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文丨魏永婭(方塘傳媒實習編輯)

不難發現,國內外的許多城市發展都依傍著一條河流,如巴黎與塞納河、維也納與多瑙河、上海與黃浦江等等。河流的靈動與通達千百年來滋養著傍水而居的代代子孫,貫穿著他們方方面面的起居生活。而在追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河流為我們帶來的也不僅是生活需要,還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推動流域內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境內的諸多河流中,黃河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作為中國第二長河亦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在今天的意義愈加重大。而在黃河流經的城市中,鄭州市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以及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黃河流域內的重要省會城市之一。

黃河在這裡河面增寬、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懸河”,也在這裡被分為中游和下游。曾有人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鄭州河段的特點——“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可以說是十分形象的。此外,鄭州市地處黃河泥沙淤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南部,千百年來,黃河為華北平原的流域內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發展用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華北平原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也間接促成了今日鄭州的輝煌。

"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文丨魏永婭(方塘傳媒實習編輯)

不難發現,國內外的許多城市發展都依傍著一條河流,如巴黎與塞納河、維也納與多瑙河、上海與黃浦江等等。河流的靈動與通達千百年來滋養著傍水而居的代代子孫,貫穿著他們方方面面的起居生活。而在追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河流為我們帶來的也不僅是生活需要,還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推動流域內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境內的諸多河流中,黃河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作為中國第二長河亦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在今天的意義愈加重大。而在黃河流經的城市中,鄭州市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以及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黃河流域內的重要省會城市之一。

黃河在這裡河面增寬、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懸河”,也在這裡被分為中游和下游。曾有人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鄭州河段的特點——“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可以說是十分形象的。此外,鄭州市地處黃河泥沙淤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南部,千百年來,黃河為華北平原的流域內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發展用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華北平原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也間接促成了今日鄭州的輝煌。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除此,在廣闊的歷史維度上,鄭州與黃河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從未斷絕。

一、熙攘城市與綿長河流之間的古今之緣

黃河流域面積高達79.5萬平方公里,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由於其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以及豐富的資源,在中國古代曾被眾多王朝選為建都之地。如位於今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的夏都斟鄩、今河南省鶴壁市的商都朝歌以及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北宋都城開封等等。

此外,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安陽、西安、洛陽、開封與鄭州均位於黃河流域內,其中鄭州則是3600年前商湯所建之亳都,如果算上夏代禹都陽城,那麼鄭州的建都歷史就可以追溯到約4070年前。可以說,黃河流域長期扮演著我國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使在今天,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依然在我中部地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眾多王朝在此建都亦是因為看中了黃河流域內的農業發展優勢。黃河流域內光照充足、溫差懸殊,此外又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水資源,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在唐宋以前成為我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地,且在北宋之後依然是重要的經濟區之一。

"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文丨魏永婭(方塘傳媒實習編輯)

不難發現,國內外的許多城市發展都依傍著一條河流,如巴黎與塞納河、維也納與多瑙河、上海與黃浦江等等。河流的靈動與通達千百年來滋養著傍水而居的代代子孫,貫穿著他們方方面面的起居生活。而在追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河流為我們帶來的也不僅是生活需要,還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推動流域內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境內的諸多河流中,黃河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作為中國第二長河亦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在今天的意義愈加重大。而在黃河流經的城市中,鄭州市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以及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黃河流域內的重要省會城市之一。

黃河在這裡河面增寬、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懸河”,也在這裡被分為中游和下游。曾有人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鄭州河段的特點——“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可以說是十分形象的。此外,鄭州市地處黃河泥沙淤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南部,千百年來,黃河為華北平原的流域內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發展用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華北平原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也間接促成了今日鄭州的輝煌。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除此,在廣闊的歷史維度上,鄭州與黃河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從未斷絕。

一、熙攘城市與綿長河流之間的古今之緣

黃河流域面積高達79.5萬平方公里,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由於其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以及豐富的資源,在中國古代曾被眾多王朝選為建都之地。如位於今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的夏都斟鄩、今河南省鶴壁市的商都朝歌以及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北宋都城開封等等。

