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水資源危機,地處下游的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10%水量

幼發拉底河是一條流經西亞的國際河流,在其澆灌下,當地誕生過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由於一系列大型水資源開發項目的問世,各國對幼發拉底河的爭奪愈發白熱化,其中位居下游的伊拉克明顯處於弱勢地位。下面本文以幼發拉底河水文特徵為開端,講述一下伊拉克的水資源危機。

1)土耳其佔據著上游之利

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土耳其的東南部山區,先後流經了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三個國家,在伊拉克南部的古爾奈鎮與底格里斯河匯合後成為阿拉伯河,最終注入波斯灣;

伊拉克水資源危機,地處下游的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10%水量

2)各國對流量的貢獻差距懸殊

幼發拉底河的年均徑流總量大約為370億立方米,其中地處上游的土耳其貢獻了86%,敘利亞貢獻了12%,而伊拉克的份額僅有2%。這主要是因為幼發拉底河上游為高原和山地,年均降水量可達一千毫米左右,而中下游則大部分是荒漠和沼澤,年均降水量不足兩百毫米。

而正是因為降水稀少以及蒸發量大於降水量,使得伊拉克對境外水的依賴度高達53%。所以為滿足農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伊拉克早在1914年的時候就建成了欣迪耶大壩(位居巴格達以南55公里的穆賽伊卜地區)。然而隨著土耳其在水力資源開發方面的後來居上,幼發拉底河逐漸成為了一支攪動地區風雲的河流。因為土耳其對幼發拉底河的開發雖然起步較晚,但其無論在大壩數量、水庫庫容以及裝機容量等方面都是伊拉克、敘利亞兩國的數倍。

伊拉克水資源危機,地處下游的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10%水量

而伊拉克等國對幼發拉底河的爭端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河流的定位不同

伊拉克、敘利亞均認為幼發拉底河屬於國際河流,所以應該按照國際法原則合理、公正、平等地對水資源進行分配。但土耳其卻說其對境內河流的水資源擁有絕對主權,雖然近年來,公平合理以及不造成重大損害的跨界河流開發原則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但土耳其仍堅持對幼發拉底河的開發首先要滿足土耳其人民的需要。所以在此種思想支配下,一個龐大的水資源開發項目問世了,它就是東南安納托利亞工程。東南安納托利亞工程啟動於1977年,其意圖在兩河流域修建一系列的水力發電站和農田灌溉設施,以改變土耳其東南部的落後狀況,其中大部分工程位於幼發拉底河流域,包括14座大壩和11個水電站。

阿塔圖爾克大壩是東南安納托利亞工程之中最大的項目,該大壩高184米,長1820米,可蓄水487億立方米。阿塔圖爾克大壩的建成為土耳其提供了充沛的電力和源源不斷的農田灌溉用水,但其在造福土耳其民眾的同時,卻給幼發拉底河下游的伊拉克帶來了無盡煩惱。

伊拉克水資源危機,地處下游的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10%水量

2)水資源分配方案的難產和難以執行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敘利亞的奧托拉大壩、土耳其的凱班大壩先後建成並開始蓄水,此舉直接導致流入伊拉克的水量急劇減少,進而造成伊拉克境內依靠幼發拉底河灌溉的面積從13.6萬公頃突然就銳減到不足1萬公頃。所以從人民大眾的福祉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出發,伊拉克強烈要求制定一個幼發拉底河的分配計劃。

1989年,伊拉克、敘利亞達成了一份協議,雙方約定從土耳其流出的幼發拉底河水量,42%歸敘利亞,58%歸伊拉克。而敘利亞、土耳其在1987年也達成過一份水資源分配方案,即土耳其許諾其下洩給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水量將不會低於每秒500立方米(全年平均值)。根據這兩份雙邊協議,伊拉克原本可以獲得穩定的河水供應,但現實卻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1990年,在土耳其的阿塔圖爾克水壩蓄水期間,幼發拉底河斷流9天;2001年,土耳其又宣佈將原先商定的平均最小下洩流量減少2/3,至每秒170立方米左右。而這一連串的變故,直接加劇了伊拉克與幼發拉底河上游國家的緊張關係。

伊拉克水資源危機,地處下游的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10%水量

幼發拉底河在敘、土邊界處的平均流量是每秒1000立方米左右(正常年份),如果按照土耳其制定的每秒500立方米出境流量計算,則伊拉克可分得約30%的幼發拉底河水量。而土耳其若將出境流量減至每秒170立方米,那麼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水量的10%。

如今對跨界河流進行水資源分配不僅要考慮到各國用水的現狀,還要考慮到未來發展用水、生態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所以要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分配原則和方法必將是一個漫長和複雜的過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