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幼兒園 不完美媽媽 敏感期 三個好媽媽 2019-09-01
"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這是一張關於兒童大腦發育早期敏感期的曲線圖。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智能的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一條先快後慢的曲線。孩子多種敏感期在0-6歲這一階段快速發展,然後逐漸平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到,“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 100%,那麼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 92%。 ”

備受關注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培養,在孩子6歲前要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根本,首先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他們愛我、支持我。其次,鼓勵孩子去做新的嘗試,哪怕是錯誤的,沒有嘗試對與錯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再次,儘量不打罵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他的想法和行為。最後,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認真聽少打斷。

所有這些生活、認知上的體驗帶來的信息反饋都會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思維模式,為孩子將來順利進入學習生涯開啟一個美好的開端。而我們父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環境,孩子上幼兒園了,意味著我們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逐漸在內心和實際行動上有一個規劃,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

二、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在焦慮什麼?

既然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那我們自己在焦慮什麼呢?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家長的焦慮很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入園後每日生活的未知,這種對未知的焦慮讓家長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心態,而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情緒的製造廠。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這是一張關於兒童大腦發育早期敏感期的曲線圖。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智能的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一條先快後慢的曲線。孩子多種敏感期在0-6歲這一階段快速發展,然後逐漸平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到,“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 100%,那麼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 92%。 ”

備受關注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培養,在孩子6歲前要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根本,首先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他們愛我、支持我。其次,鼓勵孩子去做新的嘗試,哪怕是錯誤的,沒有嘗試對與錯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再次,儘量不打罵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他的想法和行為。最後,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認真聽少打斷。

所有這些生活、認知上的體驗帶來的信息反饋都會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思維模式,為孩子將來順利進入學習生涯開啟一個美好的開端。而我們父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環境,孩子上幼兒園了,意味著我們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逐漸在內心和實際行動上有一個規劃,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

二、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在焦慮什麼?

既然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那我們自己在焦慮什麼呢?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家長的焦慮很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入園後每日生活的未知,這種對未知的焦慮讓家長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心態,而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情緒的製造廠。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保護者心態

子玲有個合作伙伴,當時她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幾周,於是她在和我們交流時,一直把手機中孩子幼兒園班級的監控視頻打開,一邊和我們說話一邊去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她看到孩子坐著不動手,立刻給老師打電話過去,說自己孩子在家裡都是姥姥餵飯,老師能不能這幾天先喂一喂孩子,等孩子適應了再自己吃飯。

作為媽媽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但她的行為我卻不能贊同。就像在開篇時所說,幼兒園是孩子走出獨立的第一步,生活自理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基礎。如果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能夠培養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換位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可能會更招人喜歡呢?他在同齡孩子裡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能幹”呢?由此他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是不是更強呢?

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自信的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還是一個依賴家長、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

而且,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他能夠敏銳的體會到家長的不安與焦慮,這個信號會通過我們的表情、行為傳遞給孩子。當我們過度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情況而時常去詢問老師時,這個信號也會通過老師的行為傳遞給孩子。接收到如此多不安信號的孩子,他還能夠安然、快樂的渡過他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嗎?

對於保護者心態的家長,建議:提前培養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吃飯、穿衣的小事做起,不要過多的包辦代替,讓自己從一個保護者的角色退下來,成為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陪伴者。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這是一張關於兒童大腦發育早期敏感期的曲線圖。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智能的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一條先快後慢的曲線。孩子多種敏感期在0-6歲這一階段快速發展,然後逐漸平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到,“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 100%,那麼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 92%。 ”

備受關注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培養,在孩子6歲前要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根本,首先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他們愛我、支持我。其次,鼓勵孩子去做新的嘗試,哪怕是錯誤的,沒有嘗試對與錯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再次,儘量不打罵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他的想法和行為。最後,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認真聽少打斷。

所有這些生活、認知上的體驗帶來的信息反饋都會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思維模式,為孩子將來順利進入學習生涯開啟一個美好的開端。而我們父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環境,孩子上幼兒園了,意味著我們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逐漸在內心和實際行動上有一個規劃,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

二、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在焦慮什麼?

既然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那我們自己在焦慮什麼呢?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家長的焦慮很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入園後每日生活的未知,這種對未知的焦慮讓家長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心態,而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情緒的製造廠。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保護者心態

子玲有個合作伙伴,當時她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幾周,於是她在和我們交流時,一直把手機中孩子幼兒園班級的監控視頻打開,一邊和我們說話一邊去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她看到孩子坐著不動手,立刻給老師打電話過去,說自己孩子在家裡都是姥姥餵飯,老師能不能這幾天先喂一喂孩子,等孩子適應了再自己吃飯。

作為媽媽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但她的行為我卻不能贊同。就像在開篇時所說,幼兒園是孩子走出獨立的第一步,生活自理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基礎。如果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能夠培養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換位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可能會更招人喜歡呢?他在同齡孩子裡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能幹”呢?由此他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是不是更強呢?

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自信的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還是一個依賴家長、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

而且,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他能夠敏銳的體會到家長的不安與焦慮,這個信號會通過我們的表情、行為傳遞給孩子。當我們過度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情況而時常去詢問老師時,這個信號也會通過老師的行為傳遞給孩子。接收到如此多不安信號的孩子,他還能夠安然、快樂的渡過他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嗎?