此外,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安陽、西安、洛陽、開封與鄭州均位於黃河流域內,其中鄭州則是3600年前商湯所建之亳都,如果算上夏代禹都陽城,那麼鄭州的建都歷史就可以追溯到約4070年前。可以說,黃河流域長期扮演著我國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使在今天,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依然在我中部地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眾多王朝在此建都亦是因為看中了黃河流域內的農業發展優勢。黃河流域內光照充足、溫差懸殊,此外又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水資源,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在唐宋以前成為我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地,且在北宋之後依然是重要的經濟區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更重要的是,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黃河流域內的水利工程建設,如戰國前期西門豹主持修築的“引漳十二渠”、漢末三國時期鄧艾主持修築的“廣漕渠”和明朝項忠主持修築的“廣惠渠”等等。灌溉用水的穩定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黃河流域內農業的發展,更為鄭州市今日的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政治的繁榮、農業的發展使古代的黃河流域聚集了全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無形之中造就了黃河流域內的多元文化。黃河流域歷來名家輩出,不論是莊子、李斯的散文,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還是李白、杜甫的詩歌,甚至關漢卿的雜劇、曹雪芹的小說,都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燦爛的古文化為今日的鄭州留下了眾多珍貴遺產。其中,位於今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不得不提。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築性質,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此外,位於鄭州市東大街的鄭州文廟曾是鄭州歷史最久、佔地最廣、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文丨魏永婭(方塘傳媒實習編輯)

不難發現,國內外的許多城市發展都依傍著一條河流,如巴黎與塞納河、維也納與多瑙河、上海與黃浦江等等。河流的靈動與通達千百年來滋養著傍水而居的代代子孫,貫穿著他們方方面面的起居生活。而在追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河流為我們帶來的也不僅是生活需要,還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推動流域內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境內的諸多河流中,黃河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作為中國第二長河亦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在今天的意義愈加重大。而在黃河流經的城市中,鄭州市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以及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黃河流域內的重要省會城市之一。

黃河在這裡河面增寬、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懸河”,也在這裡被分為中游和下游。曾有人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鄭州河段的特點——“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可以說是十分形象的。此外,鄭州市地處黃河泥沙淤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南部,千百年來,黃河為華北平原的流域內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發展用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華北平原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也間接促成了今日鄭州的輝煌。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除此,在廣闊的歷史維度上,鄭州與黃河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從未斷絕。

一、熙攘城市與綿長河流之間的古今之緣

黃河流域面積高達79.5萬平方公里,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由於其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以及豐富的資源,在中國古代曾被眾多王朝選為建都之地。如位於今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的夏都斟鄩、今河南省鶴壁市的商都朝歌以及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北宋都城開封等等。

此外,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安陽、西安、洛陽、開封與鄭州均位於黃河流域內,其中鄭州則是3600年前商湯所建之亳都,如果算上夏代禹都陽城,那麼鄭州的建都歷史就可以追溯到約4070年前。可以說,黃河流域長期扮演著我國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使在今天,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依然在我中部地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眾多王朝在此建都亦是因為看中了黃河流域內的農業發展優勢。黃河流域內光照充足、溫差懸殊,此外又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水資源,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在唐宋以前成為我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地,且在北宋之後依然是重要的經濟區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更重要的是,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黃河流域內的水利工程建設,如戰國前期西門豹主持修築的“引漳十二渠”、漢末三國時期鄧艾主持修築的“廣漕渠”和明朝項忠主持修築的“廣惠渠”等等。灌溉用水的穩定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黃河流域內農業的發展,更為鄭州市今日的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政治的繁榮、農業的發展使古代的黃河流域聚集了全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無形之中造就了黃河流域內的多元文化。黃河流域歷來名家輩出,不論是莊子、李斯的散文,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還是李白、杜甫的詩歌,甚至關漢卿的雜劇、曹雪芹的小說,都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燦爛的古文化為今日的鄭州留下了眾多珍貴遺產。其中,位於今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不得不提。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築性質,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此外,位於鄭州市東大街的鄭州文廟曾是鄭州歷史最久、佔地最廣、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憶往昔歲月亦看今朝繁榮,黃河對於鄭州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鄭州應怎麼做?

