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


"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創業電影《燃點》中,互聯網醫美企業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作為眾多創業新星的一員,被鏡頭記錄下了正在發生的故事。

或許,這部電影真的“有毒”。

電影中被拍攝的創業企業,像紅極一時的Papi醬短視頻,曾經如日中天的ofo,還有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後來一個接一個地出事情。

現在,新氧居然也中槍了。

7月15日,有主流媒體曝出,新氧APP平臺上入駐的部分醫美機構,存在銷售違禁的肉毒素等藥品行為。其客戶的“美麗日記”、評價也存在造假刷評現象,有商家對假“美麗日記”明碼標價2000元一套,手術前後對比圖數百元一套,形成一條龍服務的網絡黑產。

隨後新氧科技在微博上針對報道作出緊急迴應,但這份聲明沒能阻止新氧股價的大跌。

7月15日、16日,新氧股價連續兩日累計跌幅達11.4%,市值蒸發近2億美元。

新氧靠販賣流量起家,是整容界的明星企業,又因對流量的濫用翻船,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NO.1 美麗日記,“刷”出來的流量

作為“中國最大的提供查詢、挑選和預約醫美服務的在線平臺”,新氧將自己原創的醫美內容、用戶生成的UGC以及醫美在線預訂服務視為在行業立足的三大法寶。

招股書披露,新氧社區目前擁有200萬篇整容日記,內容每月有2.4億瀏覽量;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這些整容日記帶來的活躍流量直接為平臺帶來了轉化效益。

2018年,通過新氧平臺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為21億元,佔當年線上預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的33.1%。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約有4000家醫美服務供應商選擇新氧平臺。

那麼,新氧平臺上的這些內容都是哪裡來的呢?

新氧創始人金星自己說過,新氧剛開始的時候僱了一批韓國留學生,把韓國論壇裡精華的整形日記翻譯成中文,發到新氧社區,2個月就累積了8000多篇。

早期社區內容的快速積累的確為新氧帶來了流量,但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內容審查、審核機制不健全。

於是,為了營造生意興隆、整容技術高超的假象,醫美機構不惜購入海量生活照,再在電腦上製成對比圖,展現出整容帶來的驚人效果,吸引客戶埋單。

去年12月,《新京報》曾報道稱,入駐新氧的醫美機構存在收購學生照片P成買家秀的行為。一位自稱是入駐新氧的某醫美機構醫師李莉表示,願以每套5元的價格大量收購女性生活照,照片將做成“案例”放到新氧APP上。

"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創業電影《燃點》中,互聯網醫美企業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作為眾多創業新星的一員,被鏡頭記錄下了正在發生的故事。

或許,這部電影真的“有毒”。

電影中被拍攝的創業企業,像紅極一時的Papi醬短視頻,曾經如日中天的ofo,還有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後來一個接一個地出事情。

現在,新氧居然也中槍了。

7月15日,有主流媒體曝出,新氧APP平臺上入駐的部分醫美機構,存在銷售違禁的肉毒素等藥品行為。其客戶的“美麗日記”、評價也存在造假刷評現象,有商家對假“美麗日記”明碼標價2000元一套,手術前後對比圖數百元一套,形成一條龍服務的網絡黑產。

隨後新氧科技在微博上針對報道作出緊急迴應,但這份聲明沒能阻止新氧股價的大跌。

7月15日、16日,新氧股價連續兩日累計跌幅達11.4%,市值蒸發近2億美元。

新氧靠販賣流量起家,是整容界的明星企業,又因對流量的濫用翻船,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NO.1 美麗日記,“刷”出來的流量

作為“中國最大的提供查詢、挑選和預約醫美服務的在線平臺”,新氧將自己原創的醫美內容、用戶生成的UGC以及醫美在線預訂服務視為在行業立足的三大法寶。

招股書披露,新氧社區目前擁有200萬篇整容日記,內容每月有2.4億瀏覽量;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這些整容日記帶來的活躍流量直接為平臺帶來了轉化效益。

2018年,通過新氧平臺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為21億元,佔當年線上預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的33.1%。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約有4000家醫美服務供應商選擇新氧平臺。

那麼,新氧平臺上的這些內容都是哪裡來的呢?

