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陽溝》到《重渡溝》兩部豫劇現代戲,印證中原兒女追夢足跡

李建峰/文

1958年5月19日,豫劇現代戲《朝陽溝》首演。196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其搬上銀幕,《朝陽溝》從此紅遍全國。“走一印證了一代又一代中原兒女追夢的足跡,譜寫了新時代中原大地波瀾壯闊的奮鬥之歌!道嶺來,翻一架山,山溝裡空氣好,實在新鮮——”這耳熟能詳的唱詞,以銀環、拴保為代表的新一代知識青年的“鄉村愛情故事”,成為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

六十年後,豫劇現代戲《重渡溝》隆重推出。該劇根據洛陽市欒川縣潭頭鎮副鎮長馬海明,帶領鄉親們開發旅遊、脫貧致富的感人事蹟創作而成,2015年啟動至今,前後歷時5個年頭,是河南豫劇院三團推出的又一部反映基層幹部紮根鄉村、擔當有為的精品力作。感人至深的真人真事,披肝瀝膽的真情演繹,是這部豫劇現代戲的最大特色。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尚。從《朝陽溝》到《重渡溝》,正好一個輪迴。六十年來,有著“全國現代戲紅旗團”美譽的河南豫劇三團,自覺擔當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藝術使命,善於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實踐中發現創作主題、捕捉創作靈感,先後推出了《朝陽溝》《李雙雙》《焦裕祿》《村官李天成》《重渡溝》等豫劇經典,成為中國戲曲界的時代代言人。

同一個頻率:時代變了,不變的是“與時代同步伐”。豫劇現代戲《朝陽溝》和《重渡溝》的誕生,並非偶然,他們是時代的產物,有著深刻的歷史必然,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1955年,毛主席在河南郟縣大李莊鄉組織32名回鄉知青參加農業合作化的報告上批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1957年7月,編劇楊蘭春和演職人員到登封市曹家灣村體驗生活,與全村老少整天往山上挑水抗旱。由於和老鄉們朝夕相處,有的年輕人就央求楊蘭春在劇團找點工作。可村裡的老農民卻對他說:“老楊,你說這新社會,讀兩天書上兩天學都不想種地了,這地叫誰種呢?”他覺得農民說出了一個真理,聯想到當時鄭州街頭敲鑼打鼓送“知識青年”下鄉參加勞動的火熱場景,就突然有了創作靈感,一個新的中國現代戲高峰《朝陽溝》就此誕生了。而豫劇現代戲《重渡溝》更是直接紮根時代、紮根現實——重渡溝是豫西欒川縣一個小山村,時任副鎮長馬海明主動請纓開發重渡溝,將昔日的窮山溝變成了國家4A級景區、“中國鄉村旅遊示範村”,在徹底擺脫貧困的同時,生態環境也得到完好保護。2011年5月,馬海明在考察景區途中不幸去世。河南省、洛陽市先後作出開展向馬海明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編劇何中興、姚金成筆下的豫劇《重渡溝》主人公,正是這位帶領村民擺脫貧困卻英年早逝的功臣馬海明。如果說扶貧攻堅和生態保護是當下中國兩大主題的話,這個故事恰好典型地將這兩大主題有機結合為一體,從而使《重渡溝》散發出濃厚的時代氣息,具有了獨特的時代價值。戲曲藝術看重師承,但也倡導推陳出新。藝術創作,只有與時代同頻,才能引起觀眾共鳴。一個甲子,一個輪迴,時代變了,但與時代同步伐的藝術路徑不能變。反映時代的歷史鉅變,描繪時代的精神圖譜,堅守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初衷,從《朝陽溝》到《重渡溝》,我們能看到河南豫劇人這種藝術上的傳承與創新。

同一個情懷:歌頌英雄,不忘“以人民為中心”。初心不變,就是恆心。為人民服務,是藝術的初心,也是藝術工作者的初心。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生活、紮根基層,體驗群眾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朝陽溝》除主人公銀環外,還刻畫了拴保、拴保娘、拴保爹、二大娘、老支書等多位樸實、忠厚、風趣、可愛的農民群體形象。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源於編劇楊蘭春的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群眾。有人說,楊蘭春編導的戲曲之所以深受大家喜歡,是因為他的創作總能貼近生活、貼近民眾、貼近中原父老。長久以來,農民稱他的戲是“農民戲”,中原人稱他的戲是“鄉土戲”,理論家稱他的戲是“生活戲”。而他卻說:“生活有多深,水平有多高。我天生血管裡流淌的是農民的血,胸膛裡跳動的是農民的心。我用農民的語言寫戲,就是希望農民喜歡看,聽得美,哼著唱。”如果說《朝陽溝》讚美的是投身火熱農村生活的富於理想的知識青年群體、熱愛勞動的農民兄弟群體,那麼《重渡溝》要歌頌的就是鄉村振興實踐中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新一代農民群體以及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鄉鎮基層幹部優秀代表,馬海明、呂二濤、趙老六、金娃等藝術形象讓人過目不忘。現代戲創作中對幹部形象的塑造,往往容易陷入“高大上”,但《重渡溝》的實踐破解了概念化、臉譜化難題。劇中,馬海明有對原則的堅持,有對重渡溝擺脫貧困的擔當,同時又有幽默詼諧的性格;有在重渡溝紮根下來、攆都攆不走的執著;有滿懷希望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美好憧憬,也有引導群眾種菸葉失敗後的刺激和對鄉親們的負罪感。這個戲沒有喊口號,馬海明的行為是符合邏輯的,這就是人民群眾真情實感的藝術呈現,也正是這個藝術形象閃光的地方。馬海明像焦裕祿一樣,對群眾有一股親勁、抓工作有一股韌勁、幹事業有一股拼勁,這其實就是河南精神、中原精神、中國精神的體現。戲裡塑造的勤政愛民、務實擔當的“馬海明”形象,不僅“重渡溝”發展需要,廣闊農村也需要,廣大群眾也需要,這個偉大時代需要,相信觀眾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想看的影子。從《朝陽溝》到《重渡溝》,從“村官”李天成、到“鄉官”馬海明、再到“縣官”焦裕祿,從投身農村大建設的知識青年群體到矢志鄉村振興的新一代農民兄弟群體,一路走來一路歌,我們能看到這種藝術上的執著與堅守。

