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6000公里速度逃逸,300年前出現的那道光又一次讓科學家警惕

宇宙 地球 道光 銀河 宇宙印象 2019-05-28

經過300多年的膨脹,如今仙后座A仍然處於這種狀態中,爆發形成了大約10光年跨度的恆星碎片群,膨脹速度可達到每秒6000公里,溫度達到2800萬攝氏度。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927期 作為銀河系中數一數二的超新星遺蹟,仙后座A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被關注度。根據現代天文觀測的結果,仙后座A之前的質量達到太陽的20倍左右,其密度較高。在經歷超新星爆發之後,其發出的光在300多年前抵達地球。既然仙后座A是個超新星遺蹟,那麼它就有明顯的射電源,1947年劍橋大學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遺蹟的射電信號,由於仙后座A距離我們僅有1.1萬光年,也處於銀河系之內,因此仙后座A也是除了太陽之外對我們而言最強的射電源。

每秒6000公里速度逃逸,300年前出現的那道光又一次讓科學家警惕

每秒6000公里速度逃逸,300年前出現的那道光又一次讓科學家警惕

仙后座A遺蹟是天空中非常值得研究的目標天體,當宇宙中大質量恆星耗盡燃料死亡時,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其外層物質會以極高的速度拋射掉,如同宇宙焰火一般。

經過300多年的膨脹,如今仙后座A仍然處於這種狀態中,爆發形成了大約10光年跨度的恆星碎片群,膨脹速度可達到每秒6000公里,溫度達到2800萬攝氏度。仙后座A超新星遺蹟釋放的信號中有大量的伽瑪射線、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等,這也是天空中一個值得研究的射電源。根據仙后座A的X射線頻譜,在一部分噴流中擁有較多的硅原子,但是鐵原子的數量偏少,而鐵形成於恆星內部的高溫環境。

每秒6000公里速度逃逸,300年前出現的那道光又一次讓科學家警惕

鐵原子偏少可能是因為該噴流的驅動並非由恆星內層能量驅動,不然的話噴流群中應該會有大量的鐵元素。同時,仙后座A的擴散雲最外側中存在大量的鐵元素,這些本應該處於恆星最內層的物質卻在超新星爆發後跑到最前面去了,這也是仙后座A超新星遺蹟中比較有亮點的觀測方向。至於其中的機制,目前還是沒有很明確的解釋,為什麼最內層的物質能超過最外層,擴散速度更快,這同樣說明在超新星爆發模型中,還有我們所不知曉的一面。

關於仙后座A的結局,目前給出的分析認為是誕生了一顆中子星,但這顆中子星可能比較闇弱,與其他超新星遺蹟中形成的高速自轉中子星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畢竟仙后座A的質量也不是很大,形成的中子星也不太強大。

每秒6000公里速度逃逸,300年前出現的那道光又一次讓科學家警惕

每秒6000公里速度逃逸,300年前出現的那道光又一次讓科學家警惕

300多年前,仙后座A超新星爆發出現在地球上空之時就引起天文學家注意,只不過受限於觀測技術,只是描述了這次爆發的基本目擊情況。2004年科學家還在仙后座A內發現了一顆伴星,其居然能夠承受住超新星爆發的摧殘。2009年,仙后座A內部的中子星被確認,在過去的十年多內,仙后座A中子星的溫度發生了下降,這說明它正在大幅度丟失能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