對於保護者心態的家長,建議:提前培養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吃飯、穿衣的小事做起,不要過多的包辦代替,讓自己從一個保護者的角色退下來,成為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陪伴者。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弱者心態

子玲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位奶奶,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個星期,奶奶每天是哭著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可以想象當時分離的場面有多“慘烈”,孩子哭奶奶哭,孩子抱著奶奶不撒手,好不容易老師把孩子接進班級了,結果發現奶奶就站在人行道上墊著腳趴著教室窗戶往裡看,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

後來有機會跟這位奶奶交流,她說她不敢離開是因為孫子年紀偏小一點,看上去瘦弱一些,所以她擔心其他小朋友欺負孫子,擔心老師嚴厲對待孫子,擔心孫子受到委屈吃了虧。

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一樣,在幼兒園裡,你會看到有的孩子比較慢熱、謹慎,有的孩子比較活潑、開朗,有的孩子比較逃避、消極。但無論個性怎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和他人和環境的相處之道,有時候是我們誤解了孩子,以我們的價值觀去判斷孩子之間的情感和行為。

說句很現實的話,孩子未來的路,所有榮譽也好、失敗也好都只能自己面對,人生是他自己的。與其擔心孩子是不是被別人欺負,老師會不會忽視孩子或者嚴厲對孩子。還不如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毅力。

具體怎麼辦呢?不要去替代孩子做決定,放手和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做他能力範圍內的事情,當孩子有進度、有學到新的東西,鼓勵他。當孩子做失敗了,也不要批評他,而是和他一起改進、一起進步。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這是一張關於兒童大腦發育早期敏感期的曲線圖。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智能的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一條先快後慢的曲線。孩子多種敏感期在0-6歲這一階段快速發展,然後逐漸平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到,“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 100%,那麼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 92%。 ”

備受關注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培養,在孩子6歲前要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根本,首先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他們愛我、支持我。其次,鼓勵孩子去做新的嘗試,哪怕是錯誤的,沒有嘗試對與錯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再次,儘量不打罵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他的想法和行為。最後,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認真聽少打斷。

所有這些生活、認知上的體驗帶來的信息反饋都會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思維模式,為孩子將來順利進入學習生涯開啟一個美好的開端。而我們父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環境,孩子上幼兒園了,意味著我們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逐漸在內心和實際行動上有一個規劃,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

二、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在焦慮什麼?

既然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那我們自己在焦慮什麼呢?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家長的焦慮很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入園後每日生活的未知,這種對未知的焦慮讓家長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心態,而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情緒的製造廠。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保護者心態

子玲有個合作伙伴,當時她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幾周,於是她在和我們交流時,一直把手機中孩子幼兒園班級的監控視頻打開,一邊和我們說話一邊去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她看到孩子坐著不動手,立刻給老師打電話過去,說自己孩子在家裡都是姥姥餵飯,老師能不能這幾天先喂一喂孩子,等孩子適應了再自己吃飯。

作為媽媽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但她的行為我卻不能贊同。就像在開篇時所說,幼兒園是孩子走出獨立的第一步,生活自理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基礎。如果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能夠培養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換位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可能會更招人喜歡呢?他在同齡孩子裡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能幹”呢?由此他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是不是更強呢?

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自信的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還是一個依賴家長、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

而且,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他能夠敏銳的體會到家長的不安與焦慮,這個信號會通過我們的表情、行為傳遞給孩子。當我們過度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情況而時常去詢問老師時,這個信號也會通過老師的行為傳遞給孩子。接收到如此多不安信號的孩子,他還能夠安然、快樂的渡過他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嗎?

對於保護者心態的家長,建議:提前培養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吃飯、穿衣的小事做起,不要過多的包辦代替,讓自己從一個保護者的角色退下來,成為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陪伴者。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弱者心態

子玲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位奶奶,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個星期,奶奶每天是哭著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可以想象當時分離的場面有多“慘烈”,孩子哭奶奶哭,孩子抱著奶奶不撒手,好不容易老師把孩子接進班級了,結果發現奶奶就站在人行道上墊著腳趴著教室窗戶往裡看,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

後來有機會跟這位奶奶交流,她說她不敢離開是因為孫子年紀偏小一點,看上去瘦弱一些,所以她擔心其他小朋友欺負孫子,擔心老師嚴厲對待孫子,擔心孫子受到委屈吃了虧。

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一樣,在幼兒園裡,你會看到有的孩子比較慢熱、謹慎,有的孩子比較活潑、開朗,有的孩子比較逃避、消極。但無論個性怎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和他人和環境的相處之道,有時候是我們誤解了孩子,以我們的價值觀去判斷孩子之間的情感和行為。

說句很現實的話,孩子未來的路,所有榮譽也好、失敗也好都只能自己面對,人生是他自己的。與其擔心孩子是不是被別人欺負,老師會不會忽視孩子或者嚴厲對孩子。還不如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毅力。

具體怎麼辦呢?不要去替代孩子做決定,放手和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做他能力範圍內的事情,當孩子有進度、有學到新的東西,鼓勵他。當孩子做失敗了,也不要批評他,而是和他一起改進、一起進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3、強者心態

有一次開家長會,有一位媽媽舉手建議“老師,孩子在幼兒園能不能不午睡呀,在幼兒園睡了後,孩子晚上回去就睡的很晚。”

大家聽到這位家長的發言有什麼想法呢?可能有一部分家長覺得有道理,另一部分家長會覺得這個要求太自我。

確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精力旺盛,不需要午睡,如果是在家庭這樣的小環境,我會支持以孩子的需求為主。但是,在家長會這樣一個集體場合提出,首先讓人感受到的是家長的強者心態。

老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集體生活必然有規則來約束大家的言行,否則,如何保障集體的正常運行,以及集體中成員的相對公平呢?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集體,孩子從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要意識到孩子開始了社會化生活,集體不以我的、你的、他的個人意志為中心。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個體心理髮展過程中的“自我中心化”及“去自我中心化”要反覆進行、不斷髮展,而2~7歲正是兒童“去自我中心化”的第二階段,兒童經過四次“去自我中心化”逐漸學會區分主體與客體,逐漸意識到自我,並儘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夠在自我與世界、自我與他人之間建立相互聯繫。

回到我們所說,當我們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進入幼兒園,在集體生活中去學會服從、協商、融合時,這3年的幼兒園生活,正是孩子建立與他人、與世界鏈接,培養孩子在未來社會收穫幸福能力的基石。

三、孩子上幼兒園我們該怎麼做

上學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是家長心態的中轉站。具體怎麼做呢?子玲分享3個小工具。

1、過渡性客體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過渡性客體”。

第1季《爸爸去哪裡》中的kimmy非常可愛,在節目中不論去到那裡都要帶著他的大黃狗玩偶。我有個朋友的兒子,出門必須帶上他的小棉毯,上個月我們一起自駕遊,30多的高溫,在車上、在賓館,只要睡覺孩子必須抱著小棉毯才能入睡。