新氧創始人金星自己說過,新氧剛開始的時候僱了一批韓國留學生,把韓國論壇裡精華的整形日記翻譯成中文,發到新氧社區,2個月就累積了8000多篇。

早期社區內容的快速積累的確為新氧帶來了流量,但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內容審查、審核機制不健全。

於是,為了營造生意興隆、整容技術高超的假象,醫美機構不惜購入海量生活照,再在電腦上製成對比圖,展現出整容帶來的驚人效果,吸引客戶埋單。

去年12月,《新京報》曾報道稱,入駐新氧的醫美機構存在收購學生照片P成買家秀的行為。一位自稱是入駐新氧的某醫美機構醫師李莉表示,願以每套5元的價格大量收購女性生活照,照片將做成“案例”放到新氧APP上。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這次被媒體曝出的新氧日記代寫服務,更是已經在淘寶上實現了機構化和流程化,全套服務只要10到150元一篇。

儘管新氧有稱為“EVA系統”的反黑產作弊系統,針對一些可疑內容會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顯示“該案例缺乏術中/術後恢復過程,請謹慎參考”等內容,但這種技術手段實際上並不能有效遏制作弊行為。作為反作弊重要參考標準的“術中恢復過程”,造假者通過聘請模特,就能模擬還原出來。

不僅如此,很多代運營公司還為醫美機構提供新氧平臺的代運營服務,包括項目包裝、醫生包裝、內容優化更新、問答和醫生診斷報告等。簡直是線上全託,為消費者解疑答惑的“專家”可能是什麼都不懂的運營小白。

"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創業電影《燃點》中,互聯網醫美企業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作為眾多創業新星的一員,被鏡頭記錄下了正在發生的故事。

或許,這部電影真的“有毒”。

電影中被拍攝的創業企業,像紅極一時的Papi醬短視頻,曾經如日中天的ofo,還有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後來一個接一個地出事情。

現在,新氧居然也中槍了。

7月15日,有主流媒體曝出,新氧APP平臺上入駐的部分醫美機構,存在銷售違禁的肉毒素等藥品行為。其客戶的“美麗日記”、評價也存在造假刷評現象,有商家對假“美麗日記”明碼標價2000元一套,手術前後對比圖數百元一套,形成一條龍服務的網絡黑產。

隨後新氧科技在微博上針對報道作出緊急迴應,但這份聲明沒能阻止新氧股價的大跌。

7月15日、16日,新氧股價連續兩日累計跌幅達11.4%,市值蒸發近2億美元。

新氧靠販賣流量起家,是整容界的明星企業,又因對流量的濫用翻船,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NO.1 美麗日記,“刷”出來的流量

作為“中國最大的提供查詢、挑選和預約醫美服務的在線平臺”,新氧將自己原創的醫美內容、用戶生成的UGC以及醫美在線預訂服務視為在行業立足的三大法寶。

招股書披露,新氧社區目前擁有200萬篇整容日記,內容每月有2.4億瀏覽量;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這些整容日記帶來的活躍流量直接為平臺帶來了轉化效益。

2018年,通過新氧平臺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為21億元,佔當年線上預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的33.1%。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約有4000家醫美服務供應商選擇新氧平臺。

那麼,新氧平臺上的這些內容都是哪裡來的呢?

