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瞬間讓你認識到了讀書的意義?

文 | 李栩然

首發 | 栩先生(公眾號ID:superMr_xu)


1

知乎上有幾個問題經久不衰。

比如“你在哪一刻體驗到了貧富差距?”、“你身邊的朋友是如何低調炫富的?”、“一個人能低調到什麼程度?”、“哪一刻讓你終於意識到了和對方階層不同?”

說實話,這些問題總是很能擊中大家的痛點,引起大家的共鳴。

但很少有人發現,所有這些問題下的回答,都有一個共通點。

而社會的真相就隱藏在這個不為人知的共通點中。

那就是:無論這些答案裡寫的是窮到極致還是富到流油,絕大部分回答的主角,都是“我一個同學”。(特別註明:第一個發現這個點的是知乎@白心子同學)

這說明什麼?

無論你來自何地,家裡是何情況,只要你考入了大學,都有機會和來自不同階層的人產生交集。

40多年前,第一次恢復高考的冬天,凜冽的朔風中,有570萬人走進了關閉了十餘年的考場。

多少人的命運就將在這裡迎來真正的轉折,無數面朝黃土背朝天、手握鋤把的農家娃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城市,改變了人生際遇。

十年寒窗苦讀,慈母的淚水,父親的汗水,揹負的一整個家庭的期望,在一場中國相對最公平的考試後,迎來自己的豔陽高照,或是大雨滂沱。

這樣的成長通道雖然在變窄,寒門學子考入名校似乎也越來越難。

但不可否認,在當代中國,大學教育仍然是實現階層流動的捷徑。

哪個瞬間讓你認識到了讀書的意義?


2

知乎上還有一個熱門問題。

叫“假如沒上211和985,你會錯過些什麼?”

下面的回答,一大半都是在藉機低調炫耀讀了985和211會如何。

我的學校可能沒有那麼好,所以就沒去湊這個熱鬧了。

但即使只是考上一所普通的大學,它所帶來的意義有時候也是無法估量的。

我曾經寫過我的一個讀者小吳,中專畢業後在老家開了五年彩票店。

31歲的他沒事刷知乎,大概也是天天看到類似 “假如沒上211和985,你會錯過些什麼?”

這種回答下,那些名校學生們難以掩飾的優越和各種花式虐人,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渴望:

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像他們那樣去讀書,找一份好的工作,看到更高更廣闊的世界。

他在知乎上給我寫了很長的私信,裡面最讓我觸動的一句話是:

我都31的人了,還沒想好自己該怎麼辦,挺失敗的。

因為事關別人的未來,我想了一天的時間才最終回覆他,內容也很長。

核心的觀點就是:認清自己的現狀,明白自己的處境,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定下一些可以突破的目標,然後腳踏實地一點點地去完成。

最終,小吳決定邊經營彩票店,邊準備自考大專,同時自學英語,報考初級會計師。

今後希望能到企業去做財務人員,成為一個有一技之長的人。

這樣的目標對很多大學生而言,幾乎是個起點。

對他而言卻難如登天,多少年不學習了,31歲的人從頭來過,談何容易!

中間我們失去聯繫2年多,就在我對這件事已經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去年年底,他突然給我發了私信,內容幾乎讓我淚奔。

哪個瞬間讓你認識到了讀書的意義?

就在無人關注,無人鼓勵的幾百天裡,他一個人默默地重新撿起課本,學英語、學經濟法、學政治……

繼續堅持著自己當初定下的路,雖然並不是什麼名校,但讀完一所大學專科,依然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

現在的他,一邊在企業裡認真工作,一邊繼續進行著學習,準備著自考本科和注會的考試。

那些賣彩票的時候朝不保夕、得過且過的日子,已經離他遠去了。


哪個瞬間讓你認識到了讀書的意義?


3

我還有一個讀者小高。

是一個深受原生家庭之害的女孩。

她的父母只是把她當做一種投資,幾乎沒有感情可言。

當她沒有完成父母期望她“留學”的要求,反而出國後就因為生病回來了,讓他們感到“沒面子”“丟臉了”的時候,她的父母幾乎拋棄了她。

她的病持續了近5年,那也是她人生最黑暗的5年。

她的父母只管喝酒打牌,每次看病都是她一個人約車去,約車回。

她有一次請她父親為她聯繫一個病友。

她父親忘記了,之後還滿不在乎地對她說“你生病是你的事,不要找我”。

她住院的時候,父親只在一次喝醉後過來“大鬧病房”,連旁邊的病友父母都詫異地問:這是你女兒嗎?

