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


"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文 ✎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長生生物“假疫苗”案後,資本市場中的疫苗企業受此影響經歷過股價下跌,但整體表現不錯,畢竟這個行業還需要成長。

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上市時被某些機構稱為“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但其上市後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業務上頻頻併購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業績上主營業務連連虧損,而與經營頹勢相反的是,股東們減持得非常盡興,甚至被稱為“A股提款機”。

給人的印象是,內功修煉得一般而醉心於市值管理。

2018年,業績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虧損的沃森生物迎來了一個大轉折,淨利潤10.63億元。

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一家有“前科”的公司能否擔得起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呢?

01

9億收入,420億市值


截止2019年7月26日收盤,沃森生物的市值為423億元,在WIND分類下A股51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第4。

而從2018年的業績指標來看,沃森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優秀。

以營收為指標,沃森生物排名第25;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第3,2018年沃森生物出售股權獲得了高達11.7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以扣非淨利潤為指標,沃森生物成績依然在中位,排名第25位。

沃森生物的股價能讓人高看一眼,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與售假疫苗的長生生物不同,沃森生物重研發大於銷售。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從2014年的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億元,5年間增長了近70%。在同行業裡,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年年居於榜首。

市界選取了業務最為相近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做對比,如下圖:


"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文 ✎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長生生物“假疫苗”案後,資本市場中的疫苗企業受此影響經歷過股價下跌,但整體表現不錯,畢竟這個行業還需要成長。

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上市時被某些機構稱為“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但其上市後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業務上頻頻併購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業績上主營業務連連虧損,而與經營頹勢相反的是,股東們減持得非常盡興,甚至被稱為“A股提款機”。

給人的印象是,內功修煉得一般而醉心於市值管理。

2018年,業績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虧損的沃森生物迎來了一個大轉折,淨利潤10.63億元。

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一家有“前科”的公司能否擔得起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呢?

01

9億收入,420億市值


截止2019年7月26日收盤,沃森生物的市值為423億元,在WIND分類下A股51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第4。

而從2018年的業績指標來看,沃森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優秀。

以營收為指標,沃森生物排名第25;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第3,2018年沃森生物出售股權獲得了高達11.7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以扣非淨利潤為指標,沃森生物成績依然在中位,排名第25位。

沃森生物的股價能讓人高看一眼,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與售假疫苗的長生生物不同,沃森生物重研發大於銷售。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從2014年的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億元,5年間增長了近70%。在同行業裡,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年年居於榜首。

市界選取了業務最為相近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做對比,如下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研發投入成果也不錯,以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為例,2017年8月上市,當年就為上市公司貢獻了1.09億元的收入,2018年,銷量增加了60%,收入增加超過兩倍。

自主疫苗銷售的比例不斷提升,2018年沃森生物93.9%的收入來自自主疫苗產品。


"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文 ✎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長生生物“假疫苗”案後,資本市場中的疫苗企業受此影響經歷過股價下跌,但整體表現不錯,畢竟這個行業還需要成長。

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上市時被某些機構稱為“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但其上市後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業務上頻頻併購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業績上主營業務連連虧損,而與經營頹勢相反的是,股東們減持得非常盡興,甚至被稱為“A股提款機”。

給人的印象是,內功修煉得一般而醉心於市值管理。

2018年,業績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虧損的沃森生物迎來了一個大轉折,淨利潤10.63億元。

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一家有“前科”的公司能否擔得起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呢?

01

9億收入,420億市值


截止2019年7月26日收盤,沃森生物的市值為423億元,在WIND分類下A股51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第4。

而從2018年的業績指標來看,沃森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優秀。

以營收為指標,沃森生物排名第25;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第3,2018年沃森生物出售股權獲得了高達11.7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以扣非淨利潤為指標,沃森生物成績依然在中位,排名第25位。

沃森生物的股價能讓人高看一眼,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與售假疫苗的長生生物不同,沃森生物重研發大於銷售。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從2014年的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億元,5年間增長了近70%。在同行業裡,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年年居於榜首。

市界選取了業務最為相近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做對比,如下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研發投入成果也不錯,以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為例,2017年8月上市,當年就為上市公司貢獻了1.09億元的收入,2018年,銷量增加了60%,收入增加超過兩倍。

自主疫苗銷售的比例不斷提升,2018年沃森生物93.9%的收入來自自主疫苗產品。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 圖片來源:沃森生物2018年年報



沃森生物接下來最大的看點是兩個項目: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和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在研的包括二價和九價)。

多數機構認為13價肺炎疫苗是沃森生物市值能夠超過400億的底氣。

13價肺炎疫苗素有“全球疫苗之王”之稱,是目前唯一一款用於全年齡段人群注射的肺炎疫苗,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疫苗。

相關研報顯示,2018年13價肺炎疫苗的全球銷售額為58億美元,到目前為止能在這個市場淘金的只有輝瑞。供需的不平衡導致了一針難求、價格翻倍的現象,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多家研究機構預計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預計在2019年年內上市,如果成真,沃森生物將會成為全世界第二家、國內第一家生產13價肺炎疫苗的公司。有研報估計,到2021年,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銷售額將超過30億元。

HPV疫苗也是沃森的重磅產品,但因二價和九價HPV疫苗預計分別於2021年和2024年獲得生產批件並生產銷售,因此對短期業績無影響。



WIND對沃森生物2019年和2020年營業收入的一致預期分別為16.89億元和35.2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3.17億元和8.08億元。

