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
"
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
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九年一貫制是一種小學與初中連綴一體的辦學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學校年限與義務教育年限一致。1986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為提高義務教育辦學質量,各地積極開展“九年一貫”學制的探索。在教育資源薄弱的農村地區,為集中力量辦學,穩固生源,合併建立起了一批九年一貫制學校。在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為規範學制,探索與九年義務教育年限相匹配的“九年一貫制”素質教育實驗,也逐步啟動九年一貫制辦學試點。

1990年以後,隨著城市化的迅速推進,大量人口湧向城市,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擇校競爭異常激烈,在這一時期,中央開始逐步倡導建立九年一貫制學校。

近十幾年來,九年一貫制學校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在農村,由於出生率連年下降,學齡人口銳減,學校辦學規模逐年縮小,在撤點並校的浪潮中,合併形成了一批九年一貫制學校。而在城市,尤其是擇校熱的大城市,為平衡優質教育資源,減緩擇校壓力,促進教育公平,新增了一批九年一貫制學校。

九年一貫制辦學是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形成的,它既是提高辦學效益的一項辦學體制改革,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成效顯著,但也存在許多具體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一、充分發揮九年一貫制的優勢

(一)有利整合

1.人力整合。初中和小學分離時,各機構及人員是兩套人馬,九年一貫制學校通過師資合理調配,使教師隊伍結構得到優化,為教師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小學一體化管理,便於形成管理合力。各職能部門統一領導,分線負責,全程管理,相對獨立並有所側重負責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工作,有利於學校管理的整體優化,有利於中小學的有機銜接。

通過整合人力資源,減少人員編制,降低人力資源投入;能夠使“人盡其才”的目標更好實現;可以實現小學部與中學部的人力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2.財力整合。九年一貫制學校可以將原來中小學有限的經費集中起來統一使用,有利於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福利待遇,有利於解決同一片區中小學辦學條件差距和教師勞動付出與回報不平衡的矛盾。

3.物力整合。讓教育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無疑是每一個辦學者的追求。九年一貫制學校無論是操場、網絡教室,還是學校網站、圖書館、資料室等,都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顯性看,可以實現操場、圖書館等硬件的共享,也可以實現資料、校本課程等共享;隱性看,更可以實行學校文化、教育理念、管理方略等方面的共享,這種資源共享具有更大的價值和更重要的意義。

4.目標整合。小學和初中在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兩張皮”現象。小學注重知識、技能、素養諸方面的協調和個性發展;初中受中考指揮棒影響,普遍以應試教育為主,唯分數論,學生的發展相對小學來說不夠全面、不夠主動、不夠協調。這樣就使得小學生升入初中後往往很不適應,需要較長時間的調適,而初中生普遍留戀小學生的美好時光,對初中生活怨聲載道。

實行九年一貫制,可以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特點,設計系統而具體的階段性培養目標、要求及內容,由淺入深地實施一以貫之的系列活動,為學生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轉變奠定基礎。小學要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較強的自信心;初中要適應中考並超越中考,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是將義務教育九年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的,課程的設置、教材的編寫都是從九年制義務教育整體出發,並形成了一個體系。因此,九年一貫制更有利於新課程結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整體實施,學校可以從九年的時間跨度上,構思課程,安排內容,分步實現每一階段前後緊密銜接的教育目標,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進行層層鋪墊。

(二)有利銜接

中小學銜接問題,歸根到底是教師問題,是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思想、教學特點、學生管理方面的銜接。

1.內容銜接。中小學教育教學內容的銜接,是指教師根據學生小學升入初中以後,學習進度和理解水平的逐漸提升,有目的、有步驟地增加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確保他們在進行下一步活動之前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當某一階段的學習結束時,教師應該小結學習要點,從整體上歸納所學的知識,為下一階段的順利學習和自然銜接提供必要的條件。而在新的學習階段開始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引導學生回顧和複習已經學過的主要內容,並據此提出新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2.方法銜接。小學和初中相比,在教學特點上,中學教師較注意知識的結構或者說知識的系統性,而小學教師較注意教學方法、教學藝術;在管理學生上,中學教師管得相對少而鬆,小學教師管理相對細而嚴;在教育實踐上,小學重視知識、能力、方法的培養,更注重學生習慣的養成,初中重視習慣的鞏固,但更注重的知識的系統化學習、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培養。

小學和初中相比,小學生心理偏於依賴,中學生心理偏於自主;小學生學習方法偏於模仿,中學生偏於獨立。因此,小學生升入中學後,在學習方法、習慣等方面有明顯的不適應,有些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有輟學的念頭。

中小學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明確教育目標,掌握中小學教育方法的各自特點,並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

