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權益基金成績單:超九成逆市收正 能源科技類領漲'

"

隨著最後一個交易日的結束,7月各類型公募基金的“成績單”也浮出水面。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雖然7月上證綜指整體下跌1.56%,但仍有超九成權益類基金逆市收穫正收益,部分能源、科技主題基金領漲。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消費電子、雲服務等科技板塊有望開啟新一輪景氣週期。

7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結束。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收盤,上證綜指報收2932.51點,較7月初的2978.88點,下跌1.56%。但在股市震盪回調的同時,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在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卻普遍逆市獲得正收益。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數據可統計的38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的當月平均淨值增長率約為2.95%。其中,實現正收益的產品多達339只。財通集成電路產業股票A/C和工銀農業產業股票分別以11.05%、10.99%和10.76%的淨值增長率排在前三位。包括上述3只產品在內,收益超過5%的同類型基金也達到86只。

同期,2707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淨值增長率也達到2.64%,實現正收益的產品共有2510只。其中,萬家成長優選A/C等16只基金淨值增長率超過10%。

也就是說,7月以來,在合計309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正收益產品共有2849只,佔到總數量的92.2%,少數產品還實現了超過10%的淨值增長。

就主動權益類基金普遍逆市獲得正收益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參與科創板打新增厚了收益,另一方面,受益於持有的能源、科技、養殖等板塊個股的表現較好。北京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7月科創板正式開市交易,開市首日25只新股平均漲幅近140%,公募基金作為重要參與者收穫頗豐。部分參與科創板打新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淨值大漲,也帶動了7月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提升。

長量基金資深研究員王驊表示,根據二季報,公募基金以景氣和業績為配置主線,除了估值較高的消費板塊,能源以及部分科技龍頭也進入了基金經理的視野,加上不少基金還繼續持有受益豬週期的養殖個股,所以有大部分基金能夠獲得超額收益。同時,科創板打新也是主動權益類基金收益增厚的一大途徑。

正如王驊所說,能源類、科技類主題基金在7月業績表現突出,多隻產品淨值增長率超過5%。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7月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淨值增長率達9.02%。同期,嘉實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紅土創新新科技股票業績也達到8.48%和8.09%。此外,據二季報數據顯示,在上文提及的財通集成電路產業股票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也包括隆基股份、滬電股份、匯頂科技等多隻科技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較為火熱的消費主題基金在7月則略顯頹勢,部分產品收益甚至由正轉負。王驊指出,根據二季報,公募基金二季度對大消費、大金融的增持力度不減,對於必需消費以及可選消費甚至有明顯增持,背後的邏輯可能在於二季度外圍局勢帶來新的不確定性,避險需求更加催生了資金的抱團需求。但是7月以來,此前的風險事件短暫平息,消費板塊高估值的問題顯現出來,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白酒板塊連續三週下跌,也導致了主要持有“核心資產”的基金表現不佳。

就後市走勢來看,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在8月基金投資策略研究報告中表示,中長期來看,A股在短期的躊躇後,大概率將重返上行通道,在這一拐點到來之前的震盪期,基金的風險控制能力和選股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投資方向上看好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和中大盤價值型基金。同時,成長股整體估值處於歷史底部,資金價格走低環境中有助於業績穩定的成長類公司估值修復,許多科技板塊如消費電子、雲服務、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正在開啟或醞釀新一輪景氣週期。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