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把腳印留在了月球表面。50年來,一種聲音總會間歇性地爆發,隔上三五年美國政府和NASA就要被拉出來鞭一回屍。

當年你們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說!

50年來,沉默就是默認,辯解就是說謊。美國人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這事兒,簡直比楊乃武還乃,比竇娥還竇。

為什麼人們要說美國登月是騙局?這件事最好分兩步來說——

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01

"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把腳印留在了月球表面。50年來,一種聲音總會間歇性地爆發,隔上三五年美國政府和NASA就要被拉出來鞭一回屍。

當年你們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說!

50年來,沉默就是默認,辯解就是說謊。美國人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這事兒,簡直比楊乃武還乃,比竇娥還竇。

為什麼人們要說美國登月是騙局?這件事最好分兩步來說——

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01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登月騙局說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信眾,甚至十分之一的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他們曾經征服過月球。早年前,細節破綻是支持騙局理論的核心證據。

比如,

第一,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沒有星星,這說明登月是在攝影棚裡進行的;

第二,在月球上,太陽是唯一的光源,所以不可能看見陰影中的物體,但登月照片中,陰影中的物體像在影樓中加了補光;

第三,還是光源問題,既然是唯一光源,為什麼照片中影子的方向不一致;

第四,宇航員插國旗時,可以看到旗幟在風中飄揚,月球上是真空的,只有地球才有風;

第五,錄像帶裡的景物沒有立體感,像是畫在幕布上的;

第六,官方錄影帶中有兩個片段,月表山脈外形和地上石頭的位置竟然一模一樣,這一定是忘了換佈景;

第七,登月艙降落時,明明有幾次重心發生偏移卻沒有失控墜毀,說明是在吊威亞;

第八,返回艙離開月球時看不見發動機的火焰,所以還是在吊威亞;

第九,如果用四倍速以上的速率播放登月紀錄片,會發覺宇航員在月球上的動作和紀錄片前半段在地球上訓練時一模一樣,證明影片是假的。

第十,好像沒什麼漏洞了,但不是一般都要湊足十條嗎?我想想啊……

對了,返回艙總共就那麼大一點點,怎麼可能有足夠的燃料飛回地球?對對,這條最關鍵,一定是假的!

好了,以上。

02

"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把腳印留在了月球表面。50年來,一種聲音總會間歇性地爆發,隔上三五年美國政府和NASA就要被拉出來鞭一回屍。

當年你們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說!

50年來,沉默就是默認,辯解就是說謊。美國人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這事兒,簡直比楊乃武還乃,比竇娥還竇。

為什麼人們要說美國登月是騙局?這件事最好分兩步來說——

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01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登月騙局說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信眾,甚至十分之一的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他們曾經征服過月球。早年前,細節破綻是支持騙局理論的核心證據。

比如,

第一,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沒有星星,這說明登月是在攝影棚裡進行的;

第二,在月球上,太陽是唯一的光源,所以不可能看見陰影中的物體,但登月照片中,陰影中的物體像在影樓中加了補光;

第三,還是光源問題,既然是唯一光源,為什麼照片中影子的方向不一致;

第四,宇航員插國旗時,可以看到旗幟在風中飄揚,月球上是真空的,只有地球才有風;

第五,錄像帶裡的景物沒有立體感,像是畫在幕布上的;

第六,官方錄影帶中有兩個片段,月表山脈外形和地上石頭的位置竟然一模一樣,這一定是忘了換佈景;

第七,登月艙降落時,明明有幾次重心發生偏移卻沒有失控墜毀,說明是在吊威亞;

第八,返回艙離開月球時看不見發動機的火焰,所以還是在吊威亞;

第九,如果用四倍速以上的速率播放登月紀錄片,會發覺宇航員在月球上的動作和紀錄片前半段在地球上訓練時一模一樣,證明影片是假的。

第十,好像沒什麼漏洞了,但不是一般都要湊足十條嗎?我想想啊……

對了,返回艙總共就那麼大一點點,怎麼可能有足夠的燃料飛回地球?對對,這條最關鍵,一定是假的!

好了,以上。

02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50年了,50年了,這些二手民間科學家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試圖以初中課本為知識上限的理論推翻過去幾千年來無數大牛構建的科學殿堂。

相比認真學習,一夜之間搞個大新聞更有吸引力。

好了,我們來一個一個科普。

解答第一和第二個問題不需要科學家,一位婚紗攝影師就足夠了。在陽光反射下,宇航員、登月艙和月球車遠比遠處的星星亮得多,想要在同一張照片中出現星星需要長時間曝光,但代價是會把主角宇航員的影像嚴重虛化。

試想一下,如果攝影師為了把你身後的星星拍清楚而把你整成馬賽克,你是會誇他真實,還是會把他揍成一坨真屎?

