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鬆等:銀行與券商之競合謀變

銀行 投資 金融 經濟 巴曙鬆 2017-05-25

✎小編語:目前銀行目前主要的業務和盈利來源於淨息差保護下的傳統信貸業務,而券商的收入目前高度依賴傳統的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兩者在傳統業務上互不交叉。但是就銀行和券商今後的轉型來看,銀行和券商預計在支付清算、融資、資產管理以及銷售交易這四個層面都會展開一定程度的業務競爭。

巴曙鬆等:銀行與券商之競合謀變

一、銀行券商競合謀變之競爭緣起

(一)銀行的業務轉型

商業銀行的轉型有著很深的經濟和政策背景,其目的是為了應對金融脫媒等因素對目前佔銀行收入和利潤約70%的傳統信貸業務的影響。從宏觀層面來看,由於資源環境、通脹、人口等硬約束,中國經濟長期的均衡增長率已經有所下降,正在結構性減速階段,再加上中國經濟的投資佔比非常之高,未來增量投資所能帶來的新增信貸總體增速將處於下行趨勢中;其次,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將擠壓銀行的淨息差,這樣就從量和價兩方面擠壓了銀行未來傳統存貸層面所能獲得的收益。從微觀層面來說,隨著金融脫媒的加速,居民理財意識的覺醒和企業現金管理意識的增強,銀行負債端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同時,債券的替代融資效應對優質客戶有一定的吸引力,對銀行傳統的堆大戶的模式形成衝擊,銀行的資產端面臨替代品的替代效應。此外,銀行還面臨著互聯網新金融時代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衝擊以及實體經濟客戶需求的多樣化等多種多樣的挑戰。最後,資本充足率等監管要求的不斷提高意味著銀行傳統高資本消耗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轉型迫在眉睫。

銀行的業務轉型可以大致分成三個層面:傳統業務層面、綜合化經營層面以及國際化層面,其中,在綜合化經營背景下銀行介入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產管理業務等券商傳統業務領地、以及銀行開展和傳統公司業務結合的投行、財務顧問業務這兩個轉型方向將是未來銀行和券商短兵相接的主戰場。轉型第一層面是傳統業務的轉型,傳統信貸業務受到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的影響收益有下降趨勢,轉型方向是大力發展零售銀行業務、中間業務和小微業務,前兩者可以減少資本消耗,控制成本費用的增長,後者可以利用高風險的定價能力獲取小微企業的信用溢價。在批發融資業務層面,銀行需要逐漸將貸款規模向小微企業、“三農”和民生領域傾斜;在零售銀行業務層面,銀行需要做到渠道下沉,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理財、消費金融和住房按揭貸款等金融服務。中間業務層面,銀行可以將投行業務和財務顧問等業務鑲嵌到傳統的公司業務中,增加中間業務收入。轉型的第二層面是綜合化經營。在傳統信貸業務受到潛在擠壓後銀行尋求保持盈利水平,提升自身業績,商業銀行需要進入保險、證券、基金、租賃、信託等非銀行業務,通過混業經營分散風險。轉型的第三個層面是國際化,在海外開設分支機構,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求以及當地企業、個人的金融服務需求。

銀行需要改變原有以利息收入為主的同質化競爭模式,從信貸等資產的最終持有者轉型為以金融服務、風險控制以及一攬子金融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提升中間業務收入佔比,實現收益結構的多元化。從商業模式的轉型上而言,銀行的轉型是信貸資產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手段“出表”的過程,是從自身持有信貸資產的重資產經營模式轉變為基礎產品的分銷商、風險管理的提供商,是從生產-持有模式轉向生產-分銷模式的轉變。

