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從周,名鬱文,字從周,別號梓翁。我國著名古建築與園林藝術家。

1918年11月27日 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讀於之江大學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46年 成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入室弟子。

1950年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副教授,同年秋,執教於聖約翰大學建築系。

1951年 之江大學副教授。

1952年始 同濟大學建築系建築歷史教研室主任,先後受聘為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1985年 受聘為美國貝聿銘建築設計事務所顧問。

1989年 受聘為臺灣《造園》季刊顧問,並獲日本園林學會“海外名譽會員”稱號。

2000年3月15日 辭世

著作有《蘇州園林》《園林談叢》《揚州園林》《說園》《紹興石橋》《中國名園》《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隨宜集》《梓室餘墨》,等等。

陳從周先生不僅對中國古建築與園林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還參與了國內多處古建築與園林的鑑定、修繕與保護工作;設計籌建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中國園林——明軒;指導設計與修復豫園東部、龍華塔、寧波天一閣、如皋水繪園;設計並指導建造了雲南楠園。陳從周先生以其卓越的學識與才能被日本學術界譽為“中國園林第一人”。

繼續談陳從周的《品園》:

"

陳從周,名鬱文,字從周,別號梓翁。我國著名古建築與園林藝術家。

1918年11月27日 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讀於之江大學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46年 成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入室弟子。

1950年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副教授,同年秋,執教於聖約翰大學建築系。

1951年 之江大學副教授。

1952年始 同濟大學建築系建築歷史教研室主任,先後受聘為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1985年 受聘為美國貝聿銘建築設計事務所顧問。

1989年 受聘為臺灣《造園》季刊顧問,並獲日本園林學會“海外名譽會員”稱號。

2000年3月15日 辭世

著作有《蘇州園林》《園林談叢》《揚州園林》《說園》《紹興石橋》《中國名園》《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隨宜集》《梓室餘墨》,等等。

陳從周先生不僅對中國古建築與園林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還參與了國內多處古建築與園林的鑑定、修繕與保護工作;設計籌建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中國園林——明軒;指導設計與修復豫園東部、龍華塔、寧波天一閣、如皋水繪園;設計並指導建造了雲南楠園。陳從周先生以其卓越的學識與才能被日本學術界譽為“中國園林第一人”。

繼續談陳從周的《品園》: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下面,我們一邊遊園一邊談談造園理念。在遊園前,需要懂得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靜觀,就是園中供人休息的地點較多,有多個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走路較多,有較長的遊覽線。二者說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

在造園上有四個關鍵詞:“疊”“曲”“因”“借”。這四個字說出口,恐怕大家一頭霧水了,沒關係,我們來具體分析,保證對這四個技巧都能深入瞭解。

陳從周先生提出了關於園林建築理論的一些概念,如靜觀、動觀、仰觀、俯觀,疊山理水,建築栽植,曲直含蓄等,雖然說的都是審美方面的事,但這也是建造園林、構成園林美景的的關鍵。

"

陳從周,名鬱文,字從周,別號梓翁。我國著名古建築與園林藝術家。

1918年11月27日 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讀於之江大學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46年 成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入室弟子。

1950年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副教授,同年秋,執教於聖約翰大學建築系。

1951年 之江大學副教授。

1952年始 同濟大學建築系建築歷史教研室主任,先後受聘為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1985年 受聘為美國貝聿銘建築設計事務所顧問。

1989年 受聘為臺灣《造園》季刊顧問,並獲日本園林學會“海外名譽會員”稱號。

2000年3月15日 辭世

著作有《蘇州園林》《園林談叢》《揚州園林》《說園》《紹興石橋》《中國名園》《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隨宜集》《梓室餘墨》,等等。

陳從周先生不僅對中國古建築與園林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還參與了國內多處古建築與園林的鑑定、修繕與保護工作;設計籌建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中國園林——明軒;指導設計與修復豫園東部、龍華塔、寧波天一閣、如皋水繪園;設計並指導建造了雲南楠園。陳從周先生以其卓越的學識與才能被日本學術界譽為“中國園林第一人”。

