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吃的每一條魷魚都有他們的努力!上海教授全球首創“魷魚預報”發出更強中國聲音

炎炎夏日的夜晚,約上三五好友擼串,除了啤酒小龍蝦,怎能少得了魷魚須;年夜飯的餐桌上,孩子們張大眼睛,等著爸爸端上一盤精心燒製的魷魚大烤;上海的一家小籠包店,店家新推出的黑色包子色澤誘人,原來使用了可食用的魷魚汁兒……

魷魚富含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營養價值極高。在國家遠洋漁業基地,運輸魷魚的船隻近期起航。他們要去到南半球的祕魯、阿根廷外海的捕撈點,把捕撈的魷魚運回來。茫茫大海,魷魚會出現在哪兒?這離不開上海海洋大學三代“魷魚教授”的努力。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記者走訪了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陳新軍教授。他在全球首創“魷魚漁情評估報告”,自新千年起,這份每年在全國漁業相關會議上發佈的“魷魚預報”,成了各大遠洋漁業企業眼中,與天氣預報一樣重要的,制定科學捕撈計劃的重要依據。

從無到有 將魷魚帶到百姓餐桌

瞭解中國遠洋漁業的人,都聽說過“中國魷釣之父”王堯耕。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近海漁業資源面臨捕撈壓力過大的問題,多數群眾漁業和國營漁業企業舉步維艱。中國的漁業該往哪兒走?王堯耕決心探索一條出路。1989年,通 過中蘇(俄)漁業談判,蘇聯表示願意給我方2000噸日本海蘇管水域太平洋褶柔魚配額,王堯耕積極響應並承擔該項任務。當年8月,王堯耕和團隊搭乘“浦苓”號出海開展漁場探索工作。

你所吃的每一條魷魚都有他們的努力!上海教授全球首創“魷魚預報”發出更強中國聲音


圖說:1994年8月11日-王堯耕教授在捕魚船上開展科研工作

茫茫大海,一葉孤舟找到魷魚群談何容易?王堯耕根據多年經驗,判斷中上層海洋魚類的漁場應該有某種共性。於是,他憑藉船上唯一能接收的氣象傳真“海況”圖,比對文獻資料尋找漁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個多月艱苦的漁場探捕中,團隊終於找到可以作業的漁場。王堯耕信心倍增,他一邊發動大家摸索如何調整魷釣燈具和集魚燈燈光以提高捕撈產量,一邊又思考如何將魷魚漁業產業化推廣……

你所吃的每一條魷魚都有他們的努力!上海教授全球首創“魷魚預報”發出更強中國聲音


圖說:20世紀末王堯耕教授等開發的日本海魷魚釣研究項目為國家每年創造10多億的產值

兩年後,王堯耕指導的四條魷釣船在日本海作業中取得驕人成績,各條船均實現盈利,其中一條更是在當年就收回投資成本。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不少漁業公司紛紛前來取經。王堯耕來者不拒,和團隊一塊兒給予耐心指導。不久,一個可以在日本海生產作業的中國魷釣船隊雛形初現。1992年,這支魷釣船隊獲得了可喜收穫,我國的海洋捕撈也重新煥發生機。

30載春秋 為遠洋漁業做重要貢獻

到2019年,我國遠洋魷釣漁業歷經了30年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產量最高、技術最強的遠洋魷釣漁業國家,為我國遠洋漁業做出了重大貢獻。“遠洋魷釣漁業已成為我國遠洋漁業的支柱產業,目前作業漁船和捕撈產量分別佔總量的約1/3和1/4。”陳新軍介紹。

你所吃的每一條魷魚都有他們的努力!上海教授全球首創“魷魚預報”發出更強中國聲音


圖說:陳新軍教授在北太平洋魷釣漁場

目前,全球海洋中頭足類漁業資源的儲量在5000萬噸至1億噸之間,每年的捕撈量約400萬噸,其中魷魚佔70%。作為一年生魚類,魷魚處於海洋食物鏈的中間層,捕撈量過低是一種浪費,過高則會造成食物鏈的不平衡。捕撈魷魚,可謂是“空手套白狼”的活。擁有十條觸足的魷魚可是個貪吃的傢伙兒,在漆黑的夜晚,放下鉤子,打開水下燈,它就會來個“餓虎撲食”——自己抱住了釣鉤,再也掙脫不了。“當然,我們白天也會作業,但魷魚是晝夜垂直移動的,日間作業會將釣鉤放得更深一些,效率也不如晚上。”陳新軍補充說。