陰影區物體可見更是簡單:為了把你的老婆拍得更加美白,影樓一般都會使用反光板。月球表面的反光率超高,這塊反光板大到沒朋友。

第三和第五個問題開始上難度了,但稍有物理常識就不難理解。

即便是平行的鐵軌,也會在視線較遠的地方聚集,透視上管這個叫消失點。月面不夠平坦,光線出現視覺偏差很正常;月球上沒有空氣,光線的傳播不會因距離增加而衰減,所以視覺上的距離感沒有地球上那麼明顯。

第六個問題其實是最容易證明真假的。紀錄片是剪輯過的,原始加長版在NASA的網站上掛了幾十年了。這兩個片段拍攝時間僅相隔三分鐘,本來拍的就是一個地方。為什麼這一點會成為問題呢?紀錄片原始素材加起來有4000小時,民科們怎麼有耐心看完?

第七八九三個問題涉及自動化控制,高階有機化學和天體物理,基本都是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知識點,對於民科來說明顯超綱了。

不過說明白這三件事,150個字就夠——

重心偏移問題可以通過回饋控制系統自動修正,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技術;登月用的燃料是四氧化氮和聯氨與不對稱二甲肼混合物,這種燃料的火焰是透明的;四倍速快放錯了,應該用八倍速慢放才對,這樣才能看清實際登月和地表演練的區別——後者濺起的灰塵不會擴散,只會以完美拋物線落回地面,這是隻有真空環境下才有的景象。

好了,149個字,以上。

03

"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把腳印留在了月球表面。50年來,一種聲音總會間歇性地爆發,隔上三五年美國政府和NASA就要被拉出來鞭一回屍。

當年你們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說!

50年來,沉默就是默認,辯解就是說謊。美國人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這事兒,簡直比楊乃武還乃,比竇娥還竇。

為什麼人們要說美國登月是騙局?這件事最好分兩步來說——

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01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登月騙局說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信眾,甚至十分之一的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他們曾經征服過月球。早年前,細節破綻是支持騙局理論的核心證據。

比如,

第一,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沒有星星,這說明登月是在攝影棚裡進行的;

第二,在月球上,太陽是唯一的光源,所以不可能看見陰影中的物體,但登月照片中,陰影中的物體像在影樓中加了補光;

第三,還是光源問題,既然是唯一光源,為什麼照片中影子的方向不一致;

第四,宇航員插國旗時,可以看到旗幟在風中飄揚,月球上是真空的,只有地球才有風;

第五,錄像帶裡的景物沒有立體感,像是畫在幕布上的;

第六,官方錄影帶中有兩個片段,月表山脈外形和地上石頭的位置竟然一模一樣,這一定是忘了換佈景;

第七,登月艙降落時,明明有幾次重心發生偏移卻沒有失控墜毀,說明是在吊威亞;

第八,返回艙離開月球時看不見發動機的火焰,所以還是在吊威亞;

第九,如果用四倍速以上的速率播放登月紀錄片,會發覺宇航員在月球上的動作和紀錄片前半段在地球上訓練時一模一樣,證明影片是假的。

第十,好像沒什麼漏洞了,但不是一般都要湊足十條嗎?我想想啊……

對了,返回艙總共就那麼大一點點,怎麼可能有足夠的燃料飛回地球?對對,這條最關鍵,一定是假的!

好了,以上。

02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50年了,50年了,這些二手民間科學家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試圖以初中課本為知識上限的理論推翻過去幾千年來無數大牛構建的科學殿堂。

相比認真學習,一夜之間搞個大新聞更有吸引力。

好了,我們來一個一個科普。

解答第一和第二個問題不需要科學家,一位婚紗攝影師就足夠了。在陽光反射下,宇航員、登月艙和月球車遠比遠處的星星亮得多,想要在同一張照片中出現星星需要長時間曝光,但代價是會把主角宇航員的影像嚴重虛化。

試想一下,如果攝影師為了把你身後的星星拍清楚而把你整成馬賽克,你是會誇他真實,還是會把他揍成一坨真屎?