新氧創始人金星自己說過,新氧剛開始的時候僱了一批韓國留學生,把韓國論壇裡精華的整形日記翻譯成中文,發到新氧社區,2個月就累積了8000多篇。

早期社區內容的快速積累的確為新氧帶來了流量,但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內容審查、審核機制不健全。

於是,為了營造生意興隆、整容技術高超的假象,醫美機構不惜購入海量生活照,再在電腦上製成對比圖,展現出整容帶來的驚人效果,吸引客戶埋單。

去年12月,《新京報》曾報道稱,入駐新氧的醫美機構存在收購學生照片P成買家秀的行為。一位自稱是入駐新氧的某醫美機構醫師李莉表示,願以每套5元的價格大量收購女性生活照,照片將做成“案例”放到新氧APP上。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這次被媒體曝出的新氧日記代寫服務,更是已經在淘寶上實現了機構化和流程化,全套服務只要10到150元一篇。

儘管新氧有稱為“EVA系統”的反黑產作弊系統,針對一些可疑內容會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顯示“該案例缺乏術中/術後恢復過程,請謹慎參考”等內容,但這種技術手段實際上並不能有效遏制作弊行為。作為反作弊重要參考標準的“術中恢復過程”,造假者通過聘請模特,就能模擬還原出來。

不僅如此,很多代運營公司還為醫美機構提供新氧平臺的代運營服務,包括項目包裝、醫生包裝、內容優化更新、問答和醫生診斷報告等。簡直是線上全託,為消費者解疑答惑的“專家”可能是什麼都不懂的運營小白。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此外,平臺商家的自主刷單行為也層出不窮。

例如,2017年一份長達10頁的新氧後臺交易運營數據在網上被曝光,這份記錄顯示,新氧APP上有人一個月內隆鼻33次,消費89萬,還有人在一天之內買了11個鼻綜合手術,11個眼綜合手術。


"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創業電影《燃點》中,互聯網醫美企業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作為眾多創業新星的一員,被鏡頭記錄下了正在發生的故事。

或許,這部電影真的“有毒”。

電影中被拍攝的創業企業,像紅極一時的Papi醬短視頻,曾經如日中天的ofo,還有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後來一個接一個地出事情。

現在,新氧居然也中槍了。

7月15日,有主流媒體曝出,新氧APP平臺上入駐的部分醫美機構,存在銷售違禁的肉毒素等藥品行為。其客戶的“美麗日記”、評價也存在造假刷評現象,有商家對假“美麗日記”明碼標價2000元一套,手術前後對比圖數百元一套,形成一條龍服務的網絡黑產。

隨後新氧科技在微博上針對報道作出緊急迴應,但這份聲明沒能阻止新氧股價的大跌。

7月15日、16日,新氧股價連續兩日累計跌幅達11.4%,市值蒸發近2億美元。

新氧靠販賣流量起家,是整容界的明星企業,又因對流量的濫用翻船,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NO.1 美麗日記,“刷”出來的流量

作為“中國最大的提供查詢、挑選和預約醫美服務的在線平臺”,新氧將自己原創的醫美內容、用戶生成的UGC以及醫美在線預訂服務視為在行業立足的三大法寶。

招股書披露,新氧社區目前擁有200萬篇整容日記,內容每月有2.4億瀏覽量;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這些整容日記帶來的活躍流量直接為平臺帶來了轉化效益。

2018年,通過新氧平臺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為21億元,佔當年線上預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的33.1%。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約有4000家醫美服務供應商選擇新氧平臺。

那麼,新氧平臺上的這些內容都是哪裡來的呢?

新氧創始人金星自己說過,新氧剛開始的時候僱了一批韓國留學生,把韓國論壇裡精華的整形日記翻譯成中文,發到新氧社區,2個月就累積了8000多篇。

早期社區內容的快速積累的確為新氧帶來了流量,但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內容審查、審核機制不健全。

於是,為了營造生意興隆、整容技術高超的假象,醫美機構不惜購入海量生活照,再在電腦上製成對比圖,展現出整容帶來的驚人效果,吸引客戶埋單。

去年12月,《新京報》曾報道稱,入駐新氧的醫美機構存在收購學生照片P成買家秀的行為。一位自稱是入駐新氧的某醫美機構醫師李莉表示,願以每套5元的價格大量收購女性生活照,照片將做成“案例”放到新氧APP上。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這次被媒體曝出的新氧日記代寫服務,更是已經在淘寶上實現了機構化和流程化,全套服務只要10到150元一篇。

