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精準扶貧”借款不用還本付息?實為誘騙老人支付會費

隨著警方加大打擊力度,“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也在不斷變種。警方發現,“國家精準扶貧”竟也成為新的詐騙話術。警方介紹,這些詐騙團伙瞄準的對象,是那些已經受過“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的人,以能挽回損失為由,對他們進行二次詐騙。

“國家精準扶貧”借款不用還本付息?實為誘騙老人支付會費“國家精準扶貧”借款不用還本付息?實為誘騙老人支付會費

今年2月28日,黃浦警方接到一家財產保險公司報案,有不法分子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群眾辦理銀行貸款,從中收取手續費實施詐騙。原來,2018年底這家財產保險公司內部突發異常流量預警,一家推廣銀行貸款業務的外包公司導流到他們公司平臺提交貸款申請的人數突然爆增,短短一週內接近5000人次,其中已放貸1200餘人次,且大部分人第一期借款均逾期未還。

警方調查發現,這些借款人都被自稱的“銀行工作人員”介紹參加了所謂的“國家精準扶貧”項目。“銀行工作人員”在多個微信群內,以“精準扶貧借款不用歸還本金和利息”為誘餌,誘騙不明真相的中老年人支付198元的會員服務費。

“國家精準扶貧”借款不用還本付息?實為誘騙老人支付會費

經過先期排摸調查,近期黃浦警方在黑龍江警方的配合下,將宋某、胡某、張某等人組成的犯罪團伙一網打盡,查獲電腦、手機、銀行卡和話術劇本等大批涉案物品。案件涉及上海、浙江、河南等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2000餘名被害人,涉案金額人民幣54萬餘元。目前,宋某、胡某、張某等14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詐騙罪被黃浦警方依法採取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上海市公安局昨日通報,今年以來本市先後破獲此類詐騙案件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涉案金額1900餘萬元。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和相關組織,凡是涉及民族資產解凍的慈善、扶貧、投資、養老等項目全都是詐騙行為,應立即報案。按照法律規定,轉發、鼓動、宣傳民族資產解凍類相關信息,或組建相關微信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非法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廣大群眾要牢記“不信謠、不傳謠、不參與、不轉發”,增強識別能力與防範意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