陰影區物體可見更是簡單:為了把你的老婆拍得更加美白,影樓一般都會使用反光板。月球表面的反光率超高,這塊反光板大到沒朋友。

第三和第五個問題開始上難度了,但稍有物理常識就不難理解。

即便是平行的鐵軌,也會在視線較遠的地方聚集,透視上管這個叫消失點。月面不夠平坦,光線出現視覺偏差很正常;月球上沒有空氣,光線的傳播不會因距離增加而衰減,所以視覺上的距離感沒有地球上那麼明顯。

第六個問題其實是最容易證明真假的。紀錄片是剪輯過的,原始加長版在NASA的網站上掛了幾十年了。這兩個片段拍攝時間僅相隔三分鐘,本來拍的就是一個地方。為什麼這一點會成為問題呢?紀錄片原始素材加起來有4000小時,民科們怎麼有耐心看完?

第七八九三個問題涉及自動化控制,高階有機化學和天體物理,基本都是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知識點,對於民科來說明顯超綱了。

不過說明白這三件事,150個字就夠——

重心偏移問題可以通過回饋控制系統自動修正,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技術;登月用的燃料是四氧化氮和聯氨與不對稱二甲肼混合物,這種燃料的火焰是透明的;四倍速快放錯了,應該用八倍速慢放才對,這樣才能看清實際登月和地表演練的區別——後者濺起的灰塵不會擴散,只會以完美拋物線落回地面,這是隻有真空環境下才有的景象。

好了,149個字,以上。

03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至於第四和第十條不想解釋了,前者太簡單後者太複雜。

還有人不死心?好吧,既然有人捨得死,我就捨得埋。

即便是當年的渣像素也能比較清楚地看出,美國宇航員登月用的國旗上方有一根橫杆,這是為了讓星條旗能在真空環境下展開,至於飄揚,那不是風,而是真空條件下,整理旗子產生的波在表面傳播。

關於返回問題,大型實景太空真人秀《歸來吧,宇航員》節目由以下公式特別贊助——

DeltaV = g*Isp*ln(M0/M1)。

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公式,1903年由俄國科學家發明,用於計算火箭在發動機工作期間獲得的速度增量。有了這個公式,科學家才能算清楚帶多少燃料夠用——多了飛不起來,少了飛不回來。

霍博爾特教授對本節目亦有貢獻,此外還要獨家鳴謝運氣君——

霍博爾特教授提出的月球軌道集合計劃也是成功的關鍵。阿波羅飛船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燃料也是分散配置的。突破大氣逃逸層後扔掉火箭,登月前把服務艙留在月球軌道上,登月艙用完了之後,下半截扔掉,上半截返回月軌對接服務艙補充燃料,等飛回地球軌道再和服務艙說再見,最後返回地球時,整個飛船就只剩返回艙一個艙室了。而且重返大氣層的時候主要靠的是大氣阻力來減速,真正的燃料消耗很少,主要起到航線修正的作用。

當然了,阿姆斯特朗這些宇航員能活著回來真的還要感謝運氣。

2014年,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公佈了一份解密文件,文件中提到,蘇聯解體前該國科學家曾和美國同行有過一次親切交流,一瓶半伏特加過後,美國人吐露過一個祕密。

第一艘成功實現載人登月的是阿波羅11號飛船,返回時降落在海面上的時候,飛船上的燃料只夠再飛20秒,真真算得上是險過剃頭。

不過5年過去了,上述消息的真實性一直沒有得到過NASA的證實。

04

"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把腳印留在了月球表面。50年來,一種聲音總會間歇性地爆發,隔上三五年美國政府和NASA就要被拉出來鞭一回屍。

當年你們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說!

50年來,沉默就是默認,辯解就是說謊。美國人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這事兒,簡直比楊乃武還乃,比竇娥還竇。

為什麼人們要說美國登月是騙局?這件事最好分兩步來說——

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01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登月騙局說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信眾,甚至十分之一的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他們曾經征服過月球。早年前,細節破綻是支持騙局理論的核心證據。

比如,

第一,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沒有星星,這說明登月是在攝影棚裡進行的;

第二,在月球上,太陽是唯一的光源,所以不可能看見陰影中的物體,但登月照片中,陰影中的物體像在影樓中加了補光;

第三,還是光源問題,既然是唯一光源,為什麼照片中影子的方向不一致;

第四,宇航員插國旗時,可以看到旗幟在風中飄揚,月球上是真空的,只有地球才有風;

第五,錄像帶裡的景物沒有立體感,像是畫在幕布上的;

第六,官方錄影帶中有兩個片段,月表山脈外形和地上石頭的位置竟然一模一樣,這一定是忘了換佈景;

第七,登月艙降落時,明明有幾次重心發生偏移卻沒有失控墜毀,說明是在吊威亞;

第八,返回艙離開月球時看不見發動機的火焰,所以還是在吊威亞;

第九,如果用四倍速以上的速率播放登月紀錄片,會發覺宇航員在月球上的動作和紀錄片前半段在地球上訓練時一模一樣,證明影片是假的。

第十,好像沒什麼漏洞了,但不是一般都要湊足十條嗎?我想想啊……

對了,返回艙總共就那麼大一點點,怎麼可能有足夠的燃料飛回地球?對對,這條最關鍵,一定是假的!

