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可否納入義務教育?'

"
"
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可否納入義務教育?

在8月24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上,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分組審議《關於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這個報告裡有一個令民眾十分關心的話題,就是“入園難入園貴”。另據報道,多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代表呼籲加快推動學前教育立法進程。(8月25日央視網、《南方都市報》)

“入園難入園貴”現象存在已久。所謂“入園難”,主要指公辦幼兒園“僧多粥少”,搖號入園就是“入園難”的真實反映。所謂“入園貴”,主要是指非營利性民辦園收費標準不斷提高,家長負擔過重。由於今年第一批出生的“全面二孩”孩子們該上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現象可能更突出。

上述報告關注“入園難入園貴”,顯然是老百姓之福。因為我國最高立法、監督機關審議這個報告之後,有望從監督及立法層面加快破解這個頑疾。此前,我國已經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全國人大有望監督這一目標如期實現。

一旦2020年實現“80%”目標,“入園難入園貴”有望大大緩解。因為“入園難入園貴”原因首先是普惠性幼兒園資源短缺,達到“80%”就能“對症治病”:一來,可以增加幼兒學位緩解入園難;二來,“普惠性”可降低學費解決入園貴。更重要的是,全國人大有望從立法層面徹底破解這一難題。

坦率地說,“入園難入園貴”的根源在於學前教育缺少法律支持。過去,只有1990年實施的《幼兒園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劃綱要等政策支撐學前教育,這顯然難以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由於缺少完善的法律保障,無論是財政對學前教育投入,還是幼兒園規劃及師資等,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

"
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可否納入義務教育?

在8月24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上,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分組審議《關於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這個報告裡有一個令民眾十分關心的話題,就是“入園難入園貴”。另據報道,多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代表呼籲加快推動學前教育立法進程。(8月25日央視網、《南方都市報》)

“入園難入園貴”現象存在已久。所謂“入園難”,主要指公辦幼兒園“僧多粥少”,搖號入園就是“入園難”的真實反映。所謂“入園貴”,主要是指非營利性民辦園收費標準不斷提高,家長負擔過重。由於今年第一批出生的“全面二孩”孩子們該上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現象可能更突出。

上述報告關注“入園難入園貴”,顯然是老百姓之福。因為我國最高立法、監督機關審議這個報告之後,有望從監督及立法層面加快破解這個頑疾。此前,我國已經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全國人大有望監督這一目標如期實現。

一旦2020年實現“80%”目標,“入園難入園貴”有望大大緩解。因為“入園難入園貴”原因首先是普惠性幼兒園資源短缺,達到“80%”就能“對症治病”:一來,可以增加幼兒學位緩解入園難;二來,“普惠性”可降低學費解決入園貴。更重要的是,全國人大有望從立法層面徹底破解這一難題。

坦率地說,“入園難入園貴”的根源在於學前教育缺少法律支持。過去,只有1990年實施的《幼兒園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劃綱要等政策支撐學前教育,這顯然難以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由於缺少完善的法律保障,無論是財政對學前教育投入,還是幼兒園規劃及師資等,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

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可否納入義務教育?

比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蔡昉指出,國家對學前教育的公共投入不足,目前只佔財政性教育投入的4.6%,假設財政教育投入佔GDP的比重是4%的話,意味著學前教育獲得的財政投入還不到GDP的0.2%。在這種情況下,普惠性幼兒園資源必然短缺,社會投資的高收費民辦幼兒園就會補缺。

再比如,此前幼兒園規劃建設不足。過去部分居民小區有限的土地資源被用於商品房開發建設,沒有配套幼兒園或者配套幼兒園規模太小,就造成了孩子“入園難入園貴”。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印發的相關文件對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等情況作出了全面部署。但解決歷史欠賬是一種考驗。

所以,要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核心在於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好消息是,學前教育法草案文本已初步形成,擬列入國務院2020年立法計劃。不過,學前教育法何時正式出臺,尤其是該法律對學前教育定位、財政投入、規劃建設、師資、收費等能否作出全面科學安排?值得關注。

