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家門口就能上優質公辦學校

幼兒園 太湖 惠山 音樂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 2017-09-18

今秋新學期伊始,我市一批新建學校正式投入使用。濱湖區的江南大學附屬中學從原先的勝利新村搬到了惠河路,學生宿舍樓、餐廳、體育館等功能區一應俱全,辦學規模也增加到48個班。新學校泰山路實驗小學、鴻山實驗小學辦學規模也都達到了54個班。除了新建學校,還有眾多老學校進行了改擴建,並憑藉不斷提升的辦學質量,重新煥發光彩,受到家長認可。

近年來隨著“二孩”政策實施,加上我市戶籍政策逐步放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量逐年增加,其中外來人員子女數量從2014年的16萬人增至今年的21.6萬人。特別是太湖新城、惠山新城、錫東新城等一批新城快速崛起,人口大量導入,入學矛盾日益凸顯。應對快速攀升的入學需求,2011年至今,全市按照省優質學校標準,累計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和中小學共400多所,各級各類教育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都有了顯著提升,有效緩解了各區域面臨的入學壓力,越來越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學校新了大了入學壓力得到緩解

新吳區是我市企業聚集地,近年來隨著企業用工的增長和商品房的開發,發展很快。特別是商貿興旺的江溪街道,外來人口激增。而街道目前只有4所公辦小學、1所公辦中學和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資源較為緊張。今年暑假,轄區內的公辦中學新城中學新一輪的校園擴容改造工程啟動,9月即將開工。

在新城中學辦公室裡,校長吳忠和幾位校領導討論著學校擴建項目的圖紙。他告訴記者,新城中學幾年前由原江溪中學和坊前實驗學校初中部合併而成。“當時學校只有33個班,教室已經夠用,但我堅持要另造一棟初三教學樓。”吳忠說,“幸好多造了一棟樓,現在學校已經有42個班,學生更是從1000人增加到2000人。”

“近幾年,學校周邊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了十多個樓盤。”吳忠說,“學生越來越多,因此我們再申請擴建一棟‘學生活動中心’,進一步擴大辦學規模。

據瞭解,江溪街道早在2014年外來人口就超過了本地人口,隨著商品房的開發,外來人口還將繼續增多。“下半年坊前實驗小學、春城實驗小學等學校也將進行大規模的改擴建。”新吳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整個新吳區將新建、改擴建17所學校。學校的硬件設施也在不斷升級。吳忠指著新城中學改擴建圖紙向記者介紹:“這棟‘學生活動中心’有音樂室、繪畫室、機器人、創客教室……”而新落成的鴻山實驗小學是鴻山物聯網小鎮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新吳區智慧校園建設的重點示範項目。

惠山區也是教育資源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的區域。近五年來,惠山區每年都會確定一批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先後完成了錢橋中心幼兒園新校區、省錫中實驗學校小學部、堰橋初中新校區等13個新建項目,以及西漳中學、錢橋中學、前洲實驗幼兒園等7個改擴建項目,累計完成新建校舍面積19.44萬平方米,改擴建校舍面積7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今年惠山區將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列為民生工程,計劃投入10多億元,啟動32項新建或改擴建項目,進一步擴大教育資源的均衡覆蓋。

老學校新內涵家長接受社會認可

與人口猛增的新吳區不同,樑溪區老學校不少,但不少家長寧可早起、趕遠路、堵車,送孩子上離家遠的“名校”,也不願在家門口上學。

地處樑溪區邊緣的劉潭實驗學校,過去就是這樣一所“家門口的學校”。“雖然學校一再擴建,添了氣派的綠茵場和塑膠跑道,也有了嶄新的多功能教室,但劉潭地區生源還是流失不少。”副校長蔡永紅說:“當時幾所學校剛剛合併過來,老師水平參差,凝聚力弱,整個校園顯得沉悶。”

改變,從課堂開始。學校提出了“學的課堂”,讓學生預習講義,上課先分組討論、再各組交流,最後由老師來答疑解惑或者共同探討。漸漸地,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社團也開展得熱熱鬧鬧。2015年,劉潭實驗學校列入了我市25所“新優質學校”之一。這些“新優質學校”,多位於城郊地區,通過一系列改擴建和內涵提升,它們逐漸獲得家長青睞。

擇校熱的背後,實際上是優質教育資源的不足。為了培育更多的好學校,我市近幾年開始嘗試“名校帶新校”的辦學模式。2015年,原先辦學條件相對薄弱的漁港小學,花費1.3億元異地新建,並由育英實驗小學注入優質教育資源,完成了華麗轉身,成為育英錦園實驗小學。現在這所學校已經憑教學成績在濱湖區嶄露頭角。

這兩年來,“名校帶新校”模式受到社會普遍歡迎。太湖新城剛剛建成的和暢小學、信成小學,由錫師附小託管共建;新開辦的泰山路實驗小學,則採用連元教育集團“輸出管理、集團辦學”模式,與連元街小學合作辦學。連元教育集團相關負責人趙國防說:“合作辦學以後,名校幫扶著新校走,在課程資源、學校管理等方面息息相通,路子不會偏差,質量也有保證,這樣可以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教育。” □本報記者 殷星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