孩子會覺得這個小玩偶或小毯子就像媽媽能給的溫暖一樣,它能陪著他度過媽媽不在身邊的時間,緩解找不到媽媽的焦慮,還是媽媽曾經愛他的證據。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把這類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玩偶或小毯子叫做過渡性客體。

我們在孩子入園之前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是否可以讓孩子把他喜歡的玩偶、玩具帶入園,放在屬於他的小天地,比如小床上。或者帶一張全家福照片,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一點家的元素。下圖的4個玩偶就是我兒子在不同階段非常喜歡,睡覺時都要抱在手裡的過渡性客體,不過現在它們都成了兒子的“模特”。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這是一張關於兒童大腦發育早期敏感期的曲線圖。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智能的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一條先快後慢的曲線。孩子多種敏感期在0-6歲這一階段快速發展,然後逐漸平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到,“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 100%,那麼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 92%。 ”

備受關注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培養,在孩子6歲前要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根本,首先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他們愛我、支持我。其次,鼓勵孩子去做新的嘗試,哪怕是錯誤的,沒有嘗試對與錯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再次,儘量不打罵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他的想法和行為。最後,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認真聽少打斷。

所有這些生活、認知上的體驗帶來的信息反饋都會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思維模式,為孩子將來順利進入學習生涯開啟一個美好的開端。而我們父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環境,孩子上幼兒園了,意味著我們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逐漸在內心和實際行動上有一個規劃,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

二、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在焦慮什麼?

既然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那我們自己在焦慮什麼呢?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家長的焦慮很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入園後每日生活的未知,這種對未知的焦慮讓家長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心態,而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情緒的製造廠。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保護者心態

子玲有個合作伙伴,當時她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幾周,於是她在和我們交流時,一直把手機中孩子幼兒園班級的監控視頻打開,一邊和我們說話一邊去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她看到孩子坐著不動手,立刻給老師打電話過去,說自己孩子在家裡都是姥姥餵飯,老師能不能這幾天先喂一喂孩子,等孩子適應了再自己吃飯。

作為媽媽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但她的行為我卻不能贊同。就像在開篇時所說,幼兒園是孩子走出獨立的第一步,生活自理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基礎。如果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能夠培養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換位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可能會更招人喜歡呢?他在同齡孩子裡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能幹”呢?由此他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是不是更強呢?

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自信的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還是一個依賴家長、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

而且,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他能夠敏銳的體會到家長的不安與焦慮,這個信號會通過我們的表情、行為傳遞給孩子。當我們過度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情況而時常去詢問老師時,這個信號也會通過老師的行為傳遞給孩子。接收到如此多不安信號的孩子,他還能夠安然、快樂的渡過他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嗎?

對於保護者心態的家長,建議:提前培養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吃飯、穿衣的小事做起,不要過多的包辦代替,讓自己從一個保護者的角色退下來,成為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陪伴者。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弱者心態

子玲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位奶奶,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個星期,奶奶每天是哭著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可以想象當時分離的場面有多“慘烈”,孩子哭奶奶哭,孩子抱著奶奶不撒手,好不容易老師把孩子接進班級了,結果發現奶奶就站在人行道上墊著腳趴著教室窗戶往裡看,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

後來有機會跟這位奶奶交流,她說她不敢離開是因為孫子年紀偏小一點,看上去瘦弱一些,所以她擔心其他小朋友欺負孫子,擔心老師嚴厲對待孫子,擔心孫子受到委屈吃了虧。

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一樣,在幼兒園裡,你會看到有的孩子比較慢熱、謹慎,有的孩子比較活潑、開朗,有的孩子比較逃避、消極。但無論個性怎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和他人和環境的相處之道,有時候是我們誤解了孩子,以我們的價值觀去判斷孩子之間的情感和行為。

說句很現實的話,孩子未來的路,所有榮譽也好、失敗也好都只能自己面對,人生是他自己的。與其擔心孩子是不是被別人欺負,老師會不會忽視孩子或者嚴厲對孩子。還不如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毅力。

具體怎麼辦呢?不要去替代孩子做決定,放手和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做他能力範圍內的事情,當孩子有進度、有學到新的東西,鼓勵他。當孩子做失敗了,也不要批評他,而是和他一起改進、一起進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3、強者心態

有一次開家長會,有一位媽媽舉手建議“老師,孩子在幼兒園能不能不午睡呀,在幼兒園睡了後,孩子晚上回去就睡的很晚。”

大家聽到這位家長的發言有什麼想法呢?可能有一部分家長覺得有道理,另一部分家長會覺得這個要求太自我。

確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精力旺盛,不需要午睡,如果是在家庭這樣的小環境,我會支持以孩子的需求為主。但是,在家長會這樣一個集體場合提出,首先讓人感受到的是家長的強者心態。

老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集體生活必然有規則來約束大家的言行,否則,如何保障集體的正常運行,以及集體中成員的相對公平呢?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集體,孩子從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要意識到孩子開始了社會化生活,集體不以我的、你的、他的個人意志為中心。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個體心理髮展過程中的“自我中心化”及“去自我中心化”要反覆進行、不斷髮展,而2~7歲正是兒童“去自我中心化”的第二階段,兒童經過四次“去自我中心化”逐漸學會區分主體與客體,逐漸意識到自我,並儘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夠在自我與世界、自我與他人之間建立相互聯繫。

回到我們所說,當我們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進入幼兒園,在集體生活中去學會服從、協商、融合時,這3年的幼兒園生活,正是孩子建立與他人、與世界鏈接,培養孩子在未來社會收穫幸福能力的基石。

三、孩子上幼兒園我們該怎麼做

上學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是家長心態的中轉站。具體怎麼做呢?子玲分享3個小工具。

1、過渡性客體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過渡性客體”。

第1季《爸爸去哪裡》中的kimmy非常可愛,在節目中不論去到那裡都要帶著他的大黃狗玩偶。我有個朋友的兒子,出門必須帶上他的小棉毯,上個月我們一起自駕遊,30多的高溫,在車上、在賓館,只要睡覺孩子必須抱著小棉毯才能入睡。