儘管新氧有稱為“EVA系統”的反黑產作弊系統,針對一些可疑內容會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顯示“該案例缺乏術中/術後恢復過程,請謹慎參考”等內容,但這種技術手段實際上並不能有效遏制作弊行為。作為反作弊重要參考標準的“術中恢復過程”,造假者通過聘請模特,就能模擬還原出來。

不僅如此,很多代運營公司還為醫美機構提供新氧平臺的代運營服務,包括項目包裝、醫生包裝、內容優化更新、問答和醫生診斷報告等。簡直是線上全託,為消費者解疑答惑的“專家”可能是什麼都不懂的運營小白。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此外,平臺商家的自主刷單行為也層出不窮。

例如,2017年一份長達10頁的新氧後臺交易運營數據在網上被曝光,這份記錄顯示,新氧APP上有人一個月內隆鼻33次,消費89萬,還有人在一天之內買了11個鼻綜合手術,11個眼綜合手術。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滴滴打車某著名投資人曾在一個微信群裡說:刷,也是一種運營手段。

沒錯,在這樣的大環境裡,不刷就會被劣幣驅逐,刷得狠數據才能長得快,資本才會信賴,客戶才會買單。不刷,就是不懂運營,不刷,就等著撲街吧。不變成劣幣,就會被劣幣驅逐,這是多麼可怕的現實。

新氧方面堅稱,自己一直在與“黑產”做鬥爭,僅在2018年,新氧就在平臺上封禁作弊違禁賬號71萬,刪除作弊違禁主貼15萬,刪除作弊違禁評論232萬,並稱“偽造美麗日記更是整個醫美互聯網行業的公敵”。

但是,如果真如新氧宣稱的整形日記已達200萬篇之多,即使平臺要清理,如何操作識別?清理後還會剩下多少有價值的日記?

此外,大量的整形醫院,早已把在醫美垂直電商平臺上製作假日記當做必要的運營手段,大面積長期運營。清理日記後,大量醫院喪失吸引力,無法轉化交易,如何解決?

這是新氧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NO.2 明星八卦,“蹭”出來的流量

除了被爆出涉嫌造假的美麗日記之外,以發佈明星八卦內容為核心驅動力的新氧媒體矩陣,也是新氧攬獲流量、維持用戶粘性甚至不斷拉新的關鍵環節。

新氧在招股書裡披露,去年第四季度,新氧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和特定媒體平臺傳播的媒體內容月觀看量便超過了2.4億。而新氧的微信公眾號正是其中的主力軍。

新榜數據顯示,“新氧”公眾號預估活躍粉絲數超100萬,頭條文章幾乎都是10萬+,非頭條也常有10萬+文章出現;“新氧”公眾號的新榜指數為972,穩居美體類公眾號第一名。

“高圓圓這肚子是已經懷6個月了?‘狗賊’趙又廷兩副面孔實錘遼!”

“古裝醜絕人寰的陳妍希這次演風塵女驚豔逆襲!美成鐘楚紅2.0!”

“深夜被拍實錘!扒完翟天臨幾任女友,發現他對辛芷蕾比腦殘粉還痴漢!”‍

憑藉著蹭熱點、明星八卦,新氧公眾號上類似的標題黨文章,幾乎實現了篇篇10萬+的流量。每篇文章或多或少都在藉助明星八卦傳遞“變美”主題,並會在文末附上新氧APP的下載鏈接,將公號上的用戶進行導流。


"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創業電影《燃點》中,互聯網醫美企業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作為眾多創業新星的一員,被鏡頭記錄下了正在發生的故事。

或許,這部電影真的“有毒”。

電影中被拍攝的創業企業,像紅極一時的Papi醬短視頻,曾經如日中天的ofo,還有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後來一個接一個地出事情。

