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這些“屯”裡都藏著哪些“祕密”?

在洋河西段兩岸廣袤的土地上,

即現在懷安縣東北部和萬全區南部的地區,

散落著一些以數字排序的古“屯”村落

這些古“屯”村落的起源、成因和定位

都有著什麼樣的歷史原因呢?

張家口這些“屯”裡都藏著哪些“祕密”?

圖 | 懷安第六屯鄉常家溝村

◇以數字排序古“屯”村落之遺存溯源◇

第三屯(現隸屬懷安縣第六屯鄉):位於洋河南岸。據1994年版《懷安縣誌》(下同)記載,該村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駐軍屯田,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築堡。

第四屯(現隸屬懷安縣左衛鎮):位於洋河南岸。據查,該村明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建村,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築土城堡。

第六屯(現隸屬懷安縣第六屯鄉):位於洋河南岸。據查,該村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築堡,駐軍屯田。

第七屯(現隸屬萬全縣安家堡鄉):位於洋河北岸。據1992年版《萬全縣志》記載,該村始建於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為古代屯兵地名。

第八屯(現隸屬萬全縣安家堡鄉):位於洋河北岸。據《萬全縣志》記載,該村也始建於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為古代屯兵之地。

第九屯(現隸屬懷安縣第六屯鄉):位於洋河南岸。據《懷安縣誌》記載,該村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駐軍屯田,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築堡。

第十屯(現隸屬懷安縣柴溝堡鎮),位於洋河南岸。據查,該村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建村,為古代屯兵之地,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築堡。

從上述古“屯”村落排序來看,第十屯之前,唯獨缺少了第一屯、第二屯和第五屯,查閱《懷安縣誌》《萬全縣志》仍未找到答案。

為解答這個疑問,除了請教知情人士外還到洋河岸邊一些古“屯”村落進行了深入瞭解。據屯民祖輩們留下來的記憶,這三個“屯”分別是:

第一屯,就是現在的左衛鎮景泉堡村,明洪武年間建萬全左衛第一百戶所,稱頭百戶,嘉靖四年(1525年)築土城堡,因村西臨“金泉”,民國時改稱今名。

第二屯,也就是現在的二堡子村(現隸屬懷安縣第六屯鄉)。該村位於洋河南岸,明初,因屯兵墾田形成第二屯。據《懷安縣誌》記載,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因村莊人口逐漸增多,成為萬全左衛第二百戶所,稱二百戶,明嘉靖年間築堡,民國年間才稱二堡子。

第五屯,應為現在的安家堡村(現萬全縣安家堡鄉政府所在地)。該村位於洋河北岸,由先祖安氏建村。明初,按屯兵順序形成第五屯。據《萬全縣志》記載,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築堡。

此外,洋河南岸還有南第九屯(現隸屬懷安縣頭百戶鎮)。

據《懷安縣誌》記載,該村原為屯兵之地,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時稱第九屯,1982年因與現在的第九屯重名,故改成今名南第九屯。

張家口這些“屯”裡都藏著哪些“祕密”?

圖 | 懷安第三屯

◇以數字排序古“屯”村落之歷史成因◇

張家口地處塞北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遼金時期開始,這裡的戰事就連綿不斷。遼末,金人自東北起兵,遼朝的防禦重點被迫退居燕京。當金人佔領東北和大漠以南的大片土地後,便著手攻打燕京。

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遼保大二年、金天輔六年)八月,金太祖阿骨打自蒙古高原到達今張家口地區的壩上地帶,並自此進攻燕京。蒙古族從草原上起家以後,也把燕京作為攻取的目標。

公元1213年(南宋嘉定六年、金崇慶二年),蒙古開始大舉進攻長城沿線,由張家口一代直驅德興府(今涿鹿),逐破之。最後攻取燕京。

明朝自公元1368年建立以後,蒙古族被迫退居北方草原一代。明太祖朱元璋時,將北方廣大地區統一在明政權之內。明成祖朱棣為減輕邊患,在長城以北蒙古部落集中的地區設立20多處衛所。宣府(今宣化)、張家口一線,就成為了防禦北方蒙古族侵擾的重要據點。

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於今左衛鎮(現隸屬懷安縣)置萬全左、右衛;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移萬全右衛治所於德勝口堡城,即今萬全縣萬全古城。自成化年間起,又先後築來遠堡(即今張家口市上堡)、膳房堡、新開口堡、新河口堡、洗馬林堡(上述四堡現均隸屬萬全縣)五座軍堡。

另外,從永樂初元至成化末(公元1403~1487年)的80多年裡,明廷除將秦、北魏、北齊舊長城修繕利用外,又新築若干段,使之首尾相接,更加堅固完備,成為了雄偉的外長城。至此,堅固的外長城及外長城沿線“五堡”的形成,成為了防備北方蒙古族韃靼、瓦刺等部落南下騷擾的天然屏障。

張家口這些“屯”裡都藏著哪些“祕密”?