繼續談陳從周的《品園》: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下面,我們一邊遊園一邊談談造園理念。在遊園前,需要懂得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靜觀,就是園中供人休息的地點較多,有多個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走路較多,有較長的遊覽線。二者說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

在造園上有四個關鍵詞:“疊”“曲”“因”“借”。這四個字說出口,恐怕大家一頭霧水了,沒關係,我們來具體分析,保證對這四個技巧都能深入瞭解。

陳從周先生提出了關於園林建築理論的一些概念,如靜觀、動觀、仰觀、俯觀,疊山理水,建築栽植,曲直含蓄等,雖然說的都是審美方面的事,但這也是建造園林、構成園林美景的的關鍵。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有時候,我們就應該“好高騖遠”,沒有對更高目標的期待,就不會有對更高目標的努力。目標定得高些,即使不能完全實現,也會有一個相對滿意的結果。我們先定個較高的目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造園的法則:

第一,疊,“疊”字,多次被提到,就是重疊的意思。疊不僅是個構園假山的技法,也是欣賞園中假山的關鍵字眼。提到疊字,不得不說一個詞語:層巒疊嶂。層巒的意思是是山連著山,疊障是形容許多高險的像屏障一樣的山。整個詞語用來形容山峰多而險峻。

園林中的山水要模擬真實的自然界中的山水,疊山是一個關鍵內容。疊山就是建造假山。有人說:“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天下青山都是一簇簇亂起來的,整齊了反而減了嫵媚……圖書這樣蓬蓬茸茸才好看,襯得起案頭那盞孤燈的相思。”陳從周先生對“疊”字在構園中有很高的要求,他還具體提出,用黃山的石頭造假山要面面有情,有一些轉折,感覺每塊石頭的每一面甚至渾身上下都是戲。要是用湖裡的石頭來造假山,就要在造得婉轉多姿,同時還要少一些矯揉造作。

清代著名的畫家石濤是疊山的高手。石濤飽覽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蒼鬱恣肆的獨特風格。在繪畫上石濤善用墨法,枯溼濃淡兼施並用,尤其喜歡用溼筆,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有時用墨很濃重,墨氣淋漓,空間感強。而這些手法,都被他運用到了疊山上。就難怪我們欣賞園林之美,如同賞畫了。

第二,曲。“曲”字,是與直對立的一面。曲徑通幽處,就是曲營造的境界,僅僅一個曲字,便表達出了中國園林含蓄的美感。 “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 園林之中,處處是風景,絕對不能是一條筆直的幹線。有了曲折,才能使遊園的人們左右顧盼有景。即使行走在一個很小的園林之中,也感到道路幽深,有不盡的美景。

聯想起現在搞水利建設,把過去自然形成的彎彎曲曲的河道都截彎取直,好像更有條理,更為壯觀。可是,這種一統的審美觀造成了自然的極大破壞,如近年洪水要麼不發一發則不可收,一洩千里,造成的破壞遠遠超過沒有治理之前。

第三,因,即“因地制宜”“因材致用”,這是園林內部的安排方式。在造園時如果能夠利用天然的地形,再簡單地加以人工的設計去配合,便能夠設計出獨樹一幟的園林。這樣不但節約了人力物力,還有利於景物的安排。

這其中即使是人工的力量也要儘量去模仿自然,即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畢竟,造化的鬼斧神工所創造的美應當是最為上乘之美了。如蘇州的滄浪亭,因勢利導,就地引水,將整個園林設計的宛若浮於清波之上,輕盈之感立現。

"

陳從周,名鬱文,字從周,別號梓翁。我國著名古建築與園林藝術家。

1918年11月27日 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讀於之江大學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46年 成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入室弟子。

1950年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副教授,同年秋,執教於聖約翰大學建築系。

1951年 之江大學副教授。

1952年始 同濟大學建築系建築歷史教研室主任,先後受聘為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1985年 受聘為美國貝聿銘建築設計事務所顧問。