孩子會覺得這個小玩偶或小毯子就像媽媽能給的溫暖一樣,它能陪著他度過媽媽不在身邊的時間,緩解找不到媽媽的焦慮,還是媽媽曾經愛他的證據。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把這類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玩偶或小毯子叫做過渡性客體。

我們在孩子入園之前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是否可以讓孩子把他喜歡的玩偶、玩具帶入園,放在屬於他的小天地,比如小床上。或者帶一張全家福照片,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一點家的元素。下圖的4個玩偶就是我兒子在不同階段非常喜歡,睡覺時都要抱在手裡的過渡性客體,不過現在它們都成了兒子的“模特”。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儀式感行為

和孩子約定一個有儀式感的行為。

在繪本《魔法親親》中,小浣熊不想去上學,他不願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境,這時媽媽告訴了小浣熊一個祕密,而且這個祕密是媽媽的媽媽告訴她的哦~那就是媽媽印在小浣熊手心的“魔法親親”。每當小浣熊感到孤單、難過時,只要把手心放到自己的臉頰上,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後來,小浣熊不害怕上學了,他在媽媽的手心也印下一個吻,讓媽媽在想他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這個“魔法親親”。

每當我給兒子講這個繪本,兒子會好奇的讓我也親親他的手心,而我自己內心滿滿都是感動。所以, 每次當我去送兒子時,我都會蹲下來,一邊拉著他的手一邊親親他的臉頰親,並且跟他約定,下午接他放學的時候會帶上他最喜歡吃的麵包。除了第一天的大哭大鬧,大概過了一兩個星期,孩子就能很順利、自願的進入幼兒園了。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這是一張關於兒童大腦發育早期敏感期的曲線圖。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智能的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一條先快後慢的曲線。孩子多種敏感期在0-6歲這一階段快速發展,然後逐漸平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到,“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 100%,那麼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 92%。 ”

備受關注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培養,在孩子6歲前要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根本,首先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他們愛我、支持我。其次,鼓勵孩子去做新的嘗試,哪怕是錯誤的,沒有嘗試對與錯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再次,儘量不打罵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他的想法和行為。最後,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認真聽少打斷。

所有這些生活、認知上的體驗帶來的信息反饋都會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思維模式,為孩子將來順利進入學習生涯開啟一個美好的開端。而我們父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環境,孩子上幼兒園了,意味著我們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逐漸在內心和實際行動上有一個規劃,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

二、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在焦慮什麼?

既然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那我們自己在焦慮什麼呢?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家長的焦慮很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入園後每日生活的未知,這種對未知的焦慮讓家長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心態,而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情緒的製造廠。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保護者心態

子玲有個合作伙伴,當時她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幾周,於是她在和我們交流時,一直把手機中孩子幼兒園班級的監控視頻打開,一邊和我們說話一邊去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她看到孩子坐著不動手,立刻給老師打電話過去,說自己孩子在家裡都是姥姥餵飯,老師能不能這幾天先喂一喂孩子,等孩子適應了再自己吃飯。

作為媽媽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但她的行為我卻不能贊同。就像在開篇時所說,幼兒園是孩子走出獨立的第一步,生活自理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基礎。如果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能夠培養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換位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可能會更招人喜歡呢?他在同齡孩子裡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能幹”呢?由此他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是不是更強呢?

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自信的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還是一個依賴家長、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

而且,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他能夠敏銳的體會到家長的不安與焦慮,這個信號會通過我們的表情、行為傳遞給孩子。當我們過度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情況而時常去詢問老師時,這個信號也會通過老師的行為傳遞給孩子。接收到如此多不安信號的孩子,他還能夠安然、快樂的渡過他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嗎?

對於保護者心態的家長,建議:提前培養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吃飯、穿衣的小事做起,不要過多的包辦代替,讓自己從一個保護者的角色退下來,成為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陪伴者。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弱者心態

子玲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位奶奶,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個星期,奶奶每天是哭著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可以想象當時分離的場面有多“慘烈”,孩子哭奶奶哭,孩子抱著奶奶不撒手,好不容易老師把孩子接進班級了,結果發現奶奶就站在人行道上墊著腳趴著教室窗戶往裡看,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

後來有機會跟這位奶奶交流,她說她不敢離開是因為孫子年紀偏小一點,看上去瘦弱一些,所以她擔心其他小朋友欺負孫子,擔心老師嚴厲對待孫子,擔心孫子受到委屈吃了虧。

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一樣,在幼兒園裡,你會看到有的孩子比較慢熱、謹慎,有的孩子比較活潑、開朗,有的孩子比較逃避、消極。但無論個性怎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和他人和環境的相處之道,有時候是我們誤解了孩子,以我們的價值觀去判斷孩子之間的情感和行為。

說句很現實的話,孩子未來的路,所有榮譽也好、失敗也好都只能自己面對,人生是他自己的。與其擔心孩子是不是被別人欺負,老師會不會忽視孩子或者嚴厲對孩子。還不如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毅力。

具體怎麼辦呢?不要去替代孩子做決定,放手和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做他能力範圍內的事情,當孩子有進度、有學到新的東西,鼓勵他。當孩子做失敗了,也不要批評他,而是和他一起改進、一起進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3、強者心態

有一次開家長會,有一位媽媽舉手建議“老師,孩子在幼兒園能不能不午睡呀,在幼兒園睡了後,孩子晚上回去就睡的很晚。”

大家聽到這位家長的發言有什麼想法呢?可能有一部分家長覺得有道理,另一部分家長會覺得這個要求太自我。

確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精力旺盛,不需要午睡,如果是在家庭這樣的小環境,我會支持以孩子的需求為主。但是,在家長會這樣一個集體場合提出,首先讓人感受到的是家長的強者心態。

