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藝術北京”:觀展火爆,買氣低迷

藝術 藝術品 投資 金融 南方都市報 2017-05-06

南都訊 記者黃茜 發自北京 在迎接了五一三天的觀展潮之後,2017“藝術北京”博覽會5月2日落下帷幕。今年“藝術北京”數據喜人,南都記者從展方獲悉,本屆博覽會作品成交數量超過2000件,觀眾逾10萬人次。

大數據飄紅的同時,本屆“藝術北京”卻屢屢遭到業界和媒體吐槽:大牌國際畫廊集體缺失,銷售呈現中低端化傾向,市場買氣低迷,著名策展人顧振清指出,2017“藝術北京”也許是中國式藝術博覽會全面落伍、衰退的一個轉折點。

令人尷尬的“本土化”

大牌國際畫廊的普遍缺席,讓作為藝術博覽會的“藝術北京”“本土化”得有些尷尬。“藝術北京”似乎放棄了相應的篩選機制,大牌畫廊的缺位由不知名的小畫廊和藝術機構填充,難怪有業界人士抱怨:“本土藝博會還停留在花錢買展位的階段!”

對於城市的普通觀眾,優質的藝術博覽會無異於一場當代藝術課,有助於眼界的開闊和審美意識提升。今年的“藝術北京”缺失經典藝術家的經 典 作 品 ,乃 至 觀 眾 反饋:“最好的作品都在拍賣行的預展展位。”亦有人稱“藝術北京”不如改名“裝飾北京”,因畫廊帶來的畫作普遍迎合市場甜俗的趣味。

十萬以下銷售佔據主流

“藝術北京”運營總監池剛告訴南都記者,今年致力於藝博會與社會接軌,展方以資源合作形式向政府機構、商學院等各界發出邀請,使“藝術北京”觀展人次上一新臺階。

另一方面,海量藝術愛好者湧入的同時,卻是市場的購買力疲軟。在4月29日的V IP之夜,確實也產生了一些不錯的銷售。如玉蘭堂帶去的李津新作《龍的盛宴》以120萬元高價賣給畫廊的老藏家;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推出的屠洪濤《風吹來的感受》以60萬售出等。

然而市場的主體是1 0萬元以下的作品,使2017“藝術北京”仍給人以中低端、年輕化的印象。“交易”是藝術博覽會最重要的指標。高端藝術品消化能力減弱、十萬左右銷售成壓倒趨勢,乃至今年“設計北京”的擴容,都讓人疑惑“藝術北京”或將流失部分高端市場,轉而主打數量更龐大的城市中產階層。

針對“藝術北京”引發的種種思考和議論,南都記者對“藝術北京”總監董夢陽進行了專訪。

專訪“藝術北京”總監董夢陽:

不把藝術品當金融產品是一種進步

南都:今年很多國際大牌畫廊缺席“藝術北京”,你怎麼解釋這種現象?

董夢陽:我首先應該承認,我們有工作上的一些不到位。另一方面,藝術博覽會是市場的反映。每年藝博會的變化,好也好,不好也好,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市場的變化。包括畫廊對帶來的作品的調整,也是根據市場的風向。

南都:藝術博覽會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從觀眾的角度說,畢竟還是希望看到頂級畫廊帶來的頂級藝術品。

董夢陽:從組織者的角度,我覺得藝博會是應該去做這方面的努力的。但從另一個角度講,藝術博覽會畢竟是一個市場。畫廊可能覺得,拿那樣一些作品來藝術博覽會,也許並不能賣掉,因為成本很高。

有些人也許抱怨,今天的“藝術北京”賣不了很貴的東西了。但是時代在變化。今天買10萬、20萬價位作品的人,他們是真的拿10萬、20萬往牆上掛的,是用來美化環境的。這在本質上和早年間買幾千萬、幾百萬作品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我覺得他們比那些人來得更有價值。拿幾千萬、幾百萬投資藝術品的人是為了掙錢。現在,人們開始不把藝術品作為一個金融產品了,而是作為一種可以消費的精神產品。我們應該從這裡面看到社會的進步。

南都:你覺得為什麼北京對高端藝術品的消費能力不及上海和香港?

董夢陽:作為一個多年的藝術市場從業者和親歷者,我想這個城市裡的人在一天天真實起來。市場上許多天價的成交,不見得就是很成功的案例。我們的市場有泡沫化的傾向,我們都走急了,都有些盲目性,盲目去追求國際大牌。其實畢加索的一張畫和另一張可能差一百倍,並不是每一張都值那個錢。

南都:藏家是藝博會的核心資源。今年有哪些重要的藏家出現在“藝術北京”?

董夢陽:在十幾年中國市場的變化中,很多藏家現在成了賣家。來的人不少。但我們更欣慰的、更加想看到的,是門口買票的市民。他們今天可能買了一萬塊、幾萬塊的作品,但也許他們是明天真正的藏家。巴塞爾是幾百年的積累,我們今天就想趕超,這是不現實的。我們想一點點匯聚真正的系統的藏家。

有時候我也跟畫廊談,雖然我們有很大的V IP名單,但我們帶來的人不見得就是大藏家。我希望把他們帶給你,我們一年年地培養他們,也許他們會成為一個終極的藏家。大家真的要有一些忍耐心和長遠的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