現在,新氧居然也中槍了。

7月15日,有主流媒體曝出,新氧APP平臺上入駐的部分醫美機構,存在銷售違禁的肉毒素等藥品行為。其客戶的“美麗日記”、評價也存在造假刷評現象,有商家對假“美麗日記”明碼標價2000元一套,手術前後對比圖數百元一套,形成一條龍服務的網絡黑產。

隨後新氧科技在微博上針對報道作出緊急迴應,但這份聲明沒能阻止新氧股價的大跌。

7月15日、16日,新氧股價連續兩日累計跌幅達11.4%,市值蒸發近2億美元。

新氧靠販賣流量起家,是整容界的明星企業,又因對流量的濫用翻船,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NO.1 美麗日記,“刷”出來的流量

作為“中國最大的提供查詢、挑選和預約醫美服務的在線平臺”,新氧將自己原創的醫美內容、用戶生成的UGC以及醫美在線預訂服務視為在行業立足的三大法寶。

招股書披露,新氧社區目前擁有200萬篇整容日記,內容每月有2.4億瀏覽量;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這些整容日記帶來的活躍流量直接為平臺帶來了轉化效益。

2018年,通過新氧平臺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為21億元,佔當年線上預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的33.1%。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約有4000家醫美服務供應商選擇新氧平臺。

那麼,新氧平臺上的這些內容都是哪裡來的呢?

新氧創始人金星自己說過,新氧剛開始的時候僱了一批韓國留學生,把韓國論壇裡精華的整形日記翻譯成中文,發到新氧社區,2個月就累積了8000多篇。

早期社區內容的快速積累的確為新氧帶來了流量,但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內容審查、審核機制不健全。

於是,為了營造生意興隆、整容技術高超的假象,醫美機構不惜購入海量生活照,再在電腦上製成對比圖,展現出整容帶來的驚人效果,吸引客戶埋單。

去年12月,《新京報》曾報道稱,入駐新氧的醫美機構存在收購學生照片P成買家秀的行為。一位自稱是入駐新氧的某醫美機構醫師李莉表示,願以每套5元的價格大量收購女性生活照,照片將做成“案例”放到新氧APP上。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這次被媒體曝出的新氧日記代寫服務,更是已經在淘寶上實現了機構化和流程化,全套服務只要10到150元一篇。

儘管新氧有稱為“EVA系統”的反黑產作弊系統,針對一些可疑內容會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顯示“該案例缺乏術中/術後恢復過程,請謹慎參考”等內容,但這種技術手段實際上並不能有效遏制作弊行為。作為反作弊重要參考標準的“術中恢復過程”,造假者通過聘請模特,就能模擬還原出來。

不僅如此,很多代運營公司還為醫美機構提供新氧平臺的代運營服務,包括項目包裝、醫生包裝、內容優化更新、問答和醫生診斷報告等。簡直是線上全託,為消費者解疑答惑的“專家”可能是什麼都不懂的運營小白。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此外,平臺商家的自主刷單行為也層出不窮。

例如,2017年一份長達10頁的新氧後臺交易運營數據在網上被曝光,這份記錄顯示,新氧APP上有人一個月內隆鼻33次,消費89萬,還有人在一天之內買了11個鼻綜合手術,11個眼綜合手術。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滴滴打車某著名投資人曾在一個微信群裡說:刷,也是一種運營手段。

沒錯,在這樣的大環境裡,不刷就會被劣幣驅逐,刷得狠數據才能長得快,資本才會信賴,客戶才會買單。不刷,就是不懂運營,不刷,就等著撲街吧。不變成劣幣,就會被劣幣驅逐,這是多麼可怕的現實。

新氧方面堅稱,自己一直在與“黑產”做鬥爭,僅在2018年,新氧就在平臺上封禁作弊違禁賬號71萬,刪除作弊違禁主貼15萬,刪除作弊違禁評論232萬,並稱“偽造美麗日記更是整個醫美互聯網行業的公敵”。

但是,如果真如新氧宣稱的整形日記已達200萬篇之多,即使平臺要清理,如何操作識別?清理後還會剩下多少有價值的日記?