圖 | 懷安第六屯鄉

鎮守外長城及外長城沿線的“五堡”需要派重兵嚴密防守,據有關史志資料顯示,當時設堡置衛轄兵約5600名,其下有千戶所、百戶所、衛所屬都指揮使司管轄。如此多的軍隊將士每天需消耗大量糧食,同時眾多馬匹也需要耗費草料。糧草供應成了明廷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明廷效仿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屯田經驗,實行了衛所兵制,進行了一系列的屯田戍邊活動。

據《萬全縣志》(1992年版)記載——

“軍士戍邊,屯田實行世襲制。兵源主要來自從徵(諸將本部兵)、隸附(收用僭偽降卒)、謫發(以罪遷隸為兵)和招募。所有軍士實行定地留守,籍地入軍戶,大部屯田,小部駐防,戰時奉調出徵,平時備戍衛所,以軍養隸,以屯養兵。軍士實行世襲制,軍戶世代為兵,父亡子繼,兄終弟及。”

由此,在沿洋河西段兩岸萬全左、右衛所轄的廣袤土地上,就衍生了包括第一屯至第十屯、現屬懷安縣管轄的舊懷安城、張屯、朱家屯、少欽大同、南胡家屯、小屯堡、俞家屯、張家屯、楊家屯、王虎屯、榆林屯、下王屯、山旗屯、三合屯,以及現屬萬全縣管轄的新羊屯、舊羊屯、上營屯等屯兵村落。

明廷還在太平莊(明洪武年間稱北九倉,現懷安縣太平莊鄉政府所在地)、南九倉(現隸屬懷安縣太平莊鄉)一北一南兩地設倉厫,儲存戰備糧草(載1994年版《懷安縣誌》)。當時,屯田戍邊屬於一種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建軍制度,就是在沿邊地區組織士兵和農民一邊耕作、一邊戍守,以三分兵守城,七分兵開屯耕種。利用墾種荒地,以取得軍隊供養和稅糧

用明太祖朱元璋的話說就是——

“無事則耕,有事則戰,兵得所養,而民力不勞,此長治久安之道”

張家口這些“屯”裡都藏著哪些“祕密”?

圖 | 懷安第二屯,現二堡子村

從明洪武年開始,明廷有計劃地先後15次從南直隸、山西、山東、湖廣等地移民河北開荒、戍邊。張家口一帶多從地狹人稠的山西通過官方或民間自發移民遷來,成為了屯墾士兵。

明廷為便於控制和管理洋河兩岸肥沃的土地以及所收穫的糧草,就先從第一屯(現懷安縣頭百戶)開始,依照軍隊建制逐年順序組建起至第十屯的屯墾村莊這就是洋河西段兩岸以數字排序古“屯”村落之歷史成因。明廷通過採取上述一系列修築長城進行防禦和屯墾北方土地保障稅糧供應等措施,保衛了邊疆安全。

◇屯墾戍邊是歷代政府治理邊疆的重要手段◇

屯墾是駐紮下來開墾荒地的意思,而戍邊顧名思義就是在邊疆守衛的意思。

地處塞北要衝以數字排序古“屯”村落駐軍屯田也體現了屯墾戍邊的鮮明特徵。屯田士卒亦兵亦農,亦耕亦戰,不僅為軍隊提供了糧草,保障了軍隊的戰鬥力,而且發展了農業生產,繁榮了地方經濟,鞏固了邊防,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社會進步。這正如明代思想家李贄之說:“屯田是千古之策,這是古人對國家治理和發展的歷史思考,是治國安邦之千古名言”

◇洋河兩岸屯墾戍邊屯民基本為全國各地移民且大多來自山西◇

據有關史料顯示,張家口一帶洋河沿線屯墾戍邊屯民基本為全國各地移民且大多來自山西。元末明初,此地因為多年經歷戰亂,土地荒蕪,人丁稀少,特別是洋河兩岸肥沃的土地無人耕種。

為了加強對邊地的開墾,從明初開始,朝廷多次從山西移民或徵調內衛軍隊到張家口一帶及洋河地區。

據《明太祖實錄》卷236載: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山西馬步守兵二萬六千六百人往塞北駐軍屯田;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夏,徵諸路邊兵來屯(引自《宣府鎮志》)。以上兩次移民的一部分就成為了萬全左、右衛、外長城沿線“五堡”築城及洋河兩岸駐軍屯田官兵的主要組成部分。張家口地區民間曾流傳這樣一句話:“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張家口這些“屯”裡都藏著哪些“祕密”?

圖 | 懷安第四屯村

◇洋河兩岸屯墾村落以數字形式排序在全國地名形成中較為罕見◇

據史料記載,歷史上全國各地屯兵墾田村莊多以“屯”起名,前面冠以最先到達此地墾田村民的姓氏,如:張家屯、朱家屯、胡家屯、俞家屯、楊家屯等;

也有以所處衛所附近方位起名的,如前屯、後屯、左屯、右屯、上屯、下屯、東屯、西屯、南屯、北屯等;

再一種形式就是按到衛所距離而起名,如三里屯、五里屯、八里屯、十里屯等。

還有以方位和方位距離相結合起名的,如東北屯、西南屯、東三里屯、西六裡屯等。

但洋河兩岸以數字排序形成的古“屯”村落在全國地名中的出現較為罕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該移民屯最先來此墾田先民或幾人,或數十人,姓氏雜亂,按姓氏無法排列;

二是移民是軍轉農的,只好按到所在墾田地域時間順序前後而排列屯名;

三是按軍隊建制墾田轉制排序;

四是為便於軍事化管理或控制地域經濟而起名。

來源:懷安文化旅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