的呼聲是怎樣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