此外,大量的整形醫院,早已把在醫美垂直電商平臺上製作假日記當做必要的運營手段,大面積長期運營。清理日記後,大量醫院喪失吸引力,無法轉化交易,如何解決?

這是新氧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NO.2 明星八卦,“蹭”出來的流量

除了被爆出涉嫌造假的美麗日記之外,以發佈明星八卦內容為核心驅動力的新氧媒體矩陣,也是新氧攬獲流量、維持用戶粘性甚至不斷拉新的關鍵環節。

新氧在招股書裡披露,去年第四季度,新氧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和特定媒體平臺傳播的媒體內容月觀看量便超過了2.4億。而新氧的微信公眾號正是其中的主力軍。

新榜數據顯示,“新氧”公眾號預估活躍粉絲數超100萬,頭條文章幾乎都是10萬+,非頭條也常有10萬+文章出現;“新氧”公眾號的新榜指數為972,穩居美體類公眾號第一名。

“高圓圓這肚子是已經懷6個月了?‘狗賊’趙又廷兩副面孔實錘遼!”

“古裝醜絕人寰的陳妍希這次演風塵女驚豔逆襲!美成鐘楚紅2.0!”

“深夜被拍實錘!扒完翟天臨幾任女友,發現他對辛芷蕾比腦殘粉還痴漢!”‍

憑藉著蹭熱點、明星八卦,新氧公眾號上類似的標題黨文章,幾乎實現了篇篇10萬+的流量。每篇文章或多或少都在藉助明星八卦傳遞“變美”主題,並會在文末附上新氧APP的下載鏈接,將公號上的用戶進行導流。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這樣的肆意採用明星八卦進行噱頭營銷也為新氧帶來了法律危機。因為這些文章,新氧曾陷入多起明星名譽權、肖像權糾紛中,黃渤、李小璐、劉雨欣、黃奕均對其進行過起訴。

此前,新氧因為惡意調侃明星李小璐長相,暗示李小璐多次整容,最終被判決賠償李小璐經濟損失140200元。

但在巨大的流量誘惑面前,新氧依舊靠此類營銷手法博取眼球。比如昨天新氧APP推送的文章標題就是“劉昊然在找女孩?送錢送禮居然還有陪睡機會?”

"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創業電影《燃點》中,互聯網醫美企業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作為眾多創業新星的一員,被鏡頭記錄下了正在發生的故事。

或許,這部電影真的“有毒”。

電影中被拍攝的創業企業,像紅極一時的Papi醬短視頻,曾經如日中天的ofo,還有羅永浩的錘子科技,後來一個接一個地出事情。

現在,新氧居然也中槍了。

7月15日,有主流媒體曝出,新氧APP平臺上入駐的部分醫美機構,存在銷售違禁的肉毒素等藥品行為。其客戶的“美麗日記”、評價也存在造假刷評現象,有商家對假“美麗日記”明碼標價2000元一套,手術前後對比圖數百元一套,形成一條龍服務的網絡黑產。

隨後新氧科技在微博上針對報道作出緊急迴應,但這份聲明沒能阻止新氧股價的大跌。

7月15日、16日,新氧股價連續兩日累計跌幅達11.4%,市值蒸發近2億美元。

新氧靠販賣流量起家,是整容界的明星企業,又因對流量的濫用翻船,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NO.1 美麗日記,“刷”出來的流量

作為“中國最大的提供查詢、挑選和預約醫美服務的在線平臺”,新氧將自己原創的醫美內容、用戶生成的UGC以及醫美在線預訂服務視為在行業立足的三大法寶。

招股書披露,新氧社區目前擁有200萬篇整容日記,內容每月有2.4億瀏覽量;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這些整容日記帶來的活躍流量直接為平臺帶來了轉化效益。

2018年,通過新氧平臺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為21億元,佔當年線上預約醫美服務交易總額的33.1%。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約有4000家醫美服務供應商選擇新氧平臺。

那麼,新氧平臺上的這些內容都是哪裡來的呢?