小高在給我講這些的時候,說過一個最讓她心碎的事情。

她的父母曾經打過一個比方,說她是股票,而股票的意思就是追漲殺跌,當她快清盤的時候,當然沒有價值要拋掉了。

她一結婚,父母就迫不及待將她和愛人一起趕出家門。

而那時候,她的病正是最重的時候。

因為生病,她懷了孩子也沒敢要,就在身體剛撐得住就出去找工作。

這是她人生的最低谷,也是一切“否極泰來”的起點。

因為大學裡她英語特別好,過了專業8級,憑藉這一特長,進了一個少兒英語培訓公司。

3年後,她積累了經驗和客戶資源,開始自己創業。

如今身體恢復,有了自己的寶寶和一份收入不錯的事業。

那麼多年裡,她一直揹著原生家庭的痛在前行,就像帶著她的病在生活一樣。

如今,她終於跳出了原生家庭的束縛和傷害,變得積極樂觀,充滿希望。

她告訴我,她在最慘的時候,沒有出去玩,也不找父母吵鬧,就每天躲家裡看書,讀書,記筆記。

她訂了六個課程,早上不上班的時候學兩個小時,下午沒事又學,見縫插針地學了很多教育學、心理學以及關於人生觀價值觀的乾貨。

她說:學習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無窮的,我嘗過一次學習帶來的甜,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我的每篇文章她幾乎都會看、會留言(真的、真的,非常感謝有這樣讀者的支持,我其實也都看到了,深夜裡寫到這裡,就覺得感動到不行)。

她加了我的微信,偶爾還會給我提一些很好的建議。

在我們交流聊天的時候,她有感而發地說過一段很動情的話:

雖然很多人都在抨擊階層固化,可是與以命相搏求得僅僅是生存相比,我們這一代只要願意吃學習的苦,就不會太差。


哪個瞬間讓你認識到了讀書的意義?


4

上面的兩個,都是“栩先生”讀者群裡,兩個真實的故事。

我相信,這樣的故事在關注“栩先生”,願意和我一起成長的讀者們身上,還有很多。

他們讓我感慨於,具有同樣正能量、一心向上的人,終歸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聚到一起。

他們也讓我覺得,我每天寫文章,堅持更新是有意義的。

是幾十萬這樣的讀者,共同成就了“栩先生”成長。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讀者和交流,也會給我帶來激勵與啟發。

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因讀書而改變命運的人。

我出生的小山村很偏僻,曾經是省級貧困村。

打小沒吃過幾頓好飯、沒穿過什麼好衣服、也沒見過什麼好東西。

大學以前,每個週末節假日都要在田地裡摸爬滾打——我在家裡吃的每一粒麥子、每一碗飯、每一滴油,都是我和父母親手種出來的。

小時候進一次縣城都會覺得非常稀罕,看著縣城裡玲琅滿目的商品、穿著鮮豔衣服的城關小學學生、一眼望不到頭的樓房。

我無數次地覺得,我長大後要是能在縣城裡買個房子,住在這裡,就簡直不得了了。

但很可惜,我從小並沒有很強烈的改變命運的奮鬥之心,也沒有特別刻苦的學習,而是仗著小時候腦子靈光,就那麼有一搭沒一搭地學著。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因為我那敏感脆弱的玻璃心,深埋心底的自卑感,以及那可笑的倔強固執,我曾經有過多次沉淪,幾乎每一次我都覺得我已無可救藥,想象著自己以後回老家掘土種地的樣子。

在大學裡更是一事無成,一週有超過五天的時間都在校外的網吧包夜玩遊戲,父母給的生活費、學院給的助學金,我幾乎全部獻給了點卡。

讀大學的整整四年,我父母都沒捨得買票來看我一次,也根本不知道我在學校時的狀態。

我那時候想,我如果因為沉迷遊戲、經常掛科而被學校開除,遠在老家的父母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

這樣的想法,讓我的心就像滴血一樣痛苦。

在那些年裡,我曾經有過對家庭的抱怨,有過對命運的不甘,有過對人生際遇的種種憤怒和無助。

可幸運的是,我最終沒有讓自己真的陷入無止境的底谷中,而是在大學畢業後慢慢走回正軌,且因為我曾經的頹唐和荒廢,更使得我在工作後想要努力地去彌補。

我現在回頭去想。

我能從這山裡走出來,走出縣城,走出省城,來到北京,能夠改變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除了學習沒有別的更大的理由了。