老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集體生活必然有規則來約束大家的言行,否則,如何保障集體的正常運行,以及集體中成員的相對公平呢?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集體,孩子從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要意識到孩子開始了社會化生活,集體不以我的、你的、他的個人意志為中心。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個體心理髮展過程中的“自我中心化”及“去自我中心化”要反覆進行、不斷髮展,而2~7歲正是兒童“去自我中心化”的第二階段,兒童經過四次“去自我中心化”逐漸學會區分主體與客體,逐漸意識到自我,並儘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夠在自我與世界、自我與他人之間建立相互聯繫。

回到我們所說,當我們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進入幼兒園,在集體生活中去學會服從、協商、融合時,這3年的幼兒園生活,正是孩子建立與他人、與世界鏈接,培養孩子在未來社會收穫幸福能力的基石。

三、孩子上幼兒園我們該怎麼做

上學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是家長心態的中轉站。具體怎麼做呢?子玲分享3個小工具。

1、過渡性客體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過渡性客體”。

第1季《爸爸去哪裡》中的kimmy非常可愛,在節目中不論去到那裡都要帶著他的大黃狗玩偶。我有個朋友的兒子,出門必須帶上他的小棉毯,上個月我們一起自駕遊,30多的高溫,在車上、在賓館,只要睡覺孩子必須抱著小棉毯才能入睡。

孩子會覺得這個小玩偶或小毯子就像媽媽能給的溫暖一樣,它能陪著他度過媽媽不在身邊的時間,緩解找不到媽媽的焦慮,還是媽媽曾經愛他的證據。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把這類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玩偶或小毯子叫做過渡性客體。

我們在孩子入園之前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是否可以讓孩子把他喜歡的玩偶、玩具帶入園,放在屬於他的小天地,比如小床上。或者帶一張全家福照片,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一點家的元素。下圖的4個玩偶就是我兒子在不同階段非常喜歡,睡覺時都要抱在手裡的過渡性客體,不過現在它們都成了兒子的“模特”。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儀式感行為

和孩子約定一個有儀式感的行為。

在繪本《魔法親親》中,小浣熊不想去上學,他不願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境,這時媽媽告訴了小浣熊一個祕密,而且這個祕密是媽媽的媽媽告訴她的哦~那就是媽媽印在小浣熊手心的“魔法親親”。每當小浣熊感到孤單、難過時,只要把手心放到自己的臉頰上,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後來,小浣熊不害怕上學了,他在媽媽的手心也印下一個吻,讓媽媽在想他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這個“魔法親親”。

每當我給兒子講這個繪本,兒子會好奇的讓我也親親他的手心,而我自己內心滿滿都是感動。所以, 每次當我去送兒子時,我都會蹲下來,一邊拉著他的手一邊親親他的臉頰親,並且跟他約定,下午接他放學的時候會帶上他最喜歡吃的麵包。除了第一天的大哭大鬧,大概過了一兩個星期,孩子就能很順利、自願的進入幼兒園了。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3、讀繪本講故事

老母親的花式法寶就是讀繪本講故事啦。

我們知道,兒童的思維發展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方式: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體形象思維”,他主要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

這也就是說,我們講給孩子聽的語言、指給孩子看的事物,越是具體的、鮮活的形象,他們越容易理解。繪本很好的將形象、語言和動作進行了融合,不但滿足了孩子感官發展的需求,也符合孩子心理想象的需要。

在孩子入園前,就可以有針對的選擇一些幼兒園主題的繪本跟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比如《我愛幼兒園》、《我好擔心》、《小魔怪要上學》、《阿文的小毯子》、《湯姆上幼兒園》、《不,不行!》、《凱能行》等。

要怎麼跟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呢?子玲建議:1、啟發式提問;2、鼓勵孩子模仿;3、進行故事創編。

在共讀的過程中,可以問一問孩子,比如“為什麼會這樣?”“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然後帶著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模仿繪本故事中的情節,比如讓孩子當幼兒園老師、家長來當小朋友,通過遊戲把孩子的擔心、害怕表演出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是愛護和關心他的。等孩子大一點,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故事創編,讓孩子把他在幼兒園的生活通過講故事或者表演的形式和我們交流。當我們對孩子的生活了解越多,我們的焦慮也就越少。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這是一張關於兒童大腦發育早期敏感期的曲線圖。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智能的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一條先快後慢的曲線。孩子多種敏感期在0-6歲這一階段快速發展,然後逐漸平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到,“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 100%,那麼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 92%。 ”

備受關注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培養,在孩子6歲前要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根本,首先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他們愛我、支持我。其次,鼓勵孩子去做新的嘗試,哪怕是錯誤的,沒有嘗試對與錯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再次,儘量不打罵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他的想法和行為。最後,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認真聽少打斷。

所有這些生活、認知上的體驗帶來的信息反饋都會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思維模式,為孩子將來順利進入學習生涯開啟一個美好的開端。而我們父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環境,孩子上幼兒園了,意味著我們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逐漸在內心和實際行動上有一個規劃,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

二、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在焦慮什麼?

既然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那我們自己在焦慮什麼呢?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家長的焦慮很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入園後每日生活的未知,這種對未知的焦慮讓家長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心態,而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情緒的製造廠。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保護者心態

子玲有個合作伙伴,當時她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幾周,於是她在和我們交流時,一直把手機中孩子幼兒園班級的監控視頻打開,一邊和我們說話一邊去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她看到孩子坐著不動手,立刻給老師打電話過去,說自己孩子在家裡都是姥姥餵飯,老師能不能這幾天先喂一喂孩子,等孩子適應了再自己吃飯。

作為媽媽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但她的行為我卻不能贊同。就像在開篇時所說,幼兒園是孩子走出獨立的第一步,生活自理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基礎。如果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能夠培養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換位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可能會更招人喜歡呢?他在同齡孩子裡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能幹”呢?由此他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是不是更強呢?

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自信的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還是一個依賴家長、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

而且,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他能夠敏銳的體會到家長的不安與焦慮,這個信號會通過我們的表情、行為傳遞給孩子。當我們過度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情況而時常去詢問老師時,這個信號也會通過老師的行為傳遞給孩子。接收到如此多不安信號的孩子,他還能夠安然、快樂的渡過他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嗎?