巴曙鬆等:銀行與券商之競合謀變

(二)券商的業務轉型

從目前券商的業務收入模式來看,經紀業務高度依賴於市場交易額和佣金率,而市場交易額取決於市場走勢,佣金率受行業激烈競爭和非現場開戶開閘的影響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中;自營業務高度依賴於市場的波動,投行業務受到權益和債券融資額大小以及政策變化的影響,整體而言券商仍然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窘境。在2012年的前三季度,經紀業務同比下滑32%,投行業務同比下滑18%,儘管自營業務收入暴增,但是總體來看,114家券商的收入總和下滑2%,利潤總額下滑8%。券商的業務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券商業務轉型的方向應該改變目前充當一級市場上的投行通道和二級市場上的證券交易通道的定位,進行業務重構,重新定位為一級市場上企業、政府融資需求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二級市場上險資、社保等機構客戶以及普通散戶綜合資產管理服務的提供商,同時成為溝通一、二級市場的橋樑。

具體而言,在一級市場上,券商通過各層次資本市場的股權產品,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地方政府股權交易平臺以及OTC市場以及交易所、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企業提供各類股權和債權融資一攬子解決方案;而在二級市場上,券商提供基礎的股權和債權產品以及融資融券等信用交易服務來為二級市場上的險資、社保、基金等機構客戶以及廣大散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去年推出的一系列創新政策最顯著地後果就是原本的牌照溢價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券商集合理財等理財產品由原本的審批制改為備案制;融資融券業務擴大範圍,現金管理業務擴大試點,經紀業務方面非現場開戶開閘,放開各類金融產品的代銷資格。牌照的放開使得原本依靠各類牌照經營的證券公司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行業也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同時,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加速也意味著更多的外資證券公司將獲得國內證券行業的牌照並利用其品牌、人才、資金優勢和中資券商展開正面搏殺,市場競爭預計會更為激烈。此外,隨著上市資格的擴大,預計會有更多的券商通過上市融資擴充資本金,加劇融資融券、直接投資等資本佔用業務的市場競爭。

從金融功能論的角度來說,金融機構的本質區別不在於他所處哪個金融子行業,而在於該機構的存在實現了哪一些金融功能。因此,證券公司未來的轉型,是從僅僅從事直接融資業務服務和經紀業務服務向全方位、綜合的支付清算、銷售交易、託管、投資及資產管理以及融資平臺轉變,平臺的構建能力將會越來越重要。券商未來在具體業務層面的創新和轉型必定是圍繞支付清算、銷售交易、託管、投資及資產管理以及融資這五大金融功能展開。通過代銷金融產品改變經紀業務同質化的現狀,促使券商營業部向資產管理平臺轉型;通過開展賬戶支付業務改變長期以來券商賬戶只能投資股票和基金的窘境;通過允許券商託管基金來彌補券商一直以來缺乏證券託管結算功能。通過OTC交易、融資融券、做市商制度改變券商以往交易功能受限的狀況;通過放寬資管和自營業務的投資範圍、常規化直投業務以及開展現金管理業務來進一步發揮券商的投資能力的優勢;通過約定式回購、質押式回購等創新業務的開展實現券商為客戶融資的功能。

巴曙鬆等:銀行與券商之競合謀變

二、銀行與券商競合謀變之競爭現狀及未來發展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由於我國《商業銀行法》中明文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在境內從事證券業務,金融業尚處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階段,銀行目前主要的業務和盈利來源於淨息差保護下的傳統信貸業務,而券商的收入目前高度依賴傳統的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應該說,兩者的傳統業務上是互不交叉,幾乎不存在任何競爭的。就未來的趨勢而言,券商和銀行也不會輕易進入對方的傳統優勢領域,監管層出於慎重監管、防範系統系風險的角度也不會讓券商這樣一個經營市場風險的機構去經營銀行所擅長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但是就銀行和券商今後的轉型來看,銀行和券商預計在支付清算、融資、資產管理以及銷售交易這四個層面都會展開一定程度的業務競爭。

(一)資產管理市場競爭現狀及評價

商業銀行在發展資產管理業務中的核心優勢是廣泛的客戶資源和雄厚的資金優勢。

首先,銀行具有客戶資源優勢,這是銀行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的天然優勢,有了銀行賬戶就會帶來持續的現金流和增量的業務空間。其次,商業銀行擁有一大批優良的生息資產,具有資金優勢,這是商業銀行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基礎。