對於沃森生物這種成長類的公司,PEG指標能更好的體現其股票估值,這個指標兼具了對市盈率和利潤增長速度的考慮,但由於沃森生物2018年度發生了大額的非經常性收益,對當期的淨利潤影響較大,導致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無效,所以市界暫不使用此指標。

假設預期靠譜,按照普遍認可的PE估值法計算,當前的市值對應的2019年和2020年的PE分別為133.4倍和52.3倍。以2020年的淨利潤測算的52.3倍估值略高於當前行業平均市盈率水平。


"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文 ✎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長生生物“假疫苗”案後,資本市場中的疫苗企業受此影響經歷過股價下跌,但整體表現不錯,畢竟這個行業還需要成長。

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上市時被某些機構稱為“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但其上市後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業務上頻頻併購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業績上主營業務連連虧損,而與經營頹勢相反的是,股東們減持得非常盡興,甚至被稱為“A股提款機”。

給人的印象是,內功修煉得一般而醉心於市值管理。

2018年,業績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虧損的沃森生物迎來了一個大轉折,淨利潤10.63億元。

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一家有“前科”的公司能否擔得起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呢?

01

9億收入,420億市值


截止2019年7月26日收盤,沃森生物的市值為423億元,在WIND分類下A股51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第4。

而從2018年的業績指標來看,沃森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優秀。

以營收為指標,沃森生物排名第25;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第3,2018年沃森生物出售股權獲得了高達11.7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以扣非淨利潤為指標,沃森生物成績依然在中位,排名第25位。

沃森生物的股價能讓人高看一眼,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與售假疫苗的長生生物不同,沃森生物重研發大於銷售。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從2014年的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億元,5年間增長了近70%。在同行業裡,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年年居於榜首。

市界選取了業務最為相近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做對比,如下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研發投入成果也不錯,以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為例,2017年8月上市,當年就為上市公司貢獻了1.09億元的收入,2018年,銷量增加了60%,收入增加超過兩倍。

自主疫苗銷售的比例不斷提升,2018年沃森生物93.9%的收入來自自主疫苗產品。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 圖片來源:沃森生物2018年年報



沃森生物接下來最大的看點是兩個項目: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和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在研的包括二價和九價)。

多數機構認為13價肺炎疫苗是沃森生物市值能夠超過400億的底氣。

13價肺炎疫苗素有“全球疫苗之王”之稱,是目前唯一一款用於全年齡段人群注射的肺炎疫苗,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疫苗。

相關研報顯示,2018年13價肺炎疫苗的全球銷售額為58億美元,到目前為止能在這個市場淘金的只有輝瑞。供需的不平衡導致了一針難求、價格翻倍的現象,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多家研究機構預計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預計在2019年年內上市,如果成真,沃森生物將會成為全世界第二家、國內第一家生產13價肺炎疫苗的公司。有研報估計,到2021年,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銷售額將超過30億元。

HPV疫苗也是沃森的重磅產品,但因二價和九價HPV疫苗預計分別於2021年和2024年獲得生產批件並生產銷售,因此對短期業績無影響。



WIND對沃森生物2019年和2020年營業收入的一致預期分別為16.89億元和35.2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3.17億元和8.08億元。

對於沃森生物這種成長類的公司,PEG指標能更好的體現其股票估值,這個指標兼具了對市盈率和利潤增長速度的考慮,但由於沃森生物2018年度發生了大額的非經常性收益,對當期的淨利潤影響較大,導致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無效,所以市界暫不使用此指標。

假設預期靠譜,按照普遍認可的PE估值法計算,當前的市值對應的2019年和2020年的PE分別為133.4倍和52.3倍。以2020年的淨利潤測算的52.3倍估值略高於當前行業平均市盈率水平。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另一個估值指標:企業價值/收入,其中企業價值與公司市值高度相關,沃森生物當前的EV/收入(2018年)為45.78,遠高於51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均值11.02,也遠高於智飛生物的11.55和康泰生物的20.21。

即使以預計的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測算,當前市值下,對應的EV/收入仍達到了25.14和12.06。

無論使用哪個估值指標,沃森生物以2018年不到9億的營收和1億元的扣非淨利潤對應當前超過420億的市值,估值都不算低。以預計2020年營收和淨利潤對應當前的估值更為合理。

在不考慮A股整體估值變動的情況下,沃森生物未來一年多以內業績的增長很可能已經體現在當前的420多億市值上了。

業績增長的前提是重點產品如期上市和沒有黑天鵝事件。

前景再好也架不住公司作妖兒,畢竟在不久前,沃森生物還是一家頻繁高溢價併購公司被質疑利益輸送、主營虧損、高管不斷減持的公司。

02

高溢價併購


初亮相,沃森生物的發行市盈率高達133.8倍,“未來的疫苗龍頭企業”、“疫苗新貴”、“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等等榮耀加身,沃森生物大概是2010年A股最靚的仔。

在2013年7月以前,沃森生物的主打產品全是傳統疫苗,市場空間有限競爭激烈。而新型疫苗的生產風險大、投資高、產品上市週期也長。

在這種情況下,沃森生物提出了“大生物平臺”戰略,包括疫苗、血製品和單抗三大板塊。沃森還有一個理想:打造全國的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

兩大戰略雙管齊下,沃森生物不是在併購就是在併購的路上。

2012年開始,圍繞單抗、新型疫苗、血製品和藥品、疫苗流通平臺,沃森展開了一系列的併購,絕大多數虧得一塌糊塗,前前後後投入超30億元打造的“大生物平臺”計劃也以失敗告終。


"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文 ✎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長生生物“假疫苗”案後,資本市場中的疫苗企業受此影響經歷過股價下跌,但整體表現不錯,畢竟這個行業還需要成長。

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上市時被某些機構稱為“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但其上市後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業務上頻頻併購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業績上主營業務連連虧損,而與經營頹勢相反的是,股東們減持得非常盡興,甚至被稱為“A股提款機”。

給人的印象是,內功修煉得一般而醉心於市值管理。

2018年,業績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虧損的沃森生物迎來了一個大轉折,淨利潤10.63億元。

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一家有“前科”的公司能否擔得起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呢?