好了,以上。

02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50年了,50年了,這些二手民間科學家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試圖以初中課本為知識上限的理論推翻過去幾千年來無數大牛構建的科學殿堂。

相比認真學習,一夜之間搞個大新聞更有吸引力。

好了,我們來一個一個科普。

解答第一和第二個問題不需要科學家,一位婚紗攝影師就足夠了。在陽光反射下,宇航員、登月艙和月球車遠比遠處的星星亮得多,想要在同一張照片中出現星星需要長時間曝光,但代價是會把主角宇航員的影像嚴重虛化。

試想一下,如果攝影師為了把你身後的星星拍清楚而把你整成馬賽克,你是會誇他真實,還是會把他揍成一坨真屎?

陰影區物體可見更是簡單:為了把你的老婆拍得更加美白,影樓一般都會使用反光板。月球表面的反光率超高,這塊反光板大到沒朋友。

第三和第五個問題開始上難度了,但稍有物理常識就不難理解。

即便是平行的鐵軌,也會在視線較遠的地方聚集,透視上管這個叫消失點。月面不夠平坦,光線出現視覺偏差很正常;月球上沒有空氣,光線的傳播不會因距離增加而衰減,所以視覺上的距離感沒有地球上那麼明顯。

第六個問題其實是最容易證明真假的。紀錄片是剪輯過的,原始加長版在NASA的網站上掛了幾十年了。這兩個片段拍攝時間僅相隔三分鐘,本來拍的就是一個地方。為什麼這一點會成為問題呢?紀錄片原始素材加起來有4000小時,民科們怎麼有耐心看完?

第七八九三個問題涉及自動化控制,高階有機化學和天體物理,基本都是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知識點,對於民科來說明顯超綱了。

不過說明白這三件事,150個字就夠——

重心偏移問題可以通過回饋控制系統自動修正,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技術;登月用的燃料是四氧化氮和聯氨與不對稱二甲肼混合物,這種燃料的火焰是透明的;四倍速快放錯了,應該用八倍速慢放才對,這樣才能看清實際登月和地表演練的區別——後者濺起的灰塵不會擴散,只會以完美拋物線落回地面,這是隻有真空環境下才有的景象。

好了,149個字,以上。

03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至於第四和第十條不想解釋了,前者太簡單後者太複雜。

還有人不死心?好吧,既然有人捨得死,我就捨得埋。

即便是當年的渣像素也能比較清楚地看出,美國宇航員登月用的國旗上方有一根橫杆,這是為了讓星條旗能在真空環境下展開,至於飄揚,那不是風,而是真空條件下,整理旗子產生的波在表面傳播。

關於返回問題,大型實景太空真人秀《歸來吧,宇航員》節目由以下公式特別贊助——

DeltaV = g*Isp*ln(M0/M1)。

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公式,1903年由俄國科學家發明,用於計算火箭在發動機工作期間獲得的速度增量。有了這個公式,科學家才能算清楚帶多少燃料夠用——多了飛不起來,少了飛不回來。

霍博爾特教授對本節目亦有貢獻,此外還要獨家鳴謝運氣君——

霍博爾特教授提出的月球軌道集合計劃也是成功的關鍵。阿波羅飛船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燃料也是分散配置的。突破大氣逃逸層後扔掉火箭,登月前把服務艙留在月球軌道上,登月艙用完了之後,下半截扔掉,上半截返回月軌對接服務艙補充燃料,等飛回地球軌道再和服務艙說再見,最後返回地球時,整個飛船就只剩返回艙一個艙室了。而且重返大氣層的時候主要靠的是大氣阻力來減速,真正的燃料消耗很少,主要起到航線修正的作用。

當然了,阿姆斯特朗這些宇航員能活著回來真的還要感謝運氣。

2014年,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公佈了一份解密文件,文件中提到,蘇聯解體前該國科學家曾和美國同行有過一次親切交流,一瓶半伏特加過後,美國人吐露過一個祕密。

