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娃屬於哪種配置?普娃,牛娃,超牛娃?(如何早教)

幼兒園 數學 傷仲永 早期教育 跟我一起學數學 2017-05-07

前幾個月,我看到了一張幼升小的孩子能力配置表:

你家的娃屬於哪種配置?普娃,牛娃,超牛娃?(如何早教)

估計你看完之後,和我的感受差不多,差距太大了。

反正我的感覺是,我家的孩子連普娃的標準都沒達到,怎麼辦?

我的孩子上的是公立幼兒園,這所幼兒園的理念是:幼兒園不教認字寫字,不怎麼教數學,要“靜待花開”。

看到這裡,你是否有和我一樣的感覺,我家的娃上完幼兒園,是連普娃的標準都還差一大截的!

焦慮,緊張,想辦法跟上!

其實,我真實的想法是:沒必要!

你家的娃屬於哪種配置?普娃,牛娃,超牛娃?(如何早教)

第一:我們都聽過傷仲永的故事

不是所有的孩子小的時候成績好,長大就一定好的。

所以,把焦慮的心放下,我們需要幹一些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問題。

因為上面的這些牛娃指標,其實在以後的學習中都會學到。既然都會學到,那麼,我們有必要讓孩子提前掌握嗎?提前掌握真的好嗎?

第二:孩子可能會因為提前掌握太多的技巧,而輕視老師,輕視課堂

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其實很贊成早教,也認為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的教育被改得太亂七八糟了,所謂的按區就學,不分重點班,其實是對早慧兒童的傷害。

你想,一個孩子如果已經完全掌握了3年級以下的數學,你讓他每天跟著聽十以內的加減法,而且還不能露出半點煩躁的情緒,換做是你,你能做到嗎?

我的建議,其實是設立精英班,這些早慧,並且早期教育開發得好的兒童,就應該進入超長班學習。但是,這得從國家層面解決問題。或者是,家長自己想辦法。否則,孩子經過幾年枯燥無味的學習之後,早期教育的好處會 變成傷害!

第三、早期教育,應該以多智能同時發展為主,不要太注重知識

不是說知識的積累不重要,而是說,我們應該更多關注多種智能的培養。

為什麼我們感嘆,很多成績好的孩子動手能力差,眼高手低,或者是人際交往能力差,就是小時候沒有開發出應有的智能。

開發多智能的最好途徑是“玩”,在玩中,我們的孩子掌握了動手能力,交往能力,觀察能力,運動能力,思考能力,語言能力等等

所以,幼兒期,讓孩子多“瘋玩”一會,對長大了有非常大的好處。

第四、與成績或者知識相比,我們更要關注孩子的探索能力,好奇心,思維能力的培養

對於學習的內容,你的孩子願意提問題嗎?會提問題嗎?

如果你的孩子,長時間的學習,都沒有提出過一些問題,沒有自己的疑問和思考,那麼,基本可以判斷,孩子的學習方式是錯誤的。

因為他的心不在那,也沒有方法。這種情況下,他就是死記硬背,及時掌握再多的知識,也是沒有用的。

你家的娃屬於哪種配置?普娃,牛娃,超牛娃?(如何早教)

第五、我們應該怎麼樣給孩子做早期的積累?

孩子在上學之後,需要面對很多挑戰。我們不能夠對孩子的學前準備一無所知,那麼,哪些事情是我們可以做,應該做的呢?

讓孩子在生活中練習表達能力,能夠正確的表達意見事情。儘量在聊天中引導孩子用豐富的語言表達自己和生活,不斷的給孩子一些有興趣的學習材料。這裡,我推薦自然嘗試類的書籍和電影,比如百科或者是BBC的紀錄片等等。

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數學,不斷地在生活中融入一些數學知識,比如點數,簡單的加減法運算,感悟多少的感念,感受各種形狀等等,理解生活中的數量關係。

讓孩子編故事,可以讓孩子打開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組織語言的能力。


今天就講到這裡,我是翼翔老師,專注兒童數學!

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點擊關注喲!

明天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