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很多人可能到了三十多歲依然沒有搞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麼,就像哈蘭·山德士40歲的時候才在餐飲業上找到了自己事業的起點,建立了肯德基!今天我們也來聊聊一位被媒體譽為“最牛民科”的人,他的名字叫鄭曉廷,直到50多歲他才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所求,成為了一個傳奇。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1954年,在山東乳山,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他的父親給他起名字叫“鄭曉廷”。鄭曉廷的父親是一名軍人,1955年,全家人跟隨父親來到位於沂蒙革命老區的平邑縣,此後,鄭曉廷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了這座小縣城裡。

當時正處於特殊年代,成為一名工人支援祖國建設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1970年,16歲的鄭曉廷從軍夢碎之後進入了平邑縣針織廠招工,成了一名鍋爐工。

鄭曉廷是一個非常聰慧的人,即使成為了一個鍋爐工,他也不是和同事一樣,賣死力氣的人,每天要完全靠體力把一萬多斤煤炭一鏟一鏟投入鍋爐,再把煤渣清理出去,這樣的生活把鄭曉廷折磨的疲憊不堪,在上自己又喜歡發明創造,當時滿腦子都是想如何把鍋爐工藝改進。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於是鄭曉廷每天下班後就看書,自學機械、工程,工程製圖、物理等,1973年,19歲的鄭曉廷用了3年時間把原來完全手工加煤地鍋爐,改成了機械加煤的半自動化鍋爐,並且使鍋爐從每小時產蒸汽2噸變成了3噸。除此之外,他又把人工上水的水塔改成了自動上水,還為棉毛機增設了斷線自停裝置,並製造了機械化翻布機等設備。

他的優異表現讓他獲得了全國第一批“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1歲就成為了團總支書記,並且在26歲,就成為了廠長。

1991年,一個消息引爆平邑縣:歸來莊發現了大金礦!平邑縣很快成立了領導小組,決定自主開發金礦。然而,誰也沒開採過金礦,開礦需要的技術、人才、資金都成了難題。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37歲的鄭曉廷並沒有想到,這又會是自己人生一個新的開始!縣裡領導最終決定把這個攤子交給鄭曉廷來收拾,他由此成為了平邑縣歸來莊金礦礦長,負責在當地開建山東南部最大的一座金礦。因為經營和管理金礦的關係,鄭曉廷由此愛好上了收藏各種稀有礦石。。

鄭曉廷並不是一個蠻幹的人,他白天除了對金礦實地考察,晚上還會看書苦心研讀,把金礦生產經營所需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行業的工藝流程都搞清楚。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他看到在開採金礦時產生的巨大汙染,便考察了全國幾乎所有的全泥氰化礦山。當時國內的全泥氰化礦山,採用的都是建尾礦庫溼法排放的工藝,氰化鈉汙染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在經過仔細研究之後,鄭曉廷發現汙染的主要來源是濾液,經過反覆琢磨推敲,鄭曉廷最終創造出“全泥氰化、尾礦壓濾、濾餅乾堆、濾液循環”的提金新工藝。他把這種工藝命名為“全泥氰化尾礦壓濾濾餅乾式堆存濾液循環利用提金工藝”。這項新技術不僅解決了尾礦處理的汙染問題,更被專家鑑定為“世界一流的氰化尾礦處理工藝”。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1996年,這項成果更是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同時被列為國家“九五”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除此之外,他還主持完成了低品位黃金資源開發利用研究,使邊界品位由1.5克/噸降至0.6克/噸,同樣在1996年獲得了冶金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還開發了全泥氰化提金新工藝,使傳統的鋅粉置換法同碳漿吸附法有機結合,使金的回收率大幅度提高。2000年,該成果獲得山東省黃金科技進步特等獎。

他還擁有了“高級經濟師”職稱,他主持制訂了歸來莊金礦“以金為主,多業並舉”長遠規劃,金礦累計產金15.62噸,實現利稅7.43億元。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然而鄭曉廷卻認為,通過礦產來帶動經濟發展始終不是長久之計,而是應該轉變為靠旅遊帶動經濟發展,他提出建一座收藏化石和礦物為主的博物館,通過旅遊來拉動全縣經濟,這一想法得到平邑縣的支持,2004年,天宇自然博物館建成。他還致力於恢復礦山生態環境,在採礦場周圍和廢石山上覆土種樹,並建成了黃金地質公園,使歸來莊金礦成為全國黃金礦山中第一批國家級“工業旅遊示範點”之一,也成為全國第一批綠色礦山。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黃金地質公園

而在這期間,鄭曉廷也迷上了古生物研究。在2006年,他更是興致勃勃地出版了一本看名字就很高大上的書籍《地球生物起源》。在這本書的序言中,鄭曉廷說,促使其寫這本書的一大原因是,“達爾文沒有講明白地球生物變化形成的真正原因”。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不過,由於沒有經過正統的學習,這本書其實寫的比較粗淺,很大地方有許多錯漏。

到了2009年金礦被收購。他拒絕了收購方的高薪挽留,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跨界之路,而這個時候,他已經55歲。

和許多民科不一樣,鄭曉廷會對整個學科知識進行系統地學習,並且懂得根據你的實際問題來設立研究的課題,會進行大量的調查論證,然後進行研究觀察實驗。無論是鳥類、爬行類、哺乳類,有關研究者的文獻等都找來學習。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鄭曉廷認為,如果基礎都不紮實,不牢固,在最初的起點都沒有走好,又怎麼能夠走對!