01

9億收入,420億市值


截止2019年7月26日收盤,沃森生物的市值為423億元,在WIND分類下A股51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第4。

而從2018年的業績指標來看,沃森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優秀。

以營收為指標,沃森生物排名第25;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第3,2018年沃森生物出售股權獲得了高達11.7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以扣非淨利潤為指標,沃森生物成績依然在中位,排名第25位。

沃森生物的股價能讓人高看一眼,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與售假疫苗的長生生物不同,沃森生物重研發大於銷售。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從2014年的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億元,5年間增長了近70%。在同行業裡,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年年居於榜首。

市界選取了業務最為相近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做對比,如下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研發投入成果也不錯,以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為例,2017年8月上市,當年就為上市公司貢獻了1.09億元的收入,2018年,銷量增加了60%,收入增加超過兩倍。

自主疫苗銷售的比例不斷提升,2018年沃森生物93.9%的收入來自自主疫苗產品。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 圖片來源:沃森生物2018年年報



沃森生物接下來最大的看點是兩個項目: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和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在研的包括二價和九價)。

多數機構認為13價肺炎疫苗是沃森生物市值能夠超過400億的底氣。

13價肺炎疫苗素有“全球疫苗之王”之稱,是目前唯一一款用於全年齡段人群注射的肺炎疫苗,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疫苗。

相關研報顯示,2018年13價肺炎疫苗的全球銷售額為58億美元,到目前為止能在這個市場淘金的只有輝瑞。供需的不平衡導致了一針難求、價格翻倍的現象,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多家研究機構預計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預計在2019年年內上市,如果成真,沃森生物將會成為全世界第二家、國內第一家生產13價肺炎疫苗的公司。有研報估計,到2021年,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銷售額將超過30億元。

HPV疫苗也是沃森的重磅產品,但因二價和九價HPV疫苗預計分別於2021年和2024年獲得生產批件並生產銷售,因此對短期業績無影響。



WIND對沃森生物2019年和2020年營業收入的一致預期分別為16.89億元和35.2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3.17億元和8.08億元。

對於沃森生物這種成長類的公司,PEG指標能更好的體現其股票估值,這個指標兼具了對市盈率和利潤增長速度的考慮,但由於沃森生物2018年度發生了大額的非經常性收益,對當期的淨利潤影響較大,導致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無效,所以市界暫不使用此指標。

假設預期靠譜,按照普遍認可的PE估值法計算,當前的市值對應的2019年和2020年的PE分別為133.4倍和52.3倍。以2020年的淨利潤測算的52.3倍估值略高於當前行業平均市盈率水平。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另一個估值指標:企業價值/收入,其中企業價值與公司市值高度相關,沃森生物當前的EV/收入(2018年)為45.78,遠高於51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均值11.02,也遠高於智飛生物的11.55和康泰生物的20.21。

即使以預計的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測算,當前市值下,對應的EV/收入仍達到了25.14和12.06。

無論使用哪個估值指標,沃森生物以2018年不到9億的營收和1億元的扣非淨利潤對應當前超過420億的市值,估值都不算低。以預計2020年營收和淨利潤對應當前的估值更為合理。

在不考慮A股整體估值變動的情況下,沃森生物未來一年多以內業績的增長很可能已經體現在當前的420多億市值上了。

業績增長的前提是重點產品如期上市和沒有黑天鵝事件。

前景再好也架不住公司作妖兒,畢竟在不久前,沃森生物還是一家頻繁高溢價併購公司被質疑利益輸送、主營虧損、高管不斷減持的公司。

02

高溢價併購


初亮相,沃森生物的發行市盈率高達133.8倍,“未來的疫苗龍頭企業”、“疫苗新貴”、“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等等榮耀加身,沃森生物大概是2010年A股最靚的仔。

在2013年7月以前,沃森生物的主打產品全是傳統疫苗,市場空間有限競爭激烈。而新型疫苗的生產風險大、投資高、產品上市週期也長。

在這種情況下,沃森生物提出了“大生物平臺”戰略,包括疫苗、血製品和單抗三大板塊。沃森還有一個理想:打造全國的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

兩大戰略雙管齊下,沃森生物不是在併購就是在併購的路上。

2012年開始,圍繞單抗、新型疫苗、血製品和藥品、疫苗流通平臺,沃森展開了一系列的併購,絕大多數虧得一塌糊塗,前前後後投入超30億元打造的“大生物平臺”計劃也以失敗告終。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醫藥行業通過併購增加產品線並不新鮮,即使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或者買到雷,也只能算是併購失利,沒什麼可指摘的。但如果是通過高溢價併購來輸送利益,就另當別論了。

為了打造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沃森生物在2013年以11.3億元的高價發起了對寧波普諾生物、聖泰藥業、山東實傑的收購,而當時這幾家公司的淨資產分別為 3124.9萬元、1351.5萬元和3166.5萬元,淨資產合計還不到8000萬元,溢價率分別高達860% 、1102% 和847% 。

