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Ricoh GR

CMOS 的尺寸對於畫質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而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鏡頭焦段,像是上面的 GR 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是 18.3mm,等效焦段則約為 28mm,而焦段又直接會影響到景深。

在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器材界,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的好,找別人幫你推薦相機的時候也都會主動推薦你購買全畫幅相機。

可是,對於很多非專業的使用者,你真的能看出全畫幅和殘幅的區別嗎?

攝影師 Manny Ortiz 就做了一個實驗,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使用全畫幅相機和 APS-C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此他拍攝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選擇了兩臺不同的相機來拍攝同樣的照片。

其中一臺就是大法目前的旗艦相機 SONY A9,搭配的鏡頭是 85mm f/1.4 的 Gmaster 頭。另一臺相機同樣也來自大法,APS-C 畫幅的 SONY A6500,搭配的鏡頭是蔡司頭 55mm f/1.8。

在白天拍攝照片的時候,Manny Ortiz 將 85mm G 頭 的光圈設定在 f/2.8,而 55mm 的蔡司頭的光圈設定在 f/1.8,使兩機的景深效果能夠儘量匹配。而在晚上,則通通都使用 f/1.8,也因此在夜晚的虛化效果 85mm 的要比 55mm 的大得多。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使用兩臺相機所拍攝的內容,光看照片的話,你能分辨的出哪張是全幅,哪張是殘幅拍的麼?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Ricoh GR

CMOS 的尺寸對於畫質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而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鏡頭焦段,像是上面的 GR 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是 18.3mm,等效焦段則約為 28mm,而焦段又直接會影響到景深。

在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器材界,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的好,找別人幫你推薦相機的時候也都會主動推薦你購買全畫幅相機。

可是,對於很多非專業的使用者,你真的能看出全畫幅和殘幅的區別嗎?

攝影師 Manny Ortiz 就做了一個實驗,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使用全畫幅相機和 APS-C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此他拍攝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選擇了兩臺不同的相機來拍攝同樣的照片。

其中一臺就是大法目前的旗艦相機 SONY A9,搭配的鏡頭是 85mm f/1.4 的 Gmaster 頭。另一臺相機同樣也來自大法,APS-C 畫幅的 SONY A6500,搭配的鏡頭是蔡司頭 55mm f/1.8。

在白天拍攝照片的時候,Manny Ortiz 將 85mm G 頭 的光圈設定在 f/2.8,而 55mm 的蔡司頭的光圈設定在 f/1.8,使兩機的景深效果能夠儘量匹配。而在晚上,則通通都使用 f/1.8,也因此在夜晚的虛化效果 85mm 的要比 55mm 的大得多。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使用兩臺相機所拍攝的內容,光看照片的話,你能分辨的出哪張是全幅,哪張是殘幅拍的麼?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一組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Ricoh GR

CMOS 的尺寸對於畫質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而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鏡頭焦段,像是上面的 GR 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是 18.3mm,等效焦段則約為 28mm,而焦段又直接會影響到景深。

在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器材界,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的好,找別人幫你推薦相機的時候也都會主動推薦你購買全畫幅相機。

可是,對於很多非專業的使用者,你真的能看出全畫幅和殘幅的區別嗎?

攝影師 Manny Ortiz 就做了一個實驗,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使用全畫幅相機和 APS-C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此他拍攝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選擇了兩臺不同的相機來拍攝同樣的照片。

其中一臺就是大法目前的旗艦相機 SONY A9,搭配的鏡頭是 85mm f/1.4 的 Gmaster 頭。另一臺相機同樣也來自大法,APS-C 畫幅的 SONY A6500,搭配的鏡頭是蔡司頭 55mm f/1.8。

在白天拍攝照片的時候,Manny Ortiz 將 85mm G 頭 的光圈設定在 f/2.8,而 55mm 的蔡司頭的光圈設定在 f/1.8,使兩機的景深效果能夠儘量匹配。而在晚上,則通通都使用 f/1.8,也因此在夜晚的虛化效果 85mm 的要比 55mm 的大得多。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使用兩臺相機所拍攝的內容,光看照片的話,你能分辨的出哪張是全幅,哪張是殘幅拍的麼?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一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二組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Ricoh GR

CMOS 的尺寸對於畫質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而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鏡頭焦段,像是上面的 GR 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是 18.3mm,等效焦段則約為 28mm,而焦段又直接會影響到景深。

在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器材界,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的好,找別人幫你推薦相機的時候也都會主動推薦你購買全畫幅相機。

可是,對於很多非專業的使用者,你真的能看出全畫幅和殘幅的區別嗎?