在2018年鄭州市政府組織召開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啟動會上,政府從四個大方面反映了鄭州市未來的城市發展要求。第一是提高站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簡單來說就是“跳出鄭州看鄭州”;第二是創新;第三是以人民為中心;第四是彰顯城市文化。

此外,到2018年年底,鄭州市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全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萬,鄭州城市建設迎來了新的起點。在這樣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態勢下,如何把握機遇去實現對沿黃生態經濟帶的開發建設,對鄭州市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沿黃各省中,山西省致力於形成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沿黃生態走廊;陝西省除積極開發本省豐富的旅遊資源外,還不斷優化區域空間佈局、同時重視生態環境的治理。而在國外,美國田納西河流域以重視環保與生態平衡的統一梯級開發為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法國羅納河流域則始終把充分發揮電力效益和建設多級低壩水電站作為首要原則。

"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文丨魏永婭(方塘傳媒實習編輯)

不難發現,國內外的許多城市發展都依傍著一條河流,如巴黎與塞納河、維也納與多瑙河、上海與黃浦江等等。河流的靈動與通達千百年來滋養著傍水而居的代代子孫,貫穿著他們方方面面的起居生活。而在追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河流為我們帶來的也不僅是生活需要,還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推動流域內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境內的諸多河流中,黃河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作為中國第二長河亦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在今天的意義愈加重大。而在黃河流經的城市中,鄭州市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以及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黃河流域內的重要省會城市之一。

黃河在這裡河面增寬、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懸河”,也在這裡被分為中游和下游。曾有人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鄭州河段的特點——“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可以說是十分形象的。此外,鄭州市地處黃河泥沙淤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南部,千百年來,黃河為華北平原的流域內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發展用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華北平原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也間接促成了今日鄭州的輝煌。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除此,在廣闊的歷史維度上,鄭州與黃河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從未斷絕。

一、熙攘城市與綿長河流之間的古今之緣

黃河流域面積高達79.5萬平方公里,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由於其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以及豐富的資源,在中國古代曾被眾多王朝選為建都之地。如位於今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的夏都斟鄩、今河南省鶴壁市的商都朝歌以及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北宋都城開封等等。

此外,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安陽、西安、洛陽、開封與鄭州均位於黃河流域內,其中鄭州則是3600年前商湯所建之亳都,如果算上夏代禹都陽城,那麼鄭州的建都歷史就可以追溯到約4070年前。可以說,黃河流域長期扮演著我國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使在今天,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依然在我中部地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眾多王朝在此建都亦是因為看中了黃河流域內的農業發展優勢。黃河流域內光照充足、溫差懸殊,此外又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水資源,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在唐宋以前成為我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地,且在北宋之後依然是重要的經濟區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更重要的是,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黃河流域內的水利工程建設,如戰國前期西門豹主持修築的“引漳十二渠”、漢末三國時期鄧艾主持修築的“廣漕渠”和明朝項忠主持修築的“廣惠渠”等等。灌溉用水的穩定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黃河流域內農業的發展,更為鄭州市今日的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政治的繁榮、農業的發展使古代的黃河流域聚集了全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無形之中造就了黃河流域內的多元文化。黃河流域歷來名家輩出,不論是莊子、李斯的散文,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還是李白、杜甫的詩歌,甚至關漢卿的雜劇、曹雪芹的小說,都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燦爛的古文化為今日的鄭州留下了眾多珍貴遺產。其中,位於今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不得不提。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築性質,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此外,位於鄭州市東大街的鄭州文廟曾是鄭州歷史最久、佔地最廣、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憶往昔歲月亦看今朝繁榮,黃河對於鄭州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鄭州應怎麼做?