還有一家血製品的公司不得不提——河北大安製藥,沃森生物先後花費了8.66億元取得了河北大安製藥90%的股權,彼時的河北大安已經資不抵債,營業收入也為0。

巧合的是,這四家公司無一例外都和一個叫蘇忠海的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蘇忠海眼光毒辣,以大安製藥為例,2012年8月份,和蘇忠海有關的四家公司通過受讓股份和增資1.23億元的方式取得了大安製藥100%的股權。

還不到一個月,大安製藥55%的股份就以5.29億元的價格被轉讓給了沃森生物,2013年沃森製藥再次以3.3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大安製藥35%的股權。

僅是大安製藥,和蘇忠海有關的幾家公司獲得的收益就達到了7億元,其他幾家公司的操作如出一轍。

錢嘩嘩得流入了外人的口袋,當然會讓人懷疑外人是不是真正的外人。上市公司自然否認蘇忠海和股東或者管理層之間有關係,確實也沒直接證據能表明兩方的關係。只是董事劉俊輝(持有股份)有在四川從事生物製藥方面工作的經歷,蘇忠海的多個平臺也是在四川。

超高溢價、相同的交易對手,沃森生物還是難以洗清利益輸送的嫌疑。

如果買來的公司能夠為公司創造相應的效益,錢也算花在刀刃上了。

現實總不如人願,大安製藥沒有起死回生,持續虧損拖累沃森生物,2013年、2014年分別虧損了2438.3萬元和5843.3萬元,沃森生物只好把它賣了,賣了以後仍然為它支付了超過5億元的業績賠償款。

沃森還買到了顆雷,2016年,山東實傑生物捲入了“山東疫苗事件”,被吊銷了《藥品經營許可證》,也被剝離出沃森生物體外。

其他三家倒是賺錢,但是賺錢能力就很一般了,不然商譽也不會一再被減值。

"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文 ✎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長生生物“假疫苗”案後,資本市場中的疫苗企業受此影響經歷過股價下跌,但整體表現不錯,畢竟這個行業還需要成長。

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上市時被某些機構稱為“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但其上市後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業務上頻頻併購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業績上主營業務連連虧損,而與經營頹勢相反的是,股東們減持得非常盡興,甚至被稱為“A股提款機”。

給人的印象是,內功修煉得一般而醉心於市值管理。

2018年,業績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虧損的沃森生物迎來了一個大轉折,淨利潤10.63億元。

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一家有“前科”的公司能否擔得起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呢?

01

9億收入,420億市值


截止2019年7月26日收盤,沃森生物的市值為423億元,在WIND分類下A股51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第4。

而從2018年的業績指標來看,沃森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優秀。

以營收為指標,沃森生物排名第25;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第3,2018年沃森生物出售股權獲得了高達11.7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以扣非淨利潤為指標,沃森生物成績依然在中位,排名第25位。

沃森生物的股價能讓人高看一眼,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與售假疫苗的長生生物不同,沃森生物重研發大於銷售。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從2014年的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億元,5年間增長了近70%。在同行業裡,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年年居於榜首。

市界選取了業務最為相近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做對比,如下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研發投入成果也不錯,以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為例,2017年8月上市,當年就為上市公司貢獻了1.09億元的收入,2018年,銷量增加了60%,收入增加超過兩倍。

自主疫苗銷售的比例不斷提升,2018年沃森生物93.9%的收入來自自主疫苗產品。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 圖片來源:沃森生物2018年年報



沃森生物接下來最大的看點是兩個項目: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和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在研的包括二價和九價)。

多數機構認為13價肺炎疫苗是沃森生物市值能夠超過400億的底氣。

13價肺炎疫苗素有“全球疫苗之王”之稱,是目前唯一一款用於全年齡段人群注射的肺炎疫苗,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疫苗。

相關研報顯示,2018年13價肺炎疫苗的全球銷售額為58億美元,到目前為止能在這個市場淘金的只有輝瑞。供需的不平衡導致了一針難求、價格翻倍的現象,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多家研究機構預計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預計在2019年年內上市,如果成真,沃森生物將會成為全世界第二家、國內第一家生產13價肺炎疫苗的公司。有研報估計,到2021年,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銷售額將超過30億元。

HPV疫苗也是沃森的重磅產品,但因二價和九價HPV疫苗預計分別於2021年和2024年獲得生產批件並生產銷售,因此對短期業績無影響。



WIND對沃森生物2019年和2020年營業收入的一致預期分別為16.89億元和35.2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3.17億元和8.08億元。

對於沃森生物這種成長類的公司,PEG指標能更好的體現其股票估值,這個指標兼具了對市盈率和利潤增長速度的考慮,但由於沃森生物2018年度發生了大額的非經常性收益,對當期的淨利潤影響較大,導致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無效,所以市界暫不使用此指標。

假設預期靠譜,按照普遍認可的PE估值法計算,當前的市值對應的2019年和2020年的PE分別為133.4倍和52.3倍。以2020年的淨利潤測算的52.3倍估值略高於當前行業平均市盈率水平。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另一個估值指標:企業價值/收入,其中企業價值與公司市值高度相關,沃森生物當前的EV/收入(2018年)為45.78,遠高於51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均值11.02,也遠高於智飛生物的11.55和康泰生物的20.21。

即使以預計的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測算,當前市值下,對應的EV/收入仍達到了25.14和12.06。

無論使用哪個估值指標,沃森生物以2018年不到9億的營收和1億元的扣非淨利潤對應當前超過420億的市值,估值都不算低。以預計2020年營收和淨利潤對應當前的估值更為合理。