攝影師 Manny Ortiz 就做了一個實驗,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使用全畫幅相機和 APS-C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此他拍攝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選擇了兩臺不同的相機來拍攝同樣的照片。

其中一臺就是大法目前的旗艦相機 SONY A9,搭配的鏡頭是 85mm f/1.4 的 Gmaster 頭。另一臺相機同樣也來自大法,APS-C 畫幅的 SONY A6500,搭配的鏡頭是蔡司頭 55mm f/1.8。

在白天拍攝照片的時候,Manny Ortiz 將 85mm G 頭 的光圈設定在 f/2.8,而 55mm 的蔡司頭的光圈設定在 f/1.8,使兩機的景深效果能夠儘量匹配。而在晚上,則通通都使用 f/1.8,也因此在夜晚的虛化效果 85mm 的要比 55mm 的大得多。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使用兩臺相機所拍攝的內容,光看照片的話,你能分辨的出哪張是全幅,哪張是殘幅拍的麼?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一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二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三組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Ricoh GR

CMOS 的尺寸對於畫質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而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鏡頭焦段,像是上面的 GR 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是 18.3mm,等效焦段則約為 28mm,而焦段又直接會影響到景深。

在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器材界,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的好,找別人幫你推薦相機的時候也都會主動推薦你購買全畫幅相機。

可是,對於很多非專業的使用者,你真的能看出全畫幅和殘幅的區別嗎?

攝影師 Manny Ortiz 就做了一個實驗,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使用全畫幅相機和 APS-C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此他拍攝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選擇了兩臺不同的相機來拍攝同樣的照片。

其中一臺就是大法目前的旗艦相機 SONY A9,搭配的鏡頭是 85mm f/1.4 的 Gmaster 頭。另一臺相機同樣也來自大法,APS-C 畫幅的 SONY A6500,搭配的鏡頭是蔡司頭 55mm f/1.8。

在白天拍攝照片的時候,Manny Ortiz 將 85mm G 頭 的光圈設定在 f/2.8,而 55mm 的蔡司頭的光圈設定在 f/1.8,使兩機的景深效果能夠儘量匹配。而在晚上,則通通都使用 f/1.8,也因此在夜晚的虛化效果 85mm 的要比 55mm 的大得多。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使用兩臺相機所拍攝的內容,光看照片的話,你能分辨的出哪張是全幅,哪張是殘幅拍的麼?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一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二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三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四組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Ricoh GR

CMOS 的尺寸對於畫質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而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鏡頭焦段,像是上面的 GR 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是 18.3mm,等效焦段則約為 28mm,而焦段又直接會影響到景深。

在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器材界,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的好,找別人幫你推薦相機的時候也都會主動推薦你購買全畫幅相機。

可是,對於很多非專業的使用者,你真的能看出全畫幅和殘幅的區別嗎?

攝影師 Manny Ortiz 就做了一個實驗,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使用全畫幅相機和 APS-C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此他拍攝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選擇了兩臺不同的相機來拍攝同樣的照片。

其中一臺就是大法目前的旗艦相機 SONY A9,搭配的鏡頭是 85mm f/1.4 的 Gmaster 頭。另一臺相機同樣也來自大法,APS-C 畫幅的 SONY A6500,搭配的鏡頭是蔡司頭 55mm f/1.8。

在白天拍攝照片的時候,Manny Ortiz 將 85mm G 頭 的光圈設定在 f/2.8,而 55mm 的蔡司頭的光圈設定在 f/1.8,使兩機的景深效果能夠儘量匹配。而在晚上,則通通都使用 f/1.8,也因此在夜晚的虛化效果 85mm 的要比 55mm 的大得多。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使用兩臺相機所拍攝的內容,光看照片的話,你能分辨的出哪張是全幅,哪張是殘幅拍的麼?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一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二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三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四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五組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Ricoh GR

CMOS 的尺寸對於畫質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而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鏡頭焦段,像是上面的 GR 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是 18.3mm,等效焦段則約為 28mm,而焦段又直接會影響到景深。

在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器材界,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的好,找別人幫你推薦相機的時候也都會主動推薦你購買全畫幅相機。

可是,對於很多非專業的使用者,你真的能看出全畫幅和殘幅的區別嗎?

攝影師 Manny Ortiz 就做了一個實驗,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使用全畫幅相機和 APS-C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此他拍攝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選擇了兩臺不同的相機來拍攝同樣的照片。

其中一臺就是大法目前的旗艦相機 SONY A9,搭配的鏡頭是 85mm f/1.4 的 Gmaster 頭。另一臺相機同樣也來自大法,APS-C 畫幅的 SONY A6500,搭配的鏡頭是蔡司頭 55mm f/1.8。

在白天拍攝照片的時候,Manny Ortiz 將 85mm G 頭 的光圈設定在 f/2.8,而 55mm 的蔡司頭的光圈設定在 f/1.8,使兩機的景深效果能夠儘量匹配。而在晚上,則通通都使用 f/1.8,也因此在夜晚的虛化效果 85mm 的要比 55mm 的大得多。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使用兩臺相機所拍攝的內容,光看照片的話,你能分辨的出哪張是全幅,哪張是殘幅拍的麼?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一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二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三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四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五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六組

下面公佈答案:

第一組:

上:APS-C 畫幅

下:全畫幅

第二組:

左:全畫幅

右:APS-C 畫幅

第三組:

左:APS-C 畫幅

右:全畫幅

第四組:

上:全畫幅

下:APS-C 畫幅

第五組:

左:全畫幅

右:APS-C 畫幅

第六組:

左:全畫幅

右:APS-C 畫幅

怎麼樣,都看出來了嗎?