然而,我國商業銀行目前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經驗不足,發展相對比較低級。當前中國的銀行業盈利最豐厚的依然是信貸業務,這就使得商業銀行缺乏動力轉型發展於有特色的資管業務。同時,我國商業銀行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缺乏專業的團隊,豐富和完善各類產品線等。

券商進行資產管理業務的優勢在於擁有豐富投資經驗和出色投資能力的團隊。我們認為未來券商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方向在於構建“全市場、全資產、全產品”的資產配置體系。進一步發揮券商的投研能力。

2012 年以來,圍繞“放松管制、加強監管”的監管理念,證監會及有關部門出臺了多項創新政策,力拓展了券商客戶線、產品線及業務空間寬度和深度,為券商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發展“全市場、全資產、全產品”資產配置專業服務奠定了制度基礎。

具體業務模式上,證券公司可以開發和提供多元化產品,以及“一站式”金融理財服務。一方面,整合公司內部的投研資源,基於市場細分設計不同風險收益的理財產品;另一方面,通過資產管理產品的創新設計,不斷豐富金融產品貨架。最終依託內部專業投顧團隊和投研諮詢服務的價值傳導鏈條,實現社會財富保值增值。

短期內,我們認為銀行仍然會領跑資產管理行業。首先,銀行具有無可比擬的渠道優勢和客戶資源,擁有大量的賬戶的個人信息以及交易信息,相比券商更為了解客戶的多元化、差異化的理財需求。

其次,銀行的平臺構建能力大大強於券商,其產品線的豐富程度也強於券商。銀行在票據、回購、同業拆借以及債券投資等方面的豐富經驗有助於銀行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而銀行所不擅長的權益類投資可以通過構建平臺,利用渠道優勢集成券商、基金以及私募提供的產品而為客戶提供權益類產品。

另一方面,長期來看銀行綜合化經營是轉型趨勢,遲早會進入證券、保險、信託、租賃等非銀行金融領域,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為理財客戶提供全能金融超市服務。

我們認為,未來理財市場的市場格局很有可能是銀行成為保本類和固定收益類以及另類投資產品的主要提供商,而券商成為權益類、衍生品類理財產品的綜合提供商。此外,我們預計銀行系券商在理財市場上將佔有較高的比例,由於銀行有著巨大的資源優勢,將其和子公司的定價能力和市場風險管理能力對接,可以從總行層面給與子公司的發展以配套的資金、渠道支持。

(二)融資服務領域競爭現狀及評價

在和證券公司投行部門競爭中,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商行+投行”的產品模式加強客戶黏性,即在既有的雄厚客戶資源的優勢下,利用投行業務增強對客戶的覆蓋。未來商業銀行未來轉型的重要方面就是將投資銀行業務鑲嵌到公司業務中。

從業務模式的變化來看,銀行暫時在競爭中處在優勢地位。銀行近年來越來越重視通過投資銀行業務和傳統公司業務的結合來滿足客戶的融資需求,大力擴展股權融資、併購重組、結構化融資、債券承銷等傳統上券商比較強勢的業務。我們認為短期和中期內,債券融資業務會成為銀行和券商競爭的焦點,銀行普遍在非信貸債券業務上發力,尤其注重債券承銷業務的發展,並且在短融、中票等銀行間債券產品的承銷業務上相對券商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從長期來看,銀行綜合化經營的推進意味著銀行會以設立或兼併收購的形式成立證券子公司,間接從事A股IPO承銷業務,對其他券商形成擠壓,預計銀行系的證券公司在傳統的股權融資領域在長期會有顯著地份額提升。(完)

文/巴曙鬆等

文章來源:本文節選自巴曙鬆教授及其帶領的研究團隊、百瑞信託、源樂晟資產管理公司、清科集團、諾亞財富管理中心共同起草完成的著作《2013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報告》,該書於2013年10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作為一位研究人員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和看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