在不考慮A股整體估值變動的情況下,沃森生物未來一年多以內業績的增長很可能已經體現在當前的420多億市值上了。

業績增長的前提是重點產品如期上市和沒有黑天鵝事件。

前景再好也架不住公司作妖兒,畢竟在不久前,沃森生物還是一家頻繁高溢價併購公司被質疑利益輸送、主營虧損、高管不斷減持的公司。

02

高溢價併購


初亮相,沃森生物的發行市盈率高達133.8倍,“未來的疫苗龍頭企業”、“疫苗新貴”、“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等等榮耀加身,沃森生物大概是2010年A股最靚的仔。

在2013年7月以前,沃森生物的主打產品全是傳統疫苗,市場空間有限競爭激烈。而新型疫苗的生產風險大、投資高、產品上市週期也長。

在這種情況下,沃森生物提出了“大生物平臺”戰略,包括疫苗、血製品和單抗三大板塊。沃森還有一個理想:打造全國的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

兩大戰略雙管齊下,沃森生物不是在併購就是在併購的路上。

2012年開始,圍繞單抗、新型疫苗、血製品和藥品、疫苗流通平臺,沃森展開了一系列的併購,絕大多數虧得一塌糊塗,前前後後投入超30億元打造的“大生物平臺”計劃也以失敗告終。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醫藥行業通過併購增加產品線並不新鮮,即使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或者買到雷,也只能算是併購失利,沒什麼可指摘的。但如果是通過高溢價併購來輸送利益,就另當別論了。

為了打造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沃森生物在2013年以11.3億元的高價發起了對寧波普諾生物、聖泰藥業、山東實傑的收購,而當時這幾家公司的淨資產分別為 3124.9萬元、1351.5萬元和3166.5萬元,淨資產合計還不到8000萬元,溢價率分別高達860% 、1102% 和847% 。

還有一家血製品的公司不得不提——河北大安製藥,沃森生物先後花費了8.66億元取得了河北大安製藥90%的股權,彼時的河北大安已經資不抵債,營業收入也為0。

巧合的是,這四家公司無一例外都和一個叫蘇忠海的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蘇忠海眼光毒辣,以大安製藥為例,2012年8月份,和蘇忠海有關的四家公司通過受讓股份和增資1.23億元的方式取得了大安製藥100%的股權。

還不到一個月,大安製藥55%的股份就以5.29億元的價格被轉讓給了沃森生物,2013年沃森製藥再次以3.3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大安製藥35%的股權。

僅是大安製藥,和蘇忠海有關的幾家公司獲得的收益就達到了7億元,其他幾家公司的操作如出一轍。

錢嘩嘩得流入了外人的口袋,當然會讓人懷疑外人是不是真正的外人。上市公司自然否認蘇忠海和股東或者管理層之間有關係,確實也沒直接證據能表明兩方的關係。只是董事劉俊輝(持有股份)有在四川從事生物製藥方面工作的經歷,蘇忠海的多個平臺也是在四川。

超高溢價、相同的交易對手,沃森生物還是難以洗清利益輸送的嫌疑。

如果買來的公司能夠為公司創造相應的效益,錢也算花在刀刃上了。

現實總不如人願,大安製藥沒有起死回生,持續虧損拖累沃森生物,2013年、2014年分別虧損了2438.3萬元和5843.3萬元,沃森生物只好把它賣了,賣了以後仍然為它支付了超過5億元的業績賠償款。

沃森還買到了顆雷,2016年,山東實傑生物捲入了“山東疫苗事件”,被吊銷了《藥品經營許可證》,也被剝離出沃森生物體外。

其他三家倒是賺錢,但是賺錢能力就很一般了,不然商譽也不會一再被減值。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高溢價收購公司讓沃森生物在2013年積累起了14.23億元的商譽,而後不斷減值,短短三年的時間,商譽就只剩1個億了,到2018年,收購上文提及的5家公司產生的商譽已減值完畢。

03

業績差、減持歡


疫苗流通平臺夢碎,大生物平臺夢醒,留下的是一地雞毛。

沃森生物的業績差得毫無意外。


"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文 ✎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長生生物“假疫苗”案後,資本市場中的疫苗企業受此影響經歷過股價下跌,但整體表現不錯,畢竟這個行業還需要成長。

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上市時被某些機構稱為“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但其上市後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業務上頻頻併購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業績上主營業務連連虧損,而與經營頹勢相反的是,股東們減持得非常盡興,甚至被稱為“A股提款機”。

給人的印象是,內功修煉得一般而醉心於市值管理。

2018年,業績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虧損的沃森生物迎來了一個大轉折,淨利潤10.63億元。

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一家有“前科”的公司能否擔得起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呢?

01

9億收入,420億市值


截止2019年7月26日收盤,沃森生物的市值為423億元,在WIND分類下A股51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第4。

而從2018年的業績指標來看,沃森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優秀。

以營收為指標,沃森生物排名第25;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第3,2018年沃森生物出售股權獲得了高達11.7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以扣非淨利潤為指標,沃森生物成績依然在中位,排名第25位。

沃森生物的股價能讓人高看一眼,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與售假疫苗的長生生物不同,沃森生物重研發大於銷售。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從2014年的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億元,5年間增長了近70%。在同行業裡,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年年居於榜首。

市界選取了業務最為相近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做對比,如下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研發投入成果也不錯,以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為例,2017年8月上市,當年就為上市公司貢獻了1.09億元的收入,2018年,銷量增加了60%,收入增加超過兩倍。

自主疫苗銷售的比例不斷提升,2018年沃森生物93.9%的收入來自自主疫苗產品。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 圖片來源:沃森生物2018年年報



沃森生物接下來最大的看點是兩個項目: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和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在研的包括二價和九價)。