第一艘成功實現載人登月的是阿波羅11號飛船,返回時降落在海面上的時候,飛船上的燃料只夠再飛20秒,真真算得上是險過剃頭。

不過5年過去了,上述消息的真實性一直沒有得到過NASA的證實。

04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最新一條關於美國登月造假的證據出現在去年。一位網友在YouTube貼出了一張阿波羅17號的任務照片,照片中宇航員頭盔鏡面反光,映射出遠處有一名沒穿太空服的男子在月球表面行走,他宣稱這是阿波羅登月騙局的最有力證據。

事後證明這張圖片經過了PS,NASA底檔中的原圖經受住了考驗。

還有喧囂一時的月壤造假醜聞。

荷蘭博物館曾經接受過一塊美國政府贈送的月球岩石,併為此投下了30萬美元的高額保險費。但保險公司的鑑定顯示,這就是一塊地球上普通的木化石,雖然長得像石頭,但只值50塊錢。

這件事一度成了美國登月造假的鐵證。一些曾借過美國月壤研究的學者也紛紛站出來打假,說他們借來的月壤其實來自地球。

不過NASA的收發登記簿和FBI的調查員很快就平息了這件事——那些科學家無法解釋,原本記錄在案已經歸還美國的真實月壤,為什麼會出現在他們的家裡。

博物館偷天換日,科學家借真還假。最討厭你們這些偷偷摸摸的了,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

05

"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把腳印留在了月球表面。50年來,一種聲音總會間歇性地爆發,隔上三五年美國政府和NASA就要被拉出來鞭一回屍。

當年你們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說!

50年來,沉默就是默認,辯解就是說謊。美國人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這事兒,簡直比楊乃武還乃,比竇娥還竇。

為什麼人們要說美國登月是騙局?這件事最好分兩步來說——

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01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登月騙局說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信眾,甚至十分之一的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他們曾經征服過月球。早年前,細節破綻是支持騙局理論的核心證據。

比如,

第一,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沒有星星,這說明登月是在攝影棚裡進行的;

第二,在月球上,太陽是唯一的光源,所以不可能看見陰影中的物體,但登月照片中,陰影中的物體像在影樓中加了補光;

第三,還是光源問題,既然是唯一光源,為什麼照片中影子的方向不一致;

第四,宇航員插國旗時,可以看到旗幟在風中飄揚,月球上是真空的,只有地球才有風;

第五,錄像帶裡的景物沒有立體感,像是畫在幕布上的;

第六,官方錄影帶中有兩個片段,月表山脈外形和地上石頭的位置竟然一模一樣,這一定是忘了換佈景;

第七,登月艙降落時,明明有幾次重心發生偏移卻沒有失控墜毀,說明是在吊威亞;

第八,返回艙離開月球時看不見發動機的火焰,所以還是在吊威亞;

第九,如果用四倍速以上的速率播放登月紀錄片,會發覺宇航員在月球上的動作和紀錄片前半段在地球上訓練時一模一樣,證明影片是假的。

第十,好像沒什麼漏洞了,但不是一般都要湊足十條嗎?我想想啊……

對了,返回艙總共就那麼大一點點,怎麼可能有足夠的燃料飛回地球?對對,這條最關鍵,一定是假的!

好了,以上。

02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50年了,50年了,這些二手民間科學家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試圖以初中課本為知識上限的理論推翻過去幾千年來無數大牛構建的科學殿堂。

相比認真學習,一夜之間搞個大新聞更有吸引力。

好了,我們來一個一個科普。

解答第一和第二個問題不需要科學家,一位婚紗攝影師就足夠了。在陽光反射下,宇航員、登月艙和月球車遠比遠處的星星亮得多,想要在同一張照片中出現星星需要長時間曝光,但代價是會把主角宇航員的影像嚴重虛化。

試想一下,如果攝影師為了把你身後的星星拍清楚而把你整成馬賽克,你是會誇他真實,還是會把他揍成一坨真屎?

陰影區物體可見更是簡單:為了把你的老婆拍得更加美白,影樓一般都會使用反光板。月球表面的反光率超高,這塊反光板大到沒朋友。

第三和第五個問題開始上難度了,但稍有物理常識就不難理解。

即便是平行的鐵軌,也會在視線較遠的地方聚集,透視上管這個叫消失點。月面不夠平坦,光線出現視覺偏差很正常;月球上沒有空氣,光線的傳播不會因距離增加而衰減,所以視覺上的距離感沒有地球上那麼明顯。

第六個問題其實是最容易證明真假的。紀錄片是剪輯過的,原始加長版在NASA的網站上掛了幾十年了。這兩個片段拍攝時間僅相隔三分鐘,本來拍的就是一個地方。為什麼這一點會成為問題呢?紀錄片原始素材加起來有4000小時,民科們怎麼有耐心看完?