同一個追求:獻身藝術,就要“用精品奉獻人民”。《朝陽溝》和《重渡溝》劇創人員,在創造藝術形象的同時,也在通過自己的創作實踐,詮釋和踐行著劇中英雄群體的精神境界,用拼命精神打造藝術經典,用獻身精神塑造英雄形象。1958年4月13日,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觀看了《朝陽溝》,盛讚“這是個好戲”,並要他們進京演出。1964年,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並親切接見全體演員。《朝陽溝》是楊蘭春、王基笑、魏雲、高潔等演職人員精心打造的結果,河南豫劇三團排演《朝陽溝》時需要找一個體驗生活基地,於是劇作者楊蘭春找到了自己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登封大冶鎮曹家灣,《朝陽溝》劇組全體演職人員在這裡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年多,同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歡快的唱詞、極具個性的人物,使得這部戲很有感染力,堪稱中國戲曲現代戲探索道路上的經典之作。而《重渡溝》的創作歷程同樣艱辛,前後歷時數年,多次組織問診把脈,反覆精心雕琢打磨,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深刻、走向精緻、走向審美,體現了河南豫劇人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神。河南豫劇院三團為了這部戲,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工匠精神已經不足以形容,要用拼命精神來詮釋。50多歲的團長賈文龍為演好主人公,在演出中隨劇情的進展和人物情緒的激盪,將“硬把抖磕”“跳轉跪”“搓跪”“舞龍攪柱”等連年輕人都不敢常用的“舞功”絕活,一一完美呈現給觀眾,演出現場高潮不斷,掌聲不絕於耳。導演張平充分發揮了他把握全局的藝術掌控力,燈光、舞美、音樂也都配合得很好。《重渡溝》在編、導、演、音、舞、美等方面完美配合,做到了思想性、藝術性俱佳,達到了較高的美學層次。演員尤其出彩,唱段安排得很精心,每一個行當,每一個演員都有表現的機會,聲音的控制、應用和表達都是一流的。全劇的音樂佈局用心良苦,特別是裡面的核心唱段《幹事歌》《錢字歌》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是能留得下、傳得開的。全劇自始至終有昂揚的情緒、樂觀的精神和明亮的色彩,特別是劇中浪漫主義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很感人,這與它喜劇性的人物設置,喜劇性的衝突設計,喜劇性的語言風格有關。專家們說,這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用命之作。從《朝陽溝》到《重渡溝》,是河南豫劇人接力追求完美的過程,是一個從艱辛到艱辛的過程,是一個從經典到經典的過程。

同一個旨歸:以文化人,必須“用明德引領風尚”。文化文藝工作者,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正如銀環的唱段:“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看不完說不盡勝利的消息,農村是青年人廣闊天地,千條路我不走選定山區,離城市到農村接受教育。”《朝陽溝》如同戰鬥衝鋒號角,激勵了千千萬萬知識青年投身農村大建設,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投身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偉大實踐。六十年過去了,觀眾仍表示:“每次觀看這部戲,都會被戲中的滿滿正能量感動。向經典致敬!”“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年輕時代,有一種回家的感覺。”這幾年,豫劇《重渡溝》堅持用藝術的形式為基層幹部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愛,激發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激勵脫貧攻堅的鬥志,凝聚鄉村振興的合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原更加出彩,營造更加濃厚的社會氛圍。與此同時,劇組邊排邊演、邊打磨邊提升,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普遍認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評價“《重渡溝》是個好戲”。中國劇協副主席、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會長季國平指出“《重渡溝》是同類題材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原所長王安奎說:“《重渡溝》的出現可謂正逢其時。馬海明身上有新時代的特點,他在職務、金錢和人民之間作出的抉擇,對當代的幹部和共產黨員有啟示作用。”

從《朝陽溝》到《重渡溝》,印證了一代又一代中原兒女追夢的足跡,譜寫了新時代中原大地波瀾壯闊的奮鬥之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