多數機構認為13價肺炎疫苗是沃森生物市值能夠超過400億的底氣。

13價肺炎疫苗素有“全球疫苗之王”之稱,是目前唯一一款用於全年齡段人群注射的肺炎疫苗,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疫苗。

相關研報顯示,2018年13價肺炎疫苗的全球銷售額為58億美元,到目前為止能在這個市場淘金的只有輝瑞。供需的不平衡導致了一針難求、價格翻倍的現象,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多家研究機構預計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預計在2019年年內上市,如果成真,沃森生物將會成為全世界第二家、國內第一家生產13價肺炎疫苗的公司。有研報估計,到2021年,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銷售額將超過30億元。

HPV疫苗也是沃森的重磅產品,但因二價和九價HPV疫苗預計分別於2021年和2024年獲得生產批件並生產銷售,因此對短期業績無影響。



WIND對沃森生物2019年和2020年營業收入的一致預期分別為16.89億元和35.2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3.17億元和8.08億元。

對於沃森生物這種成長類的公司,PEG指標能更好的體現其股票估值,這個指標兼具了對市盈率和利潤增長速度的考慮,但由於沃森生物2018年度發生了大額的非經常性收益,對當期的淨利潤影響較大,導致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無效,所以市界暫不使用此指標。

假設預期靠譜,按照普遍認可的PE估值法計算,當前的市值對應的2019年和2020年的PE分別為133.4倍和52.3倍。以2020年的淨利潤測算的52.3倍估值略高於當前行業平均市盈率水平。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另一個估值指標:企業價值/收入,其中企業價值與公司市值高度相關,沃森生物當前的EV/收入(2018年)為45.78,遠高於51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均值11.02,也遠高於智飛生物的11.55和康泰生物的20.21。

即使以預計的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測算,當前市值下,對應的EV/收入仍達到了25.14和12.06。

無論使用哪個估值指標,沃森生物以2018年不到9億的營收和1億元的扣非淨利潤對應當前超過420億的市值,估值都不算低。以預計2020年營收和淨利潤對應當前的估值更為合理。

在不考慮A股整體估值變動的情況下,沃森生物未來一年多以內業績的增長很可能已經體現在當前的420多億市值上了。

業績增長的前提是重點產品如期上市和沒有黑天鵝事件。

前景再好也架不住公司作妖兒,畢竟在不久前,沃森生物還是一家頻繁高溢價併購公司被質疑利益輸送、主營虧損、高管不斷減持的公司。

02

高溢價併購


初亮相,沃森生物的發行市盈率高達133.8倍,“未來的疫苗龍頭企業”、“疫苗新貴”、“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等等榮耀加身,沃森生物大概是2010年A股最靚的仔。

在2013年7月以前,沃森生物的主打產品全是傳統疫苗,市場空間有限競爭激烈。而新型疫苗的生產風險大、投資高、產品上市週期也長。

在這種情況下,沃森生物提出了“大生物平臺”戰略,包括疫苗、血製品和單抗三大板塊。沃森還有一個理想:打造全國的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

兩大戰略雙管齊下,沃森生物不是在併購就是在併購的路上。

2012年開始,圍繞單抗、新型疫苗、血製品和藥品、疫苗流通平臺,沃森展開了一系列的併購,絕大多數虧得一塌糊塗,前前後後投入超30億元打造的“大生物平臺”計劃也以失敗告終。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醫藥行業通過併購增加產品線並不新鮮,即使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或者買到雷,也只能算是併購失利,沒什麼可指摘的。但如果是通過高溢價併購來輸送利益,就另當別論了。

為了打造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沃森生物在2013年以11.3億元的高價發起了對寧波普諾生物、聖泰藥業、山東實傑的收購,而當時這幾家公司的淨資產分別為 3124.9萬元、1351.5萬元和3166.5萬元,淨資產合計還不到8000萬元,溢價率分別高達860% 、1102% 和847% 。

還有一家血製品的公司不得不提——河北大安製藥,沃森生物先後花費了8.66億元取得了河北大安製藥90%的股權,彼時的河北大安已經資不抵債,營業收入也為0。

巧合的是,這四家公司無一例外都和一個叫蘇忠海的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蘇忠海眼光毒辣,以大安製藥為例,2012年8月份,和蘇忠海有關的四家公司通過受讓股份和增資1.23億元的方式取得了大安製藥100%的股權。

還不到一個月,大安製藥55%的股份就以5.29億元的價格被轉讓給了沃森生物,2013年沃森製藥再次以3.3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大安製藥35%的股權。

僅是大安製藥,和蘇忠海有關的幾家公司獲得的收益就達到了7億元,其他幾家公司的操作如出一轍。

錢嘩嘩得流入了外人的口袋,當然會讓人懷疑外人是不是真正的外人。上市公司自然否認蘇忠海和股東或者管理層之間有關係,確實也沒直接證據能表明兩方的關係。只是董事劉俊輝(持有股份)有在四川從事生物製藥方面工作的經歷,蘇忠海的多個平臺也是在四川。

超高溢價、相同的交易對手,沃森生物還是難以洗清利益輸送的嫌疑。

如果買來的公司能夠為公司創造相應的效益,錢也算花在刀刃上了。

現實總不如人願,大安製藥沒有起死回生,持續虧損拖累沃森生物,2013年、2014年分別虧損了2438.3萬元和5843.3萬元,沃森生物只好把它賣了,賣了以後仍然為它支付了超過5億元的業績賠償款。

