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指數基金可以不用擇時,閉著眼買賣嗎?'

"
"
投資指數基金可以不用擇時,閉著眼買賣嗎?

過去3年若投資滬深300指數基金,收益率約為53%。從2008年以來10年的收益率逾70%,但若從2007年起計算,11年的收益率幾乎為零,若2007-2018年的11年間,收益率就是負數了。差異為何如此之大?因為2007年A股在牛市之巔,2018年則是熊市深谷。

不久前巴菲特說:“如果我和芒格只有30歲,只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我想我們會把所有的錢都投到像約翰﹒博格爾管理的先鋒500指數基金那樣的低成本費率基金上。”

1993年至今,巴菲特不少於10次推薦了指數基金。過去77年,標普500指數的回報率逾5000倍。但若知道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道瓊斯指數最低6500點到如今逾27000點的漲幅逾4.15倍!標普500指數基金77年逾5000倍的回報率中,大約有一半是過去10年創造的。

指數基金品種的投資有兩個要點:第一看長期,第二看週期。美國的股市週期是牛長熊短,A股週期是牛短熊長。一旦納入週期因素,指數基金品種的選擇就不那麼簡單了。 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城市化紅利遞減,證券化紅利遞增,家庭財富的偏好就會從房地產偏好,升級到收益率偏好和流動性偏好,年輕一代還會形成前輩較少甚至沒有的波動性偏好。如果說,長期價值投資是基於國運而產生的收益率偏好,現代金融市場的創新則更多體現在收益率、流動性和波動性3種偏好,因此形成了指數基金品種的多樣化。

和成熟市場相比,新興市場的基本特徵是:長期震盪,牛短熊長,散戶主導。也是由於新興市場這個特徵,專業投資機構並不都是教科書行為,而是不同程度地融合了散戶行為。機構行為的散戶化,源於市場的波動性,但又加劇了市場的波動性,所以在新興市場投資,無論是指數基金投資還是選股擇時配組合,都難以避開波段價值投資模式的影響。

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化市場的主流趨勢之一是實體經濟的金融化和家庭財富的證券化。主流證券類資產有兩大類,其一是債券,其二是股票。全球這兩大類資產在1970年不到3000億美元,如今已接近甚至可能已達到200多萬億美元!指數基金的投資品種還包括貨幣市場類,於是就有了三大類基礎資產的各種組合。2004年,美林證券基於對美國1973-2004年間的歷史數據,把行業投資策略——資產配置輪動——經濟週期波動3個要素融為一體,提出了著名的美林投資時鐘模型。此後,華爾街又在美林投資時鐘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各種量化投資模型,衍生出各類指數化基金。

指數基金品種的多樣化趨勢不可逆轉,有巴菲特模式、索羅斯模式、西蒙斯模式和美林模式。投資市場上,人群的風險偏好不同,資金的可用週期不同,市場的波動週期不同,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因素。僅就風險偏好、可用資金和牛熊週期三大因素而言,證券投資市場的指數基金品種就有無窮組合,各得其所,各領風騷。

人生財富靠選擇,選股擇時配組合。過去50年,全球化市場的財富機會爆發性增長,追到源頭是兩大支柱產業的崛起:其一是科技創新,其二是金融創新。所有其他產業都被降級到二三四五的維度,都可以被設計成指數化產品,供投資人選擇。指數基金多樣化趨勢的源頭就在於:市場驅動創新,創新無處不在。(作者:金岩石;圖/全景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