在進行系統地理論學習之後,鄭曉廷開始通過解剖來了解相關動物的骨骼結構。

在剛開始的時候,鄭曉廷親手解剖了上百隻雞、鴨、魚、鴿子等,而博物館食堂的菜單,也因此“被動”增加了這些食材。

有一次,臨沂動物園死了一隻禿鷲,鄭曉廷聽聞後,帶人到掩埋地將這隻已經死了十多天的禿鷲挖了回來,一併拉回的還有一頭死了四十多天的長頸鹿。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當時正值盛夏,氣味尤其難聞,但鄭曉廷不管不顧,在博物館主樓後面的空地上,一塊一塊地解剖研究。

雖然已經50多歲,但是在經過大量上手實操之後,鄭曉廷對現生鳥的熟悉程度遠遠超過很多專業學生,這讓他對不同鳥類幼年、成年的胸骨等結構的差異非常熟悉。

除此之外,中國古生物學界的栽培也起到了關鍵因素,中國古生物學界一直以來因為選擇這個專業的人太少的原因,你看,北大古生物專業,9年只招6個人,堪稱6代單傳。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北大古生物專業一人畢業照

所以對這些喜歡研究古生物的人抱有極大的熱情。(沒辦法,人太少了,很有上趕著來的,這些教授表示很欣慰)

他多次千萬北古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南古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去向那裡的專家學者,甚至中科院院士請教,這些教授都熱情地將自己的所學心得傾囊相授!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在這些國內外頂尖學者的幫助之下,加上自身不斷地學習,鄭曉廷對古生物學的研究可以說在不斷系統化、精深化。當然,這也是因為古生物學界學生的確人不太多,其他人多的專業估計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我們可以來看看,鄭曉廷在古生物領域所做的卓越貢獻!他已經在國內外權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30多項研究成果,其中10多篇是在世界頂級的學術期刊諸如《科學》、《自然》上發表。

要知道,一個名校的大學教授如果有一篇論文發表在這樣的頂級刊物都可以用來炫耀了,初中肄業的鄭曉廷因為不懂英語,他更是請了一個英文翻譯,第一時間翻譯國外的研究成果,以及將他的研究成果翻譯成英文!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他通過11件保存著後肢羽毛或皮膚結構的早期鳥類標本,揭示了早期鳥類的進化過程——始於四肢均有翅膀,到後來僅前肢有羽翼。

而僅僅才過了3天,《自然》上就又發表了他的一篇論文,論文以3件罕見的保存了卵巢中濾泡的早期鳥類化石,揭示了早期鳥類雖然與恐龍和鱷魚一樣還使用兩個卵巢和兩條輸卵管,但它們已然像現代鳥類一樣,只保留了一個有效的卵巢和一條輸卵管。

3天之內,在兩個頂級刊物上連續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論文,這在整個學術界都是極為罕見的,其研究發現甚至改變了科學界對恐龍和早期鳥類演化的部分認識。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始祖鳥被廣泛認可為世界上最原始的鳥類。然而,2011年徐星等人基於對天宇博物館館藏標本的研究,得出了“始祖鳥並非鳥類,而是原始恐爪龍類”的結論,使鳥類演化過程中始祖鳥的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戰,而這種新的類似始祖鳥的獸腳類恐龍被命名為“鄭氏曉廷龍”。無異於向古生物學界投擲了一枚“重磅炸彈”,一時間,“始祖鳥是龍不是鳥”的話題引起學界甚至普通百姓的熱議。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鄭氏曉廷龍復原圖。這一重要物種,會帶著它的名字,永居古生物學界甚至是科學界殿堂

當然,鄭曉廷最卓越的貢獻,就是他一手組建的“天宇”博物館了,這家博物館收藏有1200多件恐龍化石,各種鳥類化石標本更多,有2200多件,這兩項收藏加起來,比全世界其他所有博物館保存的同類標本的總和還要多。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從建館至2009年,他先後投入了3.9億元徵集化石和礦物。如今,天宇自然博物館不僅有338.6克拉的中國最大鑽石,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紫水晶洞、綠松石,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珍藏了世界上最多的古生物化石標本,這個博物館更獲得了多項吉尼斯紀錄。而天宇博物館,也花光了鄭曉廷所有的積蓄!

天宇博物館館藏之豐富就連見多識廣的專家也是歎為觀止。中國最著名的恐龍專家、中科院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說:“如果以我入行到退休所做的研究量計算,天宇博物館的館藏量夠三代研究員進行研究。”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自此,在古生物學界,平邑就成為了古生物研究者的一個“聖地”,明天都有很多海內外的古生物學者來到這裡,進行研究,可以說鄭曉廷的博物館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促進了中國古生物研究的發展。

2010年,鄭曉廷被附近的臨沂大學破格聘請為教授,該校以其為核心組建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鄭曉廷擔任所長。4年後,臨沂大學更是將“終身教授”的榮譽頒給了鄭曉廷,以獎勵其“輝煌的”科研成果。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鄭曉廷的一生的確傳奇,初中的學歷並未成為他事業的門檻,在紡織廠時,他憑藉自己的發明實現了人生第一次逆襲;當礦長時,他創造了世界領先的處理工藝;當館長時,則成了一個知名的學者,堪稱“幹一件事就能成一件事”。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鄭曉廷經常調侃自己時“民科”,他說其實真正的民科很多,央視《我愛發明》介紹的對象,基本上都屬於民科,“他們來自民間,並未接受系統的科學訓練,但通過不斷地實踐,摸索出新的東西,解決了現實問題”。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

但是鄭曉廷認為“我這個民科和他們不一樣,我是從企業走出來的‘民科’。在企業中做研究,你得指導生產,得對企業負責,對國家投入的錢負責,你得根據你的實際問題來設立研究的課題,做之前你得做大量的調查論證,不是不負責任的亂想”。

最牛民科鄭曉廷:初中肄業,55歲跨界搞科研,最終成大學終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