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張蘊嶺:“百年大變局”世界怎麼變,中國怎麼辦?'

""思想者|張蘊嶺:“百年大變局”世界怎麼變,中國怎麼辦?

【編者按】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我們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今世界形勢的一個重大論斷,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時代特徵。什麼是“百年大變局”?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大發展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日前,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蘊嶺研究員在上海研究院“智庫大講堂”上就此發表了演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2月28日在駐外使節工作會議上講到:“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幾次會議上都提到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百年大變局。什麼是“百年大變局”?為什麼要提“百年大變局”?怎麼變,變到哪裡去?今天,我就跟大家談談個人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什麼是“百年大變局”?

“百年大變局”是一個大的命題,涉及的問題很宏大,需要認真研究與思考。一是百年,是指一個長時期的跨度,不是幾年,也不是幾十年;二是大變局,不是小規模、局部的改變,而是指重要的、影響巨大的變化,大變局,涉及大格局、秩序和體系。

談到百年大變局,涉及到幾個關鍵詞

——大國崛起,是指新的大國崛起,改變大國力量的對比,力量對比的轉變往往會引起大國之間的激烈競爭、對抗,甚至是戰爭。

——國際體系,是指基於世界建立的國際間關係、國際秩序、國際組織,有經濟的,也有政治安全的,體系的變化會影響到諸多因素,是變局的重要內容。

——全球治理,是指基於應對全球問題發展起來的合作性機制,安全的治理主要是聯合國安理會,經濟的治理原來是G7,2008年金融危機後,主要是G20,包括髮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展範式,是指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式,傳統的發展範式是西方工業化創建的,延續至今,由於面臨危機,需要向新發展範式轉變。

——文明衝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間發生矛盾,導致國家之間、族群之間,甚至是集團之間以不同文明為背景的爭鬥。文明衝突論是美國學者亨廷頓提出來的,原意是冷戰後,以意識形態為背景的衝突終結,未來衝突是在不同文明之間,特別是基督教和穆斯林文明之間產生。

——財富分配,是指社會財富的積累和分配走向兩極化,極度不合理,引起社會運動,要求改變和變革。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提出的倡議,也是推動構建不同於現行國際秩序的和平安全、合作發展的新秩序的中國智慧和方案。

百年大變局涉及諸多內容,以上這些關鍵詞實際上是大變局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需關注的大課題。

應該說,“百年”不是一個嚴格的時間界定,而是指著眼於長遠看問題。百年大變局的核心是“變”,大變局涉及到本質、結構、影響的轉變。百年大變局既指世界,也指中國。就世界而言,變的是格局、秩序、體系,就中國而言,變的是實力、地位、影響力。

認識和分析大變局需要有具體的時間定位,我們可以把上個世紀和這個世紀的兩個百年作為時間座標,把世界與中國放在這個大的時間序列裡分析。

上個百年發生了什麼?

從世界格局來看,上個百年是世界發生鉅變的百年,在人類歷史上,是最驚心動魄的百年。就世界秩序而言,最大的變局是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掌握霸權,西方集團確立;再一個大變局就是發生了十月革命,共產主義運動興起,蘇聯成為領銜大國,東方集團出現。二戰後,聯合國體系建立,但美蘇發生對立,形成冷戰。冷戰對峙了幾十年,以蘇聯解體、東方集團崩塌、美國成為一家獨大的霸權而告終。

就世界發展而言,上個百年是一個大發展時期,經濟總量以乘數效應增加。從有統計的經濟總量來看,上個百年的增長超過以前所有的時間增量的總和。推動增長的主動力是組織管理制度改善與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其主要的特徵是生產管理更為科學,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因此,生產的效率大大提高。還有全球化得到大發展,絕大多數國家實行開放發展戰略,加入到世界發展的進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國際生產網絡的發展,生產、交換、資本的跨國化成為常態。不過,到上個百年後期,原來的國際關係、發展方式、治理體系都顯露出老化,有的問題已經是“積重難返”,出現了“危機綜合徵”,到了非改不可的關頭了。