第七八九三個問題涉及自動化控制,高階有機化學和天體物理,基本都是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知識點,對於民科來說明顯超綱了。

不過說明白這三件事,150個字就夠——

重心偏移問題可以通過回饋控制系統自動修正,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技術;登月用的燃料是四氧化氮和聯氨與不對稱二甲肼混合物,這種燃料的火焰是透明的;四倍速快放錯了,應該用八倍速慢放才對,這樣才能看清實際登月和地表演練的區別——後者濺起的灰塵不會擴散,只會以完美拋物線落回地面,這是隻有真空環境下才有的景象。

好了,149個字,以上。

03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至於第四和第十條不想解釋了,前者太簡單後者太複雜。

還有人不死心?好吧,既然有人捨得死,我就捨得埋。

即便是當年的渣像素也能比較清楚地看出,美國宇航員登月用的國旗上方有一根橫杆,這是為了讓星條旗能在真空環境下展開,至於飄揚,那不是風,而是真空條件下,整理旗子產生的波在表面傳播。

關於返回問題,大型實景太空真人秀《歸來吧,宇航員》節目由以下公式特別贊助——

DeltaV = g*Isp*ln(M0/M1)。

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公式,1903年由俄國科學家發明,用於計算火箭在發動機工作期間獲得的速度增量。有了這個公式,科學家才能算清楚帶多少燃料夠用——多了飛不起來,少了飛不回來。

霍博爾特教授對本節目亦有貢獻,此外還要獨家鳴謝運氣君——

霍博爾特教授提出的月球軌道集合計劃也是成功的關鍵。阿波羅飛船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燃料也是分散配置的。突破大氣逃逸層後扔掉火箭,登月前把服務艙留在月球軌道上,登月艙用完了之後,下半截扔掉,上半截返回月軌對接服務艙補充燃料,等飛回地球軌道再和服務艙說再見,最後返回地球時,整個飛船就只剩返回艙一個艙室了。而且重返大氣層的時候主要靠的是大氣阻力來減速,真正的燃料消耗很少,主要起到航線修正的作用。

當然了,阿姆斯特朗這些宇航員能活著回來真的還要感謝運氣。

2014年,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公佈了一份解密文件,文件中提到,蘇聯解體前該國科學家曾和美國同行有過一次親切交流,一瓶半伏特加過後,美國人吐露過一個祕密。

第一艘成功實現載人登月的是阿波羅11號飛船,返回時降落在海面上的時候,飛船上的燃料只夠再飛20秒,真真算得上是險過剃頭。

不過5年過去了,上述消息的真實性一直沒有得到過NASA的證實。

04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最新一條關於美國登月造假的證據出現在去年。一位網友在YouTube貼出了一張阿波羅17號的任務照片,照片中宇航員頭盔鏡面反光,映射出遠處有一名沒穿太空服的男子在月球表面行走,他宣稱這是阿波羅登月騙局的最有力證據。

事後證明這張圖片經過了PS,NASA底檔中的原圖經受住了考驗。

還有喧囂一時的月壤造假醜聞。

荷蘭博物館曾經接受過一塊美國政府贈送的月球岩石,併為此投下了30萬美元的高額保險費。但保險公司的鑑定顯示,這就是一塊地球上普通的木化石,雖然長得像石頭,但只值50塊錢。

這件事一度成了美國登月造假的鐵證。一些曾借過美國月壤研究的學者也紛紛站出來打假,說他們借來的月壤其實來自地球。

不過NASA的收發登記簿和FBI的調查員很快就平息了這件事——那些科學家無法解釋,原本記錄在案已經歸還美國的真實月壤,為什麼會出現在他們的家裡。

博物館偷天換日,科學家借真還假。最討厭你們這些偷偷摸摸的了,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

05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以上這麼多的證據可以證實,人們對登月事件真實性的質疑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從邏輯上講,要想造假,難度可能要比登月本身還大。

無論是美蘇還是美俄,雙方在太空探索領域的爭奪一直都沒有停過,更沒有友誼可言。蘇俄的航天能力並不比美國差多少,一旦美國真的在登月問題上造假,蘇俄絕沒有知道了卻給對手保密的道理;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前後歷時11年,有兩萬多家企業,30多萬科研人員參與,如果真的造假,堵住30萬人口的口談何容易?