在2018年鄭州市政府組織召開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啟動會上,政府從四個大方面反映了鄭州市未來的城市發展要求。第一是提高站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簡單來說就是“跳出鄭州看鄭州”;第二是創新;第三是以人民為中心;第四是彰顯城市文化。

此外,到2018年年底,鄭州市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全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萬,鄭州城市建設迎來了新的起點。在這樣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態勢下,如何把握機遇去實現對沿黃生態經濟帶的開發建設,對鄭州市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沿黃各省中,山西省致力於形成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沿黃生態走廊;陝西省除積極開發本省豐富的旅遊資源外,還不斷優化區域空間佈局、同時重視生態環境的治理。而在國外,美國田納西河流域以重視環保與生態平衡的統一梯級開發為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法國羅納河流域則始終把充分發揮電力效益和建設多級低壩水電站作為首要原則。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鄭州市在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時,也應做到“跳出黃河看黃河”,加強與沿黃各省之間的合作、積極學習借鑑國內外的流域發展經驗,同時立足於本省的實際發展情況,提出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總體發展規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在此規劃中,完善沿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應是重要部分。

從生態上來看,黃河孕育了鄭州的輝煌,但也曾帶來了一些災難。在歷史上,僅明清時期黃河決口就高達35次。可以說,加強沿黃地區以水利工程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改善黃河生態環境、維穩沿黃居民生活的重要途徑之一。

"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文丨魏永婭(方塘傳媒實習編輯)

不難發現,國內外的許多城市發展都依傍著一條河流,如巴黎與塞納河、維也納與多瑙河、上海與黃浦江等等。河流的靈動與通達千百年來滋養著傍水而居的代代子孫,貫穿著他們方方面面的起居生活。而在追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河流為我們帶來的也不僅是生活需要,還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推動流域內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境內的諸多河流中,黃河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作為中國第二長河亦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在今天的意義愈加重大。而在黃河流經的城市中,鄭州市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以及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黃河流域內的重要省會城市之一。

黃河在這裡河面增寬、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懸河”,也在這裡被分為中游和下游。曾有人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鄭州河段的特點——“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可以說是十分形象的。此外,鄭州市地處黃河泥沙淤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南部,千百年來,黃河為華北平原的流域內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發展用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華北平原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也間接促成了今日鄭州的輝煌。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除此,在廣闊的歷史維度上,鄭州與黃河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從未斷絕。

一、熙攘城市與綿長河流之間的古今之緣

黃河流域面積高達79.5萬平方公里,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由於其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以及豐富的資源,在中國古代曾被眾多王朝選為建都之地。如位於今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的夏都斟鄩、今河南省鶴壁市的商都朝歌以及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北宋都城開封等等。

此外,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安陽、西安、洛陽、開封與鄭州均位於黃河流域內,其中鄭州則是3600年前商湯所建之亳都,如果算上夏代禹都陽城,那麼鄭州的建都歷史就可以追溯到約4070年前。可以說,黃河流域長期扮演著我國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使在今天,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依然在我中部地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眾多王朝在此建都亦是因為看中了黃河流域內的農業發展優勢。黃河流域內光照充足、溫差懸殊,此外又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水資源,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在唐宋以前成為我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地,且在北宋之後依然是重要的經濟區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更重要的是,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黃河流域內的水利工程建設,如戰國前期西門豹主持修築的“引漳十二渠”、漢末三國時期鄧艾主持修築的“廣漕渠”和明朝項忠主持修築的“廣惠渠”等等。灌溉用水的穩定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黃河流域內農業的發展,更為鄭州市今日的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政治的繁榮、農業的發展使古代的黃河流域聚集了全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無形之中造就了黃河流域內的多元文化。黃河流域歷來名家輩出,不論是莊子、李斯的散文,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還是李白、杜甫的詩歌,甚至關漢卿的雜劇、曹雪芹的小說,都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燦爛的古文化為今日的鄭州留下了眾多珍貴遺產。其中,位於今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不得不提。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築性質,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此外,位於鄭州市東大街的鄭州文廟曾是鄭州歷史最久、佔地最廣、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憶往昔歲月亦看今朝繁榮,黃河對於鄭州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鄭州應怎麼做?