就社會變局而言,影響最大的是西方走過發達階段,進入後發達時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完成。在人口的社會結構中,“中產階級”規模增大,建立起了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把全民納入基本社保體系之中,同時,社會保障制度向更多國家擴散,幾乎成為一種被普遍接受(包括髮展中國家)的模式。不過,財富的集中化,或者說兩極化加速,企業甚至個人的資產富可敵國,許多個人的財富超過了很多國家的財富總量,需要社會改革。

從地區層面來看,歐洲經歷了長期的戰亂,最後走向區域穩定,創建區域聯合與治理制度,這是具有長遠意義的大變局。亞洲的變化也引人注目,日本崛起後奉行侵略擴張,二戰戰敗,戰後被納入美國領導的同盟體系。中國結束內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東南亞逐步實現聯合,建立了東盟,探索出一條符合東南亞的區域治理方式(東盟方式),取得顯著成效。不過,亞洲的政治與安全還處在分割狀態,冷戰結束並未完全終結分割,特別是朝鮮半島,沒有結束戰爭狀態。

從發展角度看,經濟區域化凸顯,形成三大經濟中心,即北美、歐洲、東亞地區。美國經濟二戰後一家獨大,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資本與技術擴散的中心;歐洲經歷世界大戰的毀壞,二戰後經濟實現復興,建成了基於全面開放與區域治理的統一大市場;東亞以日本經濟戰後復興和中國實施改革開放為動力,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心,形成北美—東亞鏈接的亞太大區域框架,並且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特別凸顯的是,發展中國家全體崛起,成為幾乎與發達國家總量相當的經濟板塊。如今,新的科技革命在發展,以智能化和物聯網為代表的新科技正在並將會進一步改變世界,將會形成新的發展方式和發展動能。

在上一個百年中,西方國家在國際關係、國際秩序中佔據主導地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盛行。然而,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也讓各國人民痛定思痛,建立了以聯合國為主體,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機制的全球治理框架。這個框架是人類社會邁出的重要一步,為過去幾十年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還有一個大變化,就是民族獨立運動興起,西方主導的殖民主義制度消亡,發展中國家實現民族獨立。

把上述這些變化串起來,我們會發現,變局是巨大的,變局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進程,不是一揮而就,變局自身也是不斷進行調整的。

這一個百年又有哪些變化?

進入21世紀,從新的百年開始觀察,依然是從“亂”開始。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恐怖主義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和警惕。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更是給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再擴展成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暴露出二戰後的經濟治理體系失能,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體系面臨調整。

本世紀前50年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世界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轉變。從歷史來說,力量對比的變化一般總是要與戰爭相聯繫,需要我們研究的是如何避免發生戰爭悲劇,因為以現在軍事技術,特別是核武器的存在,一旦大力量之間發生大戰,那將是毀滅性的。

中國的崛起是最大的力量變局,此外還有發展中國家群體崛起的力量對比變化。自歐洲開啟工業化以來,世界力量重心逐步向西方轉移,由此世界分為發達國家群體和發展中國家群體。長期以來,發達國家一直是世界力量的中心,曾佔世界經濟總量的80%以上。到今天發生變化了,發展中國家的力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根據預測,到本世紀中葉,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可佔到世界的65%以上。這個力量對比的變化具有深刻的含義。

如今,世界各國都加入了一個共處的國際體系,後起者並不要求推翻現存的體系、制度,但會推動其調整、改革。這樣的調整與改革將是一個開放與漸進的過程,也是需要共同參與的,因此,本質上是非對抗性的,合作共贏成為大多數國家可以接受的基本原則。

過去,國際力量對比變化往往是大國之間打一仗,現在一些人仍持有這種“戰爭決定論”。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說“中美必有一戰”。但是,世界的發展未必遵循舊有邏輯。未來很有可能的是,世界再也沒有一個大國可以主導霸佔世界,國際關係和秩序的轉變儘管會有矛盾、鬥爭,甚至是一定的對立,但做得好,很有可能會走出傳統的對抗性“叢林法則”,走向一種包容共處的新文明。文明不一定非要衝突,有可能是文明和平競爭共處。

由此引申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未來國際關係的秩序與重構是肯定的,推動力在哪兒?過去歷史就是大國爭,最後一家勝,由其重構秩序。現在我們提出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能不能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共識?