1989年 受聘為臺灣《造園》季刊顧問,並獲日本園林學會“海外名譽會員”稱號。

2000年3月15日 辭世

著作有《蘇州園林》《園林談叢》《揚州園林》《說園》《紹興石橋》《中國名園》《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隨宜集》《梓室餘墨》,等等。

陳從周先生不僅對中國古建築與園林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還參與了國內多處古建築與園林的鑑定、修繕與保護工作;設計籌建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中國園林——明軒;指導設計與修復豫園東部、龍華塔、寧波天一閣、如皋水繪園;設計並指導建造了雲南楠園。陳從周先生以其卓越的學識與才能被日本學術界譽為“中國園林第一人”。

繼續談陳從周的《品園》: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下面,我們一邊遊園一邊談談造園理念。在遊園前,需要懂得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靜觀,就是園中供人休息的地點較多,有多個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走路較多,有較長的遊覽線。二者說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

在造園上有四個關鍵詞:“疊”“曲”“因”“借”。這四個字說出口,恐怕大家一頭霧水了,沒關係,我們來具體分析,保證對這四個技巧都能深入瞭解。

陳從周先生提出了關於園林建築理論的一些概念,如靜觀、動觀、仰觀、俯觀,疊山理水,建築栽植,曲直含蓄等,雖然說的都是審美方面的事,但這也是建造園林、構成園林美景的的關鍵。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有時候,我們就應該“好高騖遠”,沒有對更高目標的期待,就不會有對更高目標的努力。目標定得高些,即使不能完全實現,也會有一個相對滿意的結果。我們先定個較高的目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造園的法則:

第一,疊,“疊”字,多次被提到,就是重疊的意思。疊不僅是個構園假山的技法,也是欣賞園中假山的關鍵字眼。提到疊字,不得不說一個詞語:層巒疊嶂。層巒的意思是是山連著山,疊障是形容許多高險的像屏障一樣的山。整個詞語用來形容山峰多而險峻。

園林中的山水要模擬真實的自然界中的山水,疊山是一個關鍵內容。疊山就是建造假山。有人說:“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天下青山都是一簇簇亂起來的,整齊了反而減了嫵媚……圖書這樣蓬蓬茸茸才好看,襯得起案頭那盞孤燈的相思。”陳從周先生對“疊”字在構園中有很高的要求,他還具體提出,用黃山的石頭造假山要面面有情,有一些轉折,感覺每塊石頭的每一面甚至渾身上下都是戲。要是用湖裡的石頭來造假山,就要在造得婉轉多姿,同時還要少一些矯揉造作。

清代著名的畫家石濤是疊山的高手。石濤飽覽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蒼鬱恣肆的獨特風格。在繪畫上石濤善用墨法,枯溼濃淡兼施並用,尤其喜歡用溼筆,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有時用墨很濃重,墨氣淋漓,空間感強。而這些手法,都被他運用到了疊山上。就難怪我們欣賞園林之美,如同賞畫了。

第二,曲。“曲”字,是與直對立的一面。曲徑通幽處,就是曲營造的境界,僅僅一個曲字,便表達出了中國園林含蓄的美感。 “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 園林之中,處處是風景,絕對不能是一條筆直的幹線。有了曲折,才能使遊園的人們左右顧盼有景。即使行走在一個很小的園林之中,也感到道路幽深,有不盡的美景。

聯想起現在搞水利建設,把過去自然形成的彎彎曲曲的河道都截彎取直,好像更有條理,更為壯觀。可是,這種一統的審美觀造成了自然的極大破壞,如近年洪水要麼不發一發則不可收,一洩千里,造成的破壞遠遠超過沒有治理之前。

第三,因,即“因地制宜”“因材致用”,這是園林內部的安排方式。在造園時如果能夠利用天然的地形,再簡單地加以人工的設計去配合,便能夠設計出獨樹一幟的園林。這樣不但節約了人力物力,還有利於景物的安排。