而且就算是未來有真正夠分量的證據讓全世界質疑者閉嘴,依然會有人問美國一些為什麼——

為什麼要突然宣佈中止登月?

為什麼現在我們無法生產出比五十年前的土星五號火箭更先進的運載工具?

阿波羅17號之後,是不是還曾經進行過祕密載人登月任務?

月球背面是不是有外星基地,宇航員是不是受到了地外文明的警告?

所有這一切問題,美國為什麼從不正面迴應?

從是不是到為什麼,明天的專欄中我們會繼續為您解答上述問題。

"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把腳印留在了月球表面。50年來,一種聲音總會間歇性地爆發,隔上三五年美國政府和NASA就要被拉出來鞭一回屍。

當年你們到底有沒有登上過月球?說!

50年來,沉默就是默認,辯解就是說謊。美國人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這事兒,簡直比楊乃武還乃,比竇娥還竇。

為什麼人們要說美國登月是騙局?這件事最好分兩步來說——

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01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登月騙局說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信眾,甚至十分之一的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他們曾經征服過月球。早年前,細節破綻是支持騙局理論的核心證據。

比如,

第一,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沒有星星,這說明登月是在攝影棚裡進行的;

第二,在月球上,太陽是唯一的光源,所以不可能看見陰影中的物體,但登月照片中,陰影中的物體像在影樓中加了補光;

第三,還是光源問題,既然是唯一光源,為什麼照片中影子的方向不一致;

第四,宇航員插國旗時,可以看到旗幟在風中飄揚,月球上是真空的,只有地球才有風;

第五,錄像帶裡的景物沒有立體感,像是畫在幕布上的;

第六,官方錄影帶中有兩個片段,月表山脈外形和地上石頭的位置竟然一模一樣,這一定是忘了換佈景;

第七,登月艙降落時,明明有幾次重心發生偏移卻沒有失控墜毀,說明是在吊威亞;

第八,返回艙離開月球時看不見發動機的火焰,所以還是在吊威亞;

第九,如果用四倍速以上的速率播放登月紀錄片,會發覺宇航員在月球上的動作和紀錄片前半段在地球上訓練時一模一樣,證明影片是假的。

第十,好像沒什麼漏洞了,但不是一般都要湊足十條嗎?我想想啊……

對了,返回艙總共就那麼大一點點,怎麼可能有足夠的燃料飛回地球?對對,這條最關鍵,一定是假的!

好了,以上。

02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50年了,50年了,這些二手民間科學家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試圖以初中課本為知識上限的理論推翻過去幾千年來無數大牛構建的科學殿堂。

相比認真學習,一夜之間搞個大新聞更有吸引力。

好了,我們來一個一個科普。

解答第一和第二個問題不需要科學家,一位婚紗攝影師就足夠了。在陽光反射下,宇航員、登月艙和月球車遠比遠處的星星亮得多,想要在同一張照片中出現星星需要長時間曝光,但代價是會把主角宇航員的影像嚴重虛化。

試想一下,如果攝影師為了把你身後的星星拍清楚而把你整成馬賽克,你是會誇他真實,還是會把他揍成一坨真屎?

陰影區物體可見更是簡單:為了把你的老婆拍得更加美白,影樓一般都會使用反光板。月球表面的反光率超高,這塊反光板大到沒朋友。

第三和第五個問題開始上難度了,但稍有物理常識就不難理解。

即便是平行的鐵軌,也會在視線較遠的地方聚集,透視上管這個叫消失點。月面不夠平坦,光線出現視覺偏差很正常;月球上沒有空氣,光線的傳播不會因距離增加而衰減,所以視覺上的距離感沒有地球上那麼明顯。

第六個問題其實是最容易證明真假的。紀錄片是剪輯過的,原始加長版在NASA的網站上掛了幾十年了。這兩個片段拍攝時間僅相隔三分鐘,本來拍的就是一個地方。為什麼這一點會成為問題呢?紀錄片原始素材加起來有4000小時,民科們怎麼有耐心看完?