第二個問題,未來的秩序會終結大國主導的歷史模式嗎?人類能走出傳統歷史上的大國爭鬥和主導模式嗎?世界在變化,一體化、互聯互通、相互依賴是事實,也是大趨勢,這對於國際秩序的轉變將產生重要影響。

新世紀,發展範式的轉變是非常重要的。客觀來說,現行的工業化模式,推動了世界的發展,讓更多的國家步入現代化行列。但是,這種追趕型現代化模式出現了各種問題,出現綜合性危機,包括資源危機、能源危機、生態危機等。傳統工業化發展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越來越多的物品為目標,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工業化進程,物品的生產和對物品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多。事實表明,這種以物化為中心的發展範式難以為繼,因此出現了“發展範式”的危機。

傳統發展範式需要改變,需要新發展觀,需要創建新的發展範式。但由於傳統範式已延續數百年,幾乎所有的進步、財富積累、生活方式乃至價值觀取向等都是以其為基礎,受到其引導。因此,變局是會有阻力的,改變也是痛苦的、艱難的。特別是範式之變,不會馬到成功,是漸進的、長時間的,是百年進程。

沒有現成的或者設計好的新範式,新發展範式的建立也是一個不斷蛻變的創新過程,是“創造性破壞”。就生產而言,生產的內容不斷髮生變化,效率不斷提高,向社會的供給不斷創新,從而創建基於新範式的可持續發展;就生活方式而言,消費的模式會發生變化,更少的物品消費,更高的生活質量,從而創建基於人本為核心價值的新理念。

百年大變局,對於未來而言,“未知數很多”,因此,被稱之為“沒有答案的世界”。但是,“沒有答案”並不等於“無解”。研究百年大變局,就需要研究上述這些問題,要有預案,有超前性的認識,為未來做好準備、做努力。

百年大變局帶來的兩大挑戰

大變局是大趨勢,也是大挑戰。最大課題是如何保證和平與發展的大局。

我們面臨的直接挑戰是如何維護世界和平,也就是說,創建一個和平的世紀。上個百年,兩次世界大戰,付出的代價太大。在武器現代化,大量新技術用於提高軍力,大規模殺傷武器普遍化,尤其是,大國擁有核武器,核武生產變得比較容易的情況下,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是具有毀滅性的。因此,需要千方百計阻止大規模戰爭爆發。大國要改變思維和戰略,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應把重點放在共同推動世界和平規則與機制構建上。

發展的問題面臨諸多挑戰。發展問題的挑戰體現在不同的層次:一是“後發展”問題,也稱後工業化問題,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傳統社會保障體制危機、政府債務升高、族群和地區發展差別增大、財富分配兩極化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民粹主義、極端主義、保守主義勢力湧起,需要改革,需要凝聚社會新共識;二是發展中問題,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跟上新科技革命的步伐,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問題,傳統的趕超模式難以行得通,需要新方式;三是發展範式轉變,由傳統的工業化範式向可持續的新發展範式轉變,人類面臨氣候變化的威脅,氣候變化與傳統發展範式相關,因此,需要讓新發展理念生根,成為推動發展的主動力。

面對大變局,中國怎麼辦?