這其中即使是人工的力量也要儘量去模仿自然,即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畢竟,造化的鬼斧神工所創造的美應當是最為上乘之美了。如蘇州的滄浪亭,因勢利導,就地引水,將整個園林設計的宛若浮於清波之上,輕盈之感立現。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第四,借,即“借景”,借景是聯繫園林內外景物的方式。在園內的風景之間留下些許的漏隙,從而將園外之景自然而然地引入園內來填補視覺、聽覺、嗅覺上的空白,從而使得園林能夠在有限的空間裡面承載更多的景色,既不使得園中佈局太過擁擠,又能帶給人們更多美的享受。

中國古代早就運用借景的手法。唐代所建的滕王閣,借贛江之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岳陽樓近借洞庭湖水,遠借君山,構成氣象萬千的山水畫面。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圍,六橋鎖煙水”的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各個景又自成一體,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從總體上看,造園又有一條應該堅守的底線,那就是尊重自然,只有在尊重自然的條件下,才能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可是,當園林被附加了過多的權力、資本的因素外,在實際操作中已很難堅守這一原則。

很多新城在建設中都喜歡挖一個大湖,這樣就可以利用湖面景觀提高周邊土地的價值。但有些項目不顧場地的實際條件非得在一些山城開挖面積類似或接近西湖規模的人工湖,拋開水利因素這種不顧場地實際條件的設計態度還真是令人擔憂。

"

陳從周,名鬱文,字從周,別號梓翁。我國著名古建築與園林藝術家。

1918年11月27日 生於浙江省杭州市。

1938—1942年 就讀於之江大學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46年 成為著名畫家張大千入室弟子。

1950年 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副教授,同年秋,執教於聖約翰大學建築系。

1951年 之江大學副教授。

1952年始 同濟大學建築系建築歷史教研室主任,先後受聘為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1985年 受聘為美國貝聿銘建築設計事務所顧問。

1989年 受聘為臺灣《造園》季刊顧問,並獲日本園林學會“海外名譽會員”稱號。

2000年3月15日 辭世

著作有《蘇州園林》《園林談叢》《揚州園林》《說園》《紹興石橋》《中國名園》《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隨宜集》《梓室餘墨》,等等。

陳從周先生不僅對中國古建築與園林理論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還參與了國內多處古建築與園林的鑑定、修繕與保護工作;設計籌建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中國園林——明軒;指導設計與修復豫園東部、龍華塔、寧波天一閣、如皋水繪園;設計並指導建造了雲南楠園。陳從周先生以其卓越的學識與才能被日本學術界譽為“中國園林第一人”。

繼續談陳從周的《品園》: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下面,我們一邊遊園一邊談談造園理念。在遊園前,需要懂得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靜觀,就是園中供人休息的地點較多,有多個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走路較多,有較長的遊覽線。二者說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

在造園上有四個關鍵詞:“疊”“曲”“因”“借”。這四個字說出口,恐怕大家一頭霧水了,沒關係,我們來具體分析,保證對這四個技巧都能深入瞭解。

陳從周先生提出了關於園林建築理論的一些概念,如靜觀、動觀、仰觀、俯觀,疊山理水,建築栽植,曲直含蓄等,雖然說的都是審美方面的事,但這也是建造園林、構成園林美景的的關鍵。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有時候,我們就應該“好高騖遠”,沒有對更高目標的期待,就不會有對更高目標的努力。目標定得高些,即使不能完全實現,也會有一個相對滿意的結果。我們先定個較高的目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造園的法則:

第一,疊,“疊”字,多次被提到,就是重疊的意思。疊不僅是個構園假山的技法,也是欣賞園中假山的關鍵字眼。提到疊字,不得不說一個詞語:層巒疊嶂。層巒的意思是是山連著山,疊障是形容許多高險的像屏障一樣的山。整個詞語用來形容山峰多而險峻。