新氧創始人金星自己說過,新氧剛開始的時候僱了一批韓國留學生,把韓國論壇裡精華的整形日記翻譯成中文,發到新氧社區,2個月就累積了8000多篇。

早期社區內容的快速積累的確為新氧帶來了流量,但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內容審查、審核機制不健全。

於是,為了營造生意興隆、整容技術高超的假象,醫美機構不惜購入海量生活照,再在電腦上製成對比圖,展現出整容帶來的驚人效果,吸引客戶埋單。

去年12月,《新京報》曾報道稱,入駐新氧的醫美機構存在收購學生照片P成買家秀的行為。一位自稱是入駐新氧的某醫美機構醫師李莉表示,願以每套5元的價格大量收購女性生活照,照片將做成“案例”放到新氧APP上。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這次被媒體曝出的新氧日記代寫服務,更是已經在淘寶上實現了機構化和流程化,全套服務只要10到150元一篇。

儘管新氧有稱為“EVA系統”的反黑產作弊系統,針對一些可疑內容會對用戶進行風險提示,顯示“該案例缺乏術中/術後恢復過程,請謹慎參考”等內容,但這種技術手段實際上並不能有效遏制作弊行為。作為反作弊重要參考標準的“術中恢復過程”,造假者通過聘請模特,就能模擬還原出來。

不僅如此,很多代運營公司還為醫美機構提供新氧平臺的代運營服務,包括項目包裝、醫生包裝、內容優化更新、問答和醫生診斷報告等。簡直是線上全託,為消費者解疑答惑的“專家”可能是什麼都不懂的運營小白。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此外,平臺商家的自主刷單行為也層出不窮。

例如,2017年一份長達10頁的新氧後臺交易運營數據在網上被曝光,這份記錄顯示,新氧APP上有人一個月內隆鼻33次,消費89萬,還有人在一天之內買了11個鼻綜合手術,11個眼綜合手術。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滴滴打車某著名投資人曾在一個微信群裡說:刷,也是一種運營手段。

沒錯,在這樣的大環境裡,不刷就會被劣幣驅逐,刷得狠數據才能長得快,資本才會信賴,客戶才會買單。不刷,就是不懂運營,不刷,就等著撲街吧。不變成劣幣,就會被劣幣驅逐,這是多麼可怕的現實。

新氧方面堅稱,自己一直在與“黑產”做鬥爭,僅在2018年,新氧就在平臺上封禁作弊違禁賬號71萬,刪除作弊違禁主貼15萬,刪除作弊違禁評論232萬,並稱“偽造美麗日記更是整個醫美互聯網行業的公敵”。

但是,如果真如新氧宣稱的整形日記已達200萬篇之多,即使平臺要清理,如何操作識別?清理後還會剩下多少有價值的日記?

此外,大量的整形醫院,早已把在醫美垂直電商平臺上製作假日記當做必要的運營手段,大面積長期運營。清理日記後,大量醫院喪失吸引力,無法轉化交易,如何解決?

這是新氧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NO.2 明星八卦,“蹭”出來的流量

除了被爆出涉嫌造假的美麗日記之外,以發佈明星八卦內容為核心驅動力的新氧媒體矩陣,也是新氧攬獲流量、維持用戶粘性甚至不斷拉新的關鍵環節。

新氧在招股書裡披露,去年第四季度,新氧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和特定媒體平臺傳播的媒體內容月觀看量便超過了2.4億。而新氧的微信公眾號正是其中的主力軍。

新榜數據顯示,“新氧”公眾號預估活躍粉絲數超100萬,頭條文章幾乎都是10萬+,非頭條也常有10萬+文章出現;“新氧”公眾號的新榜指數為972,穩居美體類公眾號第一名。

“高圓圓這肚子是已經懷6個月了?‘狗賊’趙又廷兩副面孔實錘遼!”

“古裝醜絕人寰的陳妍希這次演風塵女驚豔逆襲!美成鐘楚紅2.0!”