你所吃的每一條魷魚都有他們的努力!上海教授全球首創“魷魚預報”發出更強中國聲音


圖說:採集魷魚幼魚樣本

他還記得,曾經有好幾家遠洋企業無功而返,向他求助:能不能對魷魚出沒情況有個預估,讓我們能“知己知彼”?這些來自漁業第一線的需求,促成了預報這一高精尖技術的生成。

魷魚預報是門大學問,本著“人海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陳新軍及其團隊開發了大洋性魷魚新漁場發現與資源認知新技術,在全球發現了4個魷魚新漁場,佔現有世界魷魚漁場的三分之一。同時團隊完成了全球9個海域30年魷魚資源調查分佈圖,創建了魷魚棲息地模型和魷魚資源分佈預測圖。“我們自主開發集多功能的魷魚漁情近實時預報系統為魷釣船及時到達、精準捕撈提供信息支撐。”陳新軍表示。

近年來,“魷魚預報”準確率普遍超過80%,一舉扭轉了從前“無頭蒼蠅”式的捕魚方式,不僅成為國內漁業企業的重要參考,連海外的漁業加工業都可能隨之產生波動,影響力不斷擴大。

創新發展 期待發出更多中國聲音

作為項目負責人和技術骨幹,陳新軍先後主持並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攻關課題、農業部公海漁業資源開發等重大項目近50項。在農業部漁業局和中國遠洋漁業協會支持下,他帶領團隊先後組織實施了北太平洋、新西蘭、西南大西洋、祕魯外海和印度洋西北海域等魷魚類資源的開發,對其資源分佈、中心漁場形成機制、海洋環境條件與資源漁場影響和釣捕技術等開展攻關,獲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多次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為我國在國際公海海域獲取更多的海洋生物資源和優質水產品在科技上做出保障。

你所吃的每一條魷魚都有他們的努力!上海教授全球首創“魷魚預報”發出更強中國聲音


圖說:夜晚作業的魷釣船隻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陳新軍和團隊也正將這項技術運用於魷魚預報,通過建立大數據模型,獲取更準確的預測。“原來誘捕魷魚的水下燈耗能較大,也存在汙染問題,我們考慮改善為節能環保的燈具。”陳新軍告訴記者。

目前,有關魷魚捕撈的相關區域性組織正在建立,作為負責任的遠洋魷釣捕撈強國,中國的加入勢在必行。近年來,陳新軍帶領的團隊承擔了一系列國家履約任務。他們執行漁撈日誌和港口取樣計劃、分析彙總遠洋漁業數據、定期參加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科學與法律磋商談判、參與相關全球性組織會議等,全面支持我國參與國際遠洋漁業治理,維護我國合法遠洋漁業權益。“作為一個海洋科技工作者,只有不斷探索新技術,拿得出數據,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國漁業企業,才能在海洋科學領域,發出更多中國聲音。”陳新軍表示。在他的帶領下,履約團隊成員運用科學武器在國際談判中爭取我國海洋權益,為我國遠洋魷釣漁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陳新軍及團隊研發的魷釣技術廣泛應用於我國所有50多家遠洋魷釣企業、600多艘魷釣船,自2009年始,我國遠洋魷釣產量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

你所吃的每一條魷魚都有他們的努力!上海教授全球首創“魷魚預報”發出更強中國聲音


圖說:在祕魯漁場作業

展望未來,陳新軍表示將繼續“科學找魚”,增強魷魚資源認知能力,進一步深入掌握魷魚生活史過程,不斷努力開發新漁場,為國家藍色糧倉建設貢獻力量。同時,要通過遙感等技術,進行精細化預測,結合集魚燈優化等手段,增強魷魚資源開發能力,進一步實現“高效捕魚”。“我們要開展更加精準的資源評估與預測,並以此為基礎發佈國際魷魚指數,掌握魷釣行業的優勢話語權,在世界魷釣漁業發展中體現我們的大國擔當。”陳新軍如是說。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