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講述港城老街的“時光故事”

藝術 美術 油畫 手工藝 湛江新聞網 2017-06-20

赤坎老城區的中興街、大通街、南興街、花園街、鹽埠街等往往被人們稱為“老街”。6月18日,記者從駐湛高校瞭解到:從2016年7月起,來自嶺南師範學院的“90後”大學生趙舒婷、樑敏華、黃靜以及馮舒柳,在外聘教師許曦的帶領下在中興街成立了“小坡美術社”,並進行實驗性的社區藝術計劃。

入駐老街後,師生們開始搜索老街歷史與文化,並通過走訪的形式,傾聽老街居民的感受和他們的故事,隨後她們通過不同的藝術創作形式來展現老街的風土人情。18日,記者採訪了這群激情四溢的“90後”。

“90後”講述港城老街的“時光故事”

“小坡美術社”成員合照:黃靜、馮舒柳、趙舒婷、樑敏華、許曦老師(從左到右)

“90後”講述港城老街的“時光故事”

製作《行走的地圖》

“90後”講述港城老街的“時光故事”

黃靜佈置的展廳

趙舒婷:創作《行走的地圖》

“如果每個外地人人手都有一份這樣新型的地圖,而不再是冰冷的紙質地圖,一定會有更多人愛上湛江,愛上老街!”出生於1995年的嶺師美術與設計學院2013級視覺傳達一班大四學生趙舒婷,以赤坎老街為試驗區域,通過視頻拍攝的形式,記錄下了老街區的風土人情,並將它製作成為一份獨特的地圖。

體驗者在下載視頻、戴上耳機後,可以跟隨趙舒婷的腳步一起前往赤坎老街進行一場14多分鐘的“漫遊”,這種新穎的交互方式吸引了眾多體驗者。趙舒婷說:“我想讓體驗者結合自己及他人的視覺角度去深入觀察老街,聆聽老街的故事。”

趙舒婷是山西太原人,2013年她來到湛江求學。她說:“我很喜歡這裡的人,喜歡這座城市,所以便有了想去了解更多關於湛江歷史和故事的衝動。” 在加拿大藝術家珍妮卡迪夫藝術作品的啟發下,趙舒婷創作了《行走的地圖》。

去年7月,趙舒婷便開始著手準備調研,通過資料收集、編排劇本、演員試演、影像拍攝以及影像剪輯這些工作,從起步到最終制作完成,這件作品一共花費趙舒婷一年的時間。趙舒婷表示,自己從調研中學習到了很多新東西,她對老街的歷史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希望外來人來湛江,都能去老街體驗一下那裡的獨特風土人情。”

樑敏華:使用廢棄舊布製作禮物返送街坊

來自陽江的樑敏華,是嶺師美術與設計學院2013級美術學1班油畫專業的大四學生,她利用老街坊提供的免費材料創作為實用性的物品,再將它們贈送給街坊們。

受益於美國藝術家安·漢密爾頓的作品《唧唧復唧唧》的啟發,2016年7月,樑敏華與其餘3位同學入駐老街。今年3月底,樑敏華開始著手編織和縫製作品,“我不僅編織著有形物,也編起情感、故事、人際關係,這是是一個溝通過程的象徵。”

她和記者講述起其中一件作品的故事——秀姨是老街的居民之一,樑敏華用秀姨女兒的衣服為秀姨做了一套袖套。樑敏華說,每次她過去拜訪秀姨的時候,秀姨都在忙活著家務。秀姨把已經結婚的女兒的舊衣服送給樑敏華,樑敏華說:“秀姨勤勞的雙手照顧家人,裝點生活的美好。於是,我選擇用舊衣服做一雙袖套,低調且實用,幫助秀姨繼續守護家庭。”

樑敏華表示,通過觀察和了解街坊的性格和生活後,再去製作合適他們的禮物,“我覺得這種方式迴歸了人們情感交流的本初,並且我選擇因地制宜和因人而異地進行,也代表對街坊給予我支持的心意表達與感激。”

黃靜:製作講述老街坊故事的椅子

同樣來自嶺師美術與設計學院2013級美術學1班油畫專業的大四學生黃靜是廣東清遠人,她的作品主要是以收集居民家的舊椅子為主材料,通過與新材料的結合等來進行創作。別出心裁的是,她還在椅子里加入了老街居民的聲音、椅子的故事,她說:“我希望觀眾能通過這件作品,聆聽椅子的故事、老街的聲音,感受老街,感受舊物往事的魅力。”

黃靜表示自己這件作品深受荷蘭設計師盧卡斯?馬森《盧卡斯與他兒子的工廠》和《唱歌的椅子》這兩件作品的影響。在椅子收集完成後,黃靜回到老街,收集椅子的故事、提供者身邊的聲音、中興街等老街上的聲音等。她將這些聲音導入MP3後,再將其嵌入舊椅子裡,外接一個耳機,讓觀眾通過耳機來聆聽老街故事的聲音,可以邊坐在椅子上邊感受歷史,同時給予觀眾經由聽覺和觸覺重構老街氛圍的“權力”。

馮舒柳:參與式的藝術教育

與黃靜、趙敏華一樣來自油畫專業的馮舒柳在最後一年放棄使用油畫來表現老街,她通過重新學習社會學理論、教育等相關知識再去進行創作。馮舒柳說:“我希望自己的創作與地域性生活結合,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加社區里人群的交流。個人覺得,兒童主體是我們進入社區最適合處理鄰里關係的節點。”

在這個計劃中,小朋友當起了小小搭建師,社區居民與藝術家一起搭建起了公共藝術裝置等。居民在藝術創作人員的帶領下共同參與藝術創作,景觀設計師帶領居民共建一米療愈花園,現場還有植物教學等方式活化社區。

2017年年3月底,馮舒柳經過與老街小朋友們共同討論而提出來的課程協作目標出爐:小朋友們想做一個“舒柳姐姐” 大型花盆模型。馮舒柳躺在一張鋪在地上的2米長、 1米寬的紙上,小朋友依據馮舒柳的體形描繪輪廓線。最終制作完成的“舒柳柳姐姐”模型共享了70個塑料料瓶子,完成後它被放在小坡美術社三樓,並邀請參與制作的小朋友時常過來添加種植種類和管理。

許曦老師表示:“通過此次的實驗性社區藝術計劃,我們希望增加外界和老街的交流,城市人除了對老街單純的懷古浪漫,還要真正走進老街,發現該區域的一些問題,進而動手參與和改變。希望有更多人關注和參與,也歡迎更多感興趣的人能夠加入這個團隊。”

許曦老師介紹,學生四人的所有作品,計劃在今年7月底到8月初(小坡成立一週年)在再展出一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