百年大變局,中國既是變的主體,也是變的客體。對中國來說,百年大變局具有特殊的含義,即在結束百年衰落後,走向民族復興,實現中華復興夢。按照設定的目標,到2050年,中國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世紀的前50年,將是確保實現民族復興目標的戰略機遇期。

中國是世界大國,也是變局中的大變量,非同一般。中國領導人提出,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要在百年變局中起引領作用。如果中國建成發達國家,綜合力量將居世界之首。這個轉變對中國、對世界都是影響巨大的。目前,很多現象都與如何與一個崛起的中國打交道有關。美國最為緊張,擔心中國超越、中國排擠、中國替代等,從奧巴馬總統時期,美國就提出“重返亞洲”、“亞太再平衡”戰略,到特朗普總統當政,就進一步增強對付中國的力度,發起貿易戰、技術封鎖,力圖遏制中國的崛起。

十九大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個定位是非常高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就意味著中國崛起和傳統的大國崛起不一樣,不會通過戰爭來實現崛起;全球發展的貢獻者,這個貢獻不光是指傳統發展的貢獻,要有新發展範式的貢獻;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就是不破壞現行秩序的基礎,維護其基本穩定,但也有一個維護怎樣的國際秩序,如何推動改革的問題。

面對大變局,中國面臨諸多挑戰。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需要繼續深化,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不會因為貿易戰而關閉大門,也會堅持推動新型大國關係、合作伙伴關係的原則,以保證發展的良好國際環境。中國需要推動現行國際體系、國際秩序的改革,但不是要另起爐灶,會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但不會唱獨角戲。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遵循的原則是大家共同參與,是共商、共建、共享,構建開放合作的大平臺。

中國未來的發展和作用需要堅持開放,不僅是經濟開放,也要思想文化開放,不僅要自己走出去,也要讓人家能進來,讓思想、文化進行雙向、多向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在交往中提升影響力。百年變局中的中國和中國與百年變局,這是兩個大課題,需要良性互動,只有這樣,才可以有別於過去,開創新世紀。

整理人王珍

【思想者小傳】

"思想者|張蘊嶺:“百年大變局”世界怎麼變,中國怎麼辦?

【編者按】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我們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今世界形勢的一個重大論斷,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時代特徵。什麼是“百年大變局”?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大發展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日前,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蘊嶺研究員在上海研究院“智庫大講堂”上就此發表了演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2月28日在駐外使節工作會議上講到:“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幾次會議上都提到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百年大變局。什麼是“百年大變局”?為什麼要提“百年大變局”?怎麼變,變到哪裡去?今天,我就跟大家談談個人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什麼是“百年大變局”?

“百年大變局”是一個大的命題,涉及的問題很宏大,需要認真研究與思考。一是百年,是指一個長時期的跨度,不是幾年,也不是幾十年;二是大變局,不是小規模、局部的改變,而是指重要的、影響巨大的變化,大變局,涉及大格局、秩序和體系。

談到百年大變局,涉及到幾個關鍵詞

——大國崛起,是指新的大國崛起,改變大國力量的對比,力量對比的轉變往往會引起大國之間的激烈競爭、對抗,甚至是戰爭。

——國際體系,是指基於世界建立的國際間關係、國際秩序、國際組織,有經濟的,也有政治安全的,體系的變化會影響到諸多因素,是變局的重要內容。

——全球治理,是指基於應對全球問題發展起來的合作性機制,安全的治理主要是聯合國安理會,經濟的治理原來是G7,2008年金融危機後,主要是G20,包括髮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展範式,是指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式,傳統的發展範式是西方工業化創建的,延續至今,由於面臨危機,需要向新發展範式轉變。

——文明衝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間發生矛盾,導致國家之間、族群之間,甚至是集團之間以不同文明為背景的爭鬥。文明衝突論是美國學者亨廷頓提出來的,原意是冷戰後,以意識形態為背景的衝突終結,未來衝突是在不同文明之間,特別是基督教和穆斯林文明之間產生。

——財富分配,是指社會財富的積累和分配走向兩極化,極度不合理,引起社會運動,要求改變和變革。

——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提出的倡議,也是推動構建不同於現行國際秩序的和平安全、合作發展的新秩序的中國智慧和方案。