3.評價銜接。小學和初中相比,小學注重鼓勵性評價,以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樂意參與學習;中學注意學生身心發展,把握學生心理特點,堅持正面誘導,多找學生閃光點,讓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評價銜接就是中學教師在瞭解每位學生“成長檔案”的同時,要經常與小學教師溝通,重點看發展變化中的閃光點,並以此為基點,制定新的教育措施。

4.習慣養成教育銜接。“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學和初中是人生習慣的打基礎階段,是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九年一貫制學校在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方面更具優勢:一是可以從九年一個較長的時期整體設計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二是可以把學生的良好習慣經過九年反覆強化,固定下來,成為學生終生受益的良好習慣,受用終生。

習慣養成教育就是一個抓反覆,反覆抓的過程。中小學分離的學校,小學由於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校,對學生的習慣養成要求有所不同,抓的重點也不同,因而到了初中很難把小學階段初步形成的習慣保持下來,導致前功盡棄。初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學校要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重新設計,會出現重複和遺漏,從而降低教育效果。初中三年時間相對較短,學生進入青春期,許多習慣一旦得不到強化會很快丟失,會錯過最佳教育時機。作為九年一貫制的學校會很好克服以上弊端,發揮自身優勢,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行為習慣等,進而受益終生。

(三)有利成長

1.學生成長。孩子的成長是連貫性的,而九年一貫制學校恰好可以將割裂的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整合起來。

九年一貫制辦學,有利於學校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進行整體設計、分段操作,使學生在小學畢業後平穩過渡到中學階段。同時,學校也可以對一些特殊學生,如學習困難,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特長的同學進行全程跟蹤觀察和因材施教,這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很大幫助。未來義務教育將更加突出學生成長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2.教師成長。九年一貫制學校實行教學科研一體化,有利於小學教師和初中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一般情況下,教師參加工作以後,很少有初中、小學這兩個層面上的交流和流動。儘管教育是相通的,教法是相容的,但是很多初中教師沒有聽過小學老師的課,小學老師也沒有機會去聽中學老師的課。九年一貫以後,實現了任課上的跨越,初中教師可以到小學兼課,小學教師也可到初中任教,相互聽課,互相學習,有利於開闊教師視野。

小學教師瞭解了初中教學的特點後,就會考慮自己的學生到初中後的學習,需要授予他們哪些知識和技能,從小給予培養;而中學教師瞭解了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方法和習慣以及小學教師教學的特點後,就會便於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

小學教育是直觀的,學生髮言積極、無拘無束,課堂氣氛活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都是師生互動,這樣就形成了生動、活潑的小學教學特色;中學的課程知識結構性強,應用性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有賴於教師科學引導和學生主動的探究,而後者更關鍵,這樣就形成了主動、開放、踏實、嚴謹的中學特色。當中小學教師互相聽課,互相切磋教學藝術時,彼此就能取長補短,從而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學校成長。重新組合起來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如果將兩個薄弱的小學和初中學校聯合起來,可以獲得重生的機會;如果將一強一弱的初中和小學整合起來,可以一幫一,一對紅;如果將兩所都強的中小學校整合起來,可以更強。而新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只有進行長遠設計,夯實基礎,才能後勁十足,茁壯成長。切忌急功近利。

(四)有利發展

1.均衡發展。九年一貫制學校彌補了分散辦學的不足,可以集中某個地區的辦學優勢,合理利用教育資源,有利於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九年一貫制學校不僅遏制了小升初“擇校熱”,而且解決了初中部生源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擇校矛盾,減輕了小學升初中的過渡性壓力和不適應心理,為家長減輕了後顧之憂。

2.可持續發展。小學和中學,由於師資不同,傳統文化不同,各自的特色也不同。小學一些特色項目往往到中學就無法延續下去,少數有特長的小學生離開了小學,特長也往往得不到繼續發展。

大多數學生在小學階段,特長是很難形成的,但興趣和能力傾向較為明顯,這時如果對他們再作進一步的培養,興趣和能力傾向將轉化為特長。恰恰在這一關鍵時期,熟悉他們情況的教師和他們分別了。小學畢業,離開母校,來到一所他們感到既新鮮而又陌生的中學去學習,迎接他們的將是對他們一無所知的中學教師。中學教師瞭解和掌握孩子們的性格、愛好、能力傾向等,需花費一段較長的時間。而初中只有短短的三年,其中初三又將面臨高中入學考試,如此短暫的時間,要做到可持續發展是很難的。

九年一貫制學校則可充分利用九年這個週期長、具有連貫性的特點,去思考問題,研究對策。因此,實施九年一貫制教育,有利於學校特色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更有利於孩子們的個性和特長的可持續發展。