對於保護者心態的家長,建議:提前培養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吃飯、穿衣的小事做起,不要過多的包辦代替,讓自己從一個保護者的角色退下來,成為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陪伴者。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弱者心態

子玲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位奶奶,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個星期,奶奶每天是哭著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可以想象當時分離的場面有多“慘烈”,孩子哭奶奶哭,孩子抱著奶奶不撒手,好不容易老師把孩子接進班級了,結果發現奶奶就站在人行道上墊著腳趴著教室窗戶往裡看,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

後來有機會跟這位奶奶交流,她說她不敢離開是因為孫子年紀偏小一點,看上去瘦弱一些,所以她擔心其他小朋友欺負孫子,擔心老師嚴厲對待孫子,擔心孫子受到委屈吃了虧。

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一樣,在幼兒園裡,你會看到有的孩子比較慢熱、謹慎,有的孩子比較活潑、開朗,有的孩子比較逃避、消極。但無論個性怎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和他人和環境的相處之道,有時候是我們誤解了孩子,以我們的價值觀去判斷孩子之間的情感和行為。

說句很現實的話,孩子未來的路,所有榮譽也好、失敗也好都只能自己面對,人生是他自己的。與其擔心孩子是不是被別人欺負,老師會不會忽視孩子或者嚴厲對孩子。還不如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毅力。

具體怎麼辦呢?不要去替代孩子做決定,放手和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做他能力範圍內的事情,當孩子有進度、有學到新的東西,鼓勵他。當孩子做失敗了,也不要批評他,而是和他一起改進、一起進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3、強者心態

有一次開家長會,有一位媽媽舉手建議“老師,孩子在幼兒園能不能不午睡呀,在幼兒園睡了後,孩子晚上回去就睡的很晚。”

大家聽到這位家長的發言有什麼想法呢?可能有一部分家長覺得有道理,另一部分家長會覺得這個要求太自我。

確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精力旺盛,不需要午睡,如果是在家庭這樣的小環境,我會支持以孩子的需求為主。但是,在家長會這樣一個集體場合提出,首先讓人感受到的是家長的強者心態。

老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集體生活必然有規則來約束大家的言行,否則,如何保障集體的正常運行,以及集體中成員的相對公平呢?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集體,孩子從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要意識到孩子開始了社會化生活,集體不以我的、你的、他的個人意志為中心。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個體心理髮展過程中的“自我中心化”及“去自我中心化”要反覆進行、不斷髮展,而2~7歲正是兒童“去自我中心化”的第二階段,兒童經過四次“去自我中心化”逐漸學會區分主體與客體,逐漸意識到自我,並儘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夠在自我與世界、自我與他人之間建立相互聯繫。

回到我們所說,當我們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進入幼兒園,在集體生活中去學會服從、協商、融合時,這3年的幼兒園生活,正是孩子建立與他人、與世界鏈接,培養孩子在未來社會收穫幸福能力的基石。

三、孩子上幼兒園我們該怎麼做

上學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是家長心態的中轉站。具體怎麼做呢?子玲分享3個小工具。

1、過渡性客體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過渡性客體”。

第1季《爸爸去哪裡》中的kimmy非常可愛,在節目中不論去到那裡都要帶著他的大黃狗玩偶。我有個朋友的兒子,出門必須帶上他的小棉毯,上個月我們一起自駕遊,30多的高溫,在車上、在賓館,只要睡覺孩子必須抱著小棉毯才能入睡。

孩子會覺得這個小玩偶或小毯子就像媽媽能給的溫暖一樣,它能陪著他度過媽媽不在身邊的時間,緩解找不到媽媽的焦慮,還是媽媽曾經愛他的證據。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把這類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玩偶或小毯子叫做過渡性客體。

我們在孩子入園之前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是否可以讓孩子把他喜歡的玩偶、玩具帶入園,放在屬於他的小天地,比如小床上。或者帶一張全家福照片,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一點家的元素。下圖的4個玩偶就是我兒子在不同階段非常喜歡,睡覺時都要抱在手裡的過渡性客體,不過現在它們都成了兒子的“模特”。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儀式感行為

和孩子約定一個有儀式感的行為。

在繪本《魔法親親》中,小浣熊不想去上學,他不願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境,這時媽媽告訴了小浣熊一個祕密,而且這個祕密是媽媽的媽媽告訴她的哦~那就是媽媽印在小浣熊手心的“魔法親親”。每當小浣熊感到孤單、難過時,只要把手心放到自己的臉頰上,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後來,小浣熊不害怕上學了,他在媽媽的手心也印下一個吻,讓媽媽在想他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這個“魔法親親”。

每當我給兒子講這個繪本,兒子會好奇的讓我也親親他的手心,而我自己內心滿滿都是感動。所以, 每次當我去送兒子時,我都會蹲下來,一邊拉著他的手一邊親親他的臉頰親,並且跟他約定,下午接他放學的時候會帶上他最喜歡吃的麵包。除了第一天的大哭大鬧,大概過了一兩個星期,孩子就能很順利、自願的進入幼兒園了。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3、讀繪本講故事

老母親的花式法寶就是讀繪本講故事啦。

我們知道,兒童的思維發展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方式: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體形象思維”,他主要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

這也就是說,我們講給孩子聽的語言、指給孩子看的事物,越是具體的、鮮活的形象,他們越容易理解。繪本很好的將形象、語言和動作進行了融合,不但滿足了孩子感官發展的需求,也符合孩子心理想象的需要。

在孩子入園前,就可以有針對的選擇一些幼兒園主題的繪本跟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比如《我愛幼兒園》、《我好擔心》、《小魔怪要上學》、《阿文的小毯子》、《湯姆上幼兒園》、《不,不行!》、《凱能行》等。

要怎麼跟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呢?子玲建議:1、啟發式提問;2、鼓勵孩子模仿;3、進行故事創編。

在共讀的過程中,可以問一問孩子,比如“為什麼會這樣?”“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然後帶著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模仿繪本故事中的情節,比如讓孩子當幼兒園老師、家長來當小朋友,通過遊戲把孩子的擔心、害怕表演出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是愛護和關心他的。等孩子大一點,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故事創編,讓孩子把他在幼兒園的生活通過講故事或者表演的形式和我們交流。當我們對孩子的生活了解越多,我們的焦慮也就越少。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人生是條曲折蜿蜒的長路,孩子上幼兒園只是其中的一個臺階,這個臺階總要跨過去的。但是,這個臺階的穩固與否卻將影響孩子一生。不要僅把目光聚焦在當下那些哭哭鬧鬧、自我滿足的小事上,我們抬頭看看、想想,人生的長路它將去往何方?它能走多遠、它能走多高。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約翰杜威的名言:教育不是為生活做準備,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時常恍惚,我們當年上學時的兒歌還在腦海裡縈繞,但此時我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要上幼兒園了。

幾十年過去,留在腦海裡的都是童年的快樂,可為什麼現在每到8、9月份,我們成為家長後卻飽含對孩子上幼兒園濃濃焦慮和苦惱?是這屆父母不行還是這屆小孩不行?