園林中的山水要模擬真實的自然界中的山水,疊山是一個關鍵內容。疊山就是建造假山。有人說:“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天下青山都是一簇簇亂起來的,整齊了反而減了嫵媚……圖書這樣蓬蓬茸茸才好看,襯得起案頭那盞孤燈的相思。”陳從周先生對“疊”字在構園中有很高的要求,他還具體提出,用黃山的石頭造假山要面面有情,有一些轉折,感覺每塊石頭的每一面甚至渾身上下都是戲。要是用湖裡的石頭來造假山,就要在造得婉轉多姿,同時還要少一些矯揉造作。

清代著名的畫家石濤是疊山的高手。石濤飽覽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蒼鬱恣肆的獨特風格。在繪畫上石濤善用墨法,枯溼濃淡兼施並用,尤其喜歡用溼筆,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有時用墨很濃重,墨氣淋漓,空間感強。而這些手法,都被他運用到了疊山上。就難怪我們欣賞園林之美,如同賞畫了。

第二,曲。“曲”字,是與直對立的一面。曲徑通幽處,就是曲營造的境界,僅僅一個曲字,便表達出了中國園林含蓄的美感。 “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 園林之中,處處是風景,絕對不能是一條筆直的幹線。有了曲折,才能使遊園的人們左右顧盼有景。即使行走在一個很小的園林之中,也感到道路幽深,有不盡的美景。

聯想起現在搞水利建設,把過去自然形成的彎彎曲曲的河道都截彎取直,好像更有條理,更為壯觀。可是,這種一統的審美觀造成了自然的極大破壞,如近年洪水要麼不發一發則不可收,一洩千里,造成的破壞遠遠超過沒有治理之前。

第三,因,即“因地制宜”“因材致用”,這是園林內部的安排方式。在造園時如果能夠利用天然的地形,再簡單地加以人工的設計去配合,便能夠設計出獨樹一幟的園林。這樣不但節約了人力物力,還有利於景物的安排。

這其中即使是人工的力量也要儘量去模仿自然,即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畢竟,造化的鬼斧神工所創造的美應當是最為上乘之美了。如蘇州的滄浪亭,因勢利導,就地引水,將整個園林設計的宛若浮於清波之上,輕盈之感立現。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第四,借,即“借景”,借景是聯繫園林內外景物的方式。在園內的風景之間留下些許的漏隙,從而將園外之景自然而然地引入園內來填補視覺、聽覺、嗅覺上的空白,從而使得園林能夠在有限的空間裡面承載更多的景色,既不使得園中佈局太過擁擠,又能帶給人們更多美的享受。

中國古代早就運用借景的手法。唐代所建的滕王閣,借贛江之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岳陽樓近借洞庭湖水,遠借君山,構成氣象萬千的山水畫面。杭州西湖,在“明湖一碧,青山四圍,六橋鎖煙水”的較大境域中,西湖十景互借,各個景又自成一體,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從總體上看,造園又有一條應該堅守的底線,那就是尊重自然,只有在尊重自然的條件下,才能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可是,當園林被附加了過多的權力、資本的因素外,在實際操作中已很難堅守這一原則。

很多新城在建設中都喜歡挖一個大湖,這樣就可以利用湖面景觀提高周邊土地的價值。但有些項目不顧場地的實際條件非得在一些山城開挖面積類似或接近西湖規模的人工湖,拋開水利因素這種不顧場地實際條件的設計態度還真是令人擔憂。

造園理念:疊、曲、因、借

反觀中國園林,有人說,中國的園林,尤其是中國江南的園林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門藝術,是因為它在發展的過程中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但同時這個時期又是官商搜刮民脂民膏最為嚴重的時期。豪紳富賈為了炫耀自己的財富憑藉著搜刮來的大量財富為自己修建了大量的私家園林,此天時也;江南丘陵連綿起伏,水網縱橫交織,湖石黃石形態奇拙,楊柳松柏枝繁葉翠,此地利也;江南多巧匠並交流密切,且園林的主人大多具有較高的審美情趣,此人和也。

所以說,構造園林之美,錢財是一個方面,更關鍵的一點其實是審美。審美的基本原則是真善美,是動靜結合,是疊、是曲、是因、是借。說到這,造園的主要理念就說得差不多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