"
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九年一貫制是一種小學與初中連綴一體的辦學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學校年限與義務教育年限一致。1986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為提高義務教育辦學質量,各地積極開展“九年一貫”學制的探索。在教育資源薄弱的農村地區,為集中力量辦學,穩固生源,合併建立起了一批九年一貫制學校。在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為規範學制,探索與九年義務教育年限相匹配的“九年一貫制”素質教育實驗,也逐步啟動九年一貫制辦學試點。

1990年以後,隨著城市化的迅速推進,大量人口湧向城市,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擇校競爭異常激烈,在這一時期,中央開始逐步倡導建立九年一貫制學校。

近十幾年來,九年一貫制學校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在農村,由於出生率連年下降,學齡人口銳減,學校辦學規模逐年縮小,在撤點並校的浪潮中,合併形成了一批九年一貫制學校。而在城市,尤其是擇校熱的大城市,為平衡優質教育資源,減緩擇校壓力,促進教育公平,新增了一批九年一貫制學校。

九年一貫制辦學是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形成的,它既是提高辦學效益的一項辦學體制改革,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成效顯著,但也存在許多具體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一、充分發揮九年一貫制的優勢

(一)有利整合

1.人力整合。初中和小學分離時,各機構及人員是兩套人馬,九年一貫制學校通過師資合理調配,使教師隊伍結構得到優化,為教師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小學一體化管理,便於形成管理合力。各職能部門統一領導,分線負責,全程管理,相對獨立並有所側重負責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工作,有利於學校管理的整體優化,有利於中小學的有機銜接。

通過整合人力資源,減少人員編制,降低人力資源投入;能夠使“人盡其才”的目標更好實現;可以實現小學部與中學部的人力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2.財力整合。九年一貫制學校可以將原來中小學有限的經費集中起來統一使用,有利於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福利待遇,有利於解決同一片區中小學辦學條件差距和教師勞動付出與回報不平衡的矛盾。

3.物力整合。讓教育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無疑是每一個辦學者的追求。九年一貫制學校無論是操場、網絡教室,還是學校網站、圖書館、資料室等,都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顯性看,可以實現操場、圖書館等硬件的共享,也可以實現資料、校本課程等共享;隱性看,更可以實行學校文化、教育理念、管理方略等方面的共享,這種資源共享具有更大的價值和更重要的意義。

4.目標整合。小學和初中在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兩張皮”現象。小學注重知識、技能、素養諸方面的協調和個性發展;初中受中考指揮棒影響,普遍以應試教育為主,唯分數論,學生的發展相對小學來說不夠全面、不夠主動、不夠協調。這樣就使得小學生升入初中後往往很不適應,需要較長時間的調適,而初中生普遍留戀小學生的美好時光,對初中生活怨聲載道。

實行九年一貫制,可以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特點,設計系統而具體的階段性培養目標、要求及內容,由淺入深地實施一以貫之的系列活動,為學生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轉變奠定基礎。小學要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較強的自信心;初中要適應中考並超越中考,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是將義務教育九年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的,課程的設置、教材的編寫都是從九年制義務教育整體出發,並形成了一個體系。因此,九年一貫制更有利於新課程結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整體實施,學校可以從九年的時間跨度上,構思課程,安排內容,分步實現每一階段前後緊密銜接的教育目標,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進行層層鋪墊。

(二)有利銜接

中小學銜接問題,歸根到底是教師問題,是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思想、教學特點、學生管理方面的銜接。

1.內容銜接。中小學教育教學內容的銜接,是指教師根據學生小學升入初中以後,學習進度和理解水平的逐漸提升,有目的、有步驟地增加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確保他們在進行下一步活動之前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當某一階段的學習結束時,教師應該小結學習要點,從整體上歸納所學的知識,為下一階段的順利學習和自然銜接提供必要的條件。而在新的學習階段開始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引導學生回顧和複習已經學過的主要內容,並據此提出新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2.方法銜接。小學和初中相比,在教學特點上,中學教師較注意知識的結構或者說知識的系統性,而小學教師較注意教學方法、教學藝術;在管理學生上,中學教師管得相對少而鬆,小學教師管理相對細而嚴;在教育實踐上,小學重視知識、能力、方法的培養,更注重學生習慣的養成,初中重視習慣的鞏固,但更注重的知識的系統化學習、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培養。

小學和初中相比,小學生心理偏於依賴,中學生心理偏於自主;小學生學習方法偏於模仿,中學生偏於獨立。因此,小學生升入中學後,在學習方法、習慣等方面有明顯的不適應,有些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有輟學的念頭。

中小學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明確教育目標,掌握中小學教育方法的各自特點,並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