沃森還買到了顆雷,2016年,山東實傑生物捲入了“山東疫苗事件”,被吊銷了《藥品經營許可證》,也被剝離出沃森生物體外。

其他三家倒是賺錢,但是賺錢能力就很一般了,不然商譽也不會一再被減值。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高溢價收購公司讓沃森生物在2013年積累起了14.23億元的商譽,而後不斷減值,短短三年的時間,商譽就只剩1個億了,到2018年,收購上文提及的5家公司產生的商譽已減值完畢。

03

業績差、減持歡


疫苗流通平臺夢碎,大生物平臺夢醒,留下的是一地雞毛。

沃森生物的業績差得毫無意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2014年,沃森處置了大安部分股權獲得了5.6億元的投資收益,2016年出售實傑生物股權和政府補助獲得了約2億元,這才讓淨利潤不至於常年為負,也算保全了“精英公司”的尊嚴。

2016年9月,雲南國資委旗下的工投有意取得沃森股份的控制權。


"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文 ✎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長生生物“假疫苗”案後,資本市場中的疫苗企業受此影響經歷過股價下跌,但整體表現不錯,畢竟這個行業還需要成長。

疫苗企業沃森生物在上市時被某些機構稱為“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但其上市後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業務上頻頻併購卻達不到預期效果、業績上主營業務連連虧損,而與經營頹勢相反的是,股東們減持得非常盡興,甚至被稱為“A股提款機”。

給人的印象是,內功修煉得一般而醉心於市值管理。

2018年,業績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虧損的沃森生物迎來了一個大轉折,淨利潤10.63億元。

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一家有“前科”的公司能否擔得起市場給予的超高估值呢?

01

9億收入,420億市值


截止2019年7月26日收盤,沃森生物的市值為423億元,在WIND分類下A股51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第4。

而從2018年的業績指標來看,沃森的成績並沒有那麼優秀。

以營收為指標,沃森生物排名第25;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第3,2018年沃森生物出售股權獲得了高達11.76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以扣非淨利潤為指標,沃森生物成績依然在中位,排名第25位。

沃森生物的股價能讓人高看一眼,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與售假疫苗的長生生物不同,沃森生物重研發大於銷售。沃森生物的研發支出從2014年的2.2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8億元,5年間增長了近70%。在同行業裡,研發支出佔營收的比例年年居於榜首。

市界選取了業務最為相近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做對比,如下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研發投入成果也不錯,以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為例,2017年8月上市,當年就為上市公司貢獻了1.09億元的收入,2018年,銷量增加了60%,收入增加超過兩倍。

自主疫苗銷售的比例不斷提升,2018年沃森生物93.9%的收入來自自主疫苗產品。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 圖片來源:沃森生物2018年年報



沃森生物接下來最大的看點是兩個項目: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和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在研的包括二價和九價)。

多數機構認為13價肺炎疫苗是沃森生物市值能夠超過400億的底氣。

13價肺炎疫苗素有“全球疫苗之王”之稱,是目前唯一一款用於全年齡段人群注射的肺炎疫苗,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疫苗。

相關研報顯示,2018年13價肺炎疫苗的全球銷售額為58億美元,到目前為止能在這個市場淘金的只有輝瑞。供需的不平衡導致了一針難求、價格翻倍的現象,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多家研究機構預計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預計在2019年年內上市,如果成真,沃森生物將會成為全世界第二家、國內第一家生產13價肺炎疫苗的公司。有研報估計,到2021年,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銷售額將超過30億元。

HPV疫苗也是沃森的重磅產品,但因二價和九價HPV疫苗預計分別於2021年和2024年獲得生產批件並生產銷售,因此對短期業績無影響。



WIND對沃森生物2019年和2020年營業收入的一致預期分別為16.89億元和35.2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3.17億元和8.08億元。

對於沃森生物這種成長類的公司,PEG指標能更好的體現其股票估值,這個指標兼具了對市盈率和利潤增長速度的考慮,但由於沃森生物2018年度發生了大額的非經常性收益,對當期的淨利潤影響較大,導致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無效,所以市界暫不使用此指標。

假設預期靠譜,按照普遍認可的PE估值法計算,當前的市值對應的2019年和2020年的PE分別為133.4倍和52.3倍。以2020年的淨利潤測算的52.3倍估值略高於當前行業平均市盈率水平。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另一個估值指標:企業價值/收入,其中企業價值與公司市值高度相關,沃森生物當前的EV/收入(2018年)為45.78,遠高於51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均值11.02,也遠高於智飛生物的11.55和康泰生物的20.21。

即使以預計的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測算,當前市值下,對應的EV/收入仍達到了25.14和12.06。

無論使用哪個估值指標,沃森生物以2018年不到9億的營收和1億元的扣非淨利潤對應當前超過420億的市值,估值都不算低。以預計2020年營收和淨利潤對應當前的估值更為合理。

在不考慮A股整體估值變動的情況下,沃森生物未來一年多以內業績的增長很可能已經體現在當前的420多億市值上了。

業績增長的前提是重點產品如期上市和沒有黑天鵝事件。

前景再好也架不住公司作妖兒,畢竟在不久前,沃森生物還是一家頻繁高溢價併購公司被質疑利益輸送、主營虧損、高管不斷減持的公司。

02

高溢價併購


初亮相,沃森生物的發行市盈率高達133.8倍,“未來的疫苗龍頭企業”、“疫苗新貴”、“值得一生珍藏的創業板精英公司”等等榮耀加身,沃森生物大概是2010年A股最靚的仔。

在2013年7月以前,沃森生物的主打產品全是傳統疫苗,市場空間有限競爭激烈。而新型疫苗的生產風險大、投資高、產品上市週期也長。

在這種情況下,沃森生物提出了“大生物平臺”戰略,包括疫苗、血製品和單抗三大板塊。沃森還有一個理想:打造全國的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