“深夜被拍實錘!扒完翟天臨幾任女友,發現他對辛芷蕾比腦殘粉還痴漢!”‍

憑藉著蹭熱點、明星八卦,新氧公眾號上類似的標題黨文章,幾乎實現了篇篇10萬+的流量。每篇文章或多或少都在藉助明星八卦傳遞“變美”主題,並會在文末附上新氧APP的下載鏈接,將公號上的用戶進行導流。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這樣的肆意採用明星八卦進行噱頭營銷也為新氧帶來了法律危機。因為這些文章,新氧曾陷入多起明星名譽權、肖像權糾紛中,黃渤、李小璐、劉雨欣、黃奕均對其進行過起訴。

此前,新氧因為惡意調侃明星李小璐長相,暗示李小璐多次整容,最終被判決賠償李小璐經濟損失140200元。

但在巨大的流量誘惑面前,新氧依舊靠此類營銷手法博取眼球。比如昨天新氧APP推送的文章標題就是“劉昊然在找女孩?送錢送禮居然還有陪睡機會?”

新氧這顆整容界的新星,這回也栽在了流量上

通過明星八卦吸睛,新氧將用戶導流入自家APP,再通過整形日記等進行精準推廣營銷,增強用戶與平臺之間的黏性,也為服務商們進行軟文植入提供了一片“沃土”,源源不斷的信息服務費便成為了新氧的主要收入來源。

信息服務費,可以理解為新氧從醫療機構獲得的廣告收入。

2016-2018年及2019年第一季度,新氧的信息服務收入分別為1986.9萬元、1.44億元、4.15億元、1.43億元,遠遠超過了預定服務費的規模和增速。

發現了嗎,新氧的商業模式和百度有區別麼?

百度通過競價排名,將莆田系醫院列於搜索前列,以賺取莆田系醫院的廣告費用。自魏則西事件之後,百度進行整改,但今莆田系廣告又捲土重來。

百度上的莆田系還未釐清,新氧似又跟上步伐。畢竟整容醫院是莆田系的一大支柱,而莆田系差的不是錢,正是百度、新氧這樣龐大流量體。

金星曾公開表示,以百度為首的競價排名是典型的逼良為娼,新氧收取的信息技術服務費僅僅相當於在百度推廣費用的1/5或者1/10。

然而現在,致力於顛覆醫美行業潛規則、消滅行業中介的新氧,可能正在成為醫美行業最大的中介。

《星球商業評論》就曾披露,新氧安心購中存在疑似推薦問題醫美機構的嫌疑,搜索玻尿酸時,一家叫做悅美匯的醫美診所排名全北京市玻尿酸銷量第一。

而這家診所曾經失誤將藥劑注入客戶的左眼血管,導致其視神經缺血性受損而被告上了法院。此外,該公司還曾因“發佈虛假廣告”等原因受到工商部門多次處罰。

但是在新氧APP上,大家只能看到超過99+的好評和日記推薦,還有超過5000人在這裡預定了醫美項目。

結語

“美容微整形專業醫美APP——因為嚴謹,所以專業。”這是新氧APP在應用商店的描述。

但是,新氧所專長的究竟是收割流量進行營銷推廣,還是醫美這件事本身?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2245億元,整體市場有望在2020年突破3000億元規模。

《2016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妹子們一共墊了超過30萬個鼻樑假體,加起來有6000個姚明那麼高;抽了990噸脂肪,相當於247頭成年大象重量;正規醫院消費了1000萬支玻尿酸,而非正規玻尿酸的注射量和存在數量,是正規的好幾倍。

《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顯示,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統計,目前中國合規執業者大約17000名左右,每一百萬人中只有3個整容醫生;而非法執業者在中國有15萬人,幾乎是合規醫師的9倍,非法醫美機構每年發生約4萬起的醫療事故。

醫美行業消費者眾多,市場很大,但亂象叢生。如何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保持初心,也許是包含新氧在內每一個醫美從業者應該終身思考的話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