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中東戰爭,源於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的地緣之爭,1947年聯合國通過第181號決議,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1.4萬多平方公里的猶太國,與巴勒斯坦共同進行分治。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以色列與鄰國地圖

阿拉伯國家堅決反對該項決議,認為猶太人不該在阿拉伯人的土地上建立國家,而猶太人則認為該土地曾經屬於希伯來王國。

此前猶太人已在外顛沛流離上千年,期間在一些國家沒少被欺負,因此逐漸有了建立猶太國的夢想,他們想在祖先曾經建立的希伯來王國舊址上重建家園,他們深知,唯有組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才能為其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

在二戰期間,猶太人經歷了納粹集中營之殤,這讓猶太人痛徹心扉、刻骨銘心、深入骨髓。猶太人對於建國比任何時期都強烈,在猶太人的多方努力下,聯合國最終決定將巴勒斯坦地區劃分為兩個國家,分別為阿拉伯國和猶太國(即以色列國),這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聯合反對。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在以色列建立之初,阿拉伯人決定對此進行報復,不斷對猶太人發起襲擊,而以色列也組建了民兵進行相應回擊,很快便演變為大規模武裝衝突,隨著衝突的不斷加劇,阿拉伯聯盟決心對以色列展開軍事行動,由此拉開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序幕。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圖為準備進行主站坦克的士兵

第一次中東戰爭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期間進行了兩次停火,時間從1948年5月一直持續到1949年3月,才算基本結束。

第一階段為阿拉伯聯軍主動進攻,期間以色列遭遇慘敗差點被滅國。

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由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組建的阿拉伯聯軍對以色列展開了軍事行動。面對阿盟聯軍的聯合攻擊,開戰當日,以色列連正規軍都沒有,僅靠兩支名為“哈加納”與“伊爾貢”的游擊隊與一些民兵組織,及一些自願加入戰場的猶太人進行防禦作戰,在阿拉伯聯軍的強大攻勢下,游擊隊與民兵無法進行有效應對,節節敗退,損失慘重。

新組建的以色列,兵源主要為民兵,武器裝備相對匱乏,特別是重型武器與飛機,嚴重不足,阿拉伯聯軍擁有完善的陸海空三軍,而以軍則主要游擊隊與民兵為主,且聯軍擁有上百架各類作戰飛機,佔據著有利的空中優勢。同時在陸軍重型武器方面,聯軍不僅擁有240輛坦克裝甲車及140門野戰火炮,還擁有數百挺各類輕重機槍,戰時能形成強大的火力壓制。在兵力部署方面阿拉伯聯軍出動了裝備齊全的4.3萬餘名正規軍人,而以色列則為3.4萬組建的民兵部隊,裝備明顯不如阿拉伯聯軍,同時嚴重缺乏重型裝備,雙方軍隊實力差距極為懸殊。大家都在為新興的以色列捏著一把汗,擔心其會被阿拉伯聯軍殲滅。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圖為坦克裝甲車與士兵

戰場形勢非常有利於阿拉伯聯軍,在數次交鋒中以色列民兵均處於劣勢,無法對聯軍展開有效防禦,相繼丟失了連接耶路撒冷通道的戰略要地盧德臘姆拉城,耶路撒冷也被聯軍分割包圍,舊城被聯軍佔領,新城後勤保障增援通道也被斬斷,新城中的猶太人幾乎彈盡糧絕,各地相繼淪陷失守,情況萬分危急,新成立的以色列大有被攻克,慘遭滅頂的風險。

此時,唯有讓以色列獲得緩息的時間,讓其能進行重新調整與部署,增加兵源增添武器裝備,才能有效的拯救這個新組建的國家。因此,以色列總理緊急致電該國駐聯合國代表埃班,告訴他無論如何都得為以色列爭取幾周的停火時間,以色列需要緊急停火。在各方努力下,雙方達成了為其4周的停火協議。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圖為裝甲運兵車

第二階段為以色列發起進攻到第二次停火階段。

在取得停火協議生效後,雖然只有短短的4星期,但卻為以色列帶來了極大的調整空間,在此期間,以色列做出了三方面的重要調整。

1.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擴充兵源及裝備。

在這短短的4個星期時間裡,猶太人異常團結,或許是經歷了太多的顛沛流離及納粹集中營歷史事件,對於剛建立的以色列國,他們更願意用生命去捍衛,希望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為猶太人做堅強的後盾。