百年大變局涉及諸多內容,以上這些關鍵詞實際上是大變局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需關注的大課題。

應該說,“百年”不是一個嚴格的時間界定,而是指著眼於長遠看問題。百年大變局的核心是“變”,大變局涉及到本質、結構、影響的轉變。百年大變局既指世界,也指中國。就世界而言,變的是格局、秩序、體系,就中國而言,變的是實力、地位、影響力。

認識和分析大變局需要有具體的時間定位,我們可以把上個世紀和這個世紀的兩個百年作為時間座標,把世界與中國放在這個大的時間序列裡分析。

上個百年發生了什麼?

從世界格局來看,上個百年是世界發生鉅變的百年,在人類歷史上,是最驚心動魄的百年。就世界秩序而言,最大的變局是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掌握霸權,西方集團確立;再一個大變局就是發生了十月革命,共產主義運動興起,蘇聯成為領銜大國,東方集團出現。二戰後,聯合國體系建立,但美蘇發生對立,形成冷戰。冷戰對峙了幾十年,以蘇聯解體、東方集團崩塌、美國成為一家獨大的霸權而告終。

就世界發展而言,上個百年是一個大發展時期,經濟總量以乘數效應增加。從有統計的經濟總量來看,上個百年的增長超過以前所有的時間增量的總和。推動增長的主動力是組織管理制度改善與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其主要的特徵是生產管理更為科學,生產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因此,生產的效率大大提高。還有全球化得到大發展,絕大多數國家實行開放發展戰略,加入到世界發展的進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國際生產網絡的發展,生產、交換、資本的跨國化成為常態。不過,到上個百年後期,原來的國際關係、發展方式、治理體系都顯露出老化,有的問題已經是“積重難返”,出現了“危機綜合徵”,到了非改不可的關頭了。

就社會變局而言,影響最大的是西方走過發達階段,進入後發達時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完成。在人口的社會結構中,“中產階級”規模增大,建立起了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把全民納入基本社保體系之中,同時,社會保障制度向更多國家擴散,幾乎成為一種被普遍接受(包括髮展中國家)的模式。不過,財富的集中化,或者說兩極化加速,企業甚至個人的資產富可敵國,許多個人的財富超過了很多國家的財富總量,需要社會改革。

從地區層面來看,歐洲經歷了長期的戰亂,最後走向區域穩定,創建區域聯合與治理制度,這是具有長遠意義的大變局。亞洲的變化也引人注目,日本崛起後奉行侵略擴張,二戰戰敗,戰後被納入美國領導的同盟體系。中國結束內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東南亞逐步實現聯合,建立了東盟,探索出一條符合東南亞的區域治理方式(東盟方式),取得顯著成效。不過,亞洲的政治與安全還處在分割狀態,冷戰結束並未完全終結分割,特別是朝鮮半島,沒有結束戰爭狀態。

從發展角度看,經濟區域化凸顯,形成三大經濟中心,即北美、歐洲、東亞地區。美國經濟二戰後一家獨大,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資本與技術擴散的中心;歐洲經歷世界大戰的毀壞,二戰後經濟實現復興,建成了基於全面開放與區域治理的統一大市場;東亞以日本經濟戰後復興和中國實施改革開放為動力,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心,形成北美—東亞鏈接的亞太大區域框架,並且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特別凸顯的是,發展中國家全體崛起,成為幾乎與發達國家總量相當的經濟板塊。如今,新的科技革命在發展,以智能化和物聯網為代表的新科技正在並將會進一步改變世界,將會形成新的發展方式和發展動能。

在上一個百年中,西方國家在國際關係、國際秩序中佔據主導地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盛行。然而,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也讓各國人民痛定思痛,建立了以聯合國為主體,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機制的全球治理框架。這個框架是人類社會邁出的重要一步,為過去幾十年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還有一個大變化,就是民族獨立運動興起,西方主導的殖民主義制度消亡,發展中國家實現民族獨立。

把上述這些變化串起來,我們會發現,變局是巨大的,變局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進程,不是一揮而就,變局自身也是不斷進行調整的。

這一個百年又有哪些變化?