在2018年鄭州市政府組織召開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啟動會上,政府從四個大方面反映了鄭州市未來的城市發展要求。第一是提高站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簡單來說就是“跳出鄭州看鄭州”;第二是創新;第三是以人民為中心;第四是彰顯城市文化。

此外,到2018年年底,鄭州市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全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萬,鄭州城市建設迎來了新的起點。在這樣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態勢下,如何把握機遇去實現對沿黃生態經濟帶的開發建設,對鄭州市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沿黃各省中,山西省致力於形成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沿黃生態走廊;陝西省除積極開發本省豐富的旅遊資源外,還不斷優化區域空間佈局、同時重視生態環境的治理。而在國外,美國田納西河流域以重視環保與生態平衡的統一梯級開發為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法國羅納河流域則始終把充分發揮電力效益和建設多級低壩水電站作為首要原則。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鄭州市在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時,也應做到“跳出黃河看黃河”,加強與沿黃各省之間的合作、積極學習借鑑國內外的流域發展經驗,同時立足於本省的實際發展情況,提出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總體發展規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在此規劃中,完善沿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應是重要部分。

從生態上來看,黃河孕育了鄭州的輝煌,但也曾帶來了一些災難。在歷史上,僅明清時期黃河決口就高達35次。可以說,加強沿黃地區以水利工程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改善黃河生態環境、維穩沿黃居民生活的重要途徑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從經濟上來看,黃河作為中國第二長河,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是開發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部分,而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正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基礎。此外,旅遊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帶動經濟的進步,更能帶動沿岸鄭州居民積極從事相關服務業,從而走向以第三產業致富的道路。這將會對鄭州市經濟協調發展以及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推動性力量。

此外,關於黃河文化保護的內容也應受到足夠的重視。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之中,黃河流域所產生的浩瀚文化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截止到2016年,位於鄭州市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的黃河博物館還是中國唯一一座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可見黃河文化保護之路的任重道遠。

"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文丨魏永婭(方塘傳媒實習編輯)

不難發現,國內外的許多城市發展都依傍著一條河流,如巴黎與塞納河、維也納與多瑙河、上海與黃浦江等等。河流的靈動與通達千百年來滋養著傍水而居的代代子孫,貫穿著他們方方面面的起居生活。而在追求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河流為我們帶來的也不僅是生活需要,還越來越多地變成了推動流域內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國境內的諸多河流中,黃河始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作為中國第二長河亦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在今天的意義愈加重大。而在黃河流經的城市中,鄭州市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以及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黃河流域內的重要省會城市之一。

黃河在這裡河面增寬、流速減緩、泥沙淤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懸河”,也在這裡被分為中游和下游。曾有人用這樣的話來形容鄭州河段的特點——“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可以說是十分形象的。此外,鄭州市地處黃河泥沙淤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南部,千百年來,黃河為華北平原的流域內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發展用水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華北平原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也間接促成了今日鄭州的輝煌。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除此,在廣闊的歷史維度上,鄭州與黃河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從未斷絕。

一、熙攘城市與綿長河流之間的古今之緣

黃河流域面積高達79.5萬平方公里,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四個地貌單元。由於其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以及豐富的資源,在中國古代曾被眾多王朝選為建都之地。如位於今河南省西部洛陽盆地的夏都斟鄩、今河南省鶴壁市的商都朝歌以及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北宋都城開封等等。

