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如同一本立體個人遊記

藝術 雕塑 日本 博物館 上海觀察 2017-03-31

4件作品,包括裝置、雕塑和影像,呈現藝術家在不同時期在不同國家遊學時的思考和記錄。這樣的展覽像不像一本立體的個人遊記?面對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的發問,潘逸舟哈哈大笑,“算是吧。”儘管出生在金山廊下,但9歲就隨父母從上海到日本生活的潘逸舟,如今對漢語的理解和表達已經頗為吃力。“坐公交車時,會被當成外國人,因為我的普通話發音太差。”他還保持著幾乎每年回一趟老家的習慣,但在上海辦展覽還是第一次。

他的作品,如同一本立體個人遊記

著色 Coloring 繪畫 Painting41 x 41 cm 2017

出生在中國,卻生活在日本,這種身份的矛盾也是潘逸舟創作中的重要題目。“我們講當局者和他者,比如當我在日本時,看到電視上播放著和上海有關的新聞,我會一直問自己,是作為當局者還是他者看待這樣的事情。而到了第三個國家時,反而跳出了這種身份的矛盾,可以重新看待問題,發現新的自我。”

2013年,潘逸舟到澳大利亞做三個月的駐地藝術家,這是他第一次真正感覺到在“外國”生活。離開熟悉的中國和日本,潘逸舟覺得自己像一個沒有固定身份的旅人,完全敞開地面對著異鄉世界。在展覽中,一件名為《黃金攀巖》的作品即來源於這次長旅。19世紀時,澳大利亞曾經掀起一股淘金熱,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移民包括華人湧到這裡,淘石撿金,在墨爾本近郊還有舊金礦的遺蹟,但如今只剩下累累頑石。潘逸舟用樹脂仿造了這些石頭的形狀,外表刷上金色,在整整一面展牆上如攀巖一樣的排布,它們象徵著“移民”的主題。

另外一件裝置作品《著色》則有著潘逸舟心目中典型的中國元素。《著色》將一塊畫布的反面畫上和正面一樣的圖案,給人一種“正反顛倒”的錯覺。有趣的是,儘管出生在金山,祖母也常用棉布來做衣服,潘逸舟卻沒有選擇江南特色的花布,而是用了“東北大花布”。“這塊布料是我在網上買的,我找了很多中國花布,發現這是最常見的。”潘逸舟有些不自信地跟記者確認。“我知道花布上印著的圖案是牡丹,我覺得它很美,代表了中國的鄉土,也是我的文化內在。”

在倫敦的一個探討全球化的展覽上,潘逸舟遇到了策展人金澤韻。作為上海當代藝術館藝術亭臺2017年“客座策劃人”項目首期策劃人,金澤韻和潘逸舟從豐富的個人遊歷經驗引發討論,呈現相近卻又截然不同的社會、生活、文化維度交織下的困惑、碰撞、思考和啟發。

他的作品,如同一本立體個人遊記

思想者浮於海 The Thinker Floats on the Sea 視頻 Video 6’53’’ 2016

他的作品,如同一本立體個人遊記

臥像 Reclining Statues 視頻 Video 9'38" 2015

《思想者浮於海》和《臥像》都是由潘逸舟表演並拍攝完成的影像作品。《臥像》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了不同文化交匯時的狀態。在作品裡,潘逸舟打扮成自由女神、哥倫布像等不同的雕塑樣子,當他站立時,幾可以假亂真,但沒過一會兒,原本嚴肅的雕像會突然以一種難以預料地方式躺了下來,此時,潘逸舟也忍不住大笑。他介紹,這一靈感來自於臥佛,也是東方雕塑的典型代表。“西方的雕塑通常是站立的,有一種力量感,但臥佛卻給人一種緩慢的放鬆感,在我的表演下這兩者融匯在一起。”在《思想者浮於海》裡,潘逸舟則擺出羅丹《思想者》雕塑的樣子和動作,浮在海里一動不動,前後一共花了三天的拍攝時間。金澤韻認為,這兩件作品看似奇怪,但背後表達的是多種文化交織的複雜狀態,也啟示觀眾看世界的新角度。“就像我們在看同一朵花,不同觀看角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所看到的花是不一樣的。在全球化中也一樣,英國人、中國人、日本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觀察,得出的意見是不同的,這些作品就是把這個問題揭示出來,也希望觀眾可以產生更多的聯想和思考。”

作為獨立策展人,金澤韻曾經在日本的熊本當代藝術博物館和川崎市博物館擔任過策展工作,如今已經在上海生活一年半。他發現,上海有很大的美術館和畫廊,可以重金打造大型博覽會,吸引各地知名藝術家。但遺憾的是,美術館的專門策展人很少。

“在東京的大部分美術館裡會有5個專職的策展人,但在上海只有一兩個,甚至沒有。策展人的角色是很重要的,他可以從美術館的背景、歷史出發,圍繞美術館應該在當下承擔什麼樣的社會責任而策劃展覽。我很羨慕上海有這麼大的美術館,展覽了這麼多名家名作。但展覽也需要有長期思考,否則就只是一個派對,看似隆重盛大,但派對結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題圖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編輯:朱瓅

題圖說明:黃金攀巖 Gold Rock Climbing 裝置 Installation 尺寸可變 Dimensions variable 201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