進入21世紀,從新的百年開始觀察,依然是從“亂”開始。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恐怖主義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和警惕。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更是給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再擴展成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暴露出二戰後的經濟治理體系失能,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體系面臨調整。

本世紀前50年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世界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轉變。從歷史來說,力量對比的變化一般總是要與戰爭相聯繫,需要我們研究的是如何避免發生戰爭悲劇,因為以現在軍事技術,特別是核武器的存在,一旦大力量之間發生大戰,那將是毀滅性的。

中國的崛起是最大的力量變局,此外還有發展中國家群體崛起的力量對比變化。自歐洲開啟工業化以來,世界力量重心逐步向西方轉移,由此世界分為發達國家群體和發展中國家群體。長期以來,發達國家一直是世界力量的中心,曾佔世界經濟總量的80%以上。到今天發生變化了,發展中國家的力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根據預測,到本世紀中葉,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可佔到世界的65%以上。這個力量對比的變化具有深刻的含義。

如今,世界各國都加入了一個共處的國際體系,後起者並不要求推翻現存的體系、制度,但會推動其調整、改革。這樣的調整與改革將是一個開放與漸進的過程,也是需要共同參與的,因此,本質上是非對抗性的,合作共贏成為大多數國家可以接受的基本原則。

過去,國際力量對比變化往往是大國之間打一仗,現在一些人仍持有這種“戰爭決定論”。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說“中美必有一戰”。但是,世界的發展未必遵循舊有邏輯。未來很有可能的是,世界再也沒有一個大國可以主導霸佔世界,國際關係和秩序的轉變儘管會有矛盾、鬥爭,甚至是一定的對立,但做得好,很有可能會走出傳統的對抗性“叢林法則”,走向一種包容共處的新文明。文明不一定非要衝突,有可能是文明和平競爭共處。

由此引申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未來國際關係的秩序與重構是肯定的,推動力在哪兒?過去歷史就是大國爭,最後一家勝,由其重構秩序。現在我們提出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能不能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共識?

第二個問題,未來的秩序會終結大國主導的歷史模式嗎?人類能走出傳統歷史上的大國爭鬥和主導模式嗎?世界在變化,一體化、互聯互通、相互依賴是事實,也是大趨勢,這對於國際秩序的轉變將產生重要影響。

新世紀,發展範式的轉變是非常重要的。客觀來說,現行的工業化模式,推動了世界的發展,讓更多的國家步入現代化行列。但是,這種追趕型現代化模式出現了各種問題,出現綜合性危機,包括資源危機、能源危機、生態危機等。傳統工業化發展的基本特徵是以生產越來越多的物品為目標,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工業化進程,物品的生產和對物品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多。事實表明,這種以物化為中心的發展範式難以為繼,因此出現了“發展範式”的危機。

傳統發展範式需要改變,需要新發展觀,需要創建新的發展範式。但由於傳統範式已延續數百年,幾乎所有的進步、財富積累、生活方式乃至價值觀取向等都是以其為基礎,受到其引導。因此,變局是會有阻力的,改變也是痛苦的、艱難的。特別是範式之變,不會馬到成功,是漸進的、長時間的,是百年進程。

沒有現成的或者設計好的新範式,新發展範式的建立也是一個不斷蛻變的創新過程,是“創造性破壞”。就生產而言,生產的內容不斷髮生變化,效率不斷提高,向社會的供給不斷創新,從而創建基於新範式的可持續發展;就生活方式而言,消費的模式會發生變化,更少的物品消費,更高的生活質量,從而創建基於人本為核心價值的新理念。