無論我來自哪裡,曾經怎樣叛逆、又怎樣頹廢過,最後的最後,我仍然走了一條普通人走的路,從小學考進初中,初中考進高中,高中考進大學。

從山村小學到縣裡的中學,我每往前走一步,都會有很多曾經一塊上課、一塊玩耍的同學離我遠去。

到高考的時候,我輾轉打聽到我小學時的同學,考入大學的不到十個人,而考上一本的只有3個人。

雖然我知道社會依然不公,城鄉貧富差距明顯,普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真正躍入高層、一朝高升的機會,但至少——

請記住,真的是至少,只要你還在堅持學習,那麼,這個社會至少會給你一條能自食其力、甚至走向中產的機會。

哪個瞬間讓你認識到了讀書的意義?


5

我無數次地想過,如果我沒有通過學習這條路,沒有考上大學,留在老家能幹些什麼?

大概也就會像我的母親那樣,受盡白眼,勞累一生。

我的母親,是70年代的中專生。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因為戶籍和成分問題,最終沒有留在城市,而是回到農村,當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

想象一下,一個過去十多年裡都在上學,沒怎麼幹過農活的“知識女性”回到當年的農村會怎麼樣?

大家都尊敬你,覺得你有學問?

不,世界沒有那麼簡單,人與人之間也不會那麼美好。

因為身材瘦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幹什麼都比別人慢,母親在當農民的幾十年裡吃盡了苦頭,也受盡了委屈。

她的學歷文化,她的衣著打扮,她的與眾不同,她的“笨手笨腳”,都成了農村裡那些大姑大媽們的笑料。

甚至因為她不會罵髒話,說話總喜歡講“四個字的詞”,也成了被嘲笑的對象。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三十多年。

半輩子的重體力勞動,對她的身體造成了幾乎不可磨滅的損傷。

我大學畢業後,第一次認真去看母親,才發現她的腰早已被沉重的農活壓彎,頭髮白了,走路很慢(因為關節疼),飽經風霜的臉上全是蒼老的皺紋。

在真正靠天吃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眼裡,再美好的“田園生活”都是身心難以承受、又不得不承受的沉重負擔。

也因為此,我幾乎從小就無法欣賞“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之類的田園意境。

因為這對我和母親而言,就意味著無數個早出晚歸、餓著肚子乾重體力活的日子。

從來就沒有什麼苦難值得歌頌和炫耀。

一代人就應該比上一代人更有追求,生活得更美好。

否則,我們社會進步的意義何在?


哪個瞬間讓你認識到了讀書的意義?


6

大學畢業3年後,我將母親接到了城市裡生活。

有一年的冬天,我帶她去看了一部賀歲片。電影散場後,我們散著步往家走,母親突然意猶未盡地說了句:

我上一次看電影,還是40多年前讀中專的時候哩!

我的淚水一下子就出來了。

這句語氣平淡的話裡,包含了她多少次的等待、多少年的不甘啊。

我的母親也曾經拼命學習,但因為那個特殊的年代,最終沒能改變命運。

直到四十多年後,才因為下一代的學習成長,迎來人生的轉折。

所以,我堅信,學習能夠改變命運,我不是被學習改變了一次命運,而是改變了至少三次命運。

一次, 讓我進入大學,有了和不同層次的人產生交集的可能。

一次,讓我從工作中奮起,給了我絕境逆襲、自食其力的可能。

一次,給了我努力創造條件,讓父母過上更好生活的可能。

這樣的學習,不只是學校裡的學習,而是無論何種境遇、無論你已畢業還是輟學,只要你還沒放棄學習,還在通過各種方式充實提升自己。

那終有一天,你所經歷的這一切、你所看過想過的這些東西,都會成為你未來人生最大的一筆財富。

所以,我最後只有三句話。

沒有讀大學,你將會錯過很多。

但假如放棄了學習,你會錯過什麼?

最大的可能,你將永遠也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 END ——

栩先生說:感謝閱讀,我是栩先生,文章來自我的個人原創微信公眾號“栩先生”(栩念xu)(公眾號ID:superMr_xu)。

關注公眾號,在菜單欄可以直接讀我的更多成長乾貨、深度思考等全網熱文,和關於毛主席的精品文章。

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轉發留言告訴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