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知禮 鴟夷子皮皮 2019-04-05

精神的偉大不表現為心高氣盛,而表現為有節制、有分寸。

——蒙田《蒙田隨筆全集》

1


滿招損,謙受益。凡事過猶不及,卻又為人處世最需要的,就是把握其間的分寸感。

漢賈誼《新書·容經》:“故過猶不及,有餘猶不足也。” 指的就是事情做得過分了,就好像做得不夠好一樣。

分寸,就是對人批評的點到為止,就是對人的不卑不亢。

分寸,就是對事把握的進退有度,就是對情的不偏不倚。

為人處事,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2


人與人之間,職位有別,性格有異,認知總有不同,價值觀總是林林總總,決定了處理彼此關係時,需要把握不同的分寸。

《鬼谷子權篇》中有一段話說的非常好:“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辨。與辨者言,依以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過者言,依於銳。”

這段話很好地說明了如何與不同的人講話,這不是虛偽,而是人與人之間融洽共處的需要。

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做人如水,應當靈活應對,不顧場合說話是魯莽,不分對象講話是迂腐,在與人和諧相處的年代是不可取的。

智慧的人,都懂得做人的尺度,做到知禮、識趣,知足,識局,於進退之間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為人處事,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3

炒菜做飯講究火候,火候不夠,飯菜不熟,火候過猛,飯菜變煳。

做事情也是一樣,要審時度勢,做到進退有度,收放自如。

做事的分寸,不是中庸。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是一鼓作氣乘勝追擊的分寸。

功成身退,卸甲歸田是進退有度,明哲保身的分寸。

凡事懂得把握分寸的人,是懂得跳出功名利祿做出取捨的人,是懂得堅守正道不忘初心的人。

為人處事,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


常言說道:“得失之間,必有因果”。

為人知道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分寸,做事懂得時與勢之間的進退,不貪不戀,不偏不倚,方能做到遊刃有餘。

為人處事,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感,方能獲得圓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