3.評價銜接。小學和初中相比,小學注重鼓勵性評價,以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樂意參與學習;中學注意學生身心發展,把握學生心理特點,堅持正面誘導,多找學生閃光點,讓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評價銜接就是中學教師在瞭解每位學生“成長檔案”的同時,要經常與小學教師溝通,重點看發展變化中的閃光點,並以此為基點,制定新的教育措施。

4.習慣養成教育銜接。“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學和初中是人生習慣的打基礎階段,是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九年一貫制學校在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方面更具優勢:一是可以從九年一個較長的時期整體設計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二是可以把學生的良好習慣經過九年反覆強化,固定下來,成為學生終生受益的良好習慣,受用終生。

習慣養成教育就是一個抓反覆,反覆抓的過程。中小學分離的學校,小學由於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校,對學生的習慣養成要求有所不同,抓的重點也不同,因而到了初中很難把小學階段初步形成的習慣保持下來,導致前功盡棄。初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學校要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重新設計,會出現重複和遺漏,從而降低教育效果。初中三年時間相對較短,學生進入青春期,許多習慣一旦得不到強化會很快丟失,會錯過最佳教育時機。作為九年一貫制的學校會很好克服以上弊端,發揮自身優勢,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行為習慣等,進而受益終生。

(三)有利成長

1.學生成長。孩子的成長是連貫性的,而九年一貫制學校恰好可以將割裂的小學教育和初中教育整合起來。

九年一貫制辦學,有利於學校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進行整體設計、分段操作,使學生在小學畢業後平穩過渡到中學階段。同時,學校也可以對一些特殊學生,如學習困難,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特長的同學進行全程跟蹤觀察和因材施教,這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很大幫助。未來義務教育將更加突出學生成長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2.教師成長。九年一貫制學校實行教學科研一體化,有利於小學教師和初中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一般情況下,教師參加工作以後,很少有初中、小學這兩個層面上的交流和流動。儘管教育是相通的,教法是相容的,但是很多初中教師沒有聽過小學老師的課,小學老師也沒有機會去聽中學老師的課。九年一貫以後,實現了任課上的跨越,初中教師可以到小學兼課,小學教師也可到初中任教,相互聽課,互相學習,有利於開闊教師視野。

小學教師瞭解了初中教學的特點後,就會考慮自己的學生到初中後的學習,需要授予他們哪些知識和技能,從小給予培養;而中學教師瞭解了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方法和習慣以及小學教師教學的特點後,就會便於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學生。

小學教育是直觀的,學生髮言積極、無拘無束,課堂氣氛活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都是師生互動,這樣就形成了生動、活潑的小學教學特色;中學的課程知識結構性強,應用性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有賴於教師科學引導和學生主動的探究,而後者更關鍵,這樣就形成了主動、開放、踏實、嚴謹的中學特色。當中小學教師互相聽課,互相切磋教學藝術時,彼此就能取長補短,從而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學校成長。重新組合起來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如果將兩個薄弱的小學和初中學校聯合起來,可以獲得重生的機會;如果將一強一弱的初中和小學整合起來,可以一幫一,一對紅;如果將兩所都強的中小學校整合起來,可以更強。而新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只有進行長遠設計,夯實基礎,才能後勁十足,茁壯成長。切忌急功近利。

(四)有利發展

1.均衡發展。九年一貫制學校彌補了分散辦學的不足,可以集中某個地區的辦學優勢,合理利用教育資源,有利於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九年一貫制學校不僅遏制了小升初“擇校熱”,而且解決了初中部生源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擇校矛盾,減輕了小學升初中的過渡性壓力和不適應心理,為家長減輕了後顧之憂。

2.可持續發展。小學和中學,由於師資不同,傳統文化不同,各自的特色也不同。小學一些特色項目往往到中學就無法延續下去,少數有特長的小學生離開了小學,特長也往往得不到繼續發展。

大多數學生在小學階段,特長是很難形成的,但興趣和能力傾向較為明顯,這時如果對他們再作進一步的培養,興趣和能力傾向將轉化為特長。恰恰在這一關鍵時期,熟悉他們情況的教師和他們分別了。小學畢業,離開母校,來到一所他們感到既新鮮而又陌生的中學去學習,迎接他們的將是對他們一無所知的中學教師。中學教師瞭解和掌握孩子們的性格、愛好、能力傾向等,需花費一段較長的時間。而初中只有短短的三年,其中初三又將面臨高中入學考試,如此短暫的時間,要做到可持續發展是很難的。

九年一貫制學校則可充分利用九年這個週期長、具有連貫性的特點,去思考問題,研究對策。因此,實施九年一貫制教育,有利於學校特色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更有利於孩子們的個性和特長的可持續發展。

教育論壇:如何辦好九年一貫制學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