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大家介紹幾位巴比鬆畫派的畫家,他們的生活窮困潦倒,但是他們的油畫卻又十分優秀。法國畫家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就是窮畫家之一。由於沒人願意買他的油畫,柯羅一直都非常貧窮。直到50歲,柯羅才賣出自己的第一副畫。你可能會想,那他在50歲之前是靠什麼過日子呢?其實,他有個很富有的父親,他父親每年都會給他一筆錢,儘管數額有限,但足夠他維持生計。

巴比鬆畫派與最貧窮的畫家

柯羅剛畢業時就立志要當一名畫家,但他父親是個商人,想讓他繼承自己的產業,所以柯羅只得跟著父親做生意。不過他一直都沒放棄夢想。終於有一天,他的父親被他堅韌的毅力感動了,同意送他去意大利學習油畫。幾年之後,柯羅成了一位風景畫家。回到法國後,他畫了很多優美的風景畫,但他的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人問津。

當時還有很多畫家和柯羅一樣窮。他們發現,比起巴黎來,住在巴比鬆鄉村要省很多錢,而且巴比鬆附近的鄉村風景優美,那裡有很多樹林、小溪和田野,更適合風景畫寫生。所以這些窮畫家就搬到了巴比鬆,住在那裡的小木屋裡。

巴比鬆畫派與最貧窮的畫家

去巴比鬆定居的想法是柯羅最早提出來的,因為他喜歡在清早去田野裡散步。那時,樹林裡的一切都沉浸在溼漉漉的水汽中,十分漂亮。看到這樣的美景之後,他通常會先畫一幅素描,回家後就根據素描畫油畫。他也喜歡畫暮色和月光,並有很多以此為題材的油畫作品。他的風景畫憑著一種神祕、夢幻的美享譽世界。

巴比鬆畫派與最貧窮的畫家

法國畫家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的油畫作品《芒特楓丹的回憶》

柯羅老年的時候,他的油畫開始受到歡迎。他終於獲得了財富和名聲。柯羅一直都很熱心地幫助別人,賺錢之後,他也很願意資助那些缺錢的人。

巴比鬆畫派與最貧窮的畫家


儘管柯羅的風景畫中隱藏著一種夢幻般的憂鬱,但當他和他的畫家朋友們在一起時,他總是非常快活。大家都很敬愛他,叫他“柯羅爸爸”,所以後來他成功時,大家都為他感到高興。

巴比鬆畫派還有一位比柯羅更窮的畫家,他也是第一批定居巴比鬆的畫家。他與妻子和兒子住在一棟只有三間房的小房子裡,房子裡沒有鋪地板,地面只是夯過的硬土。這位畫家就是讓-弗朗索瓦·米勒——法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米勒的爸爸是個農夫,所以他小時候常常在農田裡勞動。有一次他得到了一本舊《聖經》,便開始照著那上面的一些圖片畫畫。在地裡幹活休息時,其他人都會小睡一會兒,而小米勒卻抓緊時間學習畫畫。後來,村子裡的人為他籌集了一些錢,讓他去巴黎學畫畫。米勒剛到巴黎時很不適應,他很靦腆,又不習慣城裡的生活方式,所以處處碰壁。他賣畫掙的錢勉強能讓自己吃飽飯。米勒很喜歡畫貧苦農民的形象,因為他很熟悉農民的生活。就在他快被餓死的時候,有人買了他一副農民主題的油畫。

米勒畫那些勞作中的農民時,有一套自己的獨特方法。他常常走在田間觀察農民幹活的樣子——挖土、鋤地、施肥、鋸木、做黃油、洗衣服、播種,回到家裡再把自己看到的場景畫下來。他的記憶力很好,幾乎不用模特就可以準確地畫出人物的動作。實在需要模特時,他也只是讓自己的妻子幫忙擺一下造型。

米勒有一幅著名的油畫,叫《播種》。這幅油畫畫的是一位正在播種的農民。你可能看不懂這位農民是怎樣播種的,因為現在這種工作都是用機械來做的。人工播種時,播種的農民手腳要緊密配合:首先用手從胸前的袋子裡抓一些種子,然後側身將種子撒在地裡,之後腳向前邁出一大步,然後再重複之前的動作。米勒筆下的播種者總是很辛苦,但他的步伐和揮動的手臂仍然配合得很自如。

米勒畫過很多幅大同小異的《播種》,最出名的那幅現在保存在美國波士頓。

米勒還有一幅油畫也很出名,叫做《拾穗者》。田地裡收割過後,經常會遺留下一些穀穗,拾穗者將這些穀穗撿起來帶回家。巴比鬆附近的農民都非常窮,所以這些拾穗者撿起的糧食雖然少得可憐,但對他們來說卻很重要。從米勒的油畫中,我們可以看出,拾穗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這樣勞累的工作竟然是由女人來做的。

米勒還有一副名叫《晚鐘》的油畫。直到今天,我們還經常可以看到這幅油畫的複製品。油畫上,一位法國農夫和他的妻子正在地裡幹活,當附近教堂裡晚禱的鐘聲傳來時,他們便停了下來,開始低頭認真的禱告。

與柯羅一樣,米勒年齡很大時才被人們認可。不過他一直很貧窮,米勒去世後,他的妻子也只能依靠柯羅的資助生活。

還有一些巴比鬆畫派的畫家後來也得到了人們的欣賞。他們過去常常在一個大倉庫聚會,把各自的油畫作品掛在倉庫的牆上,然後相互討論大家喜歡的畫作。

巴比鬆畫派與最貧窮的畫家

喜歡油畫的盆友需要定製可以去淘寶定製我們油畫 100*100尺寸的198元

手機淘寶搜索詞:

油畫定製風景油畫

找到上面主圖聯繫客服今日頭條用戶還可以送海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