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120美元到155美元之間差了一個阿里雲

雲計算 電子商務 UC瀏覽器 大數據 慢幾步深幾度 2017-05-27

為什麼說120美元到155美元之間差了一個阿里雲

5月18日阿里巴巴公佈了2017財年第四財季財報及2017財年全年業績。阿里CEO逍遙子以“非常出色的一個季度和一個財年”進行總結。財報發佈前後的一週來,阿里股價連續上漲,始終維持在120美元的高點上,5月10日阿里市值首次登頂3000億美元大關。

財報發佈前夕,海外投行基於阿里目前的商業生態,將其目標股價從每股120美元上調至155美元。對阿里而言,120美元到155美元的上升空間中恰恰差了一個阿里雲。

阿里雲收入再漲103%,海外業務擴張成亮點

2017財年第四財季,阿里雲收入為21.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3%,自2016財年第一財季以來創下三位數增速“八連冠”記錄。整個財年收入規模達66.63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年增長121%,連續兩年實現三位數增長。

阿里雲也在不斷獲得了新的用戶,兩年時間裡,阿里雲付費用戶從25.4萬增加至76.5萬,用戶增速超過200%。按照每個季度15%增長率,2017年中付費用戶可突破100萬。

為什麼說120美元到155美元之間差了一個阿里雲

阿里目前業務組成部分一共是四塊——以淘寶、天貓為主的核心電商業務,以阿里云為核心的雲服務業務,以優酷土豆、UC為核心的數字娛樂業務以及高德、釘釘等組成的創新業務。與已經成熟的核心電商業務、剛剛起家的數字娛樂業務相比,如今的阿里雲顯然是業績最為突出而且未來前景最具期待一塊業務。

阿里雲甚至在阿里集團內部起到了用數據串聯核心電商、數字娛樂以及創新業務的作用。所以逍遙子在財報後的分析師會議上會談到這樣一句話——雖然沒有貢獻甚至拖累了利潤,但云計算和數字娛樂實現了與核心電商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

此外,阿里雲的海外擴張也值得關注。IDC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阿里雲在中國雲計算市場份額,超過市場後10位追隨者的總和,目前阿里云云計算資源規模居亞洲第一、全球前三,過去一年在海外市場的規模增速超過400%.。

阿里雲正在海外市場和亞馬遜AWS、微軟Azure形成正面競爭。對於阿里雲而言,日本市場、東南亞、中亞甚至是美國市場都在成為重要立足點,包括迪拜Meraas集團、沃達豐、軟銀、英特爾、電訊盈科、新加坡電信在內的外海公司都在採用阿里雲的服務。

如果說阿里數字娛樂業務尚處耕犁播種的春季,那麼阿里雲則處於枝繁葉茂的夏季,離秋季的瓜熟蒂落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120美元到155美元,差的恰恰是雲計算業務

國際投行MKM Partners在最新報告中指出,阿里強勁的GMV 增勢以及持續增長的貨幣轉化率都將支撐業績提速,上調目標股價至每股155美元。

在這份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與美國那些互聯網大公司相比,我們相信沒有什麼比阿里巴巴的生態系統更強大了。

所謂生態系統,其實指的正是阿里核心電子商務以外的其他組成部分:雲計算、數字娛樂以及其他創新業務。

為什麼說120美元到155美元之間差了一個阿里雲

財報發佈後,國內媒體時常拿阿里和騰訊這兩個3000億美元的中國互聯網巨頭作為對比對象。事實上,這也是筆者時常和朋友討論的兩家公司。雖然多位朋友更傾心於騰訊,但在討論過程中,筆者時常強調的一個點在於,阿里的商業佈局更多在關心明天和後天的事情,而騰訊則更關注當下。

無論是阿里雲、菜鳥網絡這樣業務,都能看到阿里自身的危機感以及將自身與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相交融的決心。雖然這樣的業務在短期來看投入很高,也很難看到明顯的收益,但這正是體現了一家企業的格局。

相比來看,騰訊的業務則更偏向於當下,也顯得更加安逸。無論是社交、遊戲、信息流廣告,這些業務都很難看到太多危機感。無論是社交還是遊戲都顯得太過於“家常便飯”,缺乏開拓的勇氣。

從2009年阿里雲正式成立,到今天阿里雲逐漸守得雲開見月明。尤其是在今年3月,摩根士丹利認為,阿里雲服務業務是遠被市場低估的,其收入將從2016年的10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00億美元。並且報告預計,阿里雲佔阿里總收入的比重在2017年將達到4%,並且到2021年將會達到18%。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雲在2016年佔據了國內50%的公有云服務銷售額,幾乎已經佔據壟斷地位,而國內公有云服務接受程度不高,市場依然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對於阿里而言,120美元到155美元的距離之間,未來差的正是一個阿里雲。

只看財務太狹隘,雲計算是阿里未來的大腦

對於阿里雲而言,未來的空間也絕對不只是120美元到155美元之間的這25美元。只看財務和業務來談雲計算,這個思路太狹窄,因為雲計算的價值根本不在於此。

在雲計算的支撐下,阿里零售商業平臺和數字娛樂之間的數據才能夠得以整合,使得品牌能夠追蹤、參與和管理在阿里生態系統中客戶的整個生命週期;而物流、雲平臺的組合技術和基礎建設,促進商家和阿里本身的數字化轉型。

無論是核心電商、數字娛樂、菜鳥網絡、螞蟻金服還是其他創新業務,本質來看,都需要數據的分析和支撐。如果把核心電商比做成阿里的心臟不斷為其他業務供血;把菜鳥網絡比做成阿里的血脈,讓阿里實現全國範圍內的業務下沉;把數字娛樂和其他創新業務比做成四肢的話,那麼阿里雲則是阿里的大腦。

大腦本質上就是分析處理數據,指揮身體其他器官作出正確決策的中樞,而阿里雲起到的作用正是如此。阿里雲的更像是一家基礎設施服務商,也就是為其他想成為數據公司提供工具,阿里雲的數據產品也更多是底層平臺工具。在阿里雲的加持之下,阿里集團其他業務又得以有基礎和技術實現持續增長。

無論是核心電商、數字娛樂以及各項創新業務都有賴於大數據和雲計算作為決策基礎。阿里不僅僅是傳統業務重塑建立在雲計算上,未來的業務創新同樣也是如此。比方說,在淘寶、天貓上的商品推薦有賴於阿里雲分析處理後的數據,而UC頭條上的新聞也是機器根據用戶喜好進行算法推薦,而菜鳥網絡更是如此,商家的倉儲、運輸幾乎全都依賴阿里雲的大數據進行實時調度。

隨著阿里雲不斷佈局,未來阿里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萬物互聯這個業務方向上,或許也會有更大的突破。

對阿里而言,阿里雲是大腦,而對於中國互聯網而言,阿里雲是重要管道。阿里雲正如當年加州淘金熱裡的賣水人,正在見證中國互聯網的風起雲湧。

今年年初微博 CEO 王高飛偶然透露,現在微博創新的業務都使用阿里雲服務器,微博與阿里雲進行合作,減少了視頻流量帶來的數據壓力,去年第二季度每單位平均帶寬成本已經下降。國內像微博這樣的企業對於存儲、分發需求還在不斷擴大,雲服務自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寫在最後:

雲計算作為一種通用技術,就像是100年前的電力技術,200年前的蒸汽機技術一樣,堪稱互聯網的水、電、煤,幾乎會成為驅動互聯網的核心動力。阿里雲要做的,恰恰是中國互聯網的水、電、煤。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