其實關於殘幅和全幅之爭由來已久,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殘幅和全幅是否真的這麼重要?底大一級壓死人,這話我完全贊同,全幅也有著自己不可比擬的競爭力,可是對於多數初學者來說,對於很多隻是在屏幕上去看照片的人們來說,是否一定要一步到位買全幅呢?

在這裡我不發表評論,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選擇對自己來說最合適的相機才是最重要的。

"

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人來說,一定聽說過全畫幅和殘幅的概念。

所謂的全畫幅,就是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等同於 135 膠片尺寸 36*24mm,這個標準由柯達確定,Leica 相機的流行使它成為了行業標準並一直沿用至今。擁有這樣尺寸的傳感器的相機,我們稱之為全畫幅相機。

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專業級相機,都是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Nikon D850

而所謂的殘幅,就是指 APS-C 畫幅,這一標準本來也是在膠片時代就誕生的,本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在 1996 年由柯達、富士、佳能、美能達、尼康五大攝影器材廠商推出的不同於35毫米底片系統的新一代攝影系統的規範。

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統在膠片屆還沒有完全推行起來的時候,數碼浪潮來襲,膠片陣亡了,也就沒能流行起來。但是由於畫幅較全畫幅小,在傳感器製造上有技術和成本上的優勢,因此被數碼利用並推行起來,成為了入門級的首選。

APS 系統總共有三種標準,我們最常簡單的就是 APS-C 標準,各家的 CMOS 的尺寸都會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都在 25.1*16.7 mm 左右(但其實就算是全畫幅,各家尺寸也會略有幾個 mm 的不同)。

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各家品牌的入門級相機,都是使用 APS-C 尺寸傳感器的。

由於相機制造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很多便攜式相機也都用上了 APS-C 畫幅的傳感器,像是 Ricoh 經典了幾十年的 Ricoh GR 的兩代相機。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Ricoh GR

CMOS 的尺寸對於畫質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而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鏡頭焦段,像是上面的 GR 的鏡頭的實際焦段是 18.3mm,等效焦段則約為 28mm,而焦段又直接會影響到景深。

在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器材界,我們都知道全畫幅的好,找別人幫你推薦相機的時候也都會主動推薦你購買全畫幅相機。

可是,對於很多非專業的使用者,你真的能看出全畫幅和殘幅的區別嗎?

攝影師 Manny Ortiz 就做了一個實驗,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使用全畫幅相機和 APS-C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此他拍攝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選擇了兩臺不同的相機來拍攝同樣的照片。

其中一臺就是大法目前的旗艦相機 SONY A9,搭配的鏡頭是 85mm f/1.4 的 Gmaster 頭。另一臺相機同樣也來自大法,APS-C 畫幅的 SONY A6500,搭配的鏡頭是蔡司頭 55mm f/1.8。

在白天拍攝照片的時候,Manny Ortiz 將 85mm G 頭 的光圈設定在 f/2.8,而 55mm 的蔡司頭的光圈設定在 f/1.8,使兩機的景深效果能夠儘量匹配。而在晚上,則通通都使用 f/1.8,也因此在夜晚的虛化效果 85mm 的要比 55mm 的大得多。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他使用兩臺相機所拍攝的內容,光看照片的話,你能分辨的出哪張是全幅,哪張是殘幅拍的麼?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一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二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三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四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五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第六組

下面公佈答案:

第一組:

上:APS-C 畫幅

下:全畫幅

第二組:

左:全畫幅

右:APS-C 畫幅

第三組:

左:APS-C 畫幅

右:全畫幅

第四組:

上:全畫幅

下:APS-C 畫幅

第五組:

左:全畫幅

右:APS-C 畫幅

第六組:

左:全畫幅

右:APS-C 畫幅

怎麼樣,都看出來了嗎?

其實關於殘幅和全幅之爭由來已久,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殘幅和全幅是否真的這麼重要?底大一級壓死人,這話我完全贊同,全幅也有著自己不可比擬的競爭力,可是對於多數初學者來說,對於很多隻是在屏幕上去看照片的人們來說,是否一定要一步到位買全幅呢?

在這裡我不發表評論,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選擇對自己來說最合適的相機才是最重要的。

全畫幅拍的還是殘幅拍的,你真的能看得出來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