因此,全世界的猶太人從四面八方向以色列進行增援,想盡一切可行的辦法為以色列擴充軍備組建以色列國防軍,期間甚至出現一名無法獨立行走的殘疾人,也要求把自己放置在戰壕裡,給其一把槍,與軍隊共同禦敵,誓與國家共存亡,直言人在陣地在。期間,以色列諜報人員使出渾身解數,通過各種渠道,想進一切辦法從各國購買包括轟炸機在內的武器裝備,不僅如此,諜報人員甚至從黑市蒐羅一切可用的坦克裝甲車及武器裝備。

2.建立軍事指揮體系,進行統一部署。

在停火期間,以色列通過組建國防軍,迅速進行人員調整,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軍事作戰指揮體系,對各戰略要地進行了重新部署,制定出了相應的作戰方案。

3.建立後勤保障體系。

面對強大的阿拉伯聯軍,以色列幾乎全民皆兵,沒上戰場的猶太人盡最大努力為軍隊提供可行的後勤保障。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圖為以色列民兵

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以色列軍隊煥然一新,規模接近6萬人,新組建的國防軍也有了最基本的陸海空三軍,同時新增了不少飛機、坦克裝甲車與火炮,以及大量武器彈藥,在“進攻才是組好的防守”理念指導下,以色列決定先發制人。

對於以色列國防軍的組建與戰略調整,並未引起聯軍的警惕。在之前連續取得勝利後,阿拉伯聯軍期待著開戰的重啟,等待勝利的到來,以便快速佔領以色列全境。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圖為阿拉伯軍隊

未曾想,“手下敗將”以色列卻於1947年7月9日主動發起了進攻,用轟炸機突襲了阿拉伯聯軍的先頭部隊,給與重創。期中,以色列認為中部特拉維夫東南20公里處的盧德臘姆拉城,被阿拉伯聯軍攻克,使得耶路撒冷通道無法有效連接,對以軍威脅最大,決定先攻克這兩座城。在以色列集中4個旅發動對盧德與臘姆拉城突襲時,阿拉伯聯軍無力招架,軍團司令格拉布被迫放棄兩城。

在經過艱難而激烈反覆的爭奪後,以軍奪取了1000公里阿拉伯土地。在此期間,因雙方戰爭處於膠著狀態,損耗都較大,均需進行調整補差,因此經過多方協商,又達成了停火協議。期間以色列再次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增兵,利用各種資源增加戰備物質與武器裝備。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以色列陸海空三軍得以加強,特別是空軍陸軍,規模增速非常明顯,空軍各類作戰飛機曾致上百架,能為以軍提供較好的制空作戰與空中火力支援,同時兵力超過10萬人,且均為以色列正規國防軍,裝備與之前的民兵部隊不可同日而語,為後繼發動進攻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圖為以色列國防軍女兵

第三階段為以軍再次主動進攻,逐漸掌握戰場主動權。

這一階段主要還是以軍主動發起進攻,在經歷第二次戰役失敗後,阿拉伯聯盟內部產生了矛盾,各國對於戰爭形勢及戰場預估態度不一,因此,產生了一些分裂。而以色列則愈戰愈勇,通過各種渠道增加兵力與增添武器裝備,作戰思路更為清晰,指揮更為高效,部署更為縝密,這與其形成了鮮明對比。

經過周密戰略部署與軍力調整,以軍於1948年10月15日在停火協議未到期的情況下,對阿拉伯聯軍展開了全面攻勢。由於阿盟內部矛盾激化,加之以軍不斷壯大的武裝力量,以軍逐漸掌握了戰場主動權,而聯軍卻節節敗退,最終戰敗,但聯軍並不服氣,這也為後繼中東戰爭埋下了伏筆。

雖然在前期以色列差點遭遇滅國,但經過齊心協力,最後還是取得了勝利,不僅如此,以色列還將原有的1.4萬公里土地,拓展成了2萬多平方公里,比聯大決議的多出了6千多公里。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圖為如今的以色列國防軍

以色列人對戰爭意識非常強,時至今日依然採取“全民皆兵”策略,不管男性還是女性,到了法定年齡都需服兵役。且在服役期間,士兵休假、探親等都要求槍不離身,因此,在以色列大街上皆可看見一些不是穿著軍裝但身後卻揹著自動步槍的以色列人,其實這些人均為在役軍人,這也成了以色列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同時也讓其成為了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第一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有多慘,差點被滅亡

圖為身背自動步槍在街頭行走的以色列女兵

以色列比任何一個國家對戰爭意識都強同時,預備役部隊非常龐大,戰時動員快且人數眾多,哪怕是目前在軍事領域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依然如此。這是因為以色列沒有大的戰略縱深,全民皆兵的意識常態,可使以色列在遭遇大規模有針對性的突然攻擊時,能進行快速部署,迅速做出回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