第七八九三個問題涉及自動化控制,高階有機化學和天體物理,基本都是大學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知識點,對於民科來說明顯超綱了。

不過說明白這三件事,150個字就夠——

重心偏移問題可以通過回饋控制系統自動修正,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技術;登月用的燃料是四氧化氮和聯氨與不對稱二甲肼混合物,這種燃料的火焰是透明的;四倍速快放錯了,應該用八倍速慢放才對,這樣才能看清實際登月和地表演練的區別——後者濺起的灰塵不會擴散,只會以完美拋物線落回地面,這是隻有真空環境下才有的景象。

好了,149個字,以上。

03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至於第四和第十條不想解釋了,前者太簡單後者太複雜。

還有人不死心?好吧,既然有人捨得死,我就捨得埋。

即便是當年的渣像素也能比較清楚地看出,美國宇航員登月用的國旗上方有一根橫杆,這是為了讓星條旗能在真空環境下展開,至於飄揚,那不是風,而是真空條件下,整理旗子產生的波在表面傳播。

關於返回問題,大型實景太空真人秀《歸來吧,宇航員》節目由以下公式特別贊助——

DeltaV = g*Isp*ln(M0/M1)。

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公式,1903年由俄國科學家發明,用於計算火箭在發動機工作期間獲得的速度增量。有了這個公式,科學家才能算清楚帶多少燃料夠用——多了飛不起來,少了飛不回來。

霍博爾特教授對本節目亦有貢獻,此外還要獨家鳴謝運氣君——

霍博爾特教授提出的月球軌道集合計劃也是成功的關鍵。阿波羅飛船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燃料也是分散配置的。突破大氣逃逸層後扔掉火箭,登月前把服務艙留在月球軌道上,登月艙用完了之後,下半截扔掉,上半截返回月軌對接服務艙補充燃料,等飛回地球軌道再和服務艙說再見,最後返回地球時,整個飛船就只剩返回艙一個艙室了。而且重返大氣層的時候主要靠的是大氣阻力來減速,真正的燃料消耗很少,主要起到航線修正的作用。

當然了,阿姆斯特朗這些宇航員能活著回來真的還要感謝運氣。

2014年,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公佈了一份解密文件,文件中提到,蘇聯解體前該國科學家曾和美國同行有過一次親切交流,一瓶半伏特加過後,美國人吐露過一個祕密。

第一艘成功實現載人登月的是阿波羅11號飛船,返回時降落在海面上的時候,飛船上的燃料只夠再飛20秒,真真算得上是險過剃頭。

不過5年過去了,上述消息的真實性一直沒有得到過NASA的證實。

04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最新一條關於美國登月造假的證據出現在去年。一位網友在YouTube貼出了一張阿波羅17號的任務照片,照片中宇航員頭盔鏡面反光,映射出遠處有一名沒穿太空服的男子在月球表面行走,他宣稱這是阿波羅登月騙局的最有力證據。

事後證明這張圖片經過了PS,NASA底檔中的原圖經受住了考驗。

還有喧囂一時的月壤造假醜聞。

荷蘭博物館曾經接受過一塊美國政府贈送的月球岩石,併為此投下了30萬美元的高額保險費。但保險公司的鑑定顯示,這就是一塊地球上普通的木化石,雖然長得像石頭,但只值50塊錢。

這件事一度成了美國登月造假的鐵證。一些曾借過美國月壤研究的學者也紛紛站出來打假,說他們借來的月壤其實來自地球。

不過NASA的收發登記簿和FBI的調查員很快就平息了這件事——那些科學家無法解釋,原本記錄在案已經歸還美國的真實月壤,為什麼會出現在他們的家裡。

博物館偷天換日,科學家借真還假。最討厭你們這些偷偷摸摸的了,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

05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以上這麼多的證據可以證實,人們對登月事件真實性的質疑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從邏輯上講,要想造假,難度可能要比登月本身還大。

無論是美蘇還是美俄,雙方在太空探索領域的爭奪一直都沒有停過,更沒有友誼可言。蘇俄的航天能力並不比美國差多少,一旦美國真的在登月問題上造假,蘇俄絕沒有知道了卻給對手保密的道理;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前後歷時11年,有兩萬多家企業,30多萬科研人員參與,如果真的造假,堵住30萬人口的口談何容易?

而且就算是未來有真正夠分量的證據讓全世界質疑者閉嘴,依然會有人問美國一些為什麼——

為什麼要突然宣佈中止登月?

為什麼現在我們無法生產出比五十年前的土星五號火箭更先進的運載工具?

阿波羅17號之後,是不是還曾經進行過祕密載人登月任務?

月球背面是不是有外星基地,宇航員是不是受到了地外文明的警告?

所有這一切問題,美國為什麼從不正面迴應?

從是不是到為什麼,明天的專欄中我們會繼續為您解答上述問題。

聚 焦 | 50年了,難道美國登月是騙局?聽聽二手專家怎麼說(上)

文:艾瑪與騎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