無疑,學前教育法出臺及實施的時間越早,越能早日破解“入園難入園貴”。而且,法律規定越明確、越符合國情和民意,越有助於減輕家長壓力。當然,也越有利於落實“全面二孩”政策促進我國人口結構更合理。希望有關方面把“入園難入園貴”視為重大民生問題,加快學前教育立法。

是否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也應納入立法討論。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表示,最好的辦法是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即把義務教育向前延長三年。若如此,“入園難入園貴”有望徹底解決,但全國發展不平衡,欠發達省份難以承受這項支出,就需要中央財政加大支持及全國調劑。

"
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可否納入義務教育?

在8月24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上,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分組審議《關於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這個報告裡有一個令民眾十分關心的話題,就是“入園難入園貴”。另據報道,多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代表呼籲加快推動學前教育立法進程。(8月25日央視網、《南方都市報》)

“入園難入園貴”現象存在已久。所謂“入園難”,主要指公辦幼兒園“僧多粥少”,搖號入園就是“入園難”的真實反映。所謂“入園貴”,主要是指非營利性民辦園收費標準不斷提高,家長負擔過重。由於今年第一批出生的“全面二孩”孩子們該上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現象可能更突出。

上述報告關注“入園難入園貴”,顯然是老百姓之福。因為我國最高立法、監督機關審議這個報告之後,有望從監督及立法層面加快破解這個頑疾。此前,我國已經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全國人大有望監督這一目標如期實現。

一旦2020年實現“80%”目標,“入園難入園貴”有望大大緩解。因為“入園難入園貴”原因首先是普惠性幼兒園資源短缺,達到“80%”就能“對症治病”:一來,可以增加幼兒學位緩解入園難;二來,“普惠性”可降低學費解決入園貴。更重要的是,全國人大有望從立法層面徹底破解這一難題。

坦率地說,“入園難入園貴”的根源在於學前教育缺少法律支持。過去,只有1990年實施的《幼兒園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劃綱要等政策支撐學前教育,這顯然難以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由於缺少完善的法律保障,無論是財政對學前教育投入,還是幼兒園規劃及師資等,都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

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可否納入義務教育?

比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蔡昉指出,國家對學前教育的公共投入不足,目前只佔財政性教育投入的4.6%,假設財政教育投入佔GDP的比重是4%的話,意味著學前教育獲得的財政投入還不到GDP的0.2%。在這種情況下,普惠性幼兒園資源必然短缺,社會投資的高收費民辦幼兒園就會補缺。

再比如,此前幼兒園規劃建設不足。過去部分居民小區有限的土地資源被用於商品房開發建設,沒有配套幼兒園或者配套幼兒園規模太小,就造成了孩子“入園難入園貴”。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印發的相關文件對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等情況作出了全面部署。但解決歷史欠賬是一種考驗。

所以,要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核心在於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好消息是,學前教育法草案文本已初步形成,擬列入國務院2020年立法計劃。不過,學前教育法何時正式出臺,尤其是該法律對學前教育定位、財政投入、規劃建設、師資、收費等能否作出全面科學安排?值得關注。

無疑,學前教育法出臺及實施的時間越早,越能早日破解“入園難入園貴”。而且,法律規定越明確、越符合國情和民意,越有助於減輕家長壓力。當然,也越有利於落實“全面二孩”政策促進我國人口結構更合理。希望有關方面把“入園難入園貴”視為重大民生問題,加快學前教育立法。

是否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也應納入立法討論。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表示,最好的辦法是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即把義務教育向前延長三年。若如此,“入園難入園貴”有望徹底解決,但全國發展不平衡,欠發達省份難以承受這項支出,就需要中央財政加大支持及全國調劑。

從根本上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學前教育可否納入義務教育?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我的微信公號:《浴室傳奇》(weiyuchuanqi)——關注浴室文化與洗澡健康的微信公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