此外,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安陽、西安、洛陽、開封與鄭州均位於黃河流域內,其中鄭州則是3600年前商湯所建之亳都,如果算上夏代禹都陽城,那麼鄭州的建都歷史就可以追溯到約4070年前。可以說,黃河流域長期扮演著我國政治中心的地位。即使在今天,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依然在我中部地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眾多王朝在此建都亦是因為看中了黃河流域內的農業發展優勢。黃河流域內光照充足、溫差懸殊,此外又有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水資源,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在唐宋以前成為我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地,且在北宋之後依然是重要的經濟區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更重要的是,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黃河流域內的水利工程建設,如戰國前期西門豹主持修築的“引漳十二渠”、漢末三國時期鄧艾主持修築的“廣漕渠”和明朝項忠主持修築的“廣惠渠”等等。灌溉用水的穩定極大程度上促進了黃河流域內農業的發展,更為鄭州市今日的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政治的繁榮、農業的發展使古代的黃河流域聚集了全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無形之中造就了黃河流域內的多元文化。黃河流域歷來名家輩出,不論是莊子、李斯的散文,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還是李白、杜甫的詩歌,甚至關漢卿的雜劇、曹雪芹的小說,都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燦爛的古文化為今日的鄭州留下了眾多珍貴遺產。其中,位於今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不得不提。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築性質,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此外,位於鄭州市東大街的鄭州文廟曾是鄭州歷史最久、佔地最廣、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憶往昔歲月亦看今朝繁榮,黃河對於鄭州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鄭州應怎麼做?

在2018年鄭州市政府組織召開的《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啟動會上,政府從四個大方面反映了鄭州市未來的城市發展要求。第一是提高站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簡單來說就是“跳出鄭州看鄭州”;第二是創新;第三是以人民為中心;第四是彰顯城市文化。

此外,到2018年年底,鄭州市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全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萬,鄭州城市建設迎來了新的起點。在這樣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態勢下,如何把握機遇去實現對沿黃生態經濟帶的開發建設,對鄭州市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沿黃各省中,山西省致力於形成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沿黃生態走廊;陝西省除積極開發本省豐富的旅遊資源外,還不斷優化區域空間佈局、同時重視生態環境的治理。而在國外,美國田納西河流域以重視環保與生態平衡的統一梯級開發為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法國羅納河流域則始終把充分發揮電力效益和建設多級低壩水電站作為首要原則。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鄭州市在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時,也應做到“跳出黃河看黃河”,加強與沿黃各省之間的合作、積極學習借鑑國內外的流域發展經驗,同時立足於本省的實際發展情況,提出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總體發展規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在此規劃中,完善沿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應是重要部分。

從生態上來看,黃河孕育了鄭州的輝煌,但也曾帶來了一些災難。在歷史上,僅明清時期黃河決口就高達35次。可以說,加強沿黃地區以水利工程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改善黃河生態環境、維穩沿黃居民生活的重要途徑之一。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從經濟上來看,黃河作為中國第二長河,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是開發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部分,而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正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基礎。此外,旅遊業的發展不僅能夠帶動經濟的進步,更能帶動沿岸鄭州居民積極從事相關服務業,從而走向以第三產業致富的道路。這將會對鄭州市經濟協調發展以及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推動性力量。

此外,關於黃河文化保護的內容也應受到足夠的重視。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之中,黃河流域所產生的浩瀚文化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截止到2016年,位於鄭州市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的黃河博物館還是中國唯一一座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可見黃河文化保護之路的任重道遠。

鄭州新發展:把握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良機

對此,鄭州市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黃河文化的研究闡釋,同時增強傳承發展黃河文化的自覺自信,吸引更多人積極傳承黃河文化。還應加強黃河流域與鄭州城區的交流與合作,挖掘黃河文化資源的市場潛力,催生一批相關文化產業並積極打造周邊產品,以新的形式賦予黃河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在我們看來,河流在今日所發揮的作用相對於歷史而言,更多時候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產發展的需要。於鄭州而言,如果能夠處理好黃河流域內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構建沿黃生態經濟帶的機遇將會成為推動鄭州市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