兩大戰略雙管齊下,沃森生物不是在併購就是在併購的路上。

2012年開始,圍繞單抗、新型疫苗、血製品和藥品、疫苗流通平臺,沃森展開了一系列的併購,絕大多數虧得一塌糊塗,前前後後投入超30億元打造的“大生物平臺”計劃也以失敗告終。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醫藥行業通過併購增加產品線並不新鮮,即使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或者買到雷,也只能算是併購失利,沒什麼可指摘的。但如果是通過高溢價併購來輸送利益,就另當別論了。

為了打造藥品和疫苗流通平臺,沃森生物在2013年以11.3億元的高價發起了對寧波普諾生物、聖泰藥業、山東實傑的收購,而當時這幾家公司的淨資產分別為 3124.9萬元、1351.5萬元和3166.5萬元,淨資產合計還不到8000萬元,溢價率分別高達860% 、1102% 和847% 。

還有一家血製品的公司不得不提——河北大安製藥,沃森生物先後花費了8.66億元取得了河北大安製藥90%的股權,彼時的河北大安已經資不抵債,營業收入也為0。

巧合的是,這四家公司無一例外都和一個叫蘇忠海的人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蘇忠海眼光毒辣,以大安製藥為例,2012年8月份,和蘇忠海有關的四家公司通過受讓股份和增資1.23億元的方式取得了大安製藥100%的股權。

還不到一個月,大安製藥55%的股份就以5.29億元的價格被轉讓給了沃森生物,2013年沃森製藥再次以3.3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大安製藥35%的股權。

僅是大安製藥,和蘇忠海有關的幾家公司獲得的收益就達到了7億元,其他幾家公司的操作如出一轍。

錢嘩嘩得流入了外人的口袋,當然會讓人懷疑外人是不是真正的外人。上市公司自然否認蘇忠海和股東或者管理層之間有關係,確實也沒直接證據能表明兩方的關係。只是董事劉俊輝(持有股份)有在四川從事生物製藥方面工作的經歷,蘇忠海的多個平臺也是在四川。

超高溢價、相同的交易對手,沃森生物還是難以洗清利益輸送的嫌疑。

如果買來的公司能夠為公司創造相應的效益,錢也算花在刀刃上了。

現實總不如人願,大安製藥沒有起死回生,持續虧損拖累沃森生物,2013年、2014年分別虧損了2438.3萬元和5843.3萬元,沃森生物只好把它賣了,賣了以後仍然為它支付了超過5億元的業績賠償款。

沃森還買到了顆雷,2016年,山東實傑生物捲入了“山東疫苗事件”,被吊銷了《藥品經營許可證》,也被剝離出沃森生物體外。

其他三家倒是賺錢,但是賺錢能力就很一般了,不然商譽也不會一再被減值。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高溢價收購公司讓沃森生物在2013年積累起了14.23億元的商譽,而後不斷減值,短短三年的時間,商譽就只剩1個億了,到2018年,收購上文提及的5家公司產生的商譽已減值完畢。

03

業績差、減持歡


疫苗流通平臺夢碎,大生物平臺夢醒,留下的是一地雞毛。

沃森生物的業績差得毫無意外。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2014年,沃森處置了大安部分股權獲得了5.6億元的投資收益,2016年出售實傑生物股權和政府補助獲得了約2億元,這才讓淨利潤不至於常年為負,也算保全了“精英公司”的尊嚴。

2016年9月,雲南國資委旗下的工投有意取得沃森股份的控制權。


一款疫苗值四百億?這公司高市值背後主業連連虧損,股東減持不斷

▵ 雲南沃森生物董事長 李雲春



董事長李雲春也樂見其成,稱將積極促進本人和其他股東與工投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合計轉讓不低於8%的股份。而後工投集團從李雲春、劉俊輝、黃鎮(三人既是股東又在上市公司任職)獲得了8.76%的股份。

2017年8月,23價疫苗上市,本應該是前途一片光明,可股東們仍在減持、套現之心昭然若揭。自從和工投簽訂協議以來,李雲春和他的一致行動人、其他高管等套現金額超過了20億元。

先是涉嫌利益輸送,然後是董監高不斷減持,沃森生物“提款機”的稱號名副其實。

這很難讓人不產生懷疑,所謂的疫苗流通平臺、大生物平臺,是基於業務佈局、公司成長性還是基於市值管理,方便減持套現?

2018年,沃森大賺10億元,其中處置嘉和生物46.45%的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高達11.76億元,嘉和生物是單抗的重要佈局,轉讓嘉和的控制權意味著“大生物平臺”戰略徹底失敗。

除此以外,轉讓嘉和生物控制權的舉動還十分值得玩味。

上文曾提及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疫苗預計在2019年年內上市,但涉及到審批的事項,時間的不可控性增加,一不留神業績的釋放可能就拖到2020年去了。

假如2019年13價肺炎疫苗無法如期上市,簡單按照半年報預告乘以2的方式進行推測,預計2019年全年的淨利潤不會超過2億元。

而在2018年,沃森生物曾推出一期股權激勵,行權條件之一是2018年和2019年的淨利潤之和不低於10億元,因此,轉讓嘉和生物的控制權固然有助力嘉和在境外上市的考慮,但客觀上也給沃森管理層的行權增加了一層保障。

沃森生物有著難堪的過去,也有著看似光明的未來,即使投資者願意相信“浪子回頭”、“改邪歸正”的正能量故事,面對420億市值的沃森,也要謹慎為上。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