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中美K12教育體系

在線教育 GRE 美國 考研 優數客 優數客 2017-09-09

K12是教育類專用名詞,是被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所採用的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的免費教育,此外也可用作對基礎教育階段的通稱。1998年,中國引入此概念,開通“K12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開啟了K12在線教育的先河。較之國外經歷多年的改革而完善的K12教育體系,我國的K12教育體系並不完善,但也存在較大發展空間。本文將對中美K12教育體系進行簡述,並將中美教育作出比較,簡明美國教育對我國教育的啟示。

簡析中美K12教育體系

一、概念界定

K12或K-12,是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簡寫,是指從幼兒園(Kindergarten,通常5-6歲)到十二年級(grade 12,通常17-18歲),這兩個年級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免費教育頭尾的兩個年紀,此外也可用作對基礎教育階段的通稱。在我國,基礎教育狹義上是指九年義務教育,即6年小學教育與3年初中教育。目前,K12成為在線教育的重要細分產業,隨著人口紅利期即將到來,它將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二、美國的K12教育

美國是世界上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它有完整的而獨特的教育體系。美國文化教育的高水平也決定了美國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領先地位。在美國人看來,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美國的法律規定兒童6-16歲必須入學。美國的公立學校由政府稅收支持,學生免費入學;私立學校多由教會支持。從整體上說,美國教育可以分為四個遞進的階段: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初中和高中)到高等教育。前三個階段都屬於大學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學校(Nursery School) 及幼兒園(kindergarten)、小學(Elementary School)、初中(Middle School)及高中(High School)。大學前的教育又稱為基礎教育即K12教育階段(也是義務教育)。

美國K12教育課程設置特點如下:

1、在美國,教材是自主開發的,各州、各學區、甚至學校同科、同年級教師之間選用的教材也不一樣。現行的美國初中課程主要以英文、數學、科學、社會學四大學科為主。

2、美國學校並不提倡從小學外語,學生在初二的時候才開始學外語。

3、美國初中一般不開設化學和物理課,這些課程安排在高中階段。另外,學生每天的第一節課叫做cycle,這節課是兩個月換一次,包括電腦(computer cycle ) 、健康教育( health cycle )、美術( art cycle ) 等。

4、美國學校注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在藝術課上,美國初中生除了學習繪畫技能,還有手工操作。同時,美國學校重視音樂教育。自小學三年級開始,孩子們就離不開樂器了。即使孩子將來不想當音樂家,也能在學校裡收到系統和全面的音樂教育。

5、美國學生的閱讀量以及寫作量都很大,除了規定書籍外,學生還需挑選大量的書籍進行自主閱讀,寫讀後感,讀書報告,參加閱讀討論,總結,以及每天寫日記,英文課經常還要求寫世界名著小說的點評。

6、美國英語課的分數由家庭作業,學校作業,考試,寫作和演講幾部分構成。而且,美國的教育也很重視演講,從幼兒園開始,就有演說練習課,小學和初中都有演講練習課,甚至在高中,《基礎演講》都被入選為高中生的必修課。

三、中國的K12教育

我國的基礎教育狹義上是指九年義務教育,即6年小學教育與3年初中教育。我國義務教育的普遍授課形式為班級授課制,統一的教材,一樣的考核方式,重視知識的重要性。

通過近年來的改革,提到K12教育,我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中國中小學教育學教學網。我國的K12教育課程設置主要為在線教育模式。

k12在線教育分為小學,初中,高中,2月份教育部發佈政策要求學校三通兩平臺,“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政府的支持,體現了在線教育明顯的優勢。

K1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構建知識體系,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前,K12在線教育主要有四個切入點:課堂教學、課下作業、習題庫和答疑、培訓輔導。

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的產品,包含硬件(學校基礎網絡、電子展示白板和師生用平板電腦)、學生信息系統、學習管理平臺、課程管理平臺、內容APP(課程、隨堂試題、輔導習題和考試測評)等環節。其特點在於改變上課的教學行為,降低教師的備課難度,通過錄播課程、電子化教材等多元化的數字化教學手段,提高學校教學的質量,但也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譬如對電子產品的熟練運用,就是對傳統老教師的一項重大挑戰。

從課下作業切入的產品形態分為教師和學生兩個維度。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大部分產品是幫助老師組卷、分發和批改,並通過教師將作業成績錄入系統來獲得學生數據。從學生的角

度來看,通過線上教育定位學生做作業遇到的難題,繼而引導到線上一對一或者線上解題來輔助學生做題。這對於教師來說也同樣是一項新的挑戰,原先的教學方式是教師主講,但是在這種新型方式下,教師的主體地位被弱化,大多時間為學生自主提問,教師多數時候是作為一個解答的角色。教師想要克服這一挑戰,還需多多適應。

四、中美教育的對比

中美文化的根本不同之處,是美國崇尚個人主義,追求個人自由,而中國強調集體主義,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要求思維統一。

表現在教育上,就是美國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強調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並設計實驗,講授知識時更注重講授思維過程,而不追求知識理論的邏輯性和層次體系。而中國的教育,眾所周知,就是重理論知識而輕視思維過程,重視考試成績而輕視實驗能力。中國中小學包括大學的任何一本理科的教科書,拿出來,都是條條道道,邏輯性,條理性非常強,但是這些知識前輩們是怎麼思考得來的? 我們能不能設計實驗去驗證那些理論的正確性?學習這些理論知識以後能從事哪些相關的職業?或者這些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用?中國的教科書回答不了這些問題。在中國,如果不是為了考試,相信不會有人有興趣去閱讀那些課本。

此外,美國的教育非常強調Independent Thinking(獨立思考),Creative Thinking(創新思考),Critical Thinking (質疑精神),而中國強調標準答案,強調服從權威。眾所周知,有質疑,才有創新,有獨立思考,才能發現事物背後的真相。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其中的作文題目有一道就是寫Argument(駁論文),其作文題是給你一段話,讓你去質疑,找出其邏輯漏洞。美國人認為做學術研究,不敢質疑,和一個木頭沒什麼區別。所以,2001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了《不讓一個孩子落伍法》之後,很多人都跳出來反對,而這在中國是難以想象的。在中國,我們從來都是全國統一教材,所有的考試都有標準答案。而美國沒有統一教材,各大教育出版社都可以出版教材,當然如果他們想盈利的話,就必須做出最吸引人的教材,以佔領市場,所以,美國的最暢銷最著名的課本和教材基本上都是出版社每年修訂,緊跟社會發展。雖然中國教材也有定期更新,但在創新程度上是絕對不能與美國相比較的。

五、小結

通過中美K12教育課程設置的簡述,和中美教育的對比,總的來說我國的教育改革趨勢是處在一個好的前景之下的。但在這其中,對教師,對學生都有很大挑戰,教師和學生想要適應這種新形勢下的改革,務必要付出很多努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