今天,子玲就想和大家一起好好探討: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家長準備好了嗎?

一、孩子上幼兒園意味著什麼?

不知道您有沒有獨立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會告訴你,孩子會“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容易生病”、“心理障礙”,以至於我們作為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的家長,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當下去解決孩子哭鬧、孩子不上幼兒園等行為上。

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說:需要產生動機,動機決定行為。

如果我們只關注孩子當下的行為,不瞭解孩子背後的需要,我們可能會經常處於“滅火-焦慮-滅火-衝突”的循環中,不如我們先給自己一點時間來思考。有了方向和原則,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子玲思考過,孩子上幼兒園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孩子進入有規範的生活和學習生涯,走出獨立第一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生活更規律

我們都知道,集體生活一定是有它的規範和要求的,對孩子來說最顯著的變化就是生活規律。

回想一下,沒上幼兒園時,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玩耍安排基本上都是自由的、隨機的,但開始上幼兒園,孩子就必須遵守幼兒園的時間安排,8點入園、11:30午飯、12:30午睡等。

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突然要開始遵守集體生活規律,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一些挑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家長在孩子入園的前一、兩個月要幫助孩子調整生活規律,讓孩子入園適應更順利。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生活更自理

大部分家庭裡孩子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4、5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大人們自動自覺的就幫孩子做好了一切。

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每個班級20~30個孩子,3~4個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所有的事情都有老師來包辦代替,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是這3年孩子需要鍛鍊的關鍵能力。而自理能力往大了說是幫助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學習自理——學習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學習獨立思考與自主決定——學習自我探索——完成對自己身份的認定,也就是我們說的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3、學習更快速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張圖,這是一張關於大腦突觸數量的曲線圖,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大腦神經網絡最密集的時期是5-6歲。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觸根據“用進廢退”的鋪路原理將被修剪。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這是一張關於兒童大腦發育早期敏感期的曲線圖。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人類智能的發展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而是一條先快後慢的曲線。孩子多種敏感期在0-6歲這一階段快速發展,然後逐漸平穩。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總結到,“如果以一個人17歲時的智能作為 100%,那麼1歲時的智能發展完成了20%,4歲時就達到了智能的一半,8歲時則完成了80%,13歲時已經到了 92%。 ”

備受關注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展培養,在孩子6歲前要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根本,首先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我的依靠、他們愛我、支持我。其次,鼓勵孩子去做新的嘗試,哪怕是錯誤的,沒有嘗試對與錯又有什麼指導意義呢。再次,儘量不打罵孩子,鼓勵孩子用語言描述他的想法和行為。最後,多問問孩子“為什麼”,認真聽少打斷。

所有這些生活、認知上的體驗帶來的信息反饋都會幫助孩子建立他們的思維模式,為孩子將來順利進入學習生涯開啟一個美好的開端。而我們父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環境,孩子上幼兒園了,意味著我們除了要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也要逐漸在內心和實際行動上有一個規劃,我們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該如何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

二、孩子上幼兒園我們在焦慮什麼?

既然幼兒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美好的開端,那我們自己在焦慮什麼呢?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則源自未知。”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家長的焦慮很大部分來自於對孩子入園後每日生活的未知,這種對未知的焦慮讓家長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心態,而家長的心態是孩子情緒的製造廠。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1、保護者心態

子玲有個合作伙伴,當時她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幾周,於是她在和我們交流時,一直把手機中孩子幼兒園班級的監控視頻打開,一邊和我們說話一邊去看看孩子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中午吃飯的時候,她看到孩子坐著不動手,立刻給老師打電話過去,說自己孩子在家裡都是姥姥餵飯,老師能不能這幾天先喂一喂孩子,等孩子適應了再自己吃飯。

作為媽媽我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但她的行為我卻不能贊同。就像在開篇時所說,幼兒園是孩子走出獨立的第一步,生活自理是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基礎。如果我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能夠培養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換位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可能會更招人喜歡呢?他在同齡孩子裡是不是比其他孩子更“能幹”呢?由此他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是不是更強呢?

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自信的孩子未來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還是一個依賴家長、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能夠更好的融入新集體。

而且,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敏感,他能夠敏銳的體會到家長的不安與焦慮,這個信號會通過我們的表情、行為傳遞給孩子。當我們過度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情況而時常去詢問老師時,這個信號也會通過老師的行為傳遞給孩子。接收到如此多不安信號的孩子,他還能夠安然、快樂的渡過他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嗎?

