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來來來,大爺,你看一看我這個刀,切肉不費勁兒,剁骨也從容......”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我相信你就算是沒有逛過農村大集,也一定在各類短視頻APP上見到過這樣的謀生人口:在城鄉結合部某個熱鬧的集市上,頭戴著淘寶9.9包郵的便攜式擴音器,拉著大爺大媽展示著自己的產品。

他們賣的產品,往往是菜刀、拖把、削皮刀等家用經典產品,偶爾也會來一些諸如汽車太陽膜、老鼠藥、染髮劑等“科技含量高”的產品。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如果細心一點,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營銷手段相當直接,流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競品對比階段,依據家用產品的某些痛點(比如刀不夠快、拖把拖不乾淨)等等,先用其他產品一試,放大痛點;

第二階段就是產品賣點放大階段,針對痛點展現產品具備的巨大優勢,成功吸引大爺大媽的注意。

可以說,這種功用取向單一的家用小商品,在這種營銷手段的加持下,前期往往都能收穫比較好的銷量,經常可以看到大爺大媽們“踴躍購買”。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但是,隨著這種手段被越來越多小商販使用,很多人逐漸對於街頭商品產生了免疫,一方面是這種營銷手段的過分“便宜”,另一方面就是產品本身質量可能並不是那麼好。

如果我們給這樣的營銷手段定義一個同樣接地氣的名詞,或許“大集式營銷”最為貼切。

這種營銷方式與其說是給到大家的感覺是接地氣,倒不如直接說是“俗”,俗套的方式方法以及“膾炙人口”的地推主題,都註定了這樣的產品受眾只限於那麼一部分人。

所以,對於那些既要求走量又要求顧及品牌形象的產品來說,這種營銷的方式或許是最不能夠觸碰的。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這個道理奔騰T77卻沒有搞明白。

不得不說,從亮相至今,奔騰T77一直很“秀”。在營銷上也是走常人所不能的路線,無處不展示著堪比“胸口碎大石”、“箭步頂銀槍”的好本領。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比如,最初奔騰T77的“拉坦克”,乍一看確實很吸引人。很多媒體的宣傳也是從“整備質量1.5噸的小車拉動重量達到35噸的陸地之王”進行的。

然而有意思的是,根據當時活動現場的照片,這臺坦克是放在一輛牽引車的後託板上,奔騰T77並不是直接拉動坦克,而是下面的拖板車。

這顯然就是一道初中物理題:當奔騰T77產生的牽引力大於後面拖板車的觸底摩擦力的時候,後者就能成功被拖動。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所以,如果奔騰T77想要通過這樣的測試來反映自己發動機的給力,那麼或許沒有用到點兒上,但是如果是用來反映自家新車輪胎抓地能力,反而更有說服力一些。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似乎奔騰品牌很中意這種營銷的方式,就在不久前,奔騰X40進行了一次所謂的空投實驗,也就是用飛機將車輛吊起,在高速飛行的情況下拋下汽車。

如果說奔騰T77拉動坦克屬於內功表演,那麼奔騰X40則一定是想秀一下自己的硬氣功。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不用說都知道,實驗很成功,在離地幾米的高度,奔騰X40觸地報廢,氣囊也沒有開,裡面的假人最後落地的時候一臉生無可戀......

且不問氣囊開不開的專業問題,我想問這樣一個問題:這樣的試驗有什麼用?

如果說是為了驗證安全性,那麼所有的安全測試幾乎都是根據現實行車場景進行的模擬,高空車輛被拋下......這是個什麼場景?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如果說是為了驗證整車的鋼筋鐵骨,我記得長城汽車品牌經常這樣展示產品力,但是那些試驗都是在工廠或者專業場地當中,利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的測試。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總的來說,我們的汽車市場日趨成熟,自然營銷手段也要追隨市場思路,基於專業、認真來搞,而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搞“大街式營銷”。

土到極致一定潮,淺談一汽奔騰的“趕大集式”營銷

就像文章開頭說的那樣,“大街式營銷”的特徵和風格,最終都會導致自己的受眾人群變得很少,如果說奔騰T77不想成為一個只有聲量沒有銷量的車型,這樣的營銷還是少搞為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