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廣告中的三個孩子,真的只缺大人的一個解釋嗎?我不這麼認為

整形 育兒 小公主變形計 2017-06-07

“你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該如何跟孩子解釋。”

這句話出自臺灣一家整形機構的一張廣告照片。照片上,媽媽漂亮,爸爸英俊,相比之下,他們的兩兒一女與他倆對比強烈(如下圖,圖片來自網絡),被網友們戲稱為“純天然”。

整形廣告中的三個孩子,真的只缺大人的一個解釋嗎?我不這麼認為

圖片來自網絡

據稱,照片中的媽媽是一名模特。因為這張照片,很多人認定她整過容,致使她事業嚴重受損,為此她還與該整形機構打起了官司。對於此事,我不評論。畢竟這位“媽媽”是一位成年人,已經具備了對事情的選擇權和對結果的承擔能力。事出必有因。是誰的責任,誰就應該承擔。

我更關注的是這三個孩子。

從照片看,他們中最大的也不過10歲,最小的孩子還在“爸爸”的懷抱中,正滿臉稚氣。他們知道自己的照片是被整形公司拿去,專門去做對比、充當反面教材的嗎?身邊的人看到這張照片,會怎麼評論他們?同學們會不會因此嘲笑他們?他們會不會真的從此認定自己是一個“醜陋”的人,因而產生自卑情結?這樣的情結會不會一直跟隨著他們,壓抑著他們,並改變他們的成長軌跡?

據說,這三個孩子們現實中的父母都聲稱孩子的臉被刻意醜化了。那孩子們感受到的傷害是不是更加赤裸裸,更加簡單粗暴?

整形廣告中的三個孩子,真的只缺大人的一個解釋嗎?我不這麼認為

我絕不是危言聳聽。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其創立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就特別強調童年時期的經歷對人一生的人格養成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他指出,人在成年後表現出來的情緒困擾和固化思維很多時候都可以回溯到人的童年時代。孩童時代受到的挫折、感受到的情感缺失等,會在成年過程中被不斷放大,造成新的問題。

孩子是無辜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敏感脆弱的。這一次,受傷的是這三個孩子,那下一次會是誰?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讓下一次不再到來?

我想,要阻止類似的傷害,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 公開發布孩子的照片要謹慎

有些家長喜歡在公眾網絡尤其是微信朋友圈中“晒”自己孩子的美照。這種行為本無可厚非,但鑑於朋友圈已經越來越泛化,圈內人下載和保存照片完全不需要授權,這樣無疑存在很大風險,建議晒娃要適度,強烈建議不要把自己孩子的清晰、正面照發布到公眾網絡上。

  • 留意第三方對孩子的影像資料的使用

有些家長會在孩子生日等特殊時刻去影樓等進行外拍。除了拿回自己所需的照片外,也提醒家長朋友們注意對方對其餘的影音資料是否進行了妥善處理。建議家長朋友們選擇正規的影樓或攝影工作室,雙方明確約定對孩子肖像權的使用與保護;另外,也可要求對方現場將自己不需要的底片一鍵刪除等。

整形廣告中的三個孩子,真的只缺大人的一個解釋嗎?我不這麼認為

  • 不隨意點評別人家孩子的長相,更不要直接問孩子:“你長得像誰啊?”

首先,長相是爹媽給的,任何人都決定不了自己出生時的模樣。其次,人的長相是會不斷變化的,孩子們經歷了青春期之後,樣貌還會發生改變,老話說“女大十八變”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給孩子時間。最後,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可孩子也是天真和可愛的。往往被問及長得像誰,孩子們都會很恐慌,甚至為自己不像媽媽或者爸爸而自卑。

我們應該保持對每一個個體的尊重,給每一個孩子最善意的關注。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要違心去誇讚別人家的孩子“帥”或“漂亮”。但我們完全可以關注孩子的其他品德,誇孩子“懂禮貌”、“講衛生”等等。這不是虛偽,而恰恰是一種真誠,是一種涵養。

  • 不要背地裡對別人家孩子的長相評頭論足

有些家長路上偶遇一個小孩,當面不說什麼,對孩子也很熱情,但回到家關上門,卻會議論:“這孩子怎麼這麼黑?”;“這孩子爹媽挺漂亮的,怎麼孩子眼睛這麼小,到底隨誰啊?”。這些評論,您的孩子會聽到,也會學到。他還會感受到您態度裡的不一致,會因此產生某種思維混亂和迷失。

父母是孩子的表率。不在背地裡評論別人家的孩子,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為自己的孩子樹立表裡如一的榜樣。

整形廣告中的三個孩子,真的只缺大人的一個解釋嗎?我不這麼認為

我是一個六歲女孩的媽媽。在跟孩子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我對孩子的敏感和自尊深有感觸。所以,我想跟每一個成年人說:任何人可以追求美的權利,但任何人也都有尊重孩子長相、呵護孩子自尊的義務。以此篇,和諸位共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