對於保護者心態的家長,建議:提前培養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吃飯、穿衣的小事做起,不要過多的包辦代替,讓自己從一個保護者的角色退下來,成為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陪伴者。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弱者心態

子玲曾經碰到過這樣一位奶奶,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個星期,奶奶每天是哭著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可以想象當時分離的場面有多“慘烈”,孩子哭奶奶哭,孩子抱著奶奶不撒手,好不容易老師把孩子接進班級了,結果發現奶奶就站在人行道上墊著腳趴著教室窗戶往裡看,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

後來有機會跟這位奶奶交流,她說她不敢離開是因為孫子年紀偏小一點,看上去瘦弱一些,所以她擔心其他小朋友欺負孫子,擔心老師嚴厲對待孫子,擔心孫子受到委屈吃了虧。

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的氣質類型不一樣,在幼兒園裡,你會看到有的孩子比較慢熱、謹慎,有的孩子比較活潑、開朗,有的孩子比較逃避、消極。但無論個性怎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和他人和環境的相處之道,有時候是我們誤解了孩子,以我們的價值觀去判斷孩子之間的情感和行為。

說句很現實的話,孩子未來的路,所有榮譽也好、失敗也好都只能自己面對,人生是他自己的。與其擔心孩子是不是被別人欺負,老師會不會忽視孩子或者嚴厲對孩子。還不如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毅力。

具體怎麼辦呢?不要去替代孩子做決定,放手和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做他能力範圍內的事情,當孩子有進度、有學到新的東西,鼓勵他。當孩子做失敗了,也不要批評他,而是和他一起改進、一起進步。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3、強者心態

有一次開家長會,有一位媽媽舉手建議“老師,孩子在幼兒園能不能不午睡呀,在幼兒園睡了後,孩子晚上回去就睡的很晚。”

大家聽到這位家長的發言有什麼想法呢?可能有一部分家長覺得有道理,另一部分家長會覺得這個要求太自我。

確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精力旺盛,不需要午睡,如果是在家庭這樣的小環境,我會支持以孩子的需求為主。但是,在家長會這樣一個集體場合提出,首先讓人感受到的是家長的強者心態。

老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集體生活必然有規則來約束大家的言行,否則,如何保障集體的正常運行,以及集體中成員的相對公平呢?每個人都脫離不了集體,孩子從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要意識到孩子開始了社會化生活,集體不以我的、你的、他的個人意志為中心。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個體心理髮展過程中的“自我中心化”及“去自我中心化”要反覆進行、不斷髮展,而2~7歲正是兒童“去自我中心化”的第二階段,兒童經過四次“去自我中心化”逐漸學會區分主體與客體,逐漸意識到自我,並儘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夠在自我與世界、自我與他人之間建立相互聯繫。

回到我們所說,當我們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進入幼兒園,在集體生活中去學會服從、協商、融合時,這3年的幼兒園生活,正是孩子建立與他人、與世界鏈接,培養孩子在未來社會收穫幸福能力的基石。

三、孩子上幼兒園我們該怎麼做

上學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是家長心態的中轉站。具體怎麼做呢?子玲分享3個小工具。

1、過渡性客體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過渡性客體”。

第1季《爸爸去哪裡》中的kimmy非常可愛,在節目中不論去到那裡都要帶著他的大黃狗玩偶。我有個朋友的兒子,出門必須帶上他的小棉毯,上個月我們一起自駕遊,30多的高溫,在車上、在賓館,只要睡覺孩子必須抱著小棉毯才能入睡。

孩子會覺得這個小玩偶或小毯子就像媽媽能給的溫暖一樣,它能陪著他度過媽媽不在身邊的時間,緩解找不到媽媽的焦慮,還是媽媽曾經愛他的證據。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把這類被賦予了特殊意義的玩偶或小毯子叫做過渡性客體。

我們在孩子入園之前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是否可以讓孩子把他喜歡的玩偶、玩具帶入園,放在屬於他的小天地,比如小床上。或者帶一張全家福照片,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一點家的元素。下圖的4個玩偶就是我兒子在不同階段非常喜歡,睡覺時都要抱在手裡的過渡性客體,不過現在它們都成了兒子的“模特”。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2、儀式感行為

和孩子約定一個有儀式感的行為。

在繪本《魔法親親》中,小浣熊不想去上學,他不願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境,這時媽媽告訴了小浣熊一個祕密,而且這個祕密是媽媽的媽媽告訴她的哦~那就是媽媽印在小浣熊手心的“魔法親親”。每當小浣熊感到孤單、難過時,只要把手心放到自己的臉頰上,媽媽的吻就會溫暖他。後來,小浣熊不害怕上學了,他在媽媽的手心也印下一個吻,讓媽媽在想他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這個“魔法親親”。

每當我給兒子講這個繪本,兒子會好奇的讓我也親親他的手心,而我自己內心滿滿都是感動。所以, 每次當我去送兒子時,我都會蹲下來,一邊拉著他的手一邊親親他的臉頰親,並且跟他約定,下午接他放學的時候會帶上他最喜歡吃的麵包。除了第一天的大哭大鬧,大概過了一兩個星期,孩子就能很順利、自願的進入幼兒園了。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3、讀繪本講故事

老母親的花式法寶就是讀繪本講故事啦。

我們知道,兒童的思維發展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方式: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體形象思維”,他主要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

這也就是說,我們講給孩子聽的語言、指給孩子看的事物,越是具體的、鮮活的形象,他們越容易理解。繪本很好的將形象、語言和動作進行了融合,不但滿足了孩子感官發展的需求,也符合孩子心理想象的需要。

在孩子入園前,就可以有針對的選擇一些幼兒園主題的繪本跟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比如《我愛幼兒園》、《我好擔心》、《小魔怪要上學》、《阿文的小毯子》、《湯姆上幼兒園》、《不,不行!》、《凱能行》等。

要怎麼跟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呢?子玲建議:1、啟發式提問;2、鼓勵孩子模仿;3、進行故事創編。

在共讀的過程中,可以問一問孩子,比如“為什麼會這樣?”“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然後帶著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模仿繪本故事中的情節,比如讓孩子當幼兒園老師、家長來當小朋友,通過遊戲把孩子的擔心、害怕表演出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是愛護和關心他的。等孩子大一點,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故事創編,讓孩子把他在幼兒園的生活通過講故事或者表演的形式和我們交流。當我們對孩子的生活了解越多,我們的焦慮也就越少。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人生是條曲折蜿蜒的長路,孩子上幼兒園只是其中的一個臺階,這個臺階總要跨過去的。但是,這個臺階的穩固與否卻將影響孩子一生。不要僅把目光聚焦在當下那些哭哭鬧鬧、自我滿足的小事上,我們抬頭看看、想想,人生的長路它將去往何方?它能走多遠、它能走多高。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約翰杜威的名言:教育不是為生活做準備,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是親子關係良好的證明,真的or假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