百年大變局,對於未來而言,“未知數很多”,因此,被稱之為“沒有答案的世界”。但是,“沒有答案”並不等於“無解”。研究百年大變局,就需要研究上述這些問題,要有預案,有超前性的認識,為未來做好準備、做努力。

百年大變局帶來的兩大挑戰

大變局是大趨勢,也是大挑戰。最大課題是如何保證和平與發展的大局。

我們面臨的直接挑戰是如何維護世界和平,也就是說,創建一個和平的世紀。上個百年,兩次世界大戰,付出的代價太大。在武器現代化,大量新技術用於提高軍力,大規模殺傷武器普遍化,尤其是,大國擁有核武器,核武生產變得比較容易的情況下,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是具有毀滅性的。因此,需要千方百計阻止大規模戰爭爆發。大國要改變思維和戰略,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應把重點放在共同推動世界和平規則與機制構建上。

發展的問題面臨諸多挑戰。發展問題的挑戰體現在不同的層次:一是“後發展”問題,也稱後工業化問題,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傳統社會保障體制危機、政府債務升高、族群和地區發展差別增大、財富分配兩極化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民粹主義、極端主義、保守主義勢力湧起,需要改革,需要凝聚社會新共識;二是發展中問題,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跟上新科技革命的步伐,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問題,傳統的趕超模式難以行得通,需要新方式;三是發展範式轉變,由傳統的工業化範式向可持續的新發展範式轉變,人類面臨氣候變化的威脅,氣候變化與傳統發展範式相關,因此,需要讓新發展理念生根,成為推動發展的主動力。

面對大變局,中國怎麼辦?

百年大變局,中國既是變的主體,也是變的客體。對中國來說,百年大變局具有特殊的含義,即在結束百年衰落後,走向民族復興,實現中華復興夢。按照設定的目標,到2050年,中國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世紀的前50年,將是確保實現民族復興目標的戰略機遇期。

中國是世界大國,也是變局中的大變量,非同一般。中國領導人提出,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要在百年變局中起引領作用。如果中國建成發達國家,綜合力量將居世界之首。這個轉變對中國、對世界都是影響巨大的。目前,很多現象都與如何與一個崛起的中國打交道有關。美國最為緊張,擔心中國超越、中國排擠、中國替代等,從奧巴馬總統時期,美國就提出“重返亞洲”、“亞太再平衡”戰略,到特朗普總統當政,就進一步增強對付中國的力度,發起貿易戰、技術封鎖,力圖遏制中國的崛起。

十九大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個定位是非常高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就意味著中國崛起和傳統的大國崛起不一樣,不會通過戰爭來實現崛起;全球發展的貢獻者,這個貢獻不光是指傳統發展的貢獻,要有新發展範式的貢獻;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就是不破壞現行秩序的基礎,維護其基本穩定,但也有一個維護怎樣的國際秩序,如何推動改革的問題。

面對大變局,中國面臨諸多挑戰。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需要繼續深化,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不會因為貿易戰而關閉大門,也會堅持推動新型大國關係、合作伙伴關係的原則,以保證發展的良好國際環境。中國需要推動現行國際體系、國際秩序的改革,但不是要另起爐灶,會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但不會唱獨角戲。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遵循的原則是大家共同參與,是共商、共建、共享,構建開放合作的大平臺。

中國未來的發展和作用需要堅持開放,不僅是經濟開放,也要思想文化開放,不僅要自己走出去,也要讓人家能進來,讓思想、文化進行雙向、多向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在交往中提升影響力。百年變局中的中國和中國與百年變局,這是兩個大課題,需要良性互動,只有這樣,才可以有別於過去,開創新世紀。

整理人王珍

【思想者小傳】

思想者|張蘊嶺:“百年大變局”世界怎麼變,中國怎麼辦?

張蘊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學部委員,前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兼任中國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特聘人文一級教授、山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曾任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委員。(作者照片由上海研究院提供)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王珍 文字編輯:王珍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