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苦受折磨與大意馬虎的診斷脫不了干係

抑鬱症 癌症 養生 心理 精神健康學堂 精神健康學堂 2017-11-01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精神分裂症的最終診斷往往由專業人員進行,可疾病實際診治中又存在這樣的怪象:患者被確診,但家屬不認可;或患者有病,卻被忽視誤診。針對這種現象,家屬和相關醫護人員都有必要重新認識、熟知精神分裂症的某些早期病症表現,以提高就診率,降低疾病危害。

精神分裂症患者苦受折磨與大意馬虎的診斷脫不了干係

  文章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覺、妄想及怪異行為等典型病症不再做過多介紹。

  這時其症狀並不“典型”,診斷也不夠“標準”,但在各大精神科醫院工作的醫生常常面對的就是這樣的病人。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愈後有大的影響。

  多數患者起病緩慢而隱蔽,症狀不明顯,往往是一過性(指某一臨床症狀或體徵在短時問內一次或數次出現,往往有明顯的誘因)的,有的則表現為“類神經官能症”,故不易識別。

  以往有很多作者創造了多種亞型的名稱,如頓挫型、潛隱型、假性神經官能症型、邊緣型、臨床下型、追遙型、隱蔽型、假性病態人格型等,有的學者認為這些特殊名稱常常將一些非精神分裂症包括在內,擴大了本症的範圍,故現在已少用。

  雖然,上述名稱的出現並非毫無根據,這恰好說明了此病早期表現的多樣性和不典型性。醫生應該提高警惕,必須深入全面地瞭解病人的精神活動。必要時也可做一些相應的試探治療,但不必做出診斷,以免貽誤病人或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此病的早期表現多數是在並無明顯病因的情況下出現的。

  病人變得寡言少語,與人的接觸減少,生活懶散,不注意日常的清潔衛生和作息安排,精神萎靡,情結遲鈍,對親人變得漠不關心,缺乏責任感,缺少同情心,與人相處缺乏深刻的感情,學習成績或工作效率明顯下降,而病人對這些卻表現得無所謂。

  一些病人開始不關心自己的專業而熱衷於哲學、宗教、氣功等帶有玄思性質的問題,不惜買下很多這方面的書籍,或者冥思苦想一些毫無現實意義的問題,如:人為什麼要長5個指頭而不是4個或6個?為什麼叫“兒子”與“父親”的稱呼不能顛倒?或糾纏“人生的意義”“世界的和平”等所謂“大”問題,自認為會有偉大的發現和貢獻。但卻從來不為問題的答案付諸行動。

精神分裂症患者苦受折磨與大意馬虎的診斷脫不了干係

  病人常有情緒的抑鬱,我們將此症狀單獨作為一個段落,是因為這個症狀常見且容易導致誤診。

  根據不同的報告,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出現抑鬱情緒者佔20%~70%。這不僅在早期常見,而且在病程的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出現,甚至在病情已經好轉以後還可能出現,稱為“精神分裂症後抑鬱”。

  這種病人不像抑鬱症病人那樣能說出自己的深刻體驗,形容也不那麼生動具體,常不能“感染醫生”。所幸這種病人發生思維障礙較早,只要注意,多數是可以發現的。

  另一個是關於“自知力”的問題,這是指病人能否自己覺得心理上出現了病態。在20世紀70年代的統計顯示大約只有3%的病人具有自知力,因而曾經一度將此作為區別“精神病”與“神經症”的標準之一。

  但近年來,發現患精神分裂症而且有自知力者已有所增加,尤其是大學生。少數病人的這種自知力可保持多年,這就給診斷帶來了困難。

  有些在青春期發病的病人,其所有青春期中的一切正常現象,包括軀體的和心理的,都可成為其精神症狀的表現。

  病人的思想集中於手淫或月經,生怕自己出了什麼同題,或怕今後會留下後患,而病人的確可能出現性功能的障礙,同時也常有疑病觀念,怕自己得了癌症、結核病、肝炎……有些病人早期主要是精神活動難以集中,這對於一個從事簡單勞動的工人或農民來說,並無太大妨礙,但對於一個在校學習的學生則會出現問題。

精神分裂症患者苦受折磨與大意馬虎的診斷脫不了干係

一個很有希望的學生變得考試及不了格,屢經填鴨式的幫助再補考,才勉強通過。這個問題常常被歸咎為其在校課業過重或是青春期發育中的不平衡,往往求教於教育家或一般醫生,遺憾的是他們卻看不出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而建議他休息。如果病人求治,常被診斷為“神經症”,有的則被看作是思想問題。

直至患者出現怪異的言行,家屬才感覺“大事不妙”,意識到患了精神疾病。而此時精神分裂症的治療難度早已大大增加。

關注精神分裂症典型病症的同時,也多關注一下疾病的早期表現,這對疾病初犯、復發的治療大有好處,